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自我表露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满是面具的世界里,很难辨别真诚与虚伪。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同时,把谁作为表露的对象也要经过相当谨慎的选择,因为一旦选错了人,自己的"那些事儿"就有流传坊间的危险。也因此,我们会变得疲惫而无心去自我表露。你会很深沉、很冷淡、你会说"跟你说了,你也不懂",你会想尽办法避免别人发现你身上许多不太好的人格特点(自卑、空想、内向、乖戾、神经质、懒散等)或者坏习惯(喜欢占小便宜、不洗脚、偷窥、常看毛片等)。你害怕会让自己遭遇难堪或失去某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人的喜欢和尊重,或者哪怕给别人留下一点点不尽人意的印象。所有这些沉默或欺瞒,都使我们更加担心,害怕别人发现隐秘的自己。
然而,我们只有通过自我表露才能逐渐认识自己,你可以向他人表露,也可以向自己表露。我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把内心的情感以日记、随笔、读书笔记等方式记录下来的时候,我们会更加清晰而深刻地认识这些情感,这有助于自己整理思路、疏泄情绪,你的心灵也能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得到提炼和升华,从而更勇敢地面对挫折。而仅仅憋在心里胡思乱想是很难真正认识自己的。直到我们对重要的他人呈现公开、松弛和坦率的一面时,我们才能公正而透明地看待我们自己。
很多人因为与亲近的人(爱人、好友、父母等)相处时间久了,就不屑于向他们进行自我表露了。因为觉得很累,甚至觉得他们很难理解自己。研究发现,最高水平的"表露互惠"来自于彼此有点了解,但是关系仍在发展中的同伴。所以,你不是不想向你亲近的人表露,而是你另有他人做表露的对象。另有研究显示,男性没有女性那么容易表露,因为男性害怕表达过多的真实情感会被讥笑和拒绝,所以沉默的男人也未必都是另有"她人"去表露的。但是要想维持平衡和创造美好,适度的表露是不可少的,这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贴和爱。所以,就算你再装X,也应该表露表露,别憋坏了自己。
英国权威心理医学家柯利切尔就极力推崇这种通过表露倾诉内心的苦闷与忧郁的方法。他指出:这种心理上的应激反应是防治内科各种疾病,尤其是心血管病和肿瘤的良药。他从心理治疗的角度出发,对此进行了合理的解释:积贮的烦闷忧郁就像一种势能,若不释放出来,就会像感情上的定时炸弹一样,埋伏在心间,一旦触发即可酿成大祸。若能及时地用倾诉或自我倾诉的办法取得内心情感和外界刺激的平衡,则可以祛灾免病。这和美国医学家提出的感情应力学说不谋而合。这种学说认为,人的各种感情,一定要通过心理上的应激反应以及各种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倘若不能正常的表现,则将有损于健康,甚至会引发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