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木曰炎上,水曰润下
38186100000008

第8章 为种田有一争

水是必须属于农民的。这是在我会念种田的经时,就一直这样认为着了。但也从我上学开始,读了自然了解到中国的水土资源依十分匮乏,需十二分珍惜。

最开始读到“地球最后一滴水可能会是人类的眼泪”是在小学,虽然学校广泛宣传这句话的涵义,但当时我们倚着自己身为湘南人,背靠湘江,“江水绿如蓝”,缺什么都不会缺水,故对水资源匮乏理解的很少。

但是当2010年西南旱灾灾情在全国火速传开之后,才料想到事情的严重性。在我的记忆当中,故乡之水是最为可爱的,曾经每当放牛暮归时分,有水的地方,微波粼粼,牛看见了也要去洗个澡或者喝口水,而我看见了呢?只觉得那像块绿宝石,在如丝绦一样的水草的映衬下闪闪发光。但是当时,当看见曾经那样肥沃与富饶的田地裂开了一道道口子的时候,似乎我的心脏也开了一道道缝。而不久后,传出来的有关西南干旱的照片更骇人听闻,于是我心想难道就没有其他的办法遏制这场日益严重灾难?

当时,我还在高三的教室。但是我的心情却跌落低谷,如果是其他农民的灾难,是否也同样如同是我自己的灾难?

也许我和其他的同学一样毕业了之后,也同样可以进入城市找到好的工作,生活工作不用着急不用愁,但是毕竟,我是一个农民,必须得本着农民的本分做事。

我一想到之前的我,还是读小学的我,作为一名农民的我,最怕的就是田里缺水。如果没有了水才没有了收成,没有了一切,故管好田里的水尤为重要。

但是现在,似乎人们的一切观点都在不受任何约束和控制的在改变着。党中央和******提出依然要加快建设小康建设的步伐与进程之后,全国各地依然只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为了盖房子、修马路,一切的发展似乎都在朝着扩大城市的范围,而且各大新闻也只热播着要不断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于是很多人最先讨论的问题是如何致富的问题,譬如说马路要怎样修、房子要盖得有多好,车子要买哪个牌子的。

虽然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道理:民富则国强。如果人民不富裕,国家哪能够日益强大。但是我的内心却还是纠结为什么国家非要只把这个富字摆在首位?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令人烦恼的事情呢?

城市在受污染,农村因为盖房、烧炭、做家具等,树木每年也会在减少,难道这些都不需要明确的措施去管理?我不是要反对城市的一切建设,但是试想,一座城市周围的城镇,多一个商业中心就会少一片森林,同样也会失去一片水源,甚至还会带去一切污染。而对于农村,一户人家不就姊妹兄弟一两所房子就足够用了吗?所以为什么还要那样辛苦的将人力、物力、财力全部都调到城镇的建设中来。无论如何,我都是支持农村建设的。

我所说的支持农村的建设,不是我要在农村搞怎样的建设。说到底,我是一个农民,我还是一个学生,我没有钱回去农村就能够直接搞建设,或者说连一个大棚都搭不起。

所以我真的不希望国家把一个富字摆在第一位。因为毕竟不是勤勤恳恳种田的农民会有多富。如果农民真的一辈子只种了那一亩三分地的,你说他到底能有多富?

但是恰好是这样朴实无华的农民才能够将水和土地管好。如果真的不是他们能管好,那么请问到底还有谁能够将田地和水给管好?党和国家领导毕竟也都不会去管你家里的田、你家里的水、你家里的事。

故说到底我是一个农民,我也穷惯了。是农民看到的是田还是田,看到的是地还不用说的是地,看到要是田地里面缺不缺水时,还是要管好的是自己家的田地和田里的水。

所有的还好好种田的农民也都靠的是自己,靠自己的一双手,靠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正如作为一个农民,你不相信自己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就能够养活自己就是不行的,而这个国家的每一分土地要想都有有其最珍贵的价值,也只靠的是这样扎扎实实的农民!

