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中科院古生物所绝密档案:龙
374300000135

第135章 龙的生物特性一

老人说完,便笑着问我是不是非常耳熟。

我实言以告,说实话只要把其中的人物和地名换一下,就跟平时听到的民间关于龙的传说大同小异。

老人饶有意味地“是呀”一声,又说:“小战士,我倒要考考你,从刚才我讲的故事和你平时听到的传说中,你可以总结出来哪些龙的特点。”

我想了想,归纳出了几点,第一,龙如果离开水就会从天上堕下来,然后一撅不起,如果没有及时地给他淋水甚至会死去;第二,龙的体表会分泌有强烈膳腥味的粘液,第三,龙表面的鳞片会开合,第四,龙得到水之后会喷雨。末了我又添上一句,“看起来龙还很喜欢闪闪发亮的珠子宝贝,甚至为了它们不惜与其他的龙相互搏斗。”

老人道:“总结的很不错。其实你只要认认真真读过古人关于龙的记载,就会赫然发现,民间传说并非全都子虚乌有,而是来自劳动人民的切身体会。只是碍于当时人们知识的局限,无法从科学上得出正确的结论,才会付之于神鬼之说。”

虽然老人说的话很有道理,我还是提出了怀疑,民间传说毕竟不能作为科学的素材,一旁的古丽笑道:“没想到晓东同志平时油腔滑调,务实态度倒比一般的科学工作者还要严谨,真是看不出啊。”

我说:“古丽姑娘,咱们解放军学习的是马列主义,******思想,这里面顶顶重要的就是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

老人连连说了几声好,道:“信仰共产主义的解放军战士就是跟一般人不同,小战士,科学上最需要的其实就像你这种严谨到古板的态度。我这里还有一组南宋著名诗人姜夔的诗。在诗中作者回忆了早年在湘,鄂,苏间的游历,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而且真实可靠,绝无虚言。其中最让我注意的是有一首就讲到了当时一条天堕之龙。”

老人说完示意古丽背诗。我才惊讶发现,这游牧族的姑娘不但模样俊俏,更是聪慧无比。她只是稍作回忆,当即就背出了一大段的长诗。

“青草长沙境,洞庭渺相连。洞庭西北角,云梦更无边。复有白湖沌,渺莽里数千。岂惟大盗窟,神龙所盘旋。白湖辛已岁,忽堕死蜿蜒。一鳞大如箕,一髯大如椽。白身青鬐鬣,两角上梢天。半体卧沙上,半体犹沈渊。里正闻之官,官使吏致虔。作斋为禳禬,观者足阗阗。敛席覆其体,数里闻腥膻。一夕雷雨过,此物忽已迁。遗迹陷成川,中可行大船。是年虏亮至,送死江之壖。或云祖龙识,诡异非偶然。近日山阳人,采菱不知还。望见三龙浮,目若电火燃。见龙多见尾,少见四体全。一龙已为异,三者亦罕传。又因鱼湖侧,水中忽生烟。烟中一驴出,绕身步蹁跹。俄随霹雳去,欲诘无由缘。我闻语此事,乘舟往观焉。径往枯葭蒲,白鹭争相先。湖有刘备庙,实司浩渺权。裴回无所见,归棹月明前。”

我半晌回不过神来,老实交代:“古丽姑娘,我这人读书不多,你那诗我听得如云雾里,还是麻烦你给我解释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