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魏阵营兵多将广,猛将如云,其中以建安五子良将为先。五子良将为张辽、徐晃、张郃、于禁、乐进。
五子良将之张辽——建安五子之中,又以张辽为先,在曹魏的的地位如蜀汉的关羽,孙吴的甘宁。张辽字文远,山西太原人,精通武艺,兼有谋略,沉稳忠勇,人品优良。早年跟随丁原,后成为吕布部下将领,曹操平定吕布之后,张辽归顺曹操,受到重用,南征北战,战功累累,一路成长为曹魏第一名将。与关羽交情甚好,曾与关羽一道带兵与袁绍交战,解白马之围。关羽在曹营,曹操派张辽试探关羽去留之意,张辽得知关羽去意明确,如实报告曹操又担心对关羽不利,不报告又是对曹操不忠。权衡之下,决定先公后私,将国家利益放在个人之上,如实报告了曹操,可谓是深明大义。曹操用张辽多次平定战乱,其中招降昌郗,阵斩踏顿是其突出之作。张辽具备大将之才,能够独当一面,长期屯守魏国南境合肥,抵抗孙吴,表现出色,不负国家重托,是一个智勇足备的名将。张辽在逍遥津大败孙权,是其得意之笔。孙权最为害怕忌惮的人物就是张辽。张辽威慑东吴,能止小儿夜啼。魏文帝曹丕亦很敬重,以尊崇的礼仪厚待张辽。张辽一生都在征战中度过,是不折不扣地职业军人,最后成为魏国的名将和宿将。官至魏嫖骑大将军,病逝在任上,谥为刚侯。
曹操败于赤壁,北撤时留张辽、曹仁等屯守合肥襄樊等军事重地,张辽屯守合肥,主要是防孙权。当曹操提兵远征汉中之时,孙权趁此机会,提兵十万前往攻打合肥,而张辽合肥守兵只有七千人。曹操已经事先发书信给合肥守将,并嘱贼来乃发,于是张辽与合肥诸将共打开曹操书信,上面安排张辽李典出城击敌,乐进守城。众将不解,张辽奋然说:魏王出征在外,今贼势众,来不及救援。我等应先出其不意击之,折敌军锐气,方可自保。李典原本素与张辽不睦,听见张辽这样说,也慨然支持。于是张辽精选麾下壮士八百人,身先士卒直杀入吴营,威不可挡,所向披靡,直逼孙权中军,孙权大惊,急上高埠处以避之,张辽叱喝孙权下来决战,孙权不敢应。又见张辽兵少,便聚军重重合围之,张辽奋威耀武,与十于人破围而出,尚有数百人被困阵中,大呼张辽:将军难道抛弃我们了吗?张辽于是再杀入围中,救出被困壮士。吴军士气尽为张辽所夺。孙权围合肥十余日不下,便撤军,张辽出兵追击,大战于逍遥津,孙权损兵折将,张辽直逼而来,孙权惊得手足无措,急退小师桥方脱身。张辽在逍遥津杀得吴军人人胆寒,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江东,以至于能止小儿夜啼。此后在东吴眼里,张辽是个厉害角色,孙权颇为忌惮。后来又攻合肥、皖城,张辽抱病领兵防守,孙权说:张辽虽病,决不可轻视。张辽防守魏国南境,英勇果敢,以少胜多,取得七千破十万的传奇性战绩,让他威名大振,成为历来供奉的古今名将之一。张辽镇守边疆,成功防御敌人,是独挡一面的大将之才。名列五子良将之首,正所谓名副其实。
建安五子良将之徐晃——徐晃字公明,山西洪桐人。汉末三国名将,曹魏建安五子第二席。与来自山西解州的同时代名将关云长是同乡。徐晃与关羽曾为好友,交情不错。徐晃精通武艺,勇猛善战,本是东汉车骑将军杨奉帐下骑都校尉,在曹操迎立汉献帝之时脱离杨奉而投归曹操,从此成为曹营数一数二的大将。徐晃先后参加官渡、赤壁、潼关、汉中之战,又平定数番地方叛乱,战功累累,成为曹营仅次于张辽的第二名将。建安二十四年秋,蜀将关羽水淹七军,擒名将于禁,斩立义将军庞德,威震华夏,魏军遭受重创,锐气大挫。魏国南方军事重镇襄樊岌岌可危,在这危急时刻,曹操派遣徐晃率军前往救援,徐晃率军数万,多为新招募之兵,不是荆州关羽之师的对手,后曹操又增加十二营人马,悉归徐晃统辖指挥。徐晃与关羽是同乡,又有旧情,今日各自带兵相逢在襄樊战场上,于是两人相隔着说话,只叙旧情,并不谈战事。正在叙旧间,徐晃下马环顾诸将厉声说:有得关云长首级者,赏千金!关羽吃惊问:大兄,何故如此?徐晃答到:今日之事,乃国家之事。我不敢以私废公。遂与关羽军交战,关羽不利,率军退走。徐晃尾随其后,突入荆州四冢寨。本来关羽在荆州修筑了十分坚固完备的防御工事,四冢寨鹿角十重,飞鸟难过。