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的气场价值百万
3738200000022

第22章 高效利用,发掘气场的最大潜能(5)

真诚的声音是甜美的,真诚的态度是和缓的,真诚的行为是从容的,真诚的举止是优雅的……真诚的心就像阳光雨露般,能改变气场,温暖人心,净化心灵。

利用人格魅力,让你的气场快速得到青睐

相信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渴望自己能与周围人融洽和谐地相处,获得他人的信任、理解和友谊。那么,怎样才能讨人喜欢,受人信赖呢?这就涉及一个人的人格魅力问题。

人格魅力是指一个人在能力、道德品质、性格等方面具有的能吸引人的力量,它是气场对自我的终极塑造。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人格魅力是基本点。

美国著名的摩根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莫洛,原本在一个小法庭做书记员,后来他登上了摩根银行总经理的宝座,年收入达数百万美元。他的事业之所以能得到如此惊人的发展,跟他的人格魅力有很大关系。

莫洛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他博得了大财团摩根的青睐,从而一跃成为全国瞩目的商业巨子。据说摩根挑选莫洛担任这一要职,不仅是因为他在经济界享有盛誉,更多的是因为他的人格非常高尚的缘故。

相似的例子还有很多。范登里普出任联邦纽约市银行行长之时,他挑选手下重要的行政助理,便是以人格高尚为挑选的重要标准的。而杰弗德也是从地位卑微的会计步步高升,后来担任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总经理。他常对人说“人格”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人格魅力反映了一个人的气场内涵和变化,如果你富有人格魅力,那么你的气场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人们的喜爱、信服。所以,我们要学会修炼自己的人格魅力,并把它用于人际交往中。

让你的行为尽量保持公平公正

让行为保持公正,你将得到弱者的依赖。公正也会让你赢得强者的信服和尊重,他们将愿意与你为友,甚至乐意为你提供帮助。公正是一种难得的人格魅力,可以让你获得不朽的荣誉和影响力。

多一点儿牺牲精神,你的气场也就大了

我们常说吃亏是福,付出是有回报的。如果你主动牺牲了自己的利益,满足了大家,那么大家会为此而感动,自然而然地会敬佩你、尊重你,你在大家心中也就有了无穷的人格魅力,这样你的气场也就大了。

有一点儿勇敢精神

勇敢的人大多是有气场的。虽然勇敢的人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之人必定是有勇敢精神的。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成功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畏缩之人,得到的也会失去;勇敢之人,失去的也会得到。只要勇于尝试、不断磨砺,勇敢地朝前走,你就拥有了出路和希望。

提高气度,提升素质修养

气度决定高度。大气是一种修养,一种底蕴,一种境界。在与人交往沟通时,气度往往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能让别人对你佩服或者藐视。对于气度大的人来说,他的气场也比较足,并且不与人争,让人感觉很舒服。这种情况下,人们就愿意与之交往,这样在他周围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强大的气场。

表达你的好感,对方也会对你有好感

在朋友圈中,汪强是一个极有魅力的人,大家总会不知不觉地受到他的气场影响。他走到哪儿,就会给哪儿带来生机与活力。当你讲话时,他会全神贯注地倾听,让你感觉自他听你说话的那一刻起,你就比以前更加重要了。

一个阳光灿烂的秋日,马新和汪强坐在办公室里闲谈,忽然看见陈平向他们走来。

“讨厌的人过来了,我可不想碰到他。”马新说着,想出去避开一下。

“为什么?”汪强问。

马新解释说:“到这个单位以来一直感觉和他关系不太好,我不喜欢他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也不满意我所做的事情。”“除此之外,”马新又说道,“那家伙就是不喜欢我,跟我不喜欢他一样。”

汪强看着陈平。“看上去他没有那样讨人厌烦啊,至少不像你说的那样,或许你想错了,”他说,“或许是你在逃避他。你这样做,只因为你害怕。而他可能也觉得你不喜欢他,因此他对你也就不那么友善了。人们都喜欢那些喜欢自己的人,如果你对他表示好感,他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去跟他说说话吧。”

于是,马新试着迎向前去,热情地问陈平刚过去的周末怎么样,是否过得愉快。陈平听到马新的问候,显得十分惊奇,但激动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整个人气场的完全写照,认同别人就是认同自己。表达你对别人的好感,就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好感,故事中的汪强就是凭借这一点为自己营造了强大的气场,让人们喜欢接近他,与他交往。

我们知道人都是喜欢听一些表扬的话、让自己高兴的话,与人交往时,如果你愿意表达自己的好感的话,沟通就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难。当然,表达好感不是那种有目的的拍马之类的话语,不是那种有意美化别人的献媚,而是实实在在地表达你的赞美,表达你的真诚。

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人生表达好感,人生回报给你的也必是一片好感。善待他人同时也是在善待自己。正像站在镜子前一样,你怒他也怒,你笑他也笑,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朋友,不妨试试看,用感激去装扮你的人生,点缀你的生活吧。试试看,从今天开始,多些感激,勇敢地向他人表达你的好感吧!

