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企业怎么管
3810800000003

第3章 内外兼修才能做好企业(3)

我们把经跟权分开来看的话,会发现中国式管理有一套大家必须尊重的经,这个“经”与我们整个文化一脉相承。虽然我们每一个企业可以有自己的作风,但经是不能乱变的。我们要把几个不能变的原则确定下来,其他的部分我们来应变,根据大家的意见,随时调整,这样比较好。

我有个大学同学,毕业以后就到了美国,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多年。他的子女都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美国式教育。前年我到美国去的时候,去拜访他,他带着他的孩子陪我一起出去玩儿。当我们一起吃午餐的时候,他的两个孩子吃完以后,很主动地收拾餐桌。这时候我的同学发话了:“不要管它,这里的东西卖这么贵,我们不要帮它收拾。”我当时就感觉到中华文化发挥作用了。美国人的观念是:我不管你价钱贵不贵,我吃完就应该把剩余的东西清理掉。但是我们中国人认为:如果价钱合理的话,我会把你的地方整理得干干净净,可是谁叫你卖这么贵呢?我就不帮你整理,看你怎么办。他就没想到,这样一来,他的小孩所受的美国教育就会遭到冲击。

可见中国人跑到海外,不管住多少年,不管他嘴上怎么说,脑海里面还是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我们不会盲目地替人家清理垃圾,我们是有条件的。这就叫做彼此彼此。

企业文化要尊重并且维持原来文化系统的价值,才能够在安定中求进步。一旦失去了基本价值的支持,我们就算学了一些新的东西,也不能持久。中华文化里面有一些根本的理念是不可以乱变的,其中跟企业文化有关的大概有五点。

1修己。我觉得一个人要相信别人比较困难,要相信自己还是比较容易的。如果连自己都不相信,又怎么可能相信别人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修正一下,使自己很充实地表现出来。并不是说一个人要成大事或者当圣人才需要修己,事实上任何一个主管都需要修己。当你第一天上任的时候,你仔细想一想,所有的下属对你是什么态度,基本上都是两只眼睛一直看着你,看你编什么花样。所有人都要考验你一下,看你有没有好好修己。如果没有,那大家就不会相信你,你讲什么话,都会给你打折扣。因此我们要发挥管理的功能,当主管的最起码要把自己修好。当下属也是一样,主管相不相信下属,会不会给下属比较合适的工作,会不会给下属带来更好的前途,也是看下属有没有修到让他信赖的程度。

2安人。安人跟修己是相对的,修己是独善其身,发挥不了多少管理的功能的。修己之后,能够把自己的力量向外去推,推到每一个人,使得跟你在一起的每个人都感到安,就叫安人。假定每个人都能做到修己、安人,企业一定蒸蒸日上。

3公正。公正、公开、公平这三个词不要一起讲,一般人很喜欢把公正、公平、公开一起讲完,讲到最后没有人相信。奉劝大家都讲这样一句话:“我只能够担保我很公正,但是实际上我不太可能公平。假定机会是无限的,我可以做到很公平。事实上机会相当有限,所以我没有办法很公平。”这样一来,大部分人都能谅解你,觉得你好像很公平。当一个中国人强调自己很公平的时候,大家会一起来证明他是不公平的。至于公开,对中国人来说,公开跟不公开是一样的,所以叫做公开的秘密,根本没有秘密。因此在企业内部,只能够标榜公正,少说公平,至于公开不公开要看情况,有的应该公开,有的不需要公开。有些人提倡透明化,实际对中国人来讲,透明化就是相当不透明,换句话说,不应该让你看到的我不让你看到,应该让你看到的我非常透明,我所讲的透明化是指应该被你看到的部分。

4诚恳。诚恳是最根本的。企业的上上下下都很诚恳,彼此关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5平衡。一切都要求平衡,兼顾就是平衡的意思。一方面要好好做人,另一方面要好好做事,同时在人际关系跟工作绩效之间取得平衡。企业要做到产出的平衡以及资金的平衡,还能够让大家都很愉快的话,我想这个企业文化就相当可贵了。

