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豁达的个性决定幸福的生活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乐观、豁达,就会感到身边的生活是光明、美丽和快乐的。这种性格让美丽更加灿烂迷人,使人的智慧更加熠熠生辉。
性格在人的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引导人找到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正是人性格中的温顺部分,因为在这些人身上找不到丝毫令人痛不欲生的痛苦,因为他们的心灵总能透过黑暗的天空一线光亮,所以,他们即使处在灾难与痛苦之间,也会找到心灵的慰藉;即使抬起头看不见太阳,天空被重重乌云布满了,他们也仍然坚信,太阳就在乌云之后,阳光终究会普照大地。
具有亲和力的人通常不会遭人忌妒。他们的心中也充满了明媚的阳光,在具备这种性格的人的眼中,一直闪烁着快乐的光芒,同时能使人感受到他们的欢快、达观、朝气蓬勃。当然,他们也难免精神痛苦与心烦意躁,然而使他们明显区别于众人的是他们能以愉快的方式接受这种现实,而没有一点抱怨,没有一丝忧伤,不会将人生弥足珍贵的精力浪费于此;相反,他们拾起了生命道路上的那朵鲜花,奋勇前进。
我们绝不能就此认为他们意志薄弱,缺乏理智。这种人之所以被人信赖,是因为他们性格中最显著的特点是天性愉快、乐观、友爱,并且对自己的前途充满希望。他们凭借高远的见识,敏锐的目光,最先突破厚厚的乌云,看到灿烂的阳光。他们善于从所在的逆境中看到希望。虽然疾病缠身,但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可恢复健康。生活的艰苦磨炼使他们培养起遵守纪律、善于纠正错误、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的作风。在痛苦和挫折面前,他们鼓起勇气,从不退却。正是在这个锻炼的过程中,他们掌握了众多知识,领略了生活的艰辛!
杰勒米·泰勒面对家宅被人侵占,家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庄园又被没收的局面,却这样写道:“我落到了财产征收员的手中,我的一切财产都被他们毫不留情地剥夺了。此刻我又有些什么呢?让我好好地想一下:那可爱的太阳和月亮,他们留给了我;温良贤淑的妻子,他们仍让她站在我的身边;还有许多为我排忧解难的患难知己。除此之外,我对上帝的敬仰,我愉快的心情,欢乐的笑容,他们都不能夺走,我向往的美好天堂他们更无法剥夺,还有我对他们罪恶之举的仁慈与宽厚。我还是一样地喝酒、吃饭、睡觉和消化,还是一如既往地读书和思考……”
泰勒碰上意外的打击或灾难时,仍然能够保持欢乐,他拥有足够的理由如此宽慰自己。他似乎迷恋起痛苦和灾难,可以说,在这种常人难以摆脱的痛苦与怨恨面前,他始终可以怡然自乐,不以众人之忧而忧,而以常人之忧为乐。敢于藐视困难,将灾难视为寻常荆棘的意志,使他有了这等境界。他认为这仅是小小的荆棘而已,不足为虑。
这种愉快的性格,尽管主要来自天性,但和其他生活习惯一样,只要通过训练和培养,完全可以得到加强。我们每个人或可充分享受生活,或根本无法明白生活的乐趣,这主要取决于我们在生活中提取了快乐还是痛苦。我们看重的是生活中的光明还是黑暗,关键在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其实任何人的生活都有两面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审视生活。我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力量作出正确的选择,使自己变得乐观、快乐。乐观与豁达的人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候也能看到希望,找到生活光明的一面。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人乐观、豁达,就会感到身边的生活是光明、美丽和快乐的。因他眼中流露出的光彩,整个世界都会显得流光溢彩。据此,温暖会取代寒冷,痛苦则为舒适所取代。这种性格让美丽更加灿烂迷人,使人的智慧更加熠熠生辉。人如果生性忧郁、悲观,那就永远也不会欣赏到生活的七彩阳光。在他们看来,春日的鲜花顿时失去了娇艳之色,令他们烦躁不安的甚至包括黎明前的鸟声,无限美好的苍穹和五彩缤纷的大地成了灰色的布幔,什么也无法使他们的精神得到振奋。在他们眼中,一切都令人厌倦,没有灵魂,更没有生命力,都不过是苍茫的空白。
