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阳光心态:员工自我成长心理学
373600000015

第15章 为什么我们自尊、自私又虚伪(15)

表面上看,无私和崇高却让人清苦无奈;自私和卑俗却让人志得意满。事实上,自私,作为人的属性之一,是个人谋求幸福的基本出发点。

所谓自私,就是凡事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感受。其实,自私是中性的,谁不是为谋求自己的幸福而活着呢?就算那些为了亿万大众而光荣牺牲的英雄们,也都是从希望自己幸福进而推及到希望所有像他那样的人也幸福,才会舍生取义的。还有那些做善事的人,他们行善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同情心和获得内心的安宁,或者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这些本身就是自私的体现。所以光论自私与否,是无法确定善恶的。善与恶还需要用理性来判别。只讲索取,损人利己,完全不顾他人,这是非理性的自私,是为恶。因为完全不顾他人,不仅会给他人造成伤害,最终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理性的自私,则是在合情合理的范围内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不伤害他人。那种不顾一切,完全利他的人实际上也是非理性的,因为一味的付出带给自己的只是痛苦而非快乐。生活中的许多事儿之所以收不到良好的效果,都是因为只强调"无私"。就像老牛一样,将别人的快乐建立在自己的清苦之上,实在不是一件可取之事。

职场中很多人表现出的自私心理,就是一种非理性的自私。这种人首先不讲职场规则,把自己的东西看得很重,为了一己私利,不惜损害别人的利益;其次,嫉妒心重,当别人的能力比自己强,或看到别人获得成功时,会如鲠在喉、异常难受、想方设法排挤打压他人;另外,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心胸狭窄、缺乏同情心和爱心等也是自私的表现。

职场自私的人不仅搞得周围的人很不爽,自己实际也过得不愉快。非理性的自私属于病态的职场心理,这种心理基本上都是长年养成,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克服起来非朝夕之事。这里向职场人提供几种方法以资参考:

1、自我观察,自我反省。自私往往是受潜意识驱使的心理倾向,很难觉察。要克服自私心理,就应该时常有意识地对自己的想法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和反省。通过自我反省,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发现问题、找出危害,然后参照内心的良知标准和一定的社会规范纠正自己的错误观念和行为。

2、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说话或行事前要先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这既是一种理解,也是一种包容。要时刻提醒自己,多为他人做点事情。

3、平衡"利己心"与"利他心"。这两种心理状态发展到一定程度会难以分辨,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深度思考,在利他型标杆人物的精神指引下,努力平衡自己的"利己心"和"利他心"。

4、厌恶训练。心理学上利用回避学习的原理,当出现不良行为或观念时,就施以令人厌恶的刺激,如电击、敲打、语言责备等,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条件反射,以对抗原有的不良行为或观念,进而达到消除的目的。比如一旦产生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可以用力掐自己、拍自己等,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从而促使自己逐渐纠正职场中不当的行为模式。

人性是自私的,这是个普遍的事实,我们无法回避。但是将自私建立在理性还是非理性上,却是可以选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并非你赢我就必须输的社会,这是一个双赢乃至多赢的时代。事实上,在多数情况下,我们无须剥夺他人的利益,就可以获得自我满足,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