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给孩子读的心理学:爸爸妈妈送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
3753000000024

第24章 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行为心理学(1)

(一)路径依赖: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一个人的习惯就像是走路,如果从一开始选择了一条道路,惯性的力量会使孩子不自觉地强化自己的选择,并且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因此,从小培养良好的习惯将影响我们的一生。

认识“路径依赖”

美国经济学家道格拉斯·诺思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路径依赖”理论的人。由于他用“路径依赖”理论成功地阐释了经济制度的演进规律,从而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道格拉斯·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

有一个很著名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更形象地认识路径依赖现象: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合1.44米),这个标准距离是怎样确定的呢?

这要从古罗马说起。古罗马时代,牵引一辆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因此,古罗马人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作为战车的轮距宽度。

当时的整个欧洲,包括英国的道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设的,因此,英国马路辙迹的宽度是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如果马车用其他轮距,它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上撞坏。

后来,人们发明了电车,而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所以,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成了电车轨的标准。而早期的铁路又是由建电车的人所设计的,因此,四英尺又八点五英寸又成为现代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

原来是牵引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决定了千年后的现代铁路铁轨的宽度。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美国航天飞机燃料箱两旁有两个火箭推进器,因为这些推进器造好之后要用火车运送,路上又要通过一些隧道,而这些隧道的宽度只比火车轨道宽一点,因此火箭助推器的宽度要由铁轨宽度来决定。

所以,最后的结论是:美国航天飞机火箭助推器的宽度,竟然是由两千年前牵引战车的两匹马屁股的宽度所决定的。

在一定程度上,人们的一切选择都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影响,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为了让自己有一个好的未来,我们就要做出正确的路径选择。好的路径会对我们起到正面的作用,不好的路径会引起负的作用,而这些选择一旦进入锁定状态,想要脱身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成长加油站91:阻碍成功的十大不良习惯在以下“阻碍成功的十大不良习惯”中,如果您有任何一种或几种,请务必马上着手予以改变:

(1)经常性迟到;(2)没有时间概念;(3)注意力分散;(4)抵触情绪;(5)说话、做事比较紧张、健忘;(6)做事毛手毛脚;(7)打电话吃东西、大嗓门;(8)不恰当的肢体语言;(9)字迹潦草、语法错误;(10)违反社会公德。

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一个人的习惯决定了他的日常行为,而日常行为决定了他的一生成就。良好习惯是一个人快速成功的重要保证。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家长的协助、引导和监督下,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孩子在年幼时养成的习惯将决定孩子的性格,进而决定孩子一生的命运。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曾做过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能取得杰出的成就,良好习惯是最重要的原因。英国诗人德莱敦也说过:“首先我们培养出了习惯,随后习惯培养出了我们。”这就是说,首先我们养成习惯,然后习惯成就我们。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不良习惯让人终身受害。

恰科是法国一位大银行家,从小就养成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非常认真的好习惯。恰科年轻时,立志在银行界谋职。一开始,他就到一家最好的银行去求职,结果连连碰壁。但恰科痴心不改,继续追求。后来,他再次来到这家银行,直接找到董事长,然而,他与董事长一见面,就被拒绝了。这已是第52次遭到拒绝了。当恰科失魂落魄地走出银行时,看到银行大门前的地面上有根大头针,他弯腰把大头针捡了起来,以免伤人。恰科的这个动作正巧被董事长看到了。董事长认为,如此细致认真的人,是难得的银行人才,所以,当即决定改变主意,雇佣他。第二天,恰科便收到了银行的录用通知书。

再来看另外一个故事:

北京某外资企业招工,报酬丰厚,要求严格。有一个高学历的年轻人过五关斩六将,几乎就要如愿以偿了。最后一关是总经理面试。总经理说:“我有点急事,你先等我10分钟。”总经理走后,踌躇满志的年轻人在老板的大办公桌上随意翻看着桌子上的文件和来信。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宣布说:“面试已结束,很遗憾,你没有被录取。”这位年轻人大为不解:“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在我离开的这10分钟时间中你的表现,就是面试。本公司不能录取随便翻阅领导的文件的人。”年轻人傻了。因为从小到大,他就养成了随意翻看他人东西的习惯,并且从来没有人告诉他这是一个坏习惯。

