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外经典历史疑案探源
3732900000054

第54章 希特勒疑惑重重

阿道夫·希特勒于1889年4月20日出生于德奥边境莱因河畔小镇布劳瑙。他的父亲阿洛伊斯·希特勒是布劳瑙边境小镇的海关官员,是一个42岁的农妇和流浪磨工的私生子。阿道夫的母亲是其叔父的外孙女。阿洛伊斯结婚时,已经48岁,新娘刚25岁,这是阿洛伊斯第三次结婚。此前他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阿道夫是他此次婚姻的第四个孩子。也可能是这种在世人看来极为奇特的身世来历和血缘关系,造就了希特勒的与众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家庭暴力导致了他的残暴。(图 希特勒)

希特勒为何仇视犹太人?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出任德国总理,他所率领的纳粹党成为抽政党,立即开始煽动排犹运动。1935年,纳粹当局又通过了3项《纽伦惺法》,规定犹太人不得成为德国公民,不得行使投票权,不得担任公职,不得与德意志或其他种族血统的公民结婚。犹太人处于无权状态。但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大掠夺、大屠杀把犹太人推向了黑暗的深渊。大量犹太人的财产被抢,大批犹太人被投入集中营或杀死,据统计,希特勒的纳粹党总共屠杀了大约600万犹太人。

人们不禁要问,希特勒为什么疯狂地杀害犹太人呢?后人一直想揭开这个谜底,于是,各种说法纷纷出炉。

一种说法认为,希特勒仇恨犹太人与他的身世有关。有人考证希特勒身上流着犹太人的血,但在娘胎中就种下了对犹太人的仇恨。希特勒的祖母曾在犹太人家中帮佣,遭到其家中犹太少爷的强暴,后来又被赶出家门,之后就生下了希特勒的父亲;希特勒的父亲在众人的嘲笑中度过了一生,心中充满对犹太人的仇恨。希特勒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继承了其父亲对犹太人的仇恨,这种仇恨最终造成了无数生命的死亡。

还有人认为,希特勒仇恨犹太人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希特勒喜爱画画,尤其喜爱古典风格的美术作品。他颇为勤奋地坚持创作,算是个业余画家,并且对自己的绘画水平十分自负,幻想着有朝一日自己能成为一个艺术家。可是一位犹太籍老师把他的画批评得一无是处,认为他根本没有画画的天分,这深深地伤害了他的自尊心,被希特勒记恨在心。(A73)

传说希特勒年轻时与一位犹太妓女汉娜有染,被传染了梅毒,由于贫困没有得到有效的医治,登上权力顶峰后,病情严重,已无法治愈。他把对妓女汉娜的仇恨迁怒到所有犹太人身上。这种说法一度流行很广,人们还用它来解释为什么希特勒后来会有那么多荒谬的念头和匪夷所思的行径。

排犹在当时的欧洲蔚然成风,犹太人受到了相当广泛的排斥和偏见。波兰学者曾说过,普通德国人“对犹太人仇恨很深。这种仇恨不仅来源于党的纲领,用于政治目的,而且是一种感情上的仇恨、心理的仇恨,认为仇恨的对象在身体上不干净,像麻风病患者一样”。“犹太人是卑鄙的;犹太人是骗子、坏蛋;犹太人是德国的敌人,他们危及了德国的生存;犹太人是撒旦。”就是在二战期间,许多德国人杀害犹太人也是自愿的、主动的。(A77)

