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20几岁决定男人的一生全集
3728100000003

第3章 二十几岁,要懂得说话的技巧

一件事情的成败常会在一次谈话中获得效果,你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说话技巧。

做得精彩从说得漂亮开始

古代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的牙都掉了。于是,他就找到两个解梦的人。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的牙全掉了呢?”第一个解梦的人说:“皇上,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一个都不剩时,你才会死。”皇上一听,龙颜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第二个解梦人说:“至高无上的皇上,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皇上听了很高兴,便拿出一百枚金币,赏给了第二个解梦的人。

解说同样的事情、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一个会挨打,另一个却受到嘉奖呢?因为挨打的人不会说话,受奖的人会说话而已。可见,会说话是多么的重要。

说话的能力,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重视。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就高度评价过口才的作用:“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春秋时的毛遂自荐使楚,口若悬河,迫使楚王歃血为盟;战国时的苏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东方六国,身挂六国帅印,促成合纵抗秦联盟;三国时的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终于说服吴主孙权和都督周瑜联刘抗曹,而获赤壁大捷。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也多次在谈判桌上,以他那闻名世界的“铁嘴”挫败敌手,捍卫了祖国的尊严……无数的事实表明,好的口才能够发挥巨大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事业的成功与失败往往取决于某一次谈话,这话绝不是危言耸听。富兰克林的自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在约束我自己的时候,曾有一张美德检查表,当初那表上只列着12种美德。后来,有一个朋友告诉我,说我有些骄傲,这种骄傲,常在谈话中表现出来,使人觉得我盛气凌人。于是,我立刻注意这位友人给我的忠告,我相信这样足以影响我的前途。然后,我在表上特别列上‘虚心’一项,以引起自己的注意。我决定竭力避免说直接触犯别人感情的话,甚至禁止自己使用一切确定的词句,像‘当然’‘一定’‘不消说’……而以‘也许’‘我想’‘仿佛’……来代替。”富兰克林又说:“说话和事业的进展有很大的关系,你出言不慎,跟别人争辩,那么,你将不可能获得别人的同情、别人的合作、别人的帮助。”这是千真万确的,一件事情的成败常会在一次谈话中获得效果。所以你想获得事业上的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说话能力。

刚刚走出校园,好口才可以让你获得令人羡慕的职业。如果其他能力相当,谁口才好谁就是胜者。频频在电视中亮相的名嘴、主持人们,靠的就是伶牙俐齿。同时,也唯有如此,他们才能引起观众的关注,赢得观众的拥护与喜爱。

二十几岁的男人,拥有好的口才能使你善于与人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更多的好朋友。朋友就是你最可依靠的人脉大树,是你潜在的巨大财富。

二十几岁的男人在为事业打拼的同时,也一样希望自己获得美满的爱情。好口才能够使你吸引更多女性的目光,在异性面前充分展示出成功男人的魅力。多一点吸引,也就为自己多添了一份机遇。机遇多了,爱情还会远吗?即使你已经有了爱人,那么好口才又可以为你的爱情保鲜,让你和她之间充满欢声笑语,在爱情的海洋中自由自在地畅游。

拥有了好口才,通俗一点讲,就能让你如虎添翼,在漫漫人生路上,你将会走得更顺利、更轻松。做得精彩从说得漂亮开始,可以肯定地说,好的口才可以助你成就一个好的人生。

成功箴言

二十几岁的男人,拥有好的口才能使你善于与人沟通,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更多的好朋友。

说话也要看时机

二十几岁的时候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当领导正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忙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你却去找他谈待遇问题,那你肯定要吃“闭门羹”,甚至遭到训斥。掌握好说话的时机,才能提高办事的效率。那么,什么时候与对方交谈和沟通才算抓住了时机呢?

