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死要面子
很多人都是死要面子的,求人办事,还死要面子,那等待你的就是活受罪。如果总是清高得很,那事情能办成吗?
面子当然应该要,一个一点儿面子也不要的人,恐怕自尊心也不复存在。关键的问题是要搞清怎样做才算不丢面子,什么面子可以丢,什么面子应当保。当然,人们都非常明白,出于虚荣的面子应当丢,有关人格的面子需要保,不保何以处世?而保的办法则是实事求是。事实俱在,曲直分明,面子不保亦在;哗众取宠,装腔作势,面子虽保亦失。
我们对于面子应该这样理解:一个人不可能不要面子,但又不能死要面子。死要面子的人,往往会真正丢了面子。
齐国有一个很穷的人,娶了一个老婆,还纳了一个小妾。这个人祖上也许发达过,可现在不行了,然而他的面子可低不下来,就是在自己的老婆、小妾面前也忘不了打肿脸充胖子。他经常会对妻妾说,不时有贵客请他赴宴,而且每次回来都装成酒足饭饱的模样。后来,老婆觉得自己家清贫但丈夫却经常能赴贵人的宴会,于是就跟在丈夫背后想一探究竟。终于,她发现了丈夫的秘密,原来,这个人每天都来到东门外的一个墓地里,跑到那里去乞讨剩余的祭品。原来他就是这样参加宴会的!而每天他都跑回家在他的妻妾面前摆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丝毫也不觉惭愧。因为在他看来,这样才算有面子。
其实,好面子的危害岂止是活受罪,有时还是伤害自我的导火索。
在如今的社会中,要面子的现象同样存在,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贫富差距在不断扩大,许多人在社会巨变中失去了自我价值的判断,他们的心理遭到了极大的扭曲,因此常常使用各种手段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当官的比轿车、比住房、比待遇、比职级;有些人即使债台高筑,也要挥金如土,与他人比吃、比穿、比用。在生活消费中,大手大脚,寅吃卯粮,借贷消费;在住房装修中,比豪华气派;在操办红白喜事时,讲排场、摆阔气……其目的都是希望他人将目光聚集在自己身上,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要知道,死要面子会使人变得乖僻,活活受罪。
有一位从事高新技术研究的人,技术与学识也许并不太差,但由于自尊心过强,所以,尽管年逾不惑,却仍然和同事们难以和睦相处。原因是,不管是在学术问题的讨论上,还是在工作方案的安排上,甚至就连日常琐事的看法和处理上,只要别人意见与自己不同,他就觉得面子受了损害,一点儿也不能容忍,立时发作起来,非要别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办不可。否则,就会不依不饶,甚至恶语相加。因为他觉得自己永远高人一筹,意见必然正确无误,别人只有跟着走的份儿,否则就是以邪压正,同时,也是不给自己面子。正因为他的这种毛病,所以,凡与他相处稍久的人,无不敬而远之,唯恐避之不及。
试想,这样的一个人去找别人办事,那成功的概率会有多少呢?
总之,死要面子要不得,否则对求人办事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会严重损害你的人际关系。
不要过于吝啬
春秋时期的范蠡既是一位有才华的谋士,又是一名家财万贯的大商人。他曾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随后功成身退,移居别地经商。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很快富甲一方。因此,他还被后世奉为中国商人的始祖。
但是后来,他的二儿子因杀人获罪而被囚禁在楚国,范蠡计划用金钱保全儿子的性命。他有一位朋友叫庄生,庄生与楚王的关系很好,楚国上下都非常敬重他。于是,范蠡决定通过庄生来解救自己的儿子。虽为朋友,范蠡还是让长子带上足够的钱财和一封书信去见庄生,并嘱咐长子把信和钱交给庄生,一切听从庄生安排。
范蠡的长子到达楚国,发现庄生家家徒四壁,院内杂草丛生,一点儿也不像达官显贵的家。虽然他按父亲的嘱托把信和钱交给了庄生,但心中并不认为庄生可以救出弟弟。
庄生收下钱和信,告诉范蠡的长子:“你赶快离开吧,剩下的事情交给我来办,即使你弟弟出来了,也不要问其中的原委。”
但范蠡的长子由于心存疑虑,并未听从庄生的话马上离开,而是接着又去贿赂其他权贵。庄生因为得了范蠡的好处,于是就说服楚王大赦天下,楚王听从了庄生的建议。
范蠡的长子听说楚王大赦天下,觉得弟弟一定会被放出来。既然如此,那么自己送给庄生那么多的钱财不就等于白送了吗?于是他又去找庄生把送去的钱要了回来。他为此十分得意,以为自己既省了钱又办了事,剩下的事情就是回去向父亲请功领赏了。
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变得越来越糟。庄生没有了好处,心里自然很不舒服,感觉自己被范蠡的长子耍了。于是又去见楚王说:“听说范蠡的儿子在我国犯罪被囚,现在人们议论说大赦是因为范蠡拿钱财贿赂众位大臣的缘故,这于您的名声不利啊!”
