书城成功励志熟男的9根肋骨
3684600000008

第8章 缓解压力的能力(2)

试着冒点风险,使你解脱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如上班时不一定非得要乘坐同一种方式的交通工具,每天早餐不一定总是吃同样的东西等。设想一种美妙的情景--你可以要什么就有什么。你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如想象自己拥有一大笔钱,足够在几年内怎么也花不完。这时,你也许会发现,你原来设想的计划几乎都是可以实现的。当然你不会去要天上的月亮或海底的珍珠,而是希望获得一些十分简单的东西。如果你不再惧怕面对未知世界,你同样可以获得这些东西。

试图做一件可能使你的生活发生剧变、但将对你有极大好处的冒险事情,如婚姻、工作或学习上的重大选择等。每当你发现自己总是在回避未知事物时,问问自己:“如果我真的接触了这些未知事物,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样子?”仔细一想,其实并没什么,你对未知的压力,往往大于探索未知而产生的实际后果。试着做一些看似愚蠢可笑的事情,或一些你觉得“不应该去做”的事情。当你真正做完之后,你也会发现这样并没有什么愚蠢可笑和不该之处。常常提醒自己,惧怕失败往往是惧怕别人对你的否定或讥讽。如果坚持“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你便能够用自己的标准--而不是别人的标准--评估你的行为。你衡量自己行为的标准,将不是你的能力是否高于或低于别人,而是你的能力不同于别人。

对那些自己在“我做不好”为借口而回避的事情,一定要试一试。你可以用一个下午来绘画,让自己得到充分享受。即使你画出的画不是很好,你也没有失败,因为你至少高高兴兴地度过了一个下午。你可以在家里尽情地唱歌,尽管你唱得并不太好。你可以到野外去拍照,尽管你可能对摄影技巧一窍不通。

与那些你认为会使得你惧怕的陌生人主动接触,主动与他们聊聊天。向他们明确表示,你打算尝试新的事物,看看他们反应如何。你会发现,他们的怀疑态度曾是你担忧的因素之一,因而你总是在这些否定态度面前陷入惰性。既然现在你可以正视这种态度,那么你便可以发表你的“独立宣言”,摆脱惧怕对你的束缚。

改变自己对任何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的观念,让你和你的孩子选择那些喜欢或重要的事情,并努力做好。至于有些方面,只要敢于去做就行了。将每一件事做得最好是不大可能,也无此必要!人对什么都要求尽善尽美,是很不现实的。

自己的这种不正确观点,会严重地阻碍个人发展。根据自己过去的经验,我们往往形成一些固定的看法并力图坚持,但也许你的某些看法并不正确,如果遵照行事,就会产生阻碍。在评估自己的行为时,不要根据自己已有的观点,而应根据现时的具体情况、根据你现在的经历来衡量。

争取自我突破

别人能做的事,你也一定能做到。你可根据自己的选择,实现你的任何目标。牢牢记住这一点,每当为保险起见而回避未知时,都提醒自己一下。

每当你发现自己正在回避未知时,马上自我警示,在内心里进行一场自我对话。告诉自己,在生活的具体关头不知道正在往哪儿走,这并没有什么值得恐惧的。要改变一种习惯,首先必须对其有所意识。

你可以故意在某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失败,比如你输了一场网球,或画了一幅糟糕的画,你是否感觉自己的个人价值是有所减少?你是否仍然可以从愉快的活动中获得乐趣?经历这些小小的失败,你也许会找到一些更新更深的体验。

如果你无法给自己选择一种积极的自我形象,那就很可能陷入一种自我贬低的误区之中。

一个严寒得几乎要把人冻僵的早上,有人突然来到中西部某城镇的饭店找他的好友。由于他的好友即将在离该地大约35公里处做一场演讲,因此就请他陪同一道前往。两人坐上车子,在易滑的路上朝着目的地驶去。他驾车的速度比他的好友快,于是他的好友向他提议:“时间还相当充裕,你可以慢慢开,不用赶时间!”

