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赚在起跑线
3801800000021

第21章 逆向思维赢利法 (6)

20年的历史上,周成交额突破 1.2万亿元的次数总共不超过 5次。很显然如此天量的密集成交区的失守,已经形成了一个短期内难以逾越的中期头部。因此经过了空头宣泄之后,股指期货持仓量快速下降(这说明主力资金已经达到了目的),此时走势就剩两种:其一,多方反击收复失地,那么多空必然还要激战;其二,多空双方偃旗息鼓,达到短期的平衡。于是笔者就在 2010年 11月 24日的博文中提出了上述观点,且指明了多头如果想反击就一定要快,否则时间一长市场人气就涣散了,在没有量能和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反弹也就不可能出现了,市场必然就会进入震荡区。随后市场果然出现了上冲动作,但 11月 26日便主动缩量,所以此时笔者撰写博文认为市场后期将迎来一波横盘整理的震荡,而根据市场之前量能的消化速度判断,应该是在 8周左右。那么从 2010年的 11月 16日算起,要到 2011年的 1月 10日,多空双方才能完成蓄势并重新开始新的方向选择。最后笔者根据这种分析制定了箱体震荡策略,采取箱底到箱顶的波段操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临近 2011年 1月 10日时,笔者又选择了场外观望。

2011年 1月 10日那天市场果然出现了大跌(如图 2–13所示),可以说逆向思维在此再次得到了市场的印证。这波调整过后, 1月 21日左右,由于临近春节,当时市场都在探讨是否还有春节红包行情,笔者当时也比较困惑。因为从市场正向思考来看,空头虽然得势下跌,但一波宣泄过后又缺乏足够的量能,尤其是一年之初是资金压力最小的时间段,此时应该会有所动作,至少不会没有反击,而迟迟萎缩的量能(市场甚至出现了比年底结算压力时更加稀少的成交量)又说明大资金没有入市。

那么究竟有没有红包行情?此时笔者又想到了换位逆向思考方式:既然大资金没有入市,那么有“时限”压力的游资一定会有所动作,尤其是当时笔者已经看到市场有局部板块的活跃迹象以及市场跌而不破的强势表现。所以笔者通过观察游资的特点和角度,挖掘了春节红包概念,选择了春运题材的交通运输板块以及通信、节日消费等几个春节概念,并制订了一个为期 8天的短线操作计划。这样的思路得到了市场认可,随后类似交通运输板块、通信板块均呈现持续连阳走势,相关个股如中国南车、中国北车、晋亿实业、晋西车轴、东方通信和中国联通等均大幅走强,实现了短线博弈春节红包的初衷。笔者在 2月 1 日收盘前退出,选择持币过节观望。

而真正令笔者困惑的实际上是春节后的走势,市场进入了兔年后,从第二个交易日开始就连续出现了一波上攻行情,此时最紧迫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如何面对踏空压力,是否要及时入场,应该买什么样的个股?而笔者通过观察市场发现,行情有点看不懂:虽然股指在上行,但盘面上没有出现持续热点,在 2011年 2月 11~16日的 4个交易日中,市场启动了 10余个热点板块,如高速公路、券商、地产、钢铁、农业、煤炭、有色金属、军工等,往往是早盘一个热点板块高开确立强势,随后市场回落就又启动一个板块,然后到了午盘后又是几个热点接力,到了第二天则是之前一天的热点系数调整,新的热点板块再度出现,此起彼伏的热点板块好不热闹。这更加剧了笔者的疑惑:主力这样遍地开花地启动热点,看上去市场是强势的,但从逆向思维来考虑,无论资金如何折腾,最后都是为了赢利,以此反推,如今行情走势很“不正常”,没有持续的热点板块就无法凭借其来赢利,那么发动行情又是为何呢?所以笔者提出了两个假设:其一,发动行情的主力资金不按常规出牌,即不以个股获利的方式来赚钱,而是通过类似 ETF股票篮和股指期货的方式来获利;其二,这波行情全然不是为了赢利,结合之前市场调整走势分析来看,这很可能是主力资金通过到处制造热点来脱手之前因为调整来不及出手的“烂筹码”。

有了这样的疑问,笔者就加大了对相关奇异点的研究,重点观察了同期 ETF放量情况、股指期货持仓量以及市场其他资金群体的仓位情况。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在股指上行过程中 ETF同步放量,这说明有部分资金在根据 ETF股票篮的方式套利,但总体量能不足以对行情产生根本性的影响。而股指期货方面异动明显, IF1103主力合约持仓量大增,已经超过了 2010年 10月下旬时 IF1011创造的纪录,持仓量一举突破了 32 000手,这说明的确是有股指期货资金在利用频繁切换热点的方式推动股指来制造行情;而持仓量的新高再度预示着后面行情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特性,同时市场又没有持续的热点,风险明显开始加大。

此时笔者就认为这样的行情很可能是“两步走”计划,第一步是利用遍地开花的热点,通过股指快速上涨制造“踏空”压力,吸引其他资金入场来完成多重目的(比如脱手“烂筹码”,日后公开数据显示,基金就是在此时主动减仓,推高股指制造股指期货行情的空间等),但实际上个股重心没有上来,所以此时主力就是重股指轻热点。而第二步就是在一波急跌后,主力解决了股指虚高情况,开始重热点轻个股,那么这个阶段才是行情的关键。果然笔者的博文发布后不久,在 2011年 2月 22日市场便出现了长阴,这意味着第二阶段开始。所以笔者果断出击挖掘了以全球“粮荒”涨价利益链条为主线的热点,中游是农产品板块,上游是种业科技、农药化肥,下游是石油化工、化纤、新材料板块。随后这些板块持续活跃,其中热点类似隆平高科( 000998)、烟台万华( 600309)、南风化工( 000737,现更名为 ST南风)、荣盛石化( 002493)、方大炭素( 600516)等一批大牛个股相继出现。

通过这一系列的分析,大家可以看到,当行情出现了一些自己看不懂的走势时,不要轻易地进行操作,而应该记录下那些困惑点,并转向资金角度思考这些困惑点究竟是否合理,找到思路后,再通过对市场相关方面的观察,找到真正的方向。在方向确定后,再主动出击。做自己看得懂的行情,做自己能够把握的行情,赚属于自己的那份钱,就是此举的最好诠释。

赢家之所以成为赢家,就是因为其顺应了市场规律。都说时势造英雄,意思就是说客观规律和环境给予了顺大势的人成为英雄的机会,但英雄无法改变客观规律,其只是因为顺应了规律才获得了成功。因此很多股民认为庄家是无敌的、大资金是无敌的,这都是错误的,金融危机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股民应该明白逆向思维的真正意义在于“顺势”,要从不同的角度灵活地运用股市规律。很多时候,在正向思考遇到困难之际,往往通过逆向思考能够找到答案,赢家是懂得变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