1.在对方情绪高涨时

人的情绪有高潮期,也有低潮期。当人的情绪处于低潮时,人的思维就显现出封闭状态,心理具有逆反性。这时,即使是最要好的朋友赞颂他,他也可能不予理睬,更何况是求他办事。而当人的情绪高涨时,其思维和心理状态与处于低潮时正好相反。此时,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愉快,说话和颜悦色,内心宽宏大量,能接受别人对他的求助,能原谅一般人的过错,也不过于计较对方的言辞,同时,待人也比较温和、谦逊,能听进对方说的一些意见。因此,在对方情绪高涨时,正是我们与其谈话的好机会,切莫错失良机。

2.在对方喜事临门时

所谓喜事临门时,是指令人高兴、愉快、振奋的事情降临于对方时。如对方在职位上晋升;在科研上攻克难关,取得重大成果;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奖励;经济上得到收益;找到称心伴侣、婚嫁或远方亲人来探望等。常言道,人逢喜事精神爽。在对方喜事临门时,我们上门找其交谈,对方会不计前嫌,而且会认为是对他成绩的肯定、喜事的祝贺、人格的敬重,从而也就乐意接受或欢迎你的到来,所求之事,多半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

3.在为对方帮忙之后

中国历来讲究“礼尚往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你帮了他一个忙后,他就欠了你一份人情,这样,在你有事求他帮忙的时候,他必然会知恩图报。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他能做到的事情,一般情况下都会竭尽全力去帮助你。托人办事的时机,我们是可以预先创造的。

4.在对方有和解愿望时

伦理学原理告诉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具有“羞恶之心”。这种“羞恶之心”体现在与他人发生无原则的纠纷之后,会对自己的行为自觉地反省。通过反省察觉到自己的过错之时,一种求和的愿望就会油然而生,并会主动向对方发出一系列试探性的和解信号。这时,只要我们能不失时机地友好地找对方谈谈,僵局就会被打破,双方的关系也会重新“热”起来。

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对方发出的求和信息。例如,对方主动和我们接近、打招呼,与我们见面时由过去的满脸阴云到“转晴”,或者暗中帮助我们排忧解难等。这时,我们就应该及时投桃报李,以更高的姿态、更炽热的感情与其交谈。我们切不可视而不见,见而不说。否则,对方一旦认为求和试探失败,和解的愿望就会消失,误解将会转化为敌意,继而出现严重对抗的局面。

说话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时机对才能好办事,时机不对就不要急于开口,要耐心等待机会,同时,好机会出现时切不可让它溜走。

成功箴言

说话一定要把握好时机,时机对才能好办事,时机不对就不要急于开口,要耐心等待机会,同时,好机会出现时切不可让它溜走。

不要让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

大概没有谁会挖空心思去得罪别人,很多时候我们得罪别人不是出于内心的,而是自己在语言表达上出现了偏差。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语言表达的一点偏差便会导致意义的离题万里。若想减少这种不必要的麻烦,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不要让自己的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

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急智之才,脱口而出,出口成章,往往瞬间让人拍案叫绝;另一种是说话不经过大脑而天资又有限的人,往往是出口伤人,有时会达到无法收场的地步。

前一种人是天才,这种人百里挑一。后一种人却是随处可见,一抓一大把;他们说话不经过大脑,极有可能得罪别人却不自知;等到明白过来后急着弥补时,往往是越急越坏事,到头来好话说了一大堆,人却得罪完了。

我们还是先看下面这则笑话:

一剃头师傅家被盗。第二天,剃头师傅到主顾家剃头,愁容满面。主顾问他为何发愁,师傅答道:“昨夜强盗将我一年的积蓄劫去,仔细想来,只当替强盗剃了一年的头。”主顾怒而逐之,另换一剃头师傅。这位师傅问:“先前有一师傅服侍您,为何换人?”主顾就把前面发生的事细说了一遍。这位师傅听了,点头道:“像这样不会说话的人,真是砸自己的饭碗。”

言者无心,可听者有意。前一个剃头师傅几句不经大脑的话语,便产生了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误会,结果被解雇了。这便是说话不经过大脑所付出的代价。

口不择言,嘴巴比脑袋转得还要快的人,就会闹出许多笑话,甚至得罪了别人却不自知。

南齐太祖萧道成提出要与当时的著名书法家王僧虔比试书法,君臣二人都认真地写了一幅楷书。然后齐太祖就问王僧虔:“你说说,谁第一,谁第二?”王僧虔不愿贬低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于是答道:“为臣之书法,人臣中第一;陛下之书法,皇帝中第一。”齐太祖听后,只好一笑了之。

