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剑客马云,刀客史玉柱
3785100000010

第10章 笑傲江湖,物我两忘的竞争思维(2)

阿里巴巴收购雅虎中国无疑是互联网业的一大传奇。但是雅虎在被收购之前根基就已经很庞大了。当时业界关于阿里巴巴并购雅虎中国的意图众说纷纭。但是马云的想法很明确,并购之后将对雅虎中国进行调整,重新回归到搜索领域。雅虎拥有的是搜索技术,而阿里巴巴的优势和资源则在于电子商务方面的积淀。马云是要用搜索来为电子商务锦上添花,对他来讲,占领搜索领域等于完全封锁整条购物街。这是一种全新的搜索加电子商务的模式。

马云之所以要主导雅虎中国的转型,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在门户的角逐中,与熟知中国国情的本土门户网站竞争,雅虎难以获胜;第二,从赢利模式来看,阿里巴巴的利润来源仍十分有限,加上淘宝网再免费3年,而让雅虎中国回到搜索可以规避单一利润来源带来的风险,从而在利润来源上实现突破。

在阿里巴巴成功收购雅虎中国3个月后,雅虎中国的新首页变成简洁的页面,昔日那种眼花缭乱的首页不复存在。雅虎中国坚持了7年的门户网站形象被全面颠覆,这也标志着其未来的业务重点将全面回归搜索领域。从此,在中国互联网产业中少了一个门户网站,而增加了一个专注于搜索领域的搅局者。

为了完成这一转变,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马云动用了超过1.1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金,进行大规模地宣传。他还在美国成立了一个搜索技术研发团队,由30多位顶尖华人科学家组成。

2006年,阿里巴巴和雅虎中国两者之间,进行了具体业务的第一次全面融合。原来的3721网络实名,被更改为“阿里巴巴网络实名”,3721网络实名业务是雅虎中国的核心资产,也是现金流的重要来源之一。原实名体系的全线产品,即网络实名、实名网址、实名搜索都包括在内。此举的目的是完成对全线B2B业务的整合。

2007年5月,雅虎中国正式更名为中国雅虎,雅虎彻底改姓。当然,这种名分之争绝非马云最关心的,他最关心的是雅虎和阿里巴巴商业模式的互补问题。

通过对阿里巴巴成长的路径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使命的理解,我们会发现,雅虎专注搜索也是为“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最终目的服务的。

人们发现,eBay在美国的境地越来越尴尬,虽然eBay的卖家很多,但是卖家的钱全投到Google上去了。大量的企业不只在Google上投资做广告,甚至在Google上直接开店。Google一下,会发现全是eBay卖家们开的店。这也是Google能成为全世界互联网行业最具“杀伤力”和“破坏性”的公司的根本所在。从某种程度上讲,Google模式的电子商务在中国出现几乎也是必然的。马云正是基于这样的长远考虑,才让自己的旗下多了搜索引擎这么一支队伍。阿里巴巴的未来模式就是“Google+eBay”模式。

另外,阿里巴巴还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它的B2B业务完全可以融入到“Google+eBay”的模式之中。在马云的构想中,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淘宝网,另一种是搜索引擎。哪种模式会胜出,现在还不好说,所以马云两种都做,不管将来谁胜了他都稳赢不输。阿里巴巴能提供多种电子商务服务,包括B2B、B2C、C2C、搜索引擎,所以有资本推出有多种电子商务服务的套餐,而其竞争对手则无法做到这一点。

毫无疑问,马云把雅虎搜索和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的优势结合之后,形成“Google+eBay”模式这一撒手锏,从而会在搜索市场上掀起更大的波澜。

张三丰打太极拳,叫板零售巨头沃尔玛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张三丰所创的“太极拳”、“太极剑”,柔和自然,圆融通贯,威力发挥于无形,暗合了人生悟道的最高境界。太极功夫强调协调定律和自然法则,告诉习武之人应该忘掉自己,并将自己融于对手发势、变势的动作中,不要先发制人,而是随着对手的动作作出相应的动作。战胜对手的基本观点就是因循利导,借力发力。

曾经有人问马云,阿里巴巴最大的对手是谁,马云不假思索地说:沃尔玛。曾在舞台上亲自表演过太极功夫的马云,显然对太极的精髓有所参悟,他通过电子商务直逼零售巨头沃尔玛,颇有点利用太极推手四两拨千斤的味道。

一个是电子商务网站,一个是零售业巨头,仿佛有些风马牛不相及,马云把沃尔玛当做最大的对手是不是搞错了?当然没有。阿里巴巴从事的业务与沃尔玛有相似之处,只不过一般人看不出来。

沃尔玛的主要业务,就是通过整合整条供应链向下游消费者提供具体的有形产品服务。它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它严格控制了供应链每一个环节的成本。对整条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使得沃尔玛有更大的主控权和更强的竞争力。马云预想到,未来沃尔玛的采购和销售链条完全可以放在网上。如果将来有一天,沃尔玛突然决定进军中国的B2C电子商务领域,马云就不得不面对这只可怕的全球化的商业巨兽。