徐晃若强攻,是根本占不到便宜的,但这时候突击进入四冢寨,让关羽的坚固防御工事失去作用。随即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军心被瓦解,遂走麦城为孙权所害。徐晃击败了威震华夏的关羽军队,让襄樊转危为安,解除了曹魏南边重大军事威胁,稳定了魏国局势。当时曹操还征调了驻守合肥的张辽等军队前来救援樊城,但张辽军尚在途中未到,徐晃已经救援成功。于是曹操亲自查看四冢寨,巡视检阅诸路魏军,多有士卒没见过曹操,于是争相观看曹操,只有徐晃部军容齐整,并不哗乱。曹操大为赞赏说:“徐公明真乃周亚夫也!荆州四冢寨鹿角十重,飞鸟难过,公明居然能够长驱直入,虽古之名将,也不能与此相比。”周亚夫是汉初名将,带军甚有法度,以军纪严明整肃著称。徐晃之所以能够击败强悍的关羽军团,取得救援成功,一方面是吸取了于禁救援失败的教训,更主要在于徐晃治军严整,则是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而不以私废公,为国家舍弃友情也是值得肯定的。徐晃在襄樊之战中书写了他从军生涯中最出彩的一笔,因为对手是当时天下第一名将关羽。曹丕时期,加徐晃为右将军,领兵参与出击东吴之军事行动,不久徐晃病逝,得到魏国中央政府的追赠。徐晃自身具备勇武,又兼有军略,治军严整有方,有古之名将之风。忠心为国不徇私,功勋显赫,而能与张辽相当,是曹魏名将中的典范之一,五子良将中,唯有徐晃可以和张辽相匹敌,其他三位与张徐相比较则有一定的差距。
建安五子良将之于禁——于禁字文则,山东泰安人,本是济北相鲍信的部将,鲍信追剿黄巾军时被杀,曹操击败黄巾军,有人推荐于禁给曹操,自此于禁成为曹操将领。于禁领兵甚有法度,张绣在宛城反叛曹操之时,夏侯惇部下青州兵不守军纪,四处抢掠,于禁遂射杀禁止这种行为,青州兵于是向曹操报告,说于禁造反,曹操前来查看,当时情况危机,于禁决定先安扎营垒,再向曹操汇报。曹操听知事情原委后大为赞赏于禁有古之大将之风。于禁从曹操战于官渡,在关键时刻体现了坚强的战斗力,士气从不沮丧。昌郗反,曹操派兵前往平定,昌郗与于禁是故旧,被围后遂投降于禁,于禁说:被围困之后才投降的,不应当赦免。于是将昌郗斩首。曹操本来想招收昌郗为自己所用,听说被于禁不念旧情杀了,感慨说:昌郗为什么不向我投降而投降于禁呢?这就是他的命运啊!然而曹操更加佩服于禁。于禁南征北讨,战功无数,位列建安五子之中。建安二十四年秋,蜀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曹操派遣大将于禁和副将庞德率领七支精兵前往救援,正值汉水泛滥时节,于禁不熟悉荆州气候,被水所淹,自己也被关羽活捉,于禁所领七支军队共三万余人,除开战死的,都向关羽投降。庞德宁死不降,为关羽斩之。关羽将于禁囚禁在荆州城中。事后曹操感慨说:于禁从孤三十年,为何临难反不如庞德?关于于禁变节投降之事,应该有他的苦衷,一是自己投降关羽有利于保住数万军队性命,二来自己投降或许会得到曹操的理解和原谅。而庞德之所以不降,是因为他不能降。继而孙权取得荆州,释放了被关押的于禁,孙权请于禁和自己骑马并行,遭到了东吴虞翻的辱骂和奚落,然而于禁仍然钦佩虞翻。后孙权送还于禁归魏,于禁已经是须发雪白,曹丕表面上还尊敬于禁,但内心看不起于禁变节,派于禁去为曹操监督修墓陵,于禁到了一看,墙上画有关云长水淹七军之画,画中有于禁跪地乞降。于禁看后十分羞愤,不久即病死,谥为厉侯。于禁为当世名将,率军救援樊城时候全军覆没,自身被擒,而晚节不保,一世英名尽毁于此。东吴虞翻认为于禁战败有罪,变节可耻,应当斩首。孙权获于禁而不杀,也是出于其政治考虑的。至于于禁,此时除了羞愧和伤心之外,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回到魏国后又受新君之辱,忧愤而死,晚年的于禁可谓是非常悲剧。关羽若胜,也不会杀于禁,只是身为纵横天下驰骋沙场的男子汉大丈夫,临难变节投降终究是奇耻大辱,天下就认为你是贪生怕死之辈,然而于禁的苦衷和无奈,天下又有多少人可以理解呢?