王僧虔这种分而论之的回答是相当巧妙的,表面上是顾及了皇帝的尊严,君臣不能互相比较,实际上是回避了不愿贬抑自己又不敢得罪皇帝的难题。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古时候,吴国有个滑稽才子,名叫孙山。他与乡里某人的儿子一同参加科举考试。考完后,孙山先回到家,那个同乡的父亲就向孙山打听自己的儿子是否考上了。孙山笑着回答说:“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这便是“名落孙山”这一典故的由来。

孙山的回答既委婉又含蓄,这种表达方式非但没有戳到别人的痛处,反而让别人对他的诙谐调侃佩服不已。即使那位父亲的儿子落榜了,也不会因为孙山的言语而受到刺激。这便是语言表达的魅力所在。

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三思而后言,切忌让自己的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否则,吃苦头的必定是你自己。

成功箴言

在任何时候都要三思而后言,切忌让自己的嘴巴比脑子转得还快,否则,吃苦头的必定是你自己。

打圆场也有学问

人与人之间有时难免产生一种隔阂或交际阻碍,这时就需要故意设置一个“第三者”,即消除阻碍的中介。

人间需要“和事老”。充当这个角色的,是一些机智和口才超出常人的人。有时候,双方陷入僵局,顾及脸面,谁也不愿做个姿态,给对方一个台阶。这时“和事老”就大有用武之地了。“和事老”最高超的功夫,就是打圆场。

所谓“打圆场”,是指交际双方争吵或处于尴尬境地时,由“和事老”出面站在第三者角度进行调解。

慈禧太后爱看京戏,高兴时常赏赐艺人东西。一次,她看完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但他不想要糕点,于是便壮着胆子说:“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小民不敢领受,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不错,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小民?”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杨小楼一看心想: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弄不好还有犯上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太后一怒就会要了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说道:“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太后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他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赏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使二人摆脱了窘境。

李莲英打圆场的功夫堪称一流,既消除了双方的尴尬,又让当事双方都对他心存感激。

凡事都有诀窍,打圆场也有打圆场的学问。归纳起来,打圆场的学问主要有以下几点:

1.说明实情,引导自省

当双方为某件小事争论不休,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时,“和事老”无论对哪一方进行褒贬过分的表态,都犹如火上浇油,甚至会引火烧身,不利于争端的平息。因此,“和事老”此时只能比较客观地将事情的真相说清楚,而不加任何评论,让双方消除误会,从事实中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或错误,引导他们各自作自我批评,使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团结的目的。

2.岔开话题,转移注意力

如果是非原则性的争论,双方各执己见,而这场争论又没有必要继续下去,那么作为“和事老”又该如何打圆场呢?如果力陈己见,理论一番,恐怕不会奏效。这时,不妨岔开话题,转移争论双方的注意力。

3.归纳精华,公正评价

假如争论的问题有较大的异议而双方又都有偏颇,出于自尊心,双方都不肯服输,那么“和事老”应考虑双方的面子,将双方见解的精华归纳起来,也将双方的糟粕整理出来,作出公正的评论,阐述较为全面的双方都能接受的意见。这样,就把争论引导到理论的探讨、观点的统一上来了。但这种情况下,“和事老”不能“各打五十大板”。因为,所谓“各打五十大板”是不分青红皂白、是非曲直的,那样乱批一气不利于解决问题,是不可取的。

4.调虎离山,暂息战火

有的争论,发展下去就成了争吵,甚至大动干戈,如果双方火气正旺,大有剑拔弩张、一触即发之势,“和事老”即可当机立断,借口有什么急事(如有人找,或有急电),把其中一人支开,让他们暂时分开,等他们火气消了,头脑冷静下来了,争端也就消除了。

其实,“和事老”还有更高一层的境界,那就是在平息事端之后,不居功,不自傲,不盛气凌人,又可以把事情做得浑然无迹,并且是“人情做到底,送佛到西天”,把面子还给别人。

当然,打圆场的方法还有很多,关键在于你的随机应变和临场发挥能力,这既要求你对口才和智慧进行综合运用,也是会做人的一种表现。打圆场,互不得罪是一条重要原则,只有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才能得人心。

成功箴言

打圆场的关键在于你的随机应变和临场发挥能力,这既是要求你对口才和智慧的综合运用,也是会做人的一种表现。

用弹性语言解决关键问题

有这样一个善于闪躲质问的人,他回避问题的本领简直让人叫绝。例如,如果有人问他:“你可曾读过《堂吉诃德》?”他会回答:“最近不曾。”其实他根本没读过,然而谁会杀风景地去破坏融洽的谈话气氛呢?

