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大彻大悟
3742600000039

第39章 自由来去——升华心灵得自在(5)

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唐代时期,芙蓉山有一位神赞禅师,在行脚时遇到了有名的百丈禅师。

他跟随百丈禅师学习后,便悟道了。他想起自己的师父还没有开悟,于是决定起程回乡,帮助师父开悟。

师父见神赞回来,便问道:“你在外可有成就?”

神赞回道:“没有什么成就。”

于是师父命令他服劳役。

一天,师父在窗下读经,正好纸窗上有一只苍蝇盲目地乱飞乱撞。神赞就自言自语道:“世界如许广阔不肯出,钻他故纸驴年去!”(驴年,是代表永远没有这一年的意思,因为驴不在十二生肖里面。)

师父听了这番话,一脸疑惑。

神赞又说:“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大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暗示师父整日读经,却未见开悟。

师父于是把经书放下,问他这么久出外行脚都遇到了什么人,学到些什么等等,神赞一一向师父道来。

师父听后,遂请神赞升座说法。

神赞便把从百丈禅师那里学来的佛法传播给大众。他说道:“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

师父听了,感悟道:“我已垂垂老矣,竟还能听如此殊胜的妙法啊!”

后来,宋朝的白云禅师根据这个故事写了一首诗:“蝇爱寻光纸上钻,不能透处几多难;忽然撞着来时路,始觉半生被眼瞒。”

神赞禅师巧妙地利用了“苍蝇钻故纸“的情景告诉师父:修行不能只抓着经典、文字不放,必须从心地上用功夫,以求明心见性,否则就像苍蝇,即使百年都在窗口钻,永远也飞不出去!只要本性清净无染,本自圆成,离开烦恼妄念,便能悟到自在的佛性。

大门敞开着不走,非要撞得头疼脑涨也要从窗户飞出去,这是苍蝇的悲哀。想想我们自己,有时也会这样,总是觉得有一件事情、有某个东西、有一个人非要得到不可,但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

就是这种执念让我们忘记了变通,忘记了这一条路走不通,他路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一条路走到黑,是对一个人执著的说明,同时也是对一个人固执的表述。

有些想法、有些做法究竟合理与否,与时机、处地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心性、思维变通与活跃才能摒除遗憾和悲哀。

当面对问题一筹莫展,当面对困难不知所措时,换位思考为你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或许就会让你豁然开朗。

其实有许多重大发明,就是因为发明者的不随波逐流而产生的。而现实中,相信自己的想法,不轻易被别人左右,是我们大部分人都缺乏的。

历史上,很多将换位思考运用得宜的人,总是能够获得或大或小的成功。

一天,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到郊外散步。来到一个湖边时,苏格拉底忽然心血来潮,问身边的学生们:“你们谁能说出这湖里共有多少桶水?”

学生们面面相觑,回答不上来。

过了一会儿,学生们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有人说,这湖实在太大了,根本无法用桶来度量,所以,湖水有无数桶;有人说,我们可以利用数学知识计算出湖的体积,然后除以桶的体积,就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桶水了……

然而,面对学生们的回答,苏格拉底只是微笑着摇头。

末了,苏格拉底来到一直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柏拉图面前,问:“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

“这个问题实在太简单了,”柏拉图说道,“那要看桶是什么样的桶,如果和湖一样大,那湖里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桶只有湖的二分之一大,那湖里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湖的三分之一大,那湖里就有三桶水;如果……”

“行了,你的答案完全正确。”苏格拉底满意地说。

看,柏拉图只是转换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他不是以湖的大小为出发点,而是从桶的大小出发来进行思考,结果,问题迎刃而解。

生活中,人们很容易陷入思维陷阱。跳出陷阱,往往只需换一个角度思维。

当你学会为别人着想时,便有了菩萨之心。

只要换一个角度思考,再悲惨的生活也会峰回路转,再痛苦的人生也会柳暗花明。生活的风雨之后,悬挂在我们人生背景上的必然是幸福的彩虹。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相传印度阿育王治斋延请天下僧道,众人皆已来过,惟独平炉尊者延至日落黄昏之时才来。

阿育王问道:“缘何你来得这样迟?”

平炉尊者回答:“我赴了天下人的筵席。”

阿育王奇道:“一人如何赴得天下筵席?”