我是农民出生的,我想即使我长大,我还依然是农民人的骨气,我也庆幸自己一生下来就一直呆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所以才拥有了如土地一般黄种人的骄傲。

我记得曾在儿时,被奶奶背在肩膀上去干农活,等到我终于能够坐起或者走路的时候,我就一直跟着她呆在田埂上。夏天农忙时,她就在几茬高粱中间用稻草给我搭一处阴凉地,一坐就是一整天。即使到能够懂事时,大人们也还都嘲笑我,只要用手指指我之前坐过的地方,就会笑出一片声音来。

等我长到六、七岁的时候,就开始没得闲了,有了一些力气就要算个劳动力了。算个劳动力,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那会儿,就会常常跟着爷爷、奶奶和还有村里的人一起去修水渠。

听爷爷说引渠水入田是每个种田的人首先考虑的事情,故每年春天修水渠时,都必须全村每家每户都要出工。当时听爷爷说,大家一起这样做事呢,第一是要考虑为避免日后大家用水起争执,故大家一起修,也是要探明水渠的走向,这样保证每家每户都能够在干涸的季节挖到水。第二,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大家伙在春天就一起做事,相互帮助了,可以一起商量今年的种田工作安排。

那时候,自己虽然走过去还不懂要做什么,或许大人的眼里,小孩子只是贪玩,不过顶多算得上是站在一边观风景的,于是听大人们聊天之类的说到我们这些,我就开始反驳:我才不会因为是个小孩儿,做事就不比猴儿还麻利。于是爷爷见我脾气那样骄傲,也眉开眼笑,嘴上也乐呵呵的说道:“大人说话还不是为了夸奖你,如果你真的过来拿起锄头挖罗。不会挖就去拿把小镰刀来把渠道边的茅草割掉。”

在我的眼里爷爷永远都是健壮而没有什么阴脾气的,所以他说我的每一句话,我都会很入耳。从来他叫我去东,我也绝不会往西;他叫我严肃点,我就立即板着脸,怒目圆睁。从来都能够第一时间达到他的要求。

所以我一转身就小跑回去拿起镰刀就跑回来然后就把渠道两边的茅草都割掉了。但是割完之后,手上面立即就有了茅草的划痕和握镰刀太用力留下的水泡。于是,等我奶奶一见我握镰刀的手,居然握的那么紧,就突然开心得惭愧了起来似的。开心,是因为我居然小小年纪就能够那样干活了,惭愧,是我的一双手早就是怎样的一双手?毕竟母亲的残疾也有她没有带她及时就医的原因,故才造成我这么小就要总跟着她们做事。而且我在那样的年龄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拨草了,也因此我的指甲也经常会因为遇到最坚韧的茅草而断裂。

故我也经常为这一点而自豪:我可能就是那挨千刀的命,一双手就是好了再被割,割了又再好。于是首先终于挨了个千刀,我也没有事。

所以,我也天不怕地不怕,不相信自己会捅篓子,也不会有什么大碍发生。

于是在我八岁的时候,我就不仅要在春天的时候也跟着去修水渠,而且在夏天干旱季节晚上也要跟着去守水。我妈生怕我会有什么危险,但是我却满不在乎地说:“如果我爷爷都没有危险,就有什么危险。晚上田里比家里都凉快。

储水的水库离我们村也很远,一般在田里特别干旱的时候才会放闸,故放闸一次也是要钱的。如果花了钱到时候田里还没有来水,那就会特麻烦。故放闸的时候,人一定要去守水。

我们守水的时候,总是晚上就睡在搭在田埂上棚子,有的地方搭的棚子是用稻草做的,有的地方是用木板、竹子做的,或者也有用泥砖砌的。

事实上,我们一般晚上12点的样子,水就会到田里面了。但是还是会一直等到田里的水满到田埂上了之后,就可以去告诉那个管水库的关闸门,然后再关挖水的渠道口子了。最开始,我是不知道自己要做些什么的,但是最后爷爷总会告诉我,也把别人家的田的口子扒开,然后从他的田里一直放水下去就到了我自己的田里。实际上,这一切的操作都是非常简单的。但就是要记得把扒开的田口子给关好。当然,他也告诉我,如果自己家里的田要挖水,一定要问别人的田不要先施肥。以免肥力流失了。事实上,为挖水的事情,村里的人也有很多的磕磕碰碰的,但是将稻谷收割完了,今年种田的事情也忘到九霄云外了。

不过在这样的晚上,爷爷也会经常拿我打趣,说:“你今后就只继承种田的这一套,从现在开始算起来龙去脉也都能够搞得清楚了,以后靠种的田也不愁一天三顿饭了。”

我稍微想了一下,靠种田这一项也是不可能的,至少我的能力还在种好家里的这些田地之上,于是如是地说:“靠不靠种田,我想我最起码能当会计,至少我现在就知道了怎么卖货,怎么算账了。”但是我一想,爷爷应该说了什么就是什么,也不可以让他不高兴,所以又急忙解释着说:“不过,我也觉得种田才好玩我也喜欢种田。”