楚王听到这些话十分气愤,于是就先杀了范蠡的儿子再实行大赦。结果,范蠡的长子因不愿给人好处,只好带着弟弟的尸骨回家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求人办事,过于吝啬是没有好结局的。范蠡的长子因为吝啬,结果不但事情没有办成,而且还害死了自己的弟弟。
过于吝啬是求人办事的一大忌讳,它会使原本容易办成的事情功亏一篑。求人办事不给人好处,事情就无法办成。基于这一点,可以在办事之前给予对方一定的好处,或者在办事前让对方知道事情办成后会得到哪些好处。而事情办成了,舍弃点钱是没有什么的。
不要被原则绑住手脚
古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道出了原则的重要性。但在求人办事时,会随时出现不可预测的情况,而原则是死的,人是活的,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把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
有个人想为自己大学刚毕业的儿子找份工作,而这个人的表哥就在某个机关单位当领导,于是此人就想借表哥的光为儿子谋个差事。这位表哥得知亲戚的心意后又多方考察自己的侄儿,发现侄儿确实有才华,然后他就想:自己是应该“举贤不避亲”呢,还是“避亲”呢?
其实,这种情况下,他完全可以帮侄儿一把,因为侄儿具备能力,就应该帮这个忙。这就是一种灵活性原则。只要能得到一个“双赢无败”的结局,该用什么样的姿态就用什么样的姿态。
生活应该丰富多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不能总是那种正经八百的“成人对成人”。在办事过程中,有三种人显然是“不可爱”的:一种是老要显示自己比别人优越的,只会扮演“家长”不会扮演“成人”的人;另一种是老要别人为自己操心,而从来不知道也应该为别人操点心的,只会扮演“儿童”不会扮演“家长”的人;还有一种是所谓“纯理智”的,只会扮演“成人”而不会扮演“儿童”的人。为了确保在社会中办事成功、顺利,就不应该让自己成为上面这三种人。
此外,用“压”来迫使对方向自己屈服,用“顶”来迫使对方迁就自己,或者为了不得罪对方而“忍气吞声”地屈服和迁就,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讲究“选择和诱导”的艺术,就是为了找到一种“不压、不顶、不屈服、不迁就”而又能使问题得到解决的好办法。但这需要很大的灵活性,只会认死理的人是难以做到的。
不要轻易得罪他人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添堵墙。”求人办事时,不论是否办成,都不应该得罪别人。一个人应尽可能少地不得罪人。
在办事时,得罪别人就很容易将自己逼入困境。例如,美国前总统林肯以伟大的业绩和完美的人格获得了人们的衷心敬仰,他的许多事迹被人们世代传颂,但他在成长道路上也曾因为爱得罪人而经历了不少的坎坷。
林肯年轻时,不仅专找别人的缺点,也爱写信嘲弄别人,且故意丢弃在路旁,让人拾起来看。这使得厌恶他的人越来越多。
后来,他到了春田市,当了律师,仍然不时在报上发表文章为难他的反对者。有一回做得太过分了,最后,竟把自己逼入困境。
当时,林肯嘲笑一位虚荣心很强又自大好斗的爱尔兰籍政治家詹姆斯·休斯。他匿名写的讽刺文章在春田市报纸上公开以后,市民们引为笑谈,惹得一向好强的休斯大发雷霆。他打听出作者的姓名后,立刻骑马赶到林肯的住处,要求决斗。林肯虽然不赞成,却也无法拒绝。身高手长的林肯选择了骑马比剑,请求陆军学校毕业的学生给他教授剑法,以应付决斗。后来,在双方监护人的调解下,决斗风波才告平息。
这件事给林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他认识到得罪别人的事就连最愚蠢的人都不会做。而一个具有优秀品质并能克己的人,常常是扬弃恶意而使用爱心的人。从此,林肯改变了自己对人刻薄的做法,以博大的胸怀赢得了民心。
林肯的教训及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仔细体味的,在我国的历史上这种例子也是到处可见。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夷射在接受国王的宴请后,酒足饭饱而出。此时担任王宫守门的小吏则跪请求说:“给我一点酒喝吧。”夷射斥责则跪说:“一个下贱的守门人也想饮用国王的美酒吗?滚开!”夷射走远后,则跪非常气愤,于是,将碗里的水泼在廊门的接水槽中,水的样子类似小便。
天亮以后,齐王发现了,就斥责则跪说:“昨天晚上,是谁在此处小便呀?”则跪回答说:“夷射在这地方站立过。”齐王大怒,因此诛杀了夷射。
一个卑贱的守门人因为被大臣污辱,竟然设计要了大臣的命,由此可见与人结怨的害处。
以上事例都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不可轻易得罪别人,否则只会是自找麻烦,增加自己处世及办事的难度。
不要有羞怯心理
智利著名女诗人米斯特拉尔有一首关于羞赧的诗,写得特别美,道出了羞赧的美丽。
如果你看我,我就变得美丽,
仿佛小草披上降下的露珠,
河水退去时,高高的芦苇
不再认得我焕发容光的颜面。
我羞怯,为了我凄凉的嘴巴,
粗哑的嗓音,笨拙的膝头。
如今你看着我,走进我,
我感到我可怜,在赤裸地摸索。
你在路上逢到哪块石头
都比不上这个你捡起来的女人
在拂晓的微光下更加赤裸,
因为你看见了她,听见了她的歌。
我要缄默,为的是不让
原野上经过我的人知道我幸福,
缄默于照上我粗糙额头的光辉
缄默于我手上所有的战栗……
夜来了,露珠落上小草;
久久地看着我吧,温存地说话,
但愿明天河水退下时,你所吻着的她,已经满被美丽!