小结 气场修习术

◆诚信往往是一个人品格的评判标准,给气场带来的都是正反馈,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来增加个人魅力。

◆诚信之人,他们散发出来的气场,给人的第一感觉也许不如外表帅气潇洒的人快速、强大,但是它们持久,是一种“日久见人心”的感觉,这种逐渐蓄积最终强烈爆发的能量往往更强大,更易赢得别人的信赖,也易和他人形成一个强大的气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教授霍金森·麦克尔说微笑永远有魅力。当你在微笑时,你的精神状态最为轻松,全身的肌肉处于松弛状态。而且,你的心理状态也相对稳定,别人也就能从你充满笑意的脸上感受到你强大的气场。

◆人类需要各种精神食粮,而这各种精神食粮,只有在同各种各样的人相处相交中才能得来。这就像枝头上沉甸甸的葡萄,它们鲜美的汁液都是从葡萄藤的主藤上传输来的一样。树枝本身不能生存,把树枝从树干上砍掉,树枝定会萎黄枯死。个人的力量也是从“人类树干”中得来的。一个人从别人那里所吸收的能量愈大、质量愈好、种类愈多,则个人的气场力量就愈大。

◆小事情可以导致大后果,小变化可能引起大变化。气场也一样,它的每一次变化都可能使一个人的命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生就如同是一场棒球赛,从“不错”到“极品”往往只是一个细小的差别。只要我们重视细节,正视问题,认真对待每一个和我们交往的人,气场的能量就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别人,继而赢得别人对自己的支持与喜爱。

◆观察一下周围的人,看看哪些人具有让你感到不可抗拒的力量,让你不由自主地被他的气场吸引。找到之后,再仔细研究他的一举一动、为人做事方法、生活态度等,然后模仿他即可。很快,你便有了和他相似的气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气场会完全重现在你身上。之后,再找一个更有气场的人,模仿他!这也许是快速提高并运用气场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了。

◆气场就是人际交往中的磁场,真心实意、坦诚相待可让彼此之间的气场产生共鸣,让交往的对方从心底被你感动,愿意为你改变。

◆人格魅力反映了一个人的气场内涵和变化,如果你富有人格魅力,那么你的气场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人们的喜爱、信服。

◆一个人,如果想让他人觉得你值得交往,就必须有能影响到他人的气场,如果你的气场没有了,或者你的气场很消极,那么别人就会远离你,即使是已经建立的关系,也会停止或者很难再持久地维持下去。

◆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是整个人气场的完全写照,认同别人就是认同自己。表达你对别人的好感,就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好感。

§§§第三节 善用气场,给自己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敬业、忠诚、充满激情地工作等,这些都是形成强大气场的途径,都可以让自身的气场得以更好的发挥。但要知道在职场中,在事业的发展中,一个人的魅力是通过多方面表现出来的,所以其气场氛围就不能只是激情、负责等,还需要有更多的“软实力”。

找准平台,留在与自己气场和谐的地方

古人常说,良禽择木而栖。在现代职场中,这句话同样适用。一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平台,留在与自己气场和谐的地方,才会让自己在工作中更有愉悦感,让自己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那么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地方才是适合自己的气场、与自己的气场和谐的地方呢?这就要因人而异了。到一个陌生环境需要交往一段时间才能融进来的人与喜欢热闹、善于交际的人,豪爽外向与性格沉稳、内心沉静的人,锐意进取、主动进攻型的人与被动防御型的人,八面玲珑、深谙人情世故的人与老实木讷、不善交往的人……他们的气场类型肯定是不同的,适合的职业也定会有所差异。只有在适合自己的地方,做属于自己能力范围内的工作,从事与自己气场匹配的事情,才能让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

也许我们说的这些,对于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不太现实。大学生刚毕业,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很好地生存下来可能就已经很不错了,哪里顾得上挑选它是不是匹配自己的气场呢。其实,刚开始没有选择的权利没关系,但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根据自己职业阶段的需求和定位做出合适的选择,如果遇到合适的时机,应尽量到适合自己气场的地方去,寻找更大的职业平台,这样你才能做得更强。