种田的人肯定是要把田种好,这是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是爷爷听了此话,似乎很不开心。他闷闷地叹了一口长气,犹豫地想了一下对我说:“做别的事情也有做别的事情的道理。难道你还没有干过别的任何一样事情,就知道做别的事情就不好。”

但我一想还是认真地反驳:“种田的还是专心种田有什么会不好。又不是我不会插田,不会割稻。袁隆平是个农民还不也研究出了杂交水稻。农民一辈子都要跟稻谷打交道的,手上面摸着扎手的谷子,才觉得亲切。”

“怪不得哟,别人总说你这么小就插秧插到停都没有个停,还以为是我们逼了你似的。”爷爷卷了一支旱烟,继续跟我说。

“那还不因为我插的快呗,谁就能够追得上我吗?”我还是无比骄傲的看着自己种下去的禾苗。

“插得快就算插一辈子也要会其他的好吗?你以为袁隆平那样好当。其他的什么都不会,就想当袁隆平!”

于是我一听这话,都更琢磨不透爷爷的意思了,袁隆平是袁隆平,话题扯到别人的时候就会有分歧了,于是我开始沉默。于是爷爷更保持沉默。沉默了一会倦了就在田埂上睡着了。

从那时候到现在,后来读书这么多年加上现在出来工作这么多年,如今都已经好久都没有再下过水。似乎听到昨天知道我的人还在怀疑着问:难道你真打算好今后一辈子就睡在田埂上?”

从前种田的日子就是这样无忧无虑的过着的日子,但是现在真的没有想到一晃就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有关种田的事早就在我的生命中留下了一道道刻痕,却永生难忘。

于是在2010年时,想到那些没有水而干旱的田,想到那么多没有水而渴死的鱼,我想,我是怎么样都该去为农民有一争的。

俗话说:水到渠成。如果没有了水,就没有了渠,没有了渠,农田也会干涸,而最后颗粒无收。如果不是农民在管着自己的田,管着田间的水。可想而知一个国家,农民的地位会有多重要。没有科学的农民,就没有科学的管水用水方式。而农民管水?用水要怎么管?

像管钱一样管着就好了,存的钱比用的钱多,就万事顺利了,那么储存的水比一年灌溉用的水还要多,也就没有问题了。

那要如何储水?这对于一般人来说还是一个难题。古代人修建运河,疏通河道,以大江大河成为储备水源的天然屏障。那距离河道远的地方呢?

我的家是在距离河道非常远的村庄,故引河流的水也非常困难。但是,我的爷爷却在每块田的旁边多留了一条储水的深沟,还挖了泉水出来。我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么神奇,为什么我家里的每一块田地旁边都有一口井,但总之这是他和我的爸爸特意挖的。

最开始,听爷爷说,如果把这口井留出来,以后干活的时候也不愁水喝,干旱的时候也不愁水用,即使这里留出来的泉眼很小,但是实则已经挖了几米深才挖到。

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实际上想一下,如果一个地方,特地挖了一个洞几米到几十米,最终水都会朝这个洞流进去,即使不是真正的泉眼,也是会有水会往挖出来的地方涌的。于是再加几块大的石头在上面,留一个口子,于是一个乡野的水井就造好了。

我们生于南方,本来不需要担心水。但是一想到西南的旱灾,总觉得如果他们能够用一些好的方法先储到充足的水就好了。我知道的,不是他们那里没有水井,听说地都早已被挖得千疮万孔了,井还是干了。因为井里的水是从地下来,地都完全干到几丈深的时候,井也自然会干枯。

当然,除了这样的大灾,拯救干旱的方法也有很多,比如说人工降雨、滴水灌溉等。

但是我知道的,除了以上建水库呀,挖井或者留水沟等,也能否在山脚下修一个地下深一二十米、上面依然高几丈的水塔?比如说跟我们之前小学五年级时在学校里的那个一样的,作为水井与宿舍的中点站,插根水管,装一个压力器或者马达就可以想用水的时候就放水,不用的时候就关闭?这样,至少在雨水充沛的季节,可以将雨水也可以引到水塔中。

如果真的能够这样将水塔建起,在山上种植一般的作物,比如说果树、药材、花卉等都可以实现了,这样常耕作也能够利用自然的力量涵养水土了。

不过,如果一个地方真的没有很多会种田的农村劳动力,没有能够管得了水的种田人,那么,即使有再多的方法也无济于事。毕竟会达不到那种要求。故种田的人,有时候必须像田里流不走的水一样,守好自己家里的田,给农村以最鲜活的力量,生活才会最稳固,内心也才最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