平炉尊者言:“这你就不知了!”遂作偈: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佛家认为:每个人都有佛的本质,也都有证悟涅槃的能力,都能够成佛,也都可以生起和发挥佛力,化现佛陀的世界。慧能大师也说,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虽然在结果上并不见得人人都成了佛,但至少在机会上大家都是平等的。同样,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人人都能够成功。

成功到底是什么呢?所谓成功,就是想完成某件事的人,做了并完成了“想做”的事,得到了成就,并从这件事上获得满足。

也就是说,成功实际上是一种感觉,做事情,不管大事小事,只要是你想做的事,并且通过你的行动做成了,取得了你认为的成就,你满足了,那你就成功了。

“成功”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有的人说事业有成是成功;有的人认为挣了很多钱是成功;有的人则认为受到褒奖是成功;也有人认为,只要每走一步都能“进步”,那就会觉得永远有成功伴随着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哪怕是一棵小草、一只蚂蚁,也有它独特的生存之道,也有它对成功的“理解”。种子有它自己的力量,这力可以把一块大石顶开,种子的这种生存之力的表现,也是一种成功。一个婴儿哇哇坠地,只会哭喊,当他刚开始喊妈妈的时候,当他学会走路的时候,那也是一种成功啊。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诸多从不会到会、从没有到有、从想做到完成的经历,这些人生历程上的点点滴滴,也该算得上是一种成功。这些小小的成功,就像铺路石,一块一块地铺,不知不觉,时间累计之后,就会铺出一条属于你自己的路,可长可短,可大可小,可彩可白,完全依照自然而成。

所谓成功,其实是没有任何具体标准的。一个人在生活、工作、学习、情感各方面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目标,我们只需按照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行,当完成了一个个目标时,就已经是一个成功的人了。自己一步一步走过来的人生路程,比过去充实了,有所收获,这就是成功。

努力才是一个人的幸运之星,一个人不该把时间浪费在卜卦和选择黄道吉日上,自己才是自己的主宰。

一碗浑浊的水,老摇它,水便总是浑浊,把它放到器皿里不动,沙尘便能沉底,可见清心是沉五欲之沙、驱三千烦恼的初步功夫。

溪水至清则无鱼,世人至察则无徒

古代有位禅师,一日晚上在寺院里散步,突见墙角有一张椅子,他一看便知有位出家人违犯寺规越墙出去溜达了。禅师也不声张,只是走到墙边,移开椅子,就地而蹲。

过了一会儿,果真有一个小和尚翻墙而入,黑暗中踩着禅师的背脊跳进了院子。

当他双脚着地时,才发觉刚才踏的不是椅子,而是自己的师父。小和尚顿时惊慌失措,张口结舌。

但出乎小和尚意料的是,师父并没有厉声责备他,只是以平静的语调说:“夜深天凉,快去多穿一件衣服。”

《汉书》中有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意思就是说,河水太清澈了,鱼儿就没法生存;一个人太苛刻了,就很难交到朋友,没人敢和他打交道。

春秋时代,楚庄王有一次在宫殿中与大臣们彻夜饮宴交欢。酒酣耳热之际,突然大殿上的蜡烛被风吹灭了。

有人趁暗拉扯了王妃的衣服,王妃急中生智,把那人帽子上的缨带扯断,并悄悄告诉楚庄王。

庄王此时展现出容人的气度,并不追究此事,立即下令说,今晚君臣痛饮,如果不拉断自己的帽带,就不算喝得畅快。在场的官员纷纷在黑暗中把帽带拉断,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几年后,吴国攻打楚国,楚庄王遇到生命危险。这时,有一位将领奋不顾身保护庄王,数次冲入敌军阵营奋勇作战。战后,楚庄王召此人来问,那个人跪下说:“我就是当年酒醉失礼之人,因为感念您不杀的恩德,自己的这条命早就是您的,今天才有机会报答您的恩情。”

在这个世界上,谁又能保证自己不犯一点错呢?人与人之间总会有看法和思想的区别,对方不可能跟你的行为举止一模一样。我们不能抱着自己那套标准严苛地去要求他人,总得容忍一些不符合自己价值观的事物。

有一个笑话很有意思。一女子到婚姻介绍所征婚,工作人员问她的择偶标准,她说:“他必须是讨人喜欢的、有教养的、能说会道的、爱说爱笑的、爱好体育的、消息灵通的……还有一条,我希望他能终日在家里陪着我。我要他讲话,他就得开口,我感到厌烦,他就得住嘴。”工作人员听了以后,回答说:“我懂了,小姐。我劝您买一台电视机。”

用苛刻的态度要求别人,没有任何包容心,到头来,只能落得做个孤家寡人。

美国的乔布和沃兹是“苹果Ⅱ”微电脑的开发者,他们的一个重要合作者是马克库拉。

其实,最初光顾乔布和沃兹两位年轻人的并不是马克库拉,而是乔布的老板介绍来的一个名叫唐·瓦尔丁的人。唐·瓦尔丁来到乔布的家中,看见乔布穿着牛仔裤,散着鞋带,留着披肩长发,蓄着大胡子,不论怎样看都不像是一位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