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毛泽东引古论事
3697900000038

第38章 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倚栏干看落晖!

吾疑赵风子、刘七远走,并未死也。“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倚栏干看落晖”,得毋像黄巢吗?

——读《明史纪事本末》批语(《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1月版,第334页)“天津桥上无人识,闲倚栏干看落晖”出自唐 黄巢《自题像》:

记得当年草上飞,铁衣著尽着僧衣。

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阑干看落晖。

黄巢(?—884),唐代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举进士不第。唐末农民起义领袖,号“冲天大将军”。中和一年(881),攻入长安,称帝,建国“大齐”,改年号为金统。中和三年(883),在唐军的反扑下被迫撤出长安。次年,在山东泰山狼虎谷处兵败自杀。后也有传言,说黄巢并未死,而是遁入佛门。如宋代陶谷在《五代乱离纪》中记载:黄巢败后出家为僧,依张全义于洛阳。曾绘像并题此诗,人见其像,方识其人。南宋王明清在《挥麈后录》中也持黄巢兵败后做了和尚的观点。《历代诗话》也记载:兵败后,黄巢落发为僧,隐居于天津桥畔,时常在黄昏时分漫步上桥。结合正史记载来看,我们认为,黄巢出家为僧的说法并不可信,这首《自题像》,很有可能是后人托黄巢之名而作,其用意或许是为凝聚起义军的军心,也可能是为了缅怀英雄。因《全唐诗》收入此诗时持作者为黄巢的观点,我们姑且认同这种说法。

1.天津桥:在洛阳西南20里处。隋炀帝迁都洛阳前,命宇文恺设计建造洛阳城。宇文恺独具匠心,将城市的各部分都与天子联系在一起。他以洛水的流水比作天上银河,把京城视为天帝的皇居“紫微宫”,将架在洛水上的最大的桥和宫城的正门相连,取名“天津桥”。天津喻指天上疆界上的港湾,所有驶往银河的船都在这儿停泊、出发。2.草上飞:这是形容起义军行军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

《明史纪事本末》凡80卷,是记载明代重要史事的纪事本末体史书,清初谷应泰等著。应泰(1620—1690)字赓虞﹐号霖苍﹐直隶丰润(今河北丰润)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做过户部主事、员外郎。后调任浙江学政,利用公余时间延揽名士,历时两年有余,著成《明史纪事本末》。全书始于元朝至正十二年(1352)朱元璋起兵,迄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入北京。作者从这近300年的历史事件中选录一些重要事件,列成80个专题,按时间顺序编排,记述这些事件的始末,并在卷末附上作者的史论。该书成于《明史稿》、《明史》之前,加之又是综合明代诸多史料撰写而成,在当时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但书中有些内容是根据野史传闻而著,也有一定失实之处。

该书第45卷《平河北盗》一节,记述了明武宗年间由刘六、刘七兄弟领导的一次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始末。刘六名宠,刘七名晨,河北霸州文安县农民,因不堪地主豪强的压迫,于正德五年(1510)十月聚众起义。他们任用秀才出身、人称“赵风子”的赵燧为谋士,严肃军纪,杀富济贫,很快汇集成一支几十万人的大军,转战于河北、山东、山西、河南、湖广、江西、安徽、江苏等省区,所向无敌,震惊朝野。正德六年(1511)八月,明武宗调重兵围剿起义军。刘六、刘七被迫将义军分兵两路,坚持抵抗。正德七年(1512)四月,义军赵燧一部与明军作战失利,被俘杀害。不久,刘六、刘七所部也在长江一带受挫,壮烈牺牲。

毛泽东在读到这个故事时,联想起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兵败后的传说,于是就写下了前面那段评语。

作为一名深谙中国古籍的有志青年,毛泽东非常仰慕那些“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的英雄豪杰。在湖南一师时,每每与同学论及救国之道时,他总是以“学梁山泊好汉”作答。而最终,他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成为了一个职业革命家。所以,对与自己有着相似经历的黄巢,毛泽东也多有论述,并摘用其《自题像》中的诗句对《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赵风子、刘七败死的结局提出质疑,认为他们的结局很可能像黄巢一样,以此寄托对英雄们的追怀与哀思。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毛泽东引用黄巢这首诗绝非仅此一次。1963年12月16日,罗荣桓同志逝世,毛泽东惊闻噩耗,即作《七律 吊罗荣桓同志》,第一句即是摘用黄巢《自题像》中的“记得当年草上飞”。全诗全文如下:

记得当年草上飞,红军队里每相违。

长征不是难堪日,战锦方为大问题。

斥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

君今不幸离人世,国有疑难可问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