这两个事例说明习惯不同,人的机遇就不同。

一个人的习惯决定着他的未来。所有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基于良好习惯构成的日常行为规律。正是好习惯,帮助他们开发更多的与生俱来的潜能。优秀的能力,良好的个性都是在习惯中获得的;没有好的习惯,就没有与之相对应的优秀能力和优良个性。

成长加油站92:柳比歇夫的时间统筹法前苏联昆虫学家柳比歇夫花了56年的时间寻求驾驭时间的规律,一丝不苟地坚持记录他渡过的时间,做到一月一小结,一年一大结,5年一总结,从中研究其规律,最终研究出了科学安排和运用时间的方法——时间统筹法。他用时间统筹法,使自己生活有节奏,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1)有效工作时间严格遵守。

在一段大块儿的、主要的工作时间里,要精力集中,排除一切干扰,按时按质地完成任务。

(2)“零星”时间合理利用。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零星的时间,如候车、乘车、等人、排队等,合理利用这些时间,也会产生很好的效果。

(3)劳逸结合,适当调节。

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休息是为了使自己恢复体力和精力,是为了更好的工作。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在一个人的成长和发育期,可塑性最大,也最容易受到引导和激发。孩提时代的心灵就如一片净士,你播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实。据有关研究表明,3~12岁是一个人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在12岁以后,特别是18岁以后,每个人都已经形成了很多习惯,由于受到这些旧习惯的抗扰,再想形成新的习惯就困难多了。

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期间有人问其中一位获奖者:“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呢?”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位科学家的回答代表了与会科学家的普遍看法。概括起来,就是他们认为终生所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儿童时期,家长和老师给他们培养的良好习惯。

人类是习惯的动物,一旦习惯形成,人们的行为会受到习惯的支配。要想改变已经养成的习惯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曾经与坏习惯作斗争而失败的经历。

如果我们从小养成了勤奋、做事认真、爱学习的好习惯,那么在长大后获得杰出的成就便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了!否则,如果不幸沾染了种种恶习,我们就要为如何改变这种种坏习惯而伤透脑筋,并且往往收效甚微。因此,我们要从小就开始培养良好习惯,而不要等到长大后再来懊悔和苦恼。

要想使自己在长大后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我们就必须从小培养良好习惯。成长加油站93:关于习惯的格言(1)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2)坏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

(3)任何事物都不及习惯那么神通广大。

(4)一个钉子挤掉另一个钉子,习惯要由习惯来取代。

(5)一个人如果每年根除一种恶习,那么他用不了多久就会成为十全十美的人。

(6)既然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就应当努力求得好的习惯。

(二)强化理论:培养良好习惯的魔棒

“强化理论”是我们手中神奇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良好的行为,也可以消除那些不良的行为。

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

最早提出强化概念的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巴甫洛夫曾用狗做实验,当狗吃食物时会引起唾液分泌,这是非条件反射。如果给狗以铃声,则不会引起唾液分泌,但如果每次给狗吃食物以前就出现铃声,这样结合多次之后,铃声一响,狗就会出现唾液分泌。铃声本来与唾液分泌无关(称为无关刺激),由于多次与食物结合,铃声已具有引起唾液分泌的作用,即铃声已成为进食的信号了。所以这时,铃声已转化成信号刺激(即条件刺激),这种反射就是条件反射。可见,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这个过程称为强化。

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根据自己的实验,创造性地发展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提出了以操作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会采取一定的行为作用于环境。当这种行为的后果对他有利时,这种行为就会在以后重复出现;不利时,这种行为就减弱或消失。

简单地说,“强化定律”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举动如果获得了不错的结果(例如,得到了羡慕、奖励、赞扬等)它就会重复出现,反之,就会逐渐消失。例如:自己某天穿了一件与众不同的新衣服。如果新衣服引起同伴们的嘲笑,以后就会倾向于不穿这件衣服。学习也一样,如果某个科目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老师的好评,我们就会在这个科目上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相反,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得不到某科老师的喜欢,这门功课就可能会成为我们提高成绩的负担。