建安五子良将之张郃——张郃字儁又,是赫赫有名的三国名将。张郃本是袁绍属下大将,汉末时期与颜良文丑等并列为河北名将。亦是说,张郃的资历在三国中非常老,其成名也比关羽张飞张辽等人早。官渡之战时期,袁绍不善于用人,失去人心,张郃与高览遂转投曹操,从此成为曹操猛将。为曹操南征北战,立下战功。张郃英勇且忠心为国,深得曹操厚爱。曹操平定汉中后,遂留夏侯渊、张郃二人镇守汉中。张郃英勇盖世,领兵打仗又善于灵活巧变,不同于一般的将领。为曹魏镇守西藩,为刘备诸葛亮所忌惮。时蜀将张飞为巴西太守,张郃对魏将说:人皆怕张飞,吾视之如同小儿!遂领兵进攻张飞,张飞亦当世猛将,二张大战,人皆惊惧。结果张郃不敌,又在崇山峻岭之间,人马难以展开,为张飞杀败,弃马步行登山而逃。张飞得胜,用矛在石壁上刻写隶书,以记此功。刘备来取汉中,张郃领军防御,夏侯渊知道张郃兵少,就领兵来援,在途中遇到蜀将黄忠袭击而被杀,主帅战死,魏军震恐。张郃因为名将声价,深为刘备忌惮等原因而被推为首领,代夏侯渊为帅,稳住军心。刘备听说斩了夏侯渊,果然说:夏侯渊虽是主帅,乃一勇之夫,若斩得张郃,胜夏侯渊十倍!足见刘备对张郃的忌惮。曹操争夺汉中失败,遂退军,留张郃镇守陈仓。曹丕时期,曾调张郃到东南境进攻东吴的江陵。后诸葛亮北伐,张郃奋宿将之勇,领军来迎,与蜀军战于街亭,大破蜀将马谡,迫使诸葛亮退回汉中。张郃用兵灵活,善于巧变,诸葛亮对此颇为棘手。曾说:此人不除,必为我北伐之大患。于是设计决心除掉张郃。诸葛亮在后来的一次北伐行动中,用诱敌深入之计,佯装退军,张郃持勇而追击诸葛亮,行之木门道口,被埋伏于此的蜀军伏击,箭矢射中张郃膝盖,回营当晚即死。张郃是三国一流名将,身价甚高,且为曹魏三朝宿将,今日沙场殒命,为国捐躯,可敬可佩!将军最光荣的死法,就是死在战场上。张郃不辱为将本色,是一位伟大的将军!魏国因为拥有这样的将军,而能够问鼎中原,威慑蜀吴。然而将军虽然忠勇无双,但持勇追击诸葛亮,必定凶多吉少。将军作为魏国元老宿将,一旦战死沙场,也挫折了魏国锐气。张郃是魏国的良将,还有几分儒雅风采,爱与文人雅士来往。而在三国演义一书中,把张郃描写成了一个草包将军,有勇无谋的鲁莽将军,这是有背离张郃的实际形象的。张郃的综合实力很强,领先于曹营诸将,并多次与蜀汉五虎大将交手,张郃实力稍微逊色于马超张飞等人,所以与蜀汉五虎交手时多有败绩。后期张郃成为魏国军中的名宿以及精神象征人物,而张郃的战斗力在后期得到爆发,街亭之役,张郃率领魏军大破诸葛亮部将马谡,迫使诸葛亮撤军。张郃是诸葛亮北伐除司马懿之外的第二号棘手人物,所以诸葛亮要想方设法除掉张郃。而张郃之死,史料表明,司马懿也是有责任的。总之,张郃在三国中是与五虎一个级别的名将,综合实力不亚于张辽、徐晃,但正所谓李广无功,缘数奇特,没有建立像张辽徐晃这样辉煌骄人的战绩,是一个充满悲情色彩的人物。
建安五子良将之乐进——乐进字文谦,河南清丰人,曹营名将。容貌短小,却以胆识英烈著称,且骁勇果敢,征战一生,功勋累累,所以与张辽徐晃等并列为五子良将。乐进主要表现在为曹操平定北方之时,领军击败袁绍,并斩袁绍大将淳于琼,又击败袁绍诸子势力。由此奠定曹营名将地位。后又抵御刘备以及关羽军亦有战果。曹操上表为其请功封赏。后与张辽、李典屯守合肥以防御东吴,孙权提兵十万前来,乐进与张辽李典三人同心协力,紧密配合,于逍遥津大破孙权,取得七千破百万的传奇性战绩。后来先于曹操病逝,追封威侯。乐进其貌不扬,却精悍善战,胆识过人,骁勇果决,曾在合肥之役中突出阵前欲捉孙权,致使吴军慌乱无措。乐进有子乐琳,亦有其父骁果之风,官至魏国扬州刺史,后位诸葛诞所杀。五子良将中,即使乐进排在最末,但也是曹魏的最优秀代表性的良将。只是曹营猛将如云,乐进的光辉也被遮盖了许多。短小精悍的将军在合肥战场上突出阵前的英姿,犹如一阵旋风、一道闪电,这不是一般将领可以去写就的。汉末名将之称号,乐进亦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