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中科院古生物所绝密档案:龙
374300000129

第129章 闻一多的错误(二)

我奇道:“错误?什么错误?”

老人道:“这还得从图腾的原意说起。所谓‘图腾’一词为印第安语‘totem’的音译,最早源于奥季布瓦族方言,意为‘他的亲属’和‘他的图腾标志’。氏族社会的人们相信,本氏族起源于自然界中存在的某个特定的物种,大多数氏族认为自己是某种动物的后代,也有氏族把自己当作某种植物的子孙。这种被崇拜的事物,就称作‘图腾’。”

“从史籍的有关记载分析,中国远古氏族也存在过图腾崇拜的观念。《史记》中载,殷人始祖契,是帝喾次妃、有娀氏之女简狄吞下“玄鸟”的卵而生的;帝喾元妃、有邰氏女姜原在野外见到巨人足印,踩在上面,便怀孕生下周人始祖后稷。这两处记载便流露出玄鸟与巨人迹为殷、周两大氏族图腾的信息。然而就龙的起源而言,迄今为止,我们在考古学、历史学中都找不到可信的资料来证明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一个强大的以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至于兼并与融合其他以马、狗、鱼、鸟、鹿为图腾的氏族部落的说法,更是完全出于想像。”

我问:“那么在中国史前文物上常常出现的各种动物的造型,是不是就是图腾的表现形式呢?”

老人摇摇头:“在考古学看来,那些具有各种造型、图案的史前文物,分别属于各个不同的类型文化,如我们常说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等。但是,某一个“类型文化”,与社会学中所说的某一“氏族部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类型文化的划分主要依据该文化的分布地域及所具特征,时间上可以延续数千年,仅就时空范围而言,远比氏族部落要大得多。那么,某一类型文化中的某种纹饰与某一氏族的图腾划等号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

“另一方面,中国新石器时代各种类型文化中的纹饰图象十分复杂,各种形象颇多,仅就与龙有关系的动物形象而言,它们都仅是各自文化中动物形象中的一种,全无独立存在的情况。退一步讲,即便是史前文物的纹饰形象中确实包含着远古氏族的图腾纹象,我们也没有任何依据将它强行从诸多并行的形象中识别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