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的学问
3768700000001

第1章 前 言

管理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是运用科学的手段、规范的制度调动人的情感和积极性的艺术。

管理,顾名思义,一个“管”字加一个“理”字,管,何为管,谁来管,管理者,管什么?说白了就是要管人,人管好了,也就不会无事生非了,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知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怎么管好人?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理想,也有自己的欲望和目标,所以,除了薪水之外,管理者还应该知道员工都在关心什么问题,能解决的就帮忙解决,至少让员工知道公司很关心他们。

在企业管理当中,如何管人是最难最大的学问。因为人是一个个有思想的个体,而且永远是动态的。今天情绪好,不一定明天情绪也好;现在情绪好,不一定过一会儿情绪也佳;现在想的是这个问题,但马上可能又会考虑其他的问题。还有一个最大的难题是,思想是不可触摸,看不见,摸不着,只能去感知,去体会。因此,要完全掌握一个人的心理状态是不可能的。

但这也不是说在如何管人的问题上就没有规律可循,没有方法可借鉴。要管人,首先要做到尊重他人。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人敬人高”。只有你真诚地尊敬别人,别人才有可能真正地尊敬你。只要管理者对别人有一颗尊重的心、友善的心,肯定也会获得别人的理解与尊重。因此,尊重员工,是管理者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基础的素质。少了这一点,其他就无从谈起。你不尊重员工的结果,就是众叛亲离。员工可能慑于你的权力与权威在表面上对你唯唯诺诺,但口服心不服,貌合神离,从心里不尊重你,更不会真正地支持你。

其次,管理者要做到谦虚。谦虚是一个人的优秀品质,更是一个管理者的基本素质。古语云:谦受益,满招损。伟人毛泽东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人只有谦虚,才能好学;只有谦虚,才能动力不竭;只有谦虚,才能心胸开阔。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管理人,而不是做太具体的事。要用一定的方法,把大家的积极性与注意力调动起来,充分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按着你指定的目标努力。对于具体的情况与具体事情,下属最清楚,最专业。但有的管理者却总是认为自己样样精通,什么都行,下属的能力都一般,所以不谦虚,盲目自大,不虚心听取下属的意见,不虚心接受下属的建议,更不虚心向下属学习。

管理者可能是通才,但很多却做不到专才。因此,在专业面前,管理者就要甘当小学生,虚心向下属请教,向下属学习,并充分尊重下属的意见和建议。

最忌讳的管理者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瞎指挥,乱决断,胡拍板。这样的管理者难以赢得员工的尊重,也就很难形成真正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团队的作用也就很微弱了。

最后,管理一定要讲究方法,懂得运用赞扬来激励员工。对下属要多赞扬,少批评;多鼓励,少苛责;多指导,少教训。要始终相信每个下属都是优秀的,每个人的潜能都是巨大的。恰倒好处的赞扬与鼓励,将极大地增强下属的自尊心与责任感,使其获得自我成就感。

因此,赞扬与鼓励是促使下属努力工作的最好的动力源,也是成本最经济,效果最明显的润滑剂。

有人说:“做一个好的管理者难;做一个受人尊敬、爱戴的管理者更难;做一个完美的、有效的管理者难上加难。”但是,只要你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把握住了做事的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用人所长,应该来讲不太难。

有人认为,“管人”不就是施展手中的权力,通过一条三寸不烂之舌,让别人“俯首称臣”吗?事实上,“管人”没那么简单。你不能因为自己是“领导”就对别人吆五喝六,也不能对下属过于放纵以致下属不把你当回事;你不能明目张胆地玩弄权术,让别人都觉得你工于心计,也不能口无遮拦,心里有什么事别人马上就能看出来;你既不能城府太深,用人太过,也不能随随便便;既不能冷酷到不近人情,也不能脸皮太薄,心肠太软。你既要做到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又必须令出禁止,威严有度;既要有菩萨心肠,又有魔鬼手段……

可见,管人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更是一套高深的谋略。它是所有企业管理者和所有立志于凝聚人心干一番事业的人必须练就的本事。

常言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员工就是火车的轮子,管理者就是火车头。只有靠强有力的动力牵引他,才会跑得更快,因此,培养一批思想上、业务能力上过硬的中基层管理者是至关重要的。

本书详尽为您讲述了行之有效的管人的学问,帮助您成为企业优秀的管理者,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无论是渴望晋升的中层管理者,还是期待得到提升的基层管理者,都会在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