成长加油站94:富兰克林的“美德反省表”

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也是一个善于盘点心灵的人。他年轻时在一家印刷厂当学徒,为了获得成功,给自己拟定了一份“美德反省表”,表中列出了他应遵守的13种美德。每天晚上临睡前,富兰克林都要按照“美德反省表”对照检查自己的言行,反思有没有做到这13项美德的要求。在富兰克林的自传中,他特别记叙了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他的一切成功与幸福受益于此。

(1)节制:食不过饱;饮不过量。

(2)静默:少说于人于己无益的话;不和人谈无聊废话。

(3)条理:东西放在一定的地方,做事要有一定的时间,不可乱来。

(4)决断:决定做应该要做的事;决定后一定要做。

(5)俭朴:不是于人或于己有益的事情,不要花钱。换句话说,不要糟蹋浪费。

(6)勤劳:爱惜光阴;要时时刻刻做有益的事;不做不必要的行动。

(7)诚挚:不进行与人有害的欺骗行为,思想纯洁公正;说话要出于诚意。

(8)正直:不做与人有害的事,不规避自己责任内应做的好事,免得使别人蒙受不利。

(9)中庸:不走极端;对人少怀怨恨之心。

(10)整洁:起居生活,身体服饰,务求整齐清洁。

(11)宁静:不为琐碎小事和寻常普通或不可避免的意外不幸事扰乱得心绪不宁。

(12)贞洁:除非为保健康,延子嗣,注意节欲,切勿因纵欲而弄得精神萎靡,虚弱无力,或损及他人宁静和名誉。

(13)谦逊:学习耶稣与苏格拉底。

习惯是后天培养的人类是一种高智能生物,以异常复杂的“社会”的生活方式生活着。一个人生下来以后,除了觅食、吞咽等本能反应以外,其他的一切行为都得通过学习获得。事实上,我们几乎所有的行为动作都是有意无意学会的,如吃饭、走路、睡觉、穿衣、说话、刷牙、洗澡、看书、接人待物等等。当我们学会某些行为,并且通过反复练习,已经熟练了该种行为,不用用心想就会做此种行为。这种行为就成了我们的一种习惯。

我们需要培养的良好习惯,包括行为习惯和精神习惯两个层面:

(1)行为习惯我们从小就要求自己做到举止优雅,包括站立、坐姿、走路、跑步、穿衣、吃饭、睡觉、刷牙、洗脸等等。这类动作都是有正确标准的,如“站如松、坐如钟……”我们可以通过接受正规的形体训练,帮助自己把动作做标准。

此外,我们还要从小培养接人待物的方式。如果一个人从小养成了待人彬彬有礼的习惯,那么他在长大后就能在纵横交错的人际关系网中游刃有余、应付自如。我们可以观察身边的人,学习怎样对待父母、怎样对待兄弟姐妹、怎样对待叔叔阿姨、怎样对待同学朋友、怎样对待老师、怎样对待陌生人、怎样对待自己等正确的方法,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2)精神习惯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我们每天要用自己的大脑对外界的世界进行思考加工,并且根据思考加工的结果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如果思考方法是正确的,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指导我们正确的行动;如果思考的方法是错误的,那么我们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在错误结论的指导下行动,必然使我们遇到挫折和失败。

要想在长大后成为一个杰出的人,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卓越的思维习惯。例如,要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这样在给予别人帮助时,我们会感到自己有价值而非常快乐;要养成不怕困难的习惯,这样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在内心里渴望战胜困难后带来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就会勇敢地迎困难而上,而不是采取惧怕和逃避的消极态度;要养成看问题的“阳光”思维习惯,这样,我们总能找到事情好的一面,而淡化事情不利的一面,这样就会越来越自信;要养成负责任的思维习惯,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便总能从自己的角度去找原因,然后努力寻求自我改正和自我超越,而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或客观条件;要养成换位思考的习惯,这样就会尝试着去体会别人的感受,从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总之,我们要从小培养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这样,在长大后,我们便能够正确地思考所遇到的问题(例如学习、友谊、爱情、金钱、家庭等),从而做出符合客观规律和社会规范的行为来,因此也能得到自己想要达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