一说话就脸红,一笑就捂嘴,一出门就低头,这是许多天生羞怯的人的共同表现。可是羞怯却是办事的天敌。在求人办事的过程中,第一步克服的就是羞怯心理。
要想改变这一点,我们首先要弄清造成羞怯的原因。一般来讲,羞怯由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双重影响所致。有人认为后天的成长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对羞怯的影响更大些。据观察,有些羞怯的人在自己的孩提时代并不羞怯,只是进入学校以后,由于学习、身体等方面的原因,受到学校和家庭双方的压力,加之自己十分在意别人的看法与评说,久而久之,才形成羞怯的性格。也有一部分人是由于童年时家庭环境导致的,有些家长不鼓励自己的孩子和同年龄的孩子玩耍,或是周围没有同龄儿童,久而久之也会形成内向而羞怯的性格。以上两种情况在羞怯的人里占了很大比例。
针对造成羞怯的原因,要想克服羞怯心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学会坦诚
首先,必须学会尊重别人,不要给别人一种傲视一切、高高在上的印象,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并乐意与你交往。否则,整日孤芳自赏,尽管主观上想克服羞怯,但终因客观上的碰壁而走回羞怯的老路上去。其次,为人要热情、开朗,作出乐于与人交往的表示。否则,终日沉默不语,别人便不愿打扰你了。只有善于并乐于表达,并使别人在与你的交谈中获得乐趣,别人才愿意与你交谈,你才有可能从羞怯的阴影中摆脱出来。
2.要提高认识
要明确性格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如果你已形成羞怯的性格,不要刻意追求奔放和外向,因为羞怯的人也有很多优点。要避免羞怯,关键是要少考虑自我,多考虑他人,多考虑如何与人交往。此外,还要正确认识自己,承认羞怯是自己的弱项。这样当别人注意到你的这方面时,你才不会紧张或刻意地掩饰自己,才能采取随和的态度,也只有这样,你同别人的关系才能更加密切而友好。
3.关注他人
平时要留心他人的行动和爱好,了解对方对什么样的话题、行为最感兴趣。这样,与人交往时就能投其所好,使人觉得你容易接近,容易成为好朋友了。
总之,你要尽力克服自己的羞怯心理,这样一来,就为你的成功办事打开了一扇大门。
不要与小人结仇
我们在办事时,总会时不时地遇到一些小人。小人之所以“小”,是因其有小心胸、小聪明,善耍阴招。猛虎之爪或可躲过,黄蜂之刺防不胜防。和小人保持距离,就成为办事者必须遵守的规则,因为小人不讲道义、不遵章法、不惜一切,是我们在人生路上万万不可得罪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同小人保持距离,而不必疾恶如仇地和他们划清界限,毕竟他们也是要面子的!唐朝名将郭子仪对小人的不同态度恰恰说明了这一点。
唐朝,有一位恶人叫丁谓,跟郭子仪是同时代的。这个人当时在朝廷里并不得志,地位并不高,是一个小官,心术不正,人很有才气,但是有才没有德。郭子仪那时却出将入相,何等威风!
有一次丁谓来拜访郭子仪,郭子仪把他的家人全撤到后面去,自己整整齐齐穿了朝服来见丁谓。
等丁谓离开之后,家里人就问郭子仪:“你接见人从来没有这样,如临大敌一般,为什么对待这个人要这样恭敬?”
他就跟家人说:“这个人心术不正,又很聪明、很会巴结人,不能得罪,万一将来他做了大官、得了志,我们得罪他,他怀恨在心,会报复我们的。”
他的话果然应验了。后来,丁谓做了高官,朝廷忠良凡是触犯了他的,他都想方设法报复人家。郭子仪不曾得罪他,所以才得以保全!
可以说,郭子仪的一生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与他“敬小人”的处世哲学是有很大关系的。
有不少人疾恶如仇,他们对小人不但敬而远之,甚至还抱着仇视的态度。但是,在办事的时候,你要记住:千万不要疾恶如仇。否则,事情必不会办成功的。
常言道:君子不念旧恶。这是对君子的要求。但事实上真正能做到“不念旧恶”的能有几人?有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有的人则不然,芝麻大的小事也会记恨在心,难以释怀。在求人办事时,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得罪这类心胸狭窄的“小人”,而且有时得罪了,自己也不知道。这些人不但“不忘旧恶”,而且会耿耿于怀,一有机会就要加倍报复,“以消心头之恨”。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时时注意,不要与小人结仇。
(第四篇 以“礼”来服人,办事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