马云能够料敌先机,所以要提前做好准备。他为阿里巴巴描绘出这样一幅蓝图:以阿里巴巴为平台,打通阻挡在B2B、B2C及C2C之间的一切障碍,逐步将中小企业的销售中心、人事中心、技术中心、支付中心和财务中心都放在上面。到了那个时候,阿里巴巴无疑已经成为一个虚拟的商务王国,有自己的货币、自己的运行体系和自己的游戏规则。这个梦想在外人看来或许是遥不可及的,但马云和他的伙伴们却一直在为此脚踏实地地努力、拼搏。

作为尝试,马云从2005年开始将阿里巴巴的买家和卖家有意识地引向淘宝网,并鼓励淘宝网的店主从阿里巴巴进货,然后卖给下游的消费者。他希望借此打破B2B和C2C之间的界限,实现两者的融合。

淘宝网于2006年5月10日推出了“淘宝商城”,也是出于同样的构想。这是一个B2C交易平台,在线拍卖网站上最畅销的商品门类中的超级品牌都被招聚于此,它因此成了大品牌商家的乐园。这是马云打通B2B、B2C和C2C的一个绝妙战略布局,同时还可以解决淘宝网赢利模式的问题。

截至2006年,包括摩托罗拉、阿迪达斯、苹果iPod在内的众多知名品牌都在淘宝网开设了专门的店铺。有些厂商还专门为淘宝网的B2C平台推出了定制产品,如华硕电脑、迪斯尼家电、马克华菲等。因此,淘宝的员工可以自信地说,沃尔玛有的他们都有,沃尔玛没有的他们也有。

2008年在日本,马云第一次抛出“新商业文明论”,“阿里巴巴战略、大淘宝战略,我们一切都围绕着这个生态系统的建设。商业文明的建设就是诚信体系、生态链、分享精神的建设,还有所谓的全球化眼光和责任感”。

马云这一系列行为的假想敌当然就是年销售收入近4000亿美元的零售巨头沃尔玛。

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危机中,沃尔玛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模式已经显露出弊端。阿里巴巴首席参谋长曾鸣说,“等到阿里巴巴的B2B、淘宝打通之后,可能会形成一个新的产业链,从传统的工业文明走向一种新的商业文明”。

据说,马云已经有了一个打败国际竞争对手的具体时间表:“超过亚马逊和eBay我们是有信心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跟Google去抗衡我们也是有信心的。如果这两个都能超越的话,自然就超越了沃尔玛。”

马云通过完善“淘宝网”所带来的巨大影响远超过他所获得的巨大收益,这是他在战略上的一个巨大胜利。他通过电子商务将零售业做得像沃尔玛一样完美,似乎也印证了“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口号。

欧阳锋倒立行走,从下往上看世界

在《射雕英雄传》中,西毒欧阳锋错练九阴真经走火入魔,导致以头顶地倒立而行,他双臂紧贴身子两侧,笔直倒立,似僵尸一般以手行走,竟然比常人用脚走还快,上山登峰越行越高、越走越快。

欧阳锋和马云的关联点在于倒立,不同点在于欧阳锋越倒立越糊涂,而马云越倒立越清醒。如果说马云是通过老顽童式的性情输出他的激情和梦想的话,那么他就是通过欧阳锋式的倒立来实现他的梦想。欧阳锋是通过倒立快速行进,翻山越岭;马云则是倒立起来看世界,用不一样的角度和思维看问题、找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让企业发展得更快,走得更远。

马云的倒立,用熊彼特的话说就是“创新”,用汤姆·彼得斯的话说就是“颠覆”,用安德鲁·格鲁夫的话说就是“唯有偏执狂才能生存”,用柳传志的话说就是“重新写一份菜谱”。话语虽然不同,其中道理却是一致的。

倒立,并不仅仅是精神层面的,它还是存在于阿里巴巴的一种独特的企业文化。每个进入淘宝网工作的人,无论胖瘦、高矮,都必须在3个月内学会靠墙倒立。男性需保持倒立姿势超过三十秒才算过关,对女性的要求稍低些,十秒即可,否则只能卷铺盖走人。据说这则马云定下的规矩,最近在职场圈里流传开来。而正在谋划中的“中国一流的商业大学”——湖畔学院,很可能会复制这种倒立文化。

日本影视明星荒木由美子是马云少年时代的偶像,荒木由美子到阿里巴巴访问时,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员工就采取了倒立的形式来欢迎她。这个时候,“倒立”成为阿里巴巴从上到下的一种娱乐方式。后来马云却下了死命令:“每一个人,不论男女都必须学会。”于是,“倒立”成了阿里巴巴的员工必备的技能。

阿里巴巴要求员工倒立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首先,医学证明坚持倒立有助于身体健康;其次,如果最开始做不到,在别人的帮助下做到了,这就是团队合作的过程;最后,倒立的时候,人的思维就会改变,对强大的事物不再产生畏惧。

“倒立看世界”的独特做法使得马云的处事方式与常人截然不同。他不惧怕世界上最强的行业领导者,而是把他们作为平等的竞争对手。因为“倒立”使他们看起来跟自己一样平常。

马云一直特立独行。从12岁苦学英语开始,马云采取的就是“永远不做大多数”的理念。在商业上,马云的思维方式也是特立独行的。1999年初,马云游览长城时看到了许多涂鸦者留下的痕迹,比如“某某到此一游”之类。从这些涂鸦中,马云看到了BBS的早期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