潘石屹,一位被看作是当今中国最活跃、最具有鲜明个性的房地产领袖之一,他的事业发展史正暗合了这一点。

年,潘石屹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石油学院录取,四年后,大学毕业的潘石屹被分配到河北廊坊石油部管道局经济改革研究室工作。在那里,他的聪明和对数字天生的敏感博得了领导的赏识,并被确定为“第三梯队”。

有一次,潘石屹的办公室来了一位同事,这位新来的女大学生对分配给自己的桌椅十分挑剔。当潘石屹劝她凑合着用时,对方非常认真地说:“小潘,你知道吗?这套桌椅可能要陪我一辈子的。”

的确,潘石屹当时所从事的这份工作,对于喜欢安稳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在这里他们可以发挥得很好。但对于潘石屹,一个具有远大志向、野心勃勃的年轻人来说,这样的工作显然和他的气场不相符,他需要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难道我下半辈子将与这套桌椅共同度过?潘石屹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他毅然辞职,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家当,随后揣着80元钱去了广东。不久,他来到海南,和朋友合伙开公司,开始了经商生涯。一番辛勤努力之后,潘石屹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的积累。

年,潘石屹在北京注册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法人代表兼总经理,开始了在北京房地产界的打拼,最终成为北京地产界的大人物。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与自己气场和谐的地方才是更符合自身发展的地方。如果你是个事业心比较强、希望飞得更高走得更远的人,那么安逸、平稳、没有多大起伏变化的环境就与你的气场不相投。而如果你是个希望安稳生存、“且行且珍惜”的人,那么就不太适合在竞争激烈的公司工作。了解自己,留在与自己气场和谐的地方,才能发展得更好,否则会输得很惨。

张武与李立是同班同学,也是很好的朋友,但他们却有迥然不同的个性特征。张武性格开朗,喜欢冒险,做事干脆果断,总是拥有很多新奇的想法。李立性格安稳,属于比较“宅”的那一类人。

在做第一份工作时,张武与李立还都是在校大学生。到了正式毕业的时候,他们都已经成了同一家公司的主管。在周围人看来,他们混得已经很不错了。但张武却另有打算:我的未来不应就是一个主管、一个经理,我应该有更好的发展,更大的平台,三年后我应该成为千万富翁,成为这个产业的领跑者。显然,现在的这个公司满足不了我的这一愿望。

想到这里,张武毅然决然地向老板提出了辞职,然后进了一家大型企业。这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跳槽,张武的人生开始发生巨大的转变,他越做越好,离他的梦想也越来越近。

再看张武的同学、曾在一个屋檐下工作的李立,在张武辞去工作时,李立内心也翻腾着,挣扎着:现在找一份工作不太容易,周围很多同学都还没有找到工作呢,在这里领导、同事、客户都很熟悉了,轻车熟路,做事情也游刃有余,而且这里的空间也够自己折腾了,留下来可以继续往上升……的确,对于李立这种气场类型的人来说,留下来自己可以发展得很好。但李立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他看到自己的好朋友张武事业越做越大,内心按捺不住了,虽然自己现在的事业也处在上升阶段,但他觉得自己也应该做得像张武那么大,于是他也辞掉了工作,也到了一个大型企业。

但这里不仅竞争很激烈,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有背景有门路的,有资历有经验的,深谙人情世故的……面对陌生的环境,李立感到迷茫,觉得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后来事业发展得也很不顺利。

当一个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就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平台来匹配这个人的气场,这样才能加速自我成长,否则他的发展就会进入瓶颈阶段,无法继续进步,此时,选择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需要提升时懂得垫高自己的职业平台,这样才能让生命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这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你选择的这个平台必须和你的气场和谐,如果像李立一样,选择了一个与自己气场格格不入的工作,那么不仅不会有发展空间,还会失去原来打下的基础。

汇聚气场,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有气场,世界上的每一项工作都值得去做,不管事情是大还是小,在完成它的过程中都可以体现出你的气场。你的气场是大还是小,就看你的态度。不轻视自己的工作,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务,即使做的是小事情,别人也能感受到你身上存在着的大气场,最终你也会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如果你总想着干大事,对平凡的小事情不屑一顾,看不到眼里去,那么即便你很有才干,很有气场,但别人却感受不到,因为气场是在实践中发挥的,是从你对每一件事情的态度从你的所作所为中显露出来的。

高楼大厦是经过一砖一瓦垒砌而成的,伟大的事业是从平凡的工作汇聚起来的,气场也是由你的一举一动,从你的做事态度中发挥出来的。所以,想让自己在职场中更优秀,更有前途,就必须重视每一项工作,把时间多用在实际行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