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中国企业怎么管
3810800000040

第40章 时常自省才能成就未来(2)

第三,谋定而后动。任何事情,最要紧的是动脑筋,任何事情先动脑筋想好再去做,应该能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胜败不是决定于打仗之后,而是决定于打仗之前,先预测一下胜算如何再作决定,比较保险。说话要说到要领,要能够打动对方的心,不可以存有偏见,不可以忽略当前的事物,还要看出任何事情的征兆,最好能够防患于未然。假定做不到,也要及时避免后患,随时注意天时、地利、人和,这就是谋定而后动。

中艰干部严守上下的分寸,尽量把功劳让给上级或者下属,一切谋定而后动,那么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我们把范围扩大一点,所有的管理者最好常常按下面十个方面来反省、来修己:

第一,能不能经常提出正常而正确的主张。管理者经常要提出一些主张来,不过这些主张必须是正确的。

第二,能不能勇敢地承担自己的工作。虽然我们一再说别人能做的尽量让别人去做,但是毕竟每一个管理者都还会保留自己的一点工作,这个工作不管多少,是不是自己都很勇敢地承担起来,是不是能够以身作则。

第三,能不能用平常心来对待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平。你样样要求公平,最后就会感到自己很委屈,就会经常埋怨,心理就不平衡,这样就会影响自己的工作。我们以平常心来对待,不公平就不公平,这次不公平下次公平就补回来了。

第四,能不能尽量减少例外行为。管理一定有例外,任何制度不可能没有例外,但是我们还是要求尽量减少例外。主管就是要做例外的事情,但是每件事情都例外,那就相当于没有制度,而且是破坏制度。我们有制度,也要承认有例外,还要尽量减少例外。

第五,能不能很宽和地待人,并且常常反省自己。我有什么做不到的,我有没有什么地方对不起人家的,我是不是越来越霸道了……

第六,能不能审慎地面对自己的工作。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做久了以后就觉得我这么有经验还怕什么,听我的不会错。这样的人很容易阴沟里翻船,所以始终保持审慎的态度应该是比较好的方法。

第七,能不能用心来了解对手。我们不要害怕对手的存在。世上永远有对手,我们不可能垄断整个市场。竞争对手要发展,我们也要发展,老是埋怨没有用,不如用心来了解它。在企业内部,我们也难免有对手,也应该用同样的态度,用心了解他,包容他,化解他对我们的误解。彼此更了解,才能密切合作。

第八,能不能对事情追根究底,不敷衍了事,又能够尽量不得罪人。有的人为了追根究底,不敷衍了事,就会得罪人,这就是不懂得兼顾。有的人为了不得罪人,很多事情马马虎虎,不了了之,那也是不对的。

第九,能不能忍耐,成为有泪就往肚子里咽的人。一个人地位越高,就越有可能遭受更大的阻碍。所以一定要有更强的忍耐力,假定碰到很大的阻碍,很大的挫折,能够把眼泪往肚子里咽,那就表示自己有足够的忍耐力,将来能够做大事。

第十,能不能拿其他行业企业的经营方式,来作为自己企业改革的参考。我发现有很多人老是跟同行业的人打交道,认为和不同行业的人没什么话好讲,也不想了解别人的经营模式。其实不同的行业,其经营的道理是相同的。就算你是保险企业,我是百货企业,我不妨听听你的经营理念,看看有没有可以借鉴的。还有些人正好相反,越是面对同行的人越是谨慎,很多话都不敢讲;越是面对不同行业的人,越没有顾虑,说话不着边际,拼命把自己的心得讲出来。我们听一听,吸收一点经验,得到一些启示,回去调整一下,变成对自己企业有用的东西,何乐而不为呢?从员工到老板,每个人都要修己,这才是我们不断进步的动力,我们今天口口声声要社会安定,要经济繁荣,要大家提高生活品质,最根本的还是要常常地修己,常常反省自己,修造自己,改变自己。修己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认识自己。

