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引古论事
3697900000035

第35章 杞国无事忧天倾(2)!

1.《梁甫吟》:乐府《相和歌辞》旧题,声调悲凉,亦作《梁父吟》。2.长啸:吟唱。3.朝歌屠叟:指吕尚(即吕望、姜太公)。《韩诗外传》载:吕尚五十岁时在棘津(今河南延津县东北)做商贩,七十岁在朝歌(殷商都城,今河南汤阴县)做屠夫,八十岁在渭水边垂钓,九十岁遇文王而受重用。4.经纶:喻治理国家、谋划政事。5.三千六百钓:吕尚八十岁在渭河边垂钓,每日只一钓,九十岁遇文王,前后十年,共三千六百日,故言三千六百钓。6.风期:气度和谋略。7.亲:不谋而合。8.大贤虎变:《易经 革卦》:“大人虎变,其文炳也。”虎变,虎的毛皮更新,斑斓夺目。此处喻指大贤行为变化如虎纹之更新,骤然得志,非一般人所能预料。9.高阳酒徒:西汉人郦食其(lìyìjī),高阳(今河南杞县)人,自称高阳酒徒。好读书,家贫落魄,无以为衣食业,为里监门吏。《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载:刘邦起兵路经陈留,使人召郦生。郦生前去拜见,看见刘邦正让两个女子为其洗脚,并不答理他。郦生长揖不拜,责备说:“你既然起兵讨秦,就不该对长者无理。”刘邦立即停止洗脚,对郦生以上宾之礼相待。郦生由是辅佐刘邦,游说齐国,得七十余城。10.隆准公:指刘邦。《史记 高祖本纪》:“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隆,高。准,鼻子。11.旋蓬:在空中旋转的蓬草。如旋蓬,意指很容易。12.狂客:指骊食其。13.攀龙:比喻依附帝王建功立业。14.“雷公”四句。雷公,即雷神,此处喻朝中权贵。砰訇(pēng hōng),形容声音洪大。帝旁投壶多玉女,《神异经 东荒经》载:东王公和玉女玩投壶的游戏,投不中的,则天为之发笑(古人称不下雨而有闪电为“天笑”)。玉女,此处指唐玄宗宠信的奸佞小人。三时,指春、夏、秋三季。倏烁:电光闪耀迅疾。晦冥,昏暗。这四句暗指皇帝昏聩,权奸当道,朝政腐败。

15.“阊阖”二句。阊阖,神话中的天门。阍(hūn)者:看守天门的人。这两句是说唐玄宗昏庸无道,周身充斥奸佞,贤能之士报国无门。16.“白日”二句。白日,指皇帝。杞国忧天,典出《列子 天瑞》:春秋时,杞国有人担心天会掉下来,急得废寝忘食。这两句是诗人自嘲,意谓自己对江山社稷的担忧不被皇帝理解,还被认为是杞人忧天。17.“”二句。(yàyǔ),古代神话中一种吃人的怪兽。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物。竞人肉,争吃人肉。驺虞(zōu yú),古代神话中一种带黑纹的仁兽,不伤人畜,不践踏生草。这里,李白自比驺虞,表示不与奸人沆瀣一气。18.“手接”句。语出《尸子》,书中记载了勇士黄伯能左手抓住飞猱,右手与雕虎搏斗的故事。飞猱、雕虎,这里比喻凶险之人。19.“侧足”句。语出《尸子》。书中记载春秋时期莒国有一块名叫“焦原”的大石,宽仅八尺,长五十步,下有百丈深渊。有一个人敢在上面行走,莒国人都很敬佩他。20.“力排”二句。《晏子春秋 谏下》载:齐景公手下有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三勇士,勇猛却不知礼义。相国晏婴便谏言齐景公杀之以免后患。他以齐景公名义送给三人两只桃子,称功劳大的才可以吃桃。公孙接和田开疆先后陈述了自己的功劳,并拿了桃子。但古冶子功劳更大,要求二人将桃退回来。二人羞愧难当,就自杀了。古冶子觉得对不住二人,也自杀而死。诸葛亮在其诗篇《梁甫吟》中赞三人“力能排南山”,故称“力排南山三壮士”。李白用此典,意在讽刺权相李林甫陷害韦坚、李邕、裴敦复等忠臣。21.“吴楚”句。西汉景帝三年(154),分封在吴楚等地的宗室七王,起兵叛乱。景帝派周亚夫(周勃之子,西汉名将)前去平乱。周亚夫在路上找到了侠士剧孟,高兴地说:“吴楚造反不用剧孟,可见必不能成功。”(hāi),嗤笑。这两句意说人才的重要性。22.“张公”二句。《晋书 张华传》载:西晋时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县令雷焕从地中掘得干将、莫邪两柄宝剑,将干将送与张华,自配莫邪。张华写信给雷焕说:“详观剑文,乃干将也,莫邪何复不至?虽然,天生神物,终当合尔。”后来,张华获罪被杀,宝剑亦不知下落。雷焕死后,其子雷华佩带莫邪经过延平津(今福建南平市东)时,宝剑突然从腰间跃入水中。雷华忙派人下水去取,但见水中有两条各长数丈的龙,而不见宝剑。雷华感叹道:“张公曾说神物终当复合,今天是应验了。”这两句意说有才之士不会永远落魄,待到时机成熟,总会有大展鸿图的一天。24.“风云”句。指吕望被启用事。25.大人:有才干的人。26.(niè wù):不安的样子,这里指暂遇困厄。