快乐和幸福来自于性格的乐观、豁达,它们也构成良好品德的一部分。人类怎样战胜各种诱惑呢?“第一是欢乐愉快,第二是欢乐愉快,第三还是欢乐愉快。”作家如此回答道。欢快乐观的性格让心灵这片沃土滋生出善良、仁慈和正直,它是仁慈友善的忠实朋友,与耐心和坚忍忠诚相伴,是智慧之父,聪明之母,也是道德与良知的保护神。“愉快的心情”正如马歇尔博士对病人所说的,“是最好的药物”。智者也说:“10服良药也远不及欢悦的作用。”
路德曾潜心致力于精神抑郁症的治疗研究。“欢乐和理性,尤其是发自内心的欢乐和理性,与诚实的勇气一样,无论是针对年轻人还是老年人,都是治愈精神抑郁症的良药。”这就是他的药方。那些心浮气躁的男子的意志力,就像女人们的心一样脆弱不堪。但无论是美妙的音乐,还是孩子、鲜花,都能使人精神大振。
有人把快乐的心情比喻成蔚蓝的天空下一首没有歌词却永无止境的曲子,它能安抚人的灵魂,恢复人的精力,使美德更加崇高。快乐的心情是永不枯竭的清泉。这种愉悦的心情可以滋养人的精神、灵魂和美德,尽管烦恼和不安一再出现,挫折和磨难也会将快乐的心情一再消耗,但这如甘露的愉悦心情永不会枯竭,而且越是经历磨难,越是清亮无比。
在我们的眼中,帕默斯顿勋爵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一生历经坎坷,接二连三地遭受挫折,但他并未被挫折所吓倒,终其一生都与之顽强拼搏。帕默斯顿性格温和,拥有一种童心未泯的快乐。他生来胸怀豁达,品格宽容。他拥有很强的忍耐力,可以恰到好处地自我克制。在种种不公正的待遇和莫名其妙的打击面前,他总能摆脱抱怨与苦恼,使自己的内心重归宁静、平和,所以他不会自我摧残,也不会自我折磨。即使是一位连续观察了帕默斯顿20年的朋友,也很难看到他勃然大怒与自我消沉的时候。当内阁们忙着处理有关阿富汗发生灾难的问题时,面对对手们通过做伪证或有意篡改公文和制造谎言等各种途径对他进行控告和诬陷,帕默斯顿也不会因此忧虑、痛苦,仍生活得很快乐。
我们可以从众多的人物传记中了解到,天才式的人物具有乐观、豁达的性格,并心地善良。他们蔑视权贵,与世无争,能感悟真正的生活,发掘人生所蕴藏的无穷快乐。诸如荷马、贺拉斯、维吉尔、莫雷拉、塞万提斯之类的人,他们将健康与宁静的快乐和伟大的创造活动结合起来,因而都具有乐观豁达的性格。更有甚者,培根、路德、莫尔、莱昂纳多·德文西、拉法叶和米歇尔·安吉罗等都具备快乐、淳厚的品质。因为他们长期从事五花八门的快乐工作,这是他们幸福和快乐的原因,而由此他们的心灵深处更是产生了用之不竭的创造活力。
弥尔顿一生始终面临着艰难困苦,各种麻烦不断,但他总是乐观、爽朗。朋友背弃他,眼睛瞎了,屡遭挫折——“前途一片漆黑,有一个令人恐惧的危险的声音总在前面号叫”,然而他并没有抛弃信心和希望,反而“精神振作,勇往直前”。
亨利·菲尔丁一生贫苦,挫折不断,病魔也总是与他形影不离。玛丽·沃特雷蒙·太古夫人是这样评价他的:“他是个乐天派,因而世上无人能比他更幸福、快乐。”
约翰逊博士一生历经艰难险阻,但他用愉快的心情与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他心存乐观的人生态度,充分享受生活的快乐。有一次,有个牧师一直抱怨生活的枯燥和乏味,他说:“他们谈论的仅是小奶牛而已。”斯拉雷夫人的母亲说过:“约翰逊博士擅长谈论小奶牛。”她的意思是说他具备强劲的适应能力,无论环境怎样,他都乐得其所。约翰逊博士对此深感荣幸。
约翰逊坚信,人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成熟,在岁月流逝中,人的性情会变得越来越温顺。那个愤世嫉俗的人——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反驳说:“随着岁月的流逝,人心不可能变得温和,相反会变得更冷酷无情。”自然,由于思考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更由于生性气质的不同,每个人会得出不同的看法。一个人如果心地善良,善于不断汲取经验教训,能够自律自制,他就可趋于完美。而对于那些品性不好、一意孤行、脾气暴躁的人,当然不可能变好,只可能越来越坏。
仁慈的瓦特·司各特先生心地极好,因而受到每个人的欢迎。即使是家中聋哑的宠物,也能在五分钟内体会到他的友好、善良。司各特曾经把年幼时的一个故事告诉霍尔上尉,这个故事凸显了他的恻隐之心。一天,一条狗摇头摆尾地朝他扑过来,他猛地捡起石块扔向了狗,不偏不倚打中了这条狗,可怜的小狗忍痛艰难地向他爬来,它的腿已断,却使劲舔着司各特的脚。司各特说道:“此事成了我心头挥之不去的遗憾。”这件事给他的震撼让他终生难忘。
司各特将“放声大笑吧!”这句话经常挂在嘴边,他总是以发自内心的微笑来真诚待人。在同他人的交往中,他始终和颜悦色、以诚相待。他身旁的人纷纷被他爽朗的笑声所感染,就在这朗朗笑声中,大家对他的拘谨与敬畏之情一扫而空。管理麦尔罗兹大修道院废墟的员工如此说:“他会来这儿的,甚至还会和一大群人一起来,我总能远远地听见他在叫:‘杰里!杰里·鲍威!’当我们相见时,他总是妙语连珠。与我们闲聊时他如老朋友般随意,简直无法使人相信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历史学家司各特。”