我们常提到现代化,仿佛现代化的都是好的。如果讲到中国现代化,我们一定要明白,现代化并不是西化。我们还是中国人,只不过要做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人。企业还是中国的企业,只不过要做一个现代化的中国企业。如果我们能够把伦理、民主、科学融入我们自己的企业文化,那企业就非常现代化了。

伦理,就是把我国固有的伦理道德融入企业里面。民主,中国人很重视实质的自由和民主,而不是形式上的自由或是平等。我们要了解,积极服务就是自由,大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服务态度,这就是最高的自由。机会均等才是平等,所以,在企业里面重视大家积极的服务,同时提供给大家均等的机会,我想这是我们所希望的民主。科学方面,大家都非常认同用科学精神、科学方法来处理一些事情。

管理者如果重视伦理、民主、科学素养,就不可能碰到事情就逃避责任,把责任推给下属,自己毫不操心。假定企业文化产生效果的话,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上策,即对主管能够提出坚定的主张,又能够得到同事的大力支持,又有办法激发下属的潜力,那这个人就非常好。不能够做到这一点,最起码也做到中策,即对主管告知我们已经知道的情报,对同事要做好本位工作,对下属要尽量关怀。如果做不到这个,那他是不够格的。换句话说,我们的文化一定有缺失,要赶快修改。所谓不够格的,即对主管只知道盲目地顺从,什么事都不动脑筋;对同事讲究交换,你给我做一分,我才给你做一分,不然的话我就不跟你合作;而对下属只知道采取高压政策。不够格的主管万万要不得。

建立现代化的企业文化,我们要调整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比如,一般人认为儒家是不讲功利的,其实儒家并不反对功利,而是要求良好的功,合宜的利。仁义跟功利不一定是相互排斥的,因为凡是讲仁一定合乎义,义一定合乎仁,仁义就是合适的爱。合适的爱,在企业里就是大家合理地你照顾我,我照顾你。我们所求的功利既然是合理的,我们所讲的仁义又是合理的,那我们的文化就是“合理”的。所以中庸之道就是我们常讲的管理合理化。

工会成立以后,大家需要新的文化概念。我们一直认为,老板跟工会都要凭良心,可是凭良心以后每个人都不满,老板认为工会要求太多,而工会又认为老板给得太少。所以不妨按照以前的说法,先小人后君子,大家在一开始,先派代表坐下来,互相研究一套协议,写成一套协约,这样事先防范,就可以避免劳资纠纷。“先小人后君子”的意思是说,我们没有订契约之前先谈一谈,我要求的你能不能做得到,你有什么困难提出来。如果大家都达成某种协议,不妨写下来,作为共同遵守的协约。这种规范劳资之间有关权利、义务的协约,可以维护企业的安定。企业利润的分享,协约期间内罢工、待工的避免,都可以事先谈妥。只要工会健全,可以真正代表工人,而老板又很诚信,那么这种协约对于中国人来讲就是可行的。

不过老板可能会担心,万一运营不善的话,现在订的协约将来不是会绑死我吗。其实不用太担心,只要大家是诚心诚意的,万一经营不善,大家一定还会进一步商谈,定出一个让步协约。就是说,当初协约没有错,我都答应了,但是现在我有实际困难,你让一步,我让一步,彼此合理让步共渡难关,就不会使老板承受太大的损失。

总之,我们的企业文化最后要达成爱惜管理。“爱惜”就是说我们要彼此爱惜,彼此珍惜相聚的机会,通俗地说,在一起就是有缘,既然有缘你就不必太计较,应该怎么做,大家心里有数。这种管理叫做道的管理,就是用道理来沟通,而不是一切都是论功行赏,也不是说一切都是权威压力,把每个人都当做一个平等的人来看待,这是大家最乐意的事情。所谓爱惜管理,首先要彼此关怀,我们要知道,中国人不是工作导向的民族,如果一开口就讲工作,可能很多人会非常不愉快。我们一开口,你关心我,我关心你,感觉很有人情味,我们就可以自动自发了。这里有一句话值得共勉,我们的企业文化要能够做到大家爱惜我们的企业,爱惜我们的同人,爱惜我们的产品。同人之间少说我,少说你,大家一起讲“我们”,这就是我们的企业文化所要努力的目标。