党的九大后,林彪确立了党中央唯一副主席和毛泽东接班人的地位,权力欲极度膨胀。毛泽东及时察觉了林彪企图尽快“和平接班”的阴谋,多次建议不设国家主席一职,试图消减他在政府的权力,防止其意识形态在党、政、军的全面扩散。1970年8月23日,党的九届二中全会在江西庐山开幕。这次会议的原定议程是修改宪法、讨论计划和战备工作,但由于林彪一伙坚持设国家主席一事,使得会议进程中出现了一场巨大的风波。

在开幕会上,原本不打算发言的林彪突然作了一个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报告。其主旨是向与会代表建言推举毛泽东当国家主席,并别有用心地称毛主席是“天才”。毛泽东不赞成设国家主席一职,并表示即使设了这一岗位自己也绝不会当国家主席。林彪此时与毛泽东唱反调显然有着自己的小算盘:如果设国家主席一职,推选毛泽东当主席,那么自己必然是国家副主席,日后就可以顺利接班;如果毛泽东坚决不当国家主席,那么适合这个位置的人只能是自己。所以,设国家主席一职林彪能得到更大的好处。林彪发完言后,其集团的成员继续鼓吹“天才论”,主张设置国家主席。为了能说服大多数人,开幕会当天夜里,根据林彪的授意,陈伯达整理出一份《恩格斯、列宁、毛主席关于称天才的几段语录》,并在次日的小组讨论上,大肆宣讲“天才论”和国家主席一职的重要性。为了打击支持不设国家主席的干部,陈伯达闪烁其词地认定这是“利用毛主席的谦虚,妄图贬低毛泽东思想”,断言这是“想搞历史的翻案”。25日,有关陈伯达发言内容的简报送发到各组,顿时引起轩然大波。一部分不明缘由的参会者“知道了我们党内竟有人妄图否认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天才,表示了最大、最强烈的愤慨”,要求要揪出这些坏分子。

毛泽东敏锐地察觉到会议中出现的背离议程的严重不正常现象,他立即要求小组讨论回到原定三项议程上来,不要再提设国家主席一事,并责令陈伯达等作出检查。又经过几天的调查,毛泽东心中已大体明白林彪之流的用意。8月31日,他在陈伯达整理的那份论述“天才”的语录上写下了近八百字的批语,后来在这个批语的抄清件上,加写了一个标题:《我的一点意见》。

在这个批语中,毛泽东首先明确指出陈伯达这个材料具有的欺骗性,逐一分析,并严厉批评了陈伯达在会上“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的恶劣表现。接着,针对一些受了陈伯达蒙蔽的同志认为无产阶级的天下即将大乱的无谓担心,毛泽东摘用“杞国无事忧天倾”来稳定人心,要求大家不要担心一些毫无必要或没有根据的事情。批语的最后,毛泽东讽刺陈伯达这个“天才理论家”连“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奴隶们创造历史,人的知识(才能也属于知识范畴)是先天就有的,还是后天才有的,是唯心论的先验论,还是唯物论的反映论”这样的常识性问题都搞不清,号召广大同志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不要上了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当。

毛泽东的批语,没有涉及对林彪的直接批判。这是从国家政权稳定的大局出发而采取的适当的斗争策略。这次会议后,中央决定对陈伯达进行审查,林彪集团受到了重创,他们妄图通过设立国家主席一职进行夺权的阴谋也宣布破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