“你不必担心我的驾驶技术。”他回答并继续说道,“在以前,我的心里经常充满着各种不安感,但现在已经完全克服了。过去,我什么事都怕--害怕开车上路,害怕搭飞机,甚至当家人外出未归之前,我也会处于恐惧之中。此外,每当自己外出时,总会觉得似乎将要发生什么不测,心中极为不安,受到这种感觉的严密包围,而使得自己的生活黯然悲惨。事实上,我存有相当严重的自卑感,并缺乏自信,这种心态也反映在我的工作上,于是工作总是进行得不顺利。不过,现在我已经想出将这种不安感从我心中彻底驱逐的妙方了。现在的我,不论面临任何事,都能自主地掌握与安排。”

于是,他说出自己的“妙计”。他用手指着固定在仪表板上的两处夹子,然后把手伸入胸前的口袋,拿出一叠小卡片,他很快地从其中选出一张,再把它用夹子夹妥。

卡片上这样写道:“只要心中充满自信,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接着他把那张卡片抽下,用一只手平衡地操控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则以熟练的技巧将卡片放进叠里,再抽出另一张卡片,并同样地用夹子夹好,这张卡片上则如此写着:“有了上天的帮助,谁能抵挡我们呢?”

“我经常到各地巡回推销。”他接着对他的好友说,“我整天拜访客户,并且常开着车到各个地方,而人在开车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想着各种事情,如果想法一旦消极的话,当天的行动与表现自然也会显得消极。从前,我虽然开着车子到各处拜访客户,但实际上我的脑中却充满着不安和失败感,而这种情形正是导致我的销售业绩每况愈下的原因。但是,现今我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了。”

“自从我开始在开车时使用这些卡片,并设法把上面的字句记诵下来之后,我脑中的想法便奇妙地发生了转变,那些过去经常困扰我的不安、挫败的感觉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信仰与勇气。”

“这个方法改变了我,也改变了我在工作上的表现。”他强调,“过去,我可以说是不情愿去从事客户的拜访与推销工作,因此想要有所收获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学会四大皆空

人人都会有一定的占有欲,一旦被剥夺后就可能有痛不欲生之感。这涉及了有形与无形两种情形。有形的情形很容易想象,例如亲人过世;无形的局面则不太为人所注意,但却常成为当事者挥之不去的梦。无论你所遭遇的是有形抑或无形的损失,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事件发生的刹那都会带给当事者莫大的伤痛,接着就慢慢消退。这使得你所面临的这种压力比较特殊。至于阵痛期会有多久呢?这就很难说了,要视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大多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来临时会极度震惊。与事者会因之而吓得目瞪口呆,表情显得很冷漠,也可能出奇地冷静。除此之外,也可能宣称感应到某种灵感现象,身体出现了自发性的机械动作;也会有使身体不适的现象,但对内心的痛楚与惶恐却不知道如何表现于外。

二、面临时会矢口否认。当事人对现实不敢面对,比如依然以某某部长自居,或是认为自己的亲人还在世上,有时还会对着遗像喃喃自语。在外人的眼里,这个人就是一个非常稀奇古怪的人。

三、怀忧丧志。当事人逐渐能跨出阴影来面对现实,然而睹物思情后不禁悲从心来,感受到一股可怕的失落感。如果他号啕大哭的话,或许能早日宣泄这种负面情绪;若不然,则将表现出一种异常的冷静,好像自己没有经历任何事情。

四、内心充满愧疚之意。这时当事者会深深自责,痛骂自己为什么在亲人卧病之时疏于照料,在他生前为何没有尽孝道等等。

五、自己因为焦虑而不知所措。当事人这里已经发觉自己的生活秩序或大好前程受到了严重打击,因而忧心忡忡,甚至想一死百了。他们可能已经重回工作岗位,但却发觉进度落后太多,使得心理调适工作雪上加霜,也因而为下一个转型过程埋下伏笔。

六、不愿承担任何责任。当事人心理上会出现戏剧化的大逆转,由原先的深深自责转为炮轰他人;等所有的人都被自己骂完之后,再回骂自己。那究竟会将责任推卸到什么地方呢?这要视当事者与事件本身的关联性而定,愈密切就愈容易趋向这种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