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3810300000008

第8章 认清激励的两大因素

心理学家赫兹伯格(Frederick Herzberg)指出:使员工觉得满足的因素和觉得不满足的因素并不相同。前者大多属于内在的,如成就、被赏识、工作本身、责任、升迁或成长;后者大抵为外在的,如企业政策及行政、监督或管理、待遇、人际关系、工作环境以及安全感等(如图6-1)。

(插入图6-1)

当员工觉得工作满足时,他所列举的因素,多为内在的;当员工觉得工作不满足时,他所列举的因素,则多为外在的。赫氏认为:我们把造成不满足的因素去除时,员工未必就会觉得满足。相反地,我们供应满足的因素,员工也未必不会觉得不满足。

赫氏把内在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Motivator)。他把外在的因素,称为保健因素(Hygiene factors),又名维持因素(Maintenance factors)。

著名管理学者张金鉴先生指出:赫兹伯格这种两因素理论,虽然具有相当的价值,但仍有一些地方值得商榷。

第一,事实上,维持因素也具有激励作用,并非完全消极的防弊。

第二,研究时所调查访问的对象,只限于工程师及会计师,而且人数也不过几百人,在抽样方面的代表性和广博性都嫌不足。何况这些受访的工程师、会计师的地位、智识、收入都已较高,低层级的需要多已满足,所以维持因素不具激励作用的结论,不一定适用于一般人。

第三,两因素理论,可以说是对事实的一种解释,不能算是发明或创造。人对自己的工作会感到满足、光荣和骄傲;对管理当局的政策和行政会感到不满,其实是显而易见的现象。

外在的保健或维持因素,只能消除员工的不满与怠工,不能激励员工发挥潜力或提高工作绩效。

从马斯洛的需要层级来看,人类有五种主要的需求,由低至高依次为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所属与相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生理、安全、所属与相爱以及基本的尊重,都属于维持因素,如果获得满足,对员工而言,并不能引起满足的感觉。一般来说,只是没有不满足的感觉而已。

因为没有满足的感觉,所以不能产生激励作用。但是,一旦不满足,就会明显地感觉出来。这种不满足的感觉,可能导致不满,甚至引起怠工,不自觉地降低工作意愿,因而降低生产力或工作绩效(如图6-2)。

(插入图6-2)

生理的需求,如食、衣、住、行等,主要在维持生命。安全的需求,产生于生命得以维持,也就是生理需求满足之后,主要在求不受外来侵害,并免于意外灾难。获得安全保障之后,又兴起社会的需求,进而希望得到他人的接受、承认、友谊和社交。社会需求满足后,自然要求他人的尊重与敬仰,形成尊重的需求,表现在力争上游、出人头地,以期获得名利和权位,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声誉。这些比较偏重维持因素的需求满足后,便再高一层,形成自我成就的需求,经由工作所获得的成就,以实现自我,造就立功、立德、立言等不朽的贡献。马斯洛

的需要层级理论,固然未经实证,似乎也难以实证,却获得很多人的认同,可见有独到的见地。

赫兹伯格的双因理论,使我们明白保健因素只能维持,不能产生激励的作用。对于应该维持的措施,组织当然要尽力做好,以奠定激励的基础,使成员不致产生不满的情绪,从而阻止弊害的发生,至少维持可以工作的情境。但是维持因素只有“不满足”和“没有不满足”,不能产生“满足”的感觉,所以常常成为指责的对象,而不是感到激励的对象。我们对员工的这种反应,最好给予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