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简单就是愉悦自我的生活态度
计较太多,反而得不到更多的乐趣;与别人的钩心斗角也不一定会让我们进步。如果想在当下里成长,必须恢复简单的心灵。我们用不着挖空心思去追逐名利,用不着留意别人看我们的眼神。心灵没有锁链,想哭就哭,想笑就笑,才能在当下体验到快乐。
著名作家刘心武说:“在五光十色的现代世界中,应该记住这样古老的真理:活得简单才能活得自由。”简单是自然的、不做作的,是一种真正大彻大悟之后的升华。
用过电脑的朋友都知道,在系统中安装的应用软件越多,电脑运行的速度就越慢。并且在电脑运行的过程中,还会有大量的垃圾文件、错误信息不断产生,若不及时清理掉,不仅会影响电脑的运行速度,还会造成死机甚至整个系统的瘫痪。所以必须定期地删除多余的软件,清理垃圾文件,这样才能保证电脑的正常运转。
人们的生活和电脑系统十分类似。现代人的生活太复杂了,充斥着金钱、功名、利欲的角逐,充斥着新奇和时髦的事物。被这样复杂的生活所牵扯,谁能不疲惫啊?
年轻的时候,玛丽比较贪心,什么都追求最好的,拼命地想抓住每一个机会。有一段时间,她手上同时拥有十三个广播节目,每天忙得昏天暗地,她形容自己:“简直累得跟狗一样!”
事情都是双方面的,所谓有一利必有一弊,事业愈做愈大,玛丽的压力也愈来愈大。到了后来,玛丽发觉拥有更多、更大不是乐趣,反而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她的内心始终被一种强烈的不安全感笼罩着。
1995年“灾难”发生了,她独资经营的传播公司被恶性倒账四五千万美元,交往了七年的男友和她分手……一连串的打击直奔她而来。就在极度沮丧的时候,她甚至考虑结束自己的生命。
在面临崩溃之际,她向一位朋友求助:“如果我把公司关掉,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朋友沉吟片刻后回答:“你什么都能做,别忘了,当初我们都是从‘零’开始的!”这句话让她恍然大悟,也让她勇气再生:“是啊!我们本来就是一无所有,既然如此,又有什么好怕的呢?”就这样念头一转,没有想到在短短半个月之内,她连续接到两笔很大的业务,濒临倒闭的公司起死回生,又重新动了起来。
玛丽历经这些挫折后,体悟到人生“无常”的一面:费尽了力气去强求,虽然勉强得到,最后留也留不住;一旦放空了,反而得到更大的能量。
玛丽为了简化生活,谢绝应酬,搬离了一百五十平方米的房子,索性以公司为家,在一个十平米不到的空间里,淘汰不必要的家当,只留下一张床、一张小茶几,还有两只做伴的狗。玛丽忽然发现,原来一个人需要的其实那么有限,许多附加的东西只是给人徒增无谓的负担而已。许多朋友不解地问她:“你为什么都不爱自己?”她回答:“我现在是从内在爱自己。”
如果你想过一种幸福快乐的生活,就不能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要学会淘汰复杂,回归简单。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尼娜以一袭简洁的黑长裙在华贵的晚宴上亮相,惊艳无比,令那些妖娆的“粉黛”颜色尽失。所以,去除烦躁与复杂,恢复本真,才能让人生释放最美丽的光芒。
简单地做人,简单地生活,按照自己的喜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就会让自己的生活更快乐。金钱、功名、权势、声望,当然是一种人生。但能不依附权势,不贪求金钱,心静如水,无怨无争,拥有一份简单、安宁的生活,不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人生吗?