阿诺德博士对人非常真诚友好,而且极具同情心。莱尔曼教区的职员说:“他是我生平见过的最谦恭的人。他走过来,同我友好地握手,就同我的朋友一样。”在他的生活中并无半点矫揉造作与傲慢之情。“他一度常来我家。”那位福克斯附近的老妇人接着说,“在与他谈话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自己像个贵妇人。”
生活在西尼·史密斯先生眼中总是非常美好,他认为,不管有多厚多黑的乌云,也始终挡不住太阳的光辉,而漫长的黑夜过后,终将迎来黎明。他是个乐天派。当乡村教堂牧师也好,做牧区教区长也罢,他都一如既往的友好、善良,辛勤工作。他的爱就像滔滔江水,绵延不绝。西尼·史密斯先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可以说在各个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在他身上,时刻都体现出诚挚的友善与宽容,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基督教的教义。他的行为昭示了崇高的绅士风范。
他闲暇时,手勤笔快,歌颂正义、自由,同时他主张信仰与人性解放,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史密斯先生的文章总是在与邪恶作斗争,文锋犀利,并且一气呵成。他从不会因为俗人卑劣的需要或世俗的偏见而放弃写作的立场。他拥有非凡的精力与豁达开朗的天性,乐观向上是史密斯先生永不放弃的目标。尽管他老年时疾病缠身,在弥留之际,仍不忘写信给卡利斯勒夫人:“一旦你道听途说几磅肉要找主人,那么这几磅肉就非我莫属,此刻我瘦骨嶙峋,就像这个堂区牧师的职务被人剥夺了一样。”
勤劳、富有耐心、乐观豁达是每位伟大的科学家的共性,代表人物如伽利略、笛卡儿、牛顿和拉普拉斯,其中尤以数学家兼自然哲学家欧勒最为突出。晚年的他始终保持愉快写作的习惯。凭借长期训练获得的过人的记忆,他绘制了大量极富创造性的机械制图。在这段时间里,对他来说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在工作之余教导孙子们。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由爱丁堡鲁滨逊教授担任主编,殊不知凶残的病魔让他多少次不能工作,只能和孩子们玩耍。我们在他给詹姆斯·瓦特的信中,找到了一段话:“我看着孩子们逐渐长大,越来越觉得心旷神怡。我经常兴奋不已,因为孩子们那质朴的行为。此刻我才发现,小孩子身上蕴藏着无尽的快乐。我应该感谢法国的理论家们,是他们把我引到了注意孩子的轨道上来。孩子笨拙可爱的一举一动和异想天开的念头已经让我深深着迷。如今,无力对幼儿能力的形成发展过程做完备的研究,是我唯一的遗憾。”
阿波西特是在日内瓦经历过耐心和毅力的痛苦考验的自然哲学家。在研究之余,阿波西特对气压及其变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从中找到支配大气压力变化的一般规律。他与牛顿有着极其相似的遭遇。当他处在打击与考验之中时,他所能做的只是默默忍受。他在接下去的27年间,克服寒暑变化,坚持天天观察,并认真严谨地做好观察记录,以备不时之需。一日,他的实验室来了一名新助手。出于热心和诚意,她把阿波西特的实验室打扫了一番。然而出乎她意料的是,当阿波西一踏进屋,看到整洁、井然有序的实验室“物归原位”时,却反问道:“在气压表旁边的那些纸,哪里去了?”“哦,先生,”助理员回答说,“我把那些脏兮兮的纸拿去烧了,然后又在那儿放了些新纸。”阿波西特双手叉腰,一脸痛苦,他平静了一下无可奈何地说:“你毁掉了我的劳动成果,27年的艰辛就这样被你付之一炬了,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乱动屋里的任何物品了。”
那些浅尝辄止、没有毅力和耐心的人,在自然历史的研究领域是不会有所作为的,因为这是一门比任何学科都更需要耐心和毅力的学科。事实证明,就整体而言,其他科学家的寿命明显不如自然科学家长。林耐协会(英国一家学会,曾出版博物期刊等)的一个会员向我透露:1870年有14位林耐协会会员去世,其中年逾90的有两位,5位年过80,另有2位年满70岁,而这14人的平均寿龄则为75岁。
植物学家亚当逊在法国大革命爆发时已年逾70了。在那个动荡的社会里,亚当逊失去了包括房屋和花园在内的所有财产,他变得有些狼狈。但始终支持着他的是一种耐心和毅力,让他能对失去的一切泰然处之。亚当逊是一个学会的创始人,一次学会盛邀他参加会议,然而他推辞了,原因竟是他没有鞋子可穿,这实在让人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