还有一次,有人问他可曾读过但丁《神曲》中的“地狱篇”,他回答:“英文本没读过。”旁人不禁肃然起敬。他这句百分之百的真话会让人产生两种误解:一是他读过这诗篇,他精通14世纪的意大利文;二是他的文学修养很高,不屑读翻译本。这样的话说得真高明。

毫无疑问,这个人是个说话高手,他正是利用了弹性语言的妙处为自己成功化解了对方的疑问。

在生活中还常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正面回答别人的问题不行,反面回答对己也不利,不回答根本就做不到。面对这种让人颇伤脑筋的问题,最佳的办法便是采取迂回的战术,让语言保持适当的弹性,使别人的问题有如打在海绵上一样。这是一种高超的说话技巧,有心之人可以尝试在现实生活中应用。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如果吃得不卫生,便极可能生病,这叫做“病从口入”。与之相对应的是,一个人如果说话不注意分寸,不懂技巧,便极有可能得罪别人而遭殃,这就叫做“祸从口出”。想要避免“祸从口出”并不难,关键还在于让语言保持一定的弹性。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

百兽之王的狮子想吃其他兽类,但得有借口。于是张开大口让百兽闻自己的嘴巴是香还是臭。

首先是狗熊,它闻后如实地说:“有股肉的腥臭味。”

狮子怒道:“你不尊重我,留你何用!”于是将它吃掉了。

第二天,轮到猴子来闻。鉴于头天狗熊的教训,它乖巧地说:“哟,好一股肉的清香味啊!”

狮子又怒道:“你溜须拍马,留你何用!”又将它吃掉了。

第三天,轮到兔子来闻。它知道,说臭要被吃掉,说香也要被吃掉,于是它凑到狮子嘴边,故意闻得十分认真,但却老不开口说话。

狮子急了,催它快说。

它便说道:“报告大王,我昨晚受了风寒,感冒鼻塞,闻了这么久,实在闻不出是臭还是香。等我感冒好了,鼻子通了,再来闻吧。”狮子无奈,只好放了它。

兔子在这里巧妙地回避了狮子所提出的问题,而用“无可奉告”来表明自己的态度,这种走“第三条”道路的方法,实在是它求得生存机会的唯一出路。

另外,当你想指出别人某些缺点的时候,最好也不要直接说出来,而要换一种方式来表达。

巧妙回避不宜直言的问题,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你可以采用类比的方式,借助事实说话;也可以含糊其辞,在一些不必要、不可能或不便于把话说得太实、太死的时候,利用“模糊”语言让你表达的意思更有“弹性”。这种说话的技巧如若被合理运用起来,便能化解生活中的许多烦恼和尴尬,也能将即将到来的祸端化解于无形。

成功箴言

面对让人颇伤脑筋的谈话,最佳的办法便是采取迂回的战术,让语言保持适当的弹性,使别人的问题有如打在海绵上一样。

应对十种不同类型的人的说话技巧

二十几岁男人和别人沟通的时候,首先要看对方是什么人,再来想要说什么话。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不同,所以每个人能接受的说话方式也不一样。

与人交往时,倘若能够明白对方属于何种类型的人,说起话来就比较容易了。

1.沉默寡言的人

和不爱说话的人交谈,实在是非常吃力的事情,因为对方太沉默,你就没办法了解他的想法,更无从得知他对你是否有好感。

对于这种人,你最好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让他明确表示“是”或“不是”,“行”或“不行”,尽量避免迂回式的谈话,你不妨直接问:“对于A和B两种方法,你认为哪种较好?是不是A方法好些呢?”