企业文化有一套发展模式

企业文化的作用就是可以使现有的人员改变成为理想的人员,可以就现在的外界环境来预测未来的外界环境。我们现在有的人有了一些想法,但这些想法不一定是我们的企业文化。因为现有人员的想法如果是不正确的,我们就有必要把它改变。企业文化既是塑造过程,又是改造过程,把现在的人的观念变成我们所需要的。同时企业文化也要根据现在外界的环境来预测未来环境的变化。因为企业不是只求现在生存就够了,还要面对未来,还要适应未来的环境,要能够在未来的世界里面继续生存下去。如果我们的企业文化只能够应对现在的环境,势必无法接受未来环境变化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一方面顾虑到人员,另一方面顾虑到环境,人员的想法要明确化,而外界的环境要弹性化,要能应对未来的变化。

企业文化固然是自然形成的,可是它也需要人力促使它做一些我们所需要的改变。企业文化应该如何发展起来?一般来讲,有三种方式,我们分别称为圣主型、贤相型、集团型。

所谓圣主型,就是企业有一个主导者或者创立者,一般指公司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他本身有一套很完整的而且自认为很正当的价值观,把这些价值观推而广之,就形成了企业文化。此类企业的主管者本身强有力,都富有经验和知识,也有一套很好的理念,又有很坚强的信仰,所以由他们来塑造企业文化,效果相当理想。比如王永庆先生,他在台塑时,经常利用各种机会向员工灌输他的理念,让大家来接受他,使得台塑人都有共同的想法,建立共识,这是很典型的圣主型的做法。

圣主型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是,由创立者扮演施话者,把自己的理念不断地灌输给班底,班底即受话者。受话者接受了施话者的理念后,再扮演第二道的施话者,把这些理念灌输到干部中去,这时候干部就变成受话者。干部接受以后,再传给员工。得到了员工的认同,那企业上下达成共识,就成功塑造了一套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内的社会化过程。

如果企业的创立者不愿意做或者认为自己不够条件来做,可以请一个自己信得过的又敬重的人,让他扮演高明的宰相的角色,帮助企业树立一套企业文化,这叫贤相型。比如统一的高清愿等,他们扮演宰相的角色,代表创立者在企业里面塑造出一种理想的文化。

贤相型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是,创立者觉得自己来塑造企业文化有点困难,不如找个靠得住的人,而且他本身的理念跟自己也很接近,只不过我讲得不那么清楚,而他可以代替我讲清楚,所以请他来扮演施话者的角色。而这个人通常称为老板的红人。他要去揣摩创立者的想法,通过彼此的沟通,把自己的理念说给创立者听,创立者认同以后,他再去把这套理念向干部们传播。当然这要看这位红人的声望、能力及表现能不能被干部们接受。如果能接受的话,干部们就愿意扮演受话者,把红人的理念向员工推广,获得员工的认同。

集团型的意思是说企业的创立者,以及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通常都是高层主管,他们采取互动的方式来共同塑造企业文化,比如宏碁等企业。

集团型企业文化的塑造过程是,创立者跟高层主管在年龄、背景、能力方面都相差无几,高层主管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大家谈得来,又常常在一起,因此采取头脑风暴的方式,找出企业应该树立的文化到底是什么。由创立者跟这群举足轻重的人物共同扮演施话者的角色,使干部了解他们,接受他们,当然这当中也免不了要有互动。互动的结果如果达成共识的话,那么员工很快就会认同。

宏碁的文化就是集团型的,由施振荣先生和他身旁的一些重要的高层互动而成。施振荣先生认为,人性本善的管理模式,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第一圈的建立,即他跟举足轻重的人物是不是能够真正地达成一致的看法。只要这些人达成共识,第一圈就建立起来了。日后所有的员工都会被第一圈所同化,因为就算有员工不相信人性本善,想要混进来,伪装成为大家的同伴,也很快就会被拆穿。如果他没有被拆穿,就表示他伪装得好,伪装到最后,也变成真的了。所以只要第一圈够强,本来是真善的当然会融入我们的圈子,本来是伪善的,迟早也会被我们同化。施振荣先生强调,如果认为人性本善是正确的,而且要用做企业文化的中心思想,那就应该贯彻到底。不然的话,员工认为这种口号不过是一种形式,不具有实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