一个德国人解释说:“刑警杀犹太人并不需要得到命令才行刑,他们往往是自觉执行的。许多刑警以杀犹太人为乐。为什么高兴?为什么自觉自愿?很显然,因为这些普通德国人对犹太人有看法,认为他们不是人。”甚至有些德国人对杀害犹太人感到自豪,第61刑警营第一连特地在酒吧门口竖立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该连枪杀犹太人的数目,他们习惯了在进行一次大屠杀后,便举行一次“庆祝胜利大会”。所以有人说,希特勒是第一个决定用暴力手段将犹太人种族灭绝并付诸实践的人,但不是第一个对犹太人抱有种族歧视偏见的人。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希特勒仇恨和排斥犹太人的目的是掠夺犹太人财产,转嫁经济危机带来的不良后果,为侵略战争提供物质基础。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德国,通货膨胀加剧,工人大量失业,生活水平普遍下降,人民怨声载道。为了转移人民的不满情绪和弥补经济危机带来的损失,上台后的希特勒把目光投向了犹太人。犹太人一向以善于经营著称,在德国和欧洲有很多犹太人从事商业和金融业,他们专心经营,科学管理,勤奋工作,经济实力很强。希特勒为了扩大侵略战争的物质基础,全面掀起了反犹排犹的浪潮,大肆侵吞犹太人的企业及其私人财产。大批犹太人的财产被砸被抢,许多犹太人在一夜之间就变成了究光蛋。此外,希特勒上台前许诺的扭转经济困境、改善人民生活的诺言无法实现,他又把这一切归咎于犹太人,对他们展开了疯狂的排斥和屠杀。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希特勒疯狂地排斥和仇恨犹太人是煽动复仇主义和种族主义、反对共产主义的需要。希特勒在他的著作《我的奋斗》一书中狂热地鼓吹沙文主义、复仇主义、种族主义思想,极力宣称犹太人是奸诈、卑鄙、低劣的民族,日耳曼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等的民族,应该主宰世界,狂妄地为德国未来的侵略战争描绘了一个大致的轮廓。

同时,反犹太人还是希特勒反对马克思和共产主义的需要。他认为马克思是犹太人,马克思主义就是犹太人的学说。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最后目的,是在毁灭一切不是犹太民族的国家。”他把犹太民族同马克思主义,同社会主义革命联系起来。把仇恨犹太人同仇视共产主义结合在一起。

这种说法认为,反犹太人是希特勒推行扩张政策,寻求侵略别国的一个借口。希特勒认为,犹太人和斯拉夫人是劣等民族,污蔑犹太人的狡猾、聪明、诡计多端、欺诈、虚伪等特点来源于其民族特性,宣称犹太人是“瘟疫”、是“灾祸”,已经威胁到世界各地,必须制止。可见,对希特勒来说,再也没有比用铲除犹太人作为对外侵略扩张的更好借口了。六百万犹太人就这样成为了希特勒战争政策的牺牲品。

以上几种说法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希特勒疯狂排犹的原因,但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呢?1945希特勒自杀,随着他罪恶一生的结束,他排斥和屠杀犹太人的真实原因已无从得知了。

但无论原因如何,他给犹太人民和世界人民带来的创伤和灾难都是无法弥补的。但愿世界从此不再有歧视、仇杀和战争,愿和平永驻。

希特勒是怎样死的?

在盟军隆隆的炮声中,1945年4月下旬,希特勒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纳粹头目凄凉地度过了他的生日和举行完婚礼后,便从世界上消失了。于是人们几十年来一直对他的死活进行猜测。

很多人不相信希特勒从天罗地网中逃生。当柏林陷于一片火海之时,有人就说希特勒已飞往巴伐利亚或者别的什么地方;有人说希特勒在柏林失陷的3天之前便和女飞行员莱契一起乘飞机离去了,他的死是为了迷惑人而制造的一种假相;还有人说希特勒从地下通道里出了柏林,躲藏在“攻不破的”南蒂罗尔堡垒中去了。

从缴获的文件中,有些人发现在盟军攻克柏林之前,希特勒的一些机构已转移到伯希斯特加登去了,同时转移去的还有希特勒的部分文献、他的一个秘书,特别还有私人医生莫勒尔。根据当时希特勒的病情推断,如果没有这位医生配制的强烈刺激剂,希特勒一天也活不下去,所以这个医生肯定不会与希特勒分开。另外,希特勒任命邓尼茨为北线军事总指挥,但没有任命南线总指挥,其原因大概是希特勒企图在南方东山再起,因而把这个位置留给了自己。后来因为眼见大势已去,才不了了之。如果这些能说明希特勒在盟军攻克柏林之前已逃遁到南方了,那就从侧面否定了希特勒是在柏林自杀的。