第二个阶段,控制自己。

第三个阶段,成就自己。

在认识自己方面,我们建议某些人去做做性格测验。为什么只是某些人?一个不了解自己的人,尽量多做一些性格测验,但是这样的测验只是告诉你,做某些事情可以,做其他事情不可以,它不是万能的。我们劝一些人去做做智力测验,目的不是让他们知道自己有多聪明,而是知道自己有多笨。一个人抱着想知道自己有多聪明的心态去做智力测验,往往很失望;一个人抱着想知道自己有多笨的心态去做智力测验,就有助于他培养自知之明。我们要做健康检查,才知道自己是否健康。我们要了解一下自己的价值判断、价值信念、价值取向是什么,就知道如何调整。我们通过性格测验、智力测验、健康检查、价值取向等形式可以认清自己。

在控制自己方面,我们处在自由民主的社会里,最要紧的是每个人要控制自己。不要老是说“不要让你的权利睡着了”,相反我们要强调“不要让你的责任睡着了”。每一个人时时处处想着自己的权利,要争权利,但是忘记了自己的责任,这才是糟糕的。我们要明白自己能力有限,知道的很有限,我所能够做的也很有限。这样一来,我们才会了解别人的重要性,来了解跟别人合作的必要性,从中来成就自己。

一个人在不能肯定别人之前就肯定自己,一定很狂妄,一个人肯定了别人再来肯定自己,就能够比较健全地发展自己。在成就自己方面,我们提出六点,大家一起来勉励。

第一点,要知人善任。不管哪一个阶层的主管,尽量来培养自己知人善任的能力。

第二点,有容乃大。一个人度量要大,要容纳一些自己看不惯的事情。

第三点,真诚服务。要用真意来服务人家,有能力的人不能骄傲就是这个道理。有能力是上天给我们的优厚条件,我们要是骄傲,就对不起老天爷。我们来尽量帮助别人,服务别人,才对得起老天爷对我们的特别照顾。

第四点,仁爱为怀。我们要了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所以我们要尽量地去关心他,尽量地让他的立场能够站得稳。

第五点,信义为重。每个人要讲信用,要讲义气,讲义气就是说一切讲道理,“义”就是“适宜”的意思,适合的事情多做,不适合的事情少做。

第六点,知命乐天。要知道我有一个命运,但是我不一定认命,我可以创造命,能创造到什么地步就创造什么地步。这才是我们每一个人可以走,而且应该走的路。

大家都重视修己,就会不完全依赖企业的制度,而是依赖自己对自己的约束,每个人都约束自己把工作做好,把责任完成,由小而大,我们的企业一定就会生生不息,每一次都能够很顺利地完成自己所定的任务。

时常自省才能成为好老板

好老板没有固定的参考标准

怎样才算是好老板?我的看法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当好老板,因为人们心目中好老板的标准不一样。有的员工认为,老板脾气凶一点不要紧,只要能够跟你学到本领,你就是好老板;有的员工则认为,老板这么凶,看到你我的情绪就不好,你要教我,我也不愿意学。可见员工的心态不同,我们没有办法说哪一种类型的才算好老板。不过我们还是有个最低标准的,能够把员工带好的,就算好老板。能够带好十个人,你就可以做十个人的好老板;可以带好一百个人,你就可以做一百个人的好老板;假如你能够带好一万个人,那么你的企业规模就可以扩大到一万人……

我们也可以缩小一点范围,当我们听到一个老板在赞美下属的时候,就感到他是一个好老板;一个老板始终骂下属,就表示他没有到达好老板的境界。老板心里最清楚,员工是不是尽到责任,是不是把工作都做好,有没有达到预期的绩效。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老板不可能愉快地赞美下属;假定老板能够愉快地赞美员工,可见他的员工工作做好了,责任尽到了,预期的绩效也达到了,那就表示他是很成功的,我们就可以认为他是个好老板。

一般来说,要想成为好老板,要记住三句话:

第一句,要好心。老板可以做错事情,老板可以骂错人,但是你不能存心要害人,当老板心要好,要公正。因为员工跟你在一起,没有功劳也有苦劳,那你就要照顾他;就算照顾不周,也要好好教他;就算没有把他教好,也不能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