当下悟语
如果你想过一种幸福快乐的生活,就不能背负太多不必要的包袱,要学会淘汰复杂,回归简单。
§§§第二节 在人事与天命间找回单纯的心
孔子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辜鸿铭先生认为,孔子一生追求快乐,讲究快乐,不主张苦修,而对于富贵名利,却看得如浮云般不值一提。孔子深知,在名利漩涡中的人将很难找回自我。
世间有很多人,在尚未显达前非常努力,低声下气,认真地付出自己的一切,以争取他人信任;但当财、名、利共聚时,他们的傲慢之心就随之而生,忘了当初困顿的生活,而这一切皆是因权势名利的牵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心一旦被名利牵制,将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有智慧的人,在短暂的人生里,会视荣华富贵如同浮云、梦境,也如草上的露水;而愚痴的人则容易被权势名利所迷惑。
孔子曾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家境极其贫困,但内心却快乐无比,这种精神连孔子都不禁赞叹、折服。
但是,也许有人会误解,安贫乐道不就是不思进取吗?不被名利所困,那干脆就放弃自我,随波逐流,不努力,也不奋斗,就这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吧。这其实是一种误解,那些真正的智者贤人,通常都是既不为名利牵引,又愿意以自身的力量来努力寻求人生价值的人。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原是一个国家的太子,享尽天下的富贵荣华,但作为一个真正的智慧者,他所要追求的却是纯真的人生以及内心的觉性,并希望可以解救天下苍生的困顿。
这里就有一种生命的态度问题,也就是我们常常听说的“尽人事,听天命”。我们能够做到的事,一定要尽力做,并且以最好的目标为努力的方向;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为最坏的结果作好打算。我们尽力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至于结果,就不必太放在心上。用文化学者于丹的话来说,在黑与白、是与非之间应该找到一个中间地带。说穿了,就是要在“尽人事”和“知天命”间找到平衡的支点。在全力以赴和不问结果、尽力而为和适可而止的中间找到和谐的统一与共融。
曾经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由于他的名声很响亮,人们都千里迢迢来拜访他,想跟他学些武术方面的窍门。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大师正在山谷里挑水。他挑的不多,两只水桶都没有装满。按他们的想象,大师应该能够挑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
他们不解地问:“大师,这是什么道理?”大师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适得其反。”众人越发不解。
大师从他们中拉了一个人,让他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两桶水。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水洒了,岂不是还得回头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大师说。
众人又问:“那么大师,请问怎么估计具体挑多少呢?”大师笑道:“你们看这个桶。”众人看去,大师在桶里画了一条线。大师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这条线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这个故事给人们很大的启示就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树立自己高远目标的同时,也要画好自己的底线。
我们再回到开头,孔子说只要粗茶淡饭就够了,富贵名利都是浮云过眼。可我们仔细想想,孔子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思想和理想,并没有任何放弃名利就随波逐流的行为。相反,他不断实践着自己的教育理念,培养了许多道德楷模与名臣贤士。
可见,听天命只是我们尽人事的一种精神依托,就像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说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能够尽到自己的能力,即便不能够达到目的,但也算没有遗憾了。如果能够这样不计结果地投入和努力,而又不被外在的名利所累,那么我们每个人都能寻回自己那颗单纯的心。
当下悟语
我们能够做到的事,一定要尽力做,并且以最好的目标为努力的方向;而另一方面,我们也为最坏的结果作好打算。
§§§第三节 放弃复杂,还原生命本色
人们对“成功”的需求是永无止境的,没完没了地去追求来自外部世界普遍认同的诱惑——大房子、高级轿车、时尚服饰、朋友、事业……尽管可以在某些方面得到快乐和满足,但是这些东西最终带给人们的只是患得患失的压力和令人疲惫不堪的混乱。
一个樵夫上山去打柴,看见一个人在树下躺着乘凉,就忍不住问他:
“你为什么不去打柴呢?”
那人不解地问:“为什么要去打柴?”
樵夫说:“打了柴好卖钱呀。”
“那么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有了钱你就可以享受生活了。”樵夫满怀憧憬地说。
乘凉的人笑了:“那么你认为我现在在做什么?”
在树下乘凉的人没有让自己盲目地投入到紧张的生活中,他过的是一种恬静的日子——躺在树下,轻松自在地呼吸,并且对生命充满由衷的喜悦与感激。这种简单、干净的生活方式是多么令人向往啊。
现代人都莫名其妙地忙碌着,被包围在混乱的杂事、杂务、杂念之中,一颗颗跳动的心被挤压成了有气无力的皮球,在坚硬的现实中疲软地滚动着。
也许是因为在竞争的压力下,人们丧失了内心的安全感,于是就产生了担心无事可做的恐惧,所以才急着找事做来安慰自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人们已经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离真正的快乐甚至真正的生活越来越远。
在二十世纪末,人类对自然的征服可谓达到了顶峰,人们恨不得把地球上能开发的地方都开发出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人们被工厂、电子产品、城市等人工风景紧紧地包围着。信息如大海一般的汹涌和浩大,每一个人都在这海里沉浮着,在一层层海浪中随波逐流。
也许人们并没失去什么,却凭空地感到凄惶。现代人已经很难找到宁静和从容,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了。
很多时候,并不是人们主动行动,而是时势的力量左右人们行动。但如果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从而奋力反抗时势的捉弄,还有可能获得抵达遥远彼岸的希望。可怕的是,许多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他们的心已被时代蒙住,看不到自我行动的艰难,并且常常把被动错认成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