但是,也有人对希特勒如何自杀的看法不一致。有人依据希特勒尸体的解剖报告,称“在被火烧得变了形的躯体上未发现明显的致命伤或疾病”,“嘴里发现有薄玻璃瓶的瓶身和瓶底的玻璃碎片”。详细研究这份报告可得出结论:“由氰化钾中毒致死。”此外,尚有2点旁证:第一,在4月30日下午3~4时希特勒自杀时,地下屋内充斥着氰化钾的那种苦巴旦杏仁味;第二,4月29~30日的夜间,希特勒曾让总理府医院院长哈泽教授看了个装在子弹壳里的小玻璃瓶,希特勒说这些小瓶里装着快速致死的毒药,这些毒药是他从族登夫赫尔大夫那儿得到的,并且希特勒当场请哈泽在自己的爱犬身上检验这些毒药的毒性。

还有人以希特勒的贴身侍卫林格的招供为据,称“希特勒用一支7.66口径的手枪向右太阳穴上开了一枪。这支枪和另一支备用的6.35口径的手枪都落在他脚边。希特勒的脑袋稍稍偏向墙壁,鲜血流在沙发边的地毯上。”林格随后亲手用毯子将尸体裹起来,浇上汽油焚烧。

奇闻种种,矛盾重重,会不会有水落石出的—天?所有一切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的探讨。

谁占据了希特勒的宝藏?

有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际,曾称雄一时的盖世奸雄——希特勒在逃之夭夭之际,仍不忘为日后的东山再起、卷土重来做好准备。左思右想之后决定将大量的黄金储藏和成箱的艺术珍宝运出柏林,转移他处。

1945年4月13日,就在党卫军将军斯潘卫押运着一架载满珍宝的飞机向南飞行的同时,两辆警备森严、代号分别为“鹰”和“杜哈”的列车载着50亿德国马克和大量黄金与5辆装满宝物的载重卡车也先后驶离柏林,其目的地大概是慕尼黑西南柏莱森堡的一个矿井。据美军反间谍机关后来证实,飞机押运的珠宝埋在得克森附近的山脚下,同时代号“杜哈”的专列和5辆卡车在到达巴伐利亚时也被盟军顺利截获。但是,代号“鹰”的专列却在此期间神秘失踪。“鹰”飞何处,渺无影踪。它所运的黄金又藏到哪里去了?

半个月后,宪兵分遣队指挥官奥吉少校声称:其部下在密顿华特村附近爱因西特尔山上的一个洞中发现了一个新的藏有1吨左右黄金的纳粹金库。

“鹰”踪终于有迹可寻,但让人不解的是,车上的黄金为何只剩1吨?难道是被分批藏起来了?还是已被人盗走了一部分?若黄金另有藏匿之处,那会是在哪里?若有人捷足先登,那此人又是谁?

经过一番调查,确认有人已劫走了大部分黄金,有人认为,这批黄金很可能是由美国军人和德国人合谋组成一个集团抢走的。因为在1945年6月7日,这个集团曾从爱因西特尔山洞中搬走过728块金锭。

差国人被激怒了,何以能于世人面前背上如此盗窃黑锅。五角大楼的发言人对这种看法提出了斥责,并强调这种说法太荒谬了。但在第三军团的档案中却清楚地记载着爱因西特尔山洞的黄金被劫一事,甚至连军队内部的一些官员也有“不排除其中一部分落入非官方手里的可能性”的看法。

一些人千方百计搜寻材料,较为说细地提供了这批黄金的去向:

1945年6月初,第三军团驻密顿华特地区的指挥官麦肯齐少校从两个神秘“德国平民”那得知了纳粹黄金藏匿的地点。麦肯齐立即与副手博格上尉率领一支车队前往爱因西特尔山洞。他们果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黄金,并尽可能多地把它搬上载重卡车。然后,他们一起率领车队转而驶往奥地利边境。后来,有人发现他们躲在瑞士一个名叫维兹瑙的地方,化名尼尔和哈普曼。据说博格又于1946年5月带着部分劫来的黄金逃往南美,至今仍然逍遥自在地隐居在阿根廷的一个大农场里。

以上种种都只是据说而已,以老大自居的美国人当然不会承认自己就是那个中饱私囊的盗宝之贼,而神秘的“德国平民”又不愿现身于世。到底“鹰”落谁家,金藏何处,是一个不理则罢,一理则乱的遗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