2.草率决断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乍看好像反应很快,因为他常常在交涉进行到最高潮时,忽然作出决断,给人“迅雷不及掩耳”的感觉。由于这种人多半性子太急,因此,有时候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决定就会显得随便而草率。

像这样的人,经常会“错误地领会别人的意图”,也就是说,由于他的“反应”太快,经常会对事物产生错觉和误解。如此,虽使交涉进行得快,但草率作出的决定,多半会留下后遗症,常常节外生枝。

因此,与这种人交谈时,最好把谈话分成若干段,说完一段之后,马上征求他的意见,没问题了再继续进行下去。总之,你既要瞻前还要顾后,如此才不至于发生错误,也可免除不必要的麻烦。

3.固执的人

固执的人是最难应付的。他们自己的原则性太强,尽管连他们自己在坚持什么,他们有时都不知道。但是,无论你说什么,他都听不进去,只知道坚持自己的观点,死硬到底。因此,在和这种人说话的时候,千万要记住“适可而止”,否则,谈得越多、越久,心里越不痛快。

对付这种人,你不妨抱定“早脱身”的想法,随便敷衍他几句即可,不必耗时费力,自讨没趣。

4.死板的人

这种类型的人,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他也不会作出你所预期的反应来。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些什么,甚至会让你怀疑他听进去没有。

和这种人交谈,刚开始多多少少会感觉不安。遇到这种情况,你就要花些时间,仔细观察,注意他的一举一动,从他的言行中,找出他所真正关心的事来。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回答一些问题或产生一些反应,那么事情就好办了。接下去,你要好好利用这一话题,让他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每一个人都有感兴趣、关心的事,只要你稍一触及,他就会滔滔不绝地说下去,此乃人之常情,所以你必须好好把握并利用这种人的心理。

5.自私自利的人

这种人心中只有自己,凡事都将自己的利益摆在前头,要他做些于己无利的事,他是绝不会考虑的。

但是,当你不得不求他的时候,只有暂时按捺住自己的厌恶之情,说话要顺水推舟、投其所好。当他发现自己所强调的利益被肯定了,自然会表示满意。

6.行动迟缓的人

对于行动比较缓慢的人,交谈时最需要耐心。遇上这种人你绝对不能着急,因为他的步调总是无法跟上你的进度。换句话说,他是很难达到你的办事标准的。所以,你最好按捺住性子,拿出耐心,言谈上永远别透出恼火的意思,并且尽可能配合他的进度去做。

此外应该注意的是:有些人言行并不一致,他可能处事明快、果断,只是言语上有些慢罢了。

7.深藏不露的人

这种人轻易不让别人了解他的心思,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有时甚至说话不着边际,一谈到正题就“顾左右而言他”。

与这种人打交道时,你只需把自己预先准备好的资料拿给他看,让他根据你所提供的资料,作出最后的决断。

人们多半不愿将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即使在你要求他供出答案或作出判断时,他也故意装不懂,或者闪烁其词,使你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其实这只是对方伪装自己的手段罢了。

8.毫无表情的人

人的心态和感情,常常会通过面部表情显现出来,所以在与人交谈的时候,这些往往可以作为判断当前谈话情况的工具。

然而,有些人却毫无表情可言,也就是说,他的喜怒是不形于色的,这种人不是深沉的就是呆板的。当你需要和这种人进行交谈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特别注意他的眼睛和下巴。

与这种人沟通,别被他的表情吓住,一定要放松,从容不迫。但要注意的是,当你明白对方的反应可能是受自己的应对态度所影响,进而影响到结果时,就不得不特别注意、研究一下自己的言行举止了。

9.过分糊涂的人

这种人一开始就没弄懂你的意思,即使你和他长时间频繁地接触,结果也是枉然。

小李经常光顾一家书店,其中有一位女店员,常常在小李讲明要购买的书时,还糊里糊涂地弄错。像这种错误,一般人难免犯个一两次,但像她这样经常犯错,就有点不可原谅了。因为小李是这家书店的常客,老是遇到这种事情,心里就觉得不太舒服。终于,有一次小李把这些告诉了书店经理,没多久,这位女店员就被辞退了。

经常犯错的人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自己从来不知反省;另一种则是理解能力差,完全没听懂别人的谈话。

10.傲慢无礼的人

这种人自视清高、目中无人,时常表现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是最不受欢迎的人。但是,当你不得不和他接触时,你该如何对付他呢?

对付这一类型的人,说话应该简洁有力,最好少跟他嗦,所谓“多说无益”。因此,你要尽量小心,以免掉进他的圈套。

能说会道不仅要有嘴上功夫,更要有“见人下菜碟”的能力,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应对。

成功箴言

二十几岁男人和别人沟通的时候,首先要看对方是什么人,因为每个人的脾气秉性不同,所以每个人能接受的说话方式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