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历史的边角料
3710600000034

第34章 一点考据(9)

武人如此受气,为什么他们会甘心忍受呢?这不仅是由于文人有皇帝的撑腰,而且还因为只有读书人才被人们认为拥有调和阴阳,驾驭天人,安邦定国的本领。这种共识一旦形成了某种氛围,武人就不能不自感矮了一头,不忍也得忍。其次,中国人的传统是,打仗斗智不斗力,在战争时期,文人的计谋往往使他们成了战争的主角,三国争雄时期就是如此。难怪张飞和曹操以及江东的黄须儿手下骁将们,个个都要让手无缚鸡之力的谋士们三分,对于像诸葛亮和陆逊这样的文人,恐怕要让的还不止三分。

然而,这种文重于武的政治传统并非一直保持了下来,东晋时期各个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中原,极大地改变了原来那种文化含量比较高的战争性质,在某些场景,只要有蛮力,弓马娴熟,仗就能打赢。最后,隋唐的大一统,实际上也表示了北方游牧民族战争习惯占了上风。

在唐朝的大多数时期,虽然文官体系势力依然有力量,但是文人治军的传统却终止了。往往是武人而不是文官出任战争的统帅,最后干脆让纯粹的武将统兵戍边和开边,这些武将甚至不少是胡人。由于国势的强盛和统治者的自信,这些手握重兵的边将们,所受的约束非常之小,差不多可以对所辖的军队拥有绝对的统治权,战争的文化含量也依旧不高,大字不识,或者顶多粗通文墨的胡帅们基本上决定了边境战争的走向。

安史之乱是一个转折,它不仅仅意味着唐代帝国由盛转衰,军阀割据的开始,还标志着武人主导战争和政治时期的到来。唐帝国的文官体系在藩镇和宦官的两面夹击下,日益萎缩,到了五代时期,文官体系已经残破不全了,根本上就是武人的点缀。文官不仅不再奢望做帝国道业的守护者,连治国与社会管理的职能,也萎缩到为武人征粮敛钱的地步。当赳赳武夫炫耀“长枪大戟”蔑视“毛锥”(即毛笔)时,文官只能无力地争辩说,若无毛锥,钱赋安出?

武人们也拥有一些为他们出谋划策的“谋士”,但是这些人在武人面前,不过是变形了的歌妓舞儿,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如果不小心翼翼,低眉顺眼地逢迎,那么境遇就会非常惨,甚至被“剖心决口,断手足而斩之”。无怪乎清代著名的史学家赵翼会感慨说:“士之生于是时者,系手绊足,动触罗网,不知何以全生也。”(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事实上,处于这种时代的文官们,也全没有了以往的道义感和责任心,后来的人往往很奇怪为什么像冯道那样的人,伺候完一个主子再伺候一个主子,居然堂而皇之地把它写出来,而且津津乐道。其实,这对于那个时代来说,委实是理所应当的,他们根本想都没有想过为谁死节效忠。事实上,那个时代传统的儒家伦理也被弃之如敝履,我们不仅看到了许多文人笔记记载了各地文庙房倒屋塌的惨状,还看到了那时节的文人如冯道,安然跟了几个主子,却一点羞耻感都没有的风习。传统的气节已经在武夫的专横霸道中荡然无存了。

赵匡胤靠着一帮骑马抡枪的哥儿们的起哄和拥戴做了皇帝之后,情况起了变化。此公也是纯粹的武夫,民间传他是“一根杠棒打天下”,一身的武人习气,对文人其实并不喜欢。据说他见朱雀门匾上有“之”字,就说,为什么不直书“朱雀门”,要这“之”干什么?有人答曰,这是助词。他大笑道:“之乎者也,助得甚事。”(释文莹:《湘山野录》卷中,22页)但是他与前辈武夫不同的是,虽然依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头脑却非常明白。他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依然按从前的老路走下去,仅仅依靠长枪大戟支撑着他的宝座,那么用不了多久,别人也会依样画葫芦,学他的样子黄袍加身。在他以前,这样的事情军人们做得实在太多了,拥谁废谁其实并无爱憎可言,只是看谁能给他们更多的好处。经常有这样的情况,皇帝掏空了国库也满足不了贪得无厌的骄兵悍将的欲壑,上前线的军人刚刚领完赏赐,就嚷着到对方再去领一份。

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小心翼翼地实现了杯酒释兵权之后,用高爵金玉、良田美女收买了一千拥戴的武人,恢复传统文治的实体性障碍消除了。接着,赵宋王朝重建了传统意义的文官体系,由于矫枉过正的惯性,这一体系一时竟显得过于庞大臃肿,士大夫们也在宋朝得到了最优厚的待遇。相应地,破损的儒家道德体系也得到了重建,对皇帝的忠贞再次得到了保障。也就是说,随着科举考试的再度火暴,各地残破的文庙香火重盛,忠孝仁义也再次化为人们的强固价值,其实,这正是文官体系所要维系的。

文官的地位再一次达到了一个令人眩晕的地步,文官也再次成为军队的统帅。据宋人笔记载,当韩琦为定州节度使时,名将狄青为总管,偶尔与韩琦有了点小过节,狄青一部下稍有过失,被韩抓住,就非要杀不可。狄青亲自为之求情,韩不仅不答应,竟然当着狄青的面将之杀掉了,狄无可奈何。狄青常与人说,韩琦“功业功职,与我一般,我但少一进士及第耳”(陈登原:《国史旧闻》中华书局1962年,第二分册,268页)。平级官员,“但少一进士及第耳”就这样不给面子,文官的威风可谓大矣。

金元政权,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军事政权,他们虽然也有了几分汉化,但却没有恢复汉族的文官传统,大体上采用的是部落式的军事化管理。跟以往一样,这种治理形式,往往都不稳定,所以国祚不永。接下来的明清王朝,将重文轻武的政治习惯推向了极致。不仅中央的军事行政机关由文官包办,而且地方最高的军事长官,实际上是由文官出身的督抚。不仅同级别的官员武官不能与文官相提并论,就是七品的知县也比四五品的武员如参将、游击牛气得多。满清原本也是尚武的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但不知怎么对汉文化这一套的劲头比汉人还大。就是在八旗子弟中,有功名(文)的也要神气得多,进士(文)出身的满员,往往要受到皇帝的特别垂青。从某种意义上讲,科举制的充分实行是重文轻武政治风习的催化剂,武举虽然有,但远不及文举那么有声势,以至于一谈到科举,人们(包括皇帝)眼里就只有文举。凡是正途出身(进士、大挑和举贡)的官员,都特别地神气,根本没人把武官放在眼里。康熙年间,进士出身的徐勃在做广东顺德知县时,顺德镇总兵放高利贷,徐竟然将总兵票据当众撕毁,而总兵却无可奈何。总兵衙门的帅字旗杆,每年按惯例要当地老百姓交纳三百金“修缮费”,也让徐知县给革掉了,总兵前来力争,他就是不理。双方闹翻了,总兵这边还没等怎么样呢,徐知县居然主动出击,顺德的县学离总兵府不远,徐下令每夜在学校的楼上撞钟,说是“以振文运”,总兵不胜其扰,竟然毫无办法,只好搬家了事。(罗天尺:《五山志林·徐侯政绩》)清制,总兵为正二品大员,而知县仅仅是个七品芝麻官,双方相差十级,两者相斗,居然是二品的大员大受其气。后者所依仗的,无非就是自家进士的头衔和在当地只有他才有资格讲的“文运”。

有这样一个故事也许最能说明重文轻武风习对社会的影响。那是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晚清著名的学者樊增祥的父亲当时官拜总兵,归湖南巡抚骆秉章节制。当时骆秉章面对强敌,束手无策,全凭幕僚左宗棠做主,左师爷大事小事,说一不二。一次,樊增祥的父亲前去请示军机,大约是由于当天诸事不顺的缘故吧,左师爷正赶上气特不顺,樊的父亲见面没有请安,左宗棠遂喝道:武官见我,无论大小,皆要请安,你为何不然?樊的父亲回答朝廷体制,未定武官见师爷请安之礼。武官虽轻,我亦朝廷二品官也。左宗棠闻言大怒,竟然破口大骂:王八蛋,滚出去!随后又逼着骆秉章上本参奏,硬是将樊增祥父亲的乌纱给摘了。当时,左宗棠仅为一个没有官衔的举人。

樊增祥的父亲就这样窝囊地丢了官,自然窝了一肚皮的火,想想自己身为二品武员,竟然要受一个举人的气,一咬牙,变卖了所有家产,花高价请老师教自己的两个儿子。盖了一座小楼,将两个儿子放进去读书,并给两个儿子穿上女人的衣服,考上秀才脱外衣,考上举人才能全部去掉女装,换上男服。好在,他这两个儿子还真争气,先后都中了进士,还点了翰林。(刘成禺:《世载堂杂忆·二十》)当然,这个时候,左宗棠的官已经越做越大,成为朝廷的一方重镇,樊家再也没有可能羞辱左宗棠,一报当年之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