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乐昏君的欲望游戏
3830700000054

第54章 忠奸不分的李存勖

公元911年8月,盘踞幽州的燕王刘守光自称为皇帝,并发兵进攻已经投靠李存勖的王处存。晋受到来自北部的威胁。王处存向李存勖求救。李存勖立即派周德威率兵三万前往救援。

周德威率军苦战数月,于912年正月攻占了涿州,进抵幽州城下。又经过十个月的攻坚战晋军占据了幽州城外的全部州县并围刘守光于幽州城内。十一月,李存勖亲赴前线督战,晋军将士深受鼓舞。奋力攻城。终于拿下幽州城。俘虏刘守光,占据了幽州的全部。

在李存勖精心治政并努力向外扩张期间,后梁发生了内乱,朱温被儿子朱友珪所杀,朱友珪又被兄弟朱友贞杀死,后梁元气大伤。

公元915年,李存勖乘乱进驻梁地魏州,安抚百姓,惩处凶暴,稳定了魏州民心。后梁派大将刘郭前往争夺。刘郭占据了魏县。李存勖率五百骑兵前往刘郭营垒附近侦察,刘郭事先有备,埋伏五千士卒于丛林之中,李存勖遭十倍于己的兵力包围。他临危不惧,从中午杀到天黑,救兵赶到才得以脱身。刘郭想袭晋阳,因李存助早有防备而徒劳一场。公元916年2月,为诱使刘郭出战,李存勖谎称回晋阳,实则去贝州(今河北清河县)慰劳士卒。刘郭果然宋攻魏州,此时李存勖已返回魏州并与守将李嗣源一起率魏州士卒全力出击,另一位晋将李存审则从刘郭背后杀出,刘郭腹背受敌。经过激战,刘郭失败南逃,李存勖亲率骑兵紧追不舍,刘郭再度被包围,经激战,晋军歼后梁军七万余,刘郭只率数十骑逃走。此战之后,后梁对晋的军事威胁已不复存在。

经过几年的征战,晋军土扩千里,兵增十万。后梁龙德三年(923年),晋王李存勖在魏州称帝,国号大唐,改元同光,同年亲率大军渡过黄河,攻克后梁国都汴京(今河南开封),而后移师西进定都洛阳,终于统一中国北方并西蜀东巴,建立起较为强大的后唐帝国。

李存勖一身是胆。每遇重大战役,他总是亲临战场,打到关键时刻,又总是披坚执锐亲自上阵,带头冲杀。

在围攻黄河南岸军事重镇杨刘城的战斗中,进攻部队为城壕所阻,李存勖命令部队把壕填平,自己带头扛起一捆芦苇冲在前面。士卒大受鼓舞,一拥而上。

李存勖经常率少数骑兵前往敌营侦察,因此多次遭敌围困。每当此时,李存勖总是冲锋在前,一马当先,杀出一条血路带领士卒突出重围。有一次他乘李存审大将不在位之机,仅率数百骑出营侦察,而后又仅留十余骑兵跟随登上河堤观察后梁大军的阵营,被敌发现后受到敌五千兵马的包围。李存勖跃马挥刀,视死如归,硬是从数十重围困中杀开一条血路率领几名骑兵冲了出来。部下认为这样太冒险,极力劝阻他不要这样,他却说:“定天下者,非百战何由得之,安可深居帷房以自肥乎!”充分显示出一代战将的风姿和品格。

此时,其母曹太夫人已逝,李存勖失去了有效的监督,渐渐地,其人性丑恶的一面也逐渐发挥出来,逐渐地骄奢淫逸起来。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

李存助在创业时期还是很有作为的。他把内政交给张承业。张在晋阳,发展生产,鼓励农桑,积蓄粮草,组织兵马。为李存勖建立起一个巩固的后方基地。

李存勖在军事上是很有作为的。他使晋军由弱变强,先后通过军事手段消灭了北方的割据势力;攻克了开封,灭掉了后梁;北征契丹,建立起巩固的北方政权;后来又灭掉了前蜀国,建立起后唐政权。

军事斗争基本结束,政权稳固之后,李存勖逐渐走上了安逸淫乐的道路。他吝啬财物、信谗拒谏,宠用伶人和宦官,剥夺功臣名将的实权。

李存勖在战场上出生入死,不惜生命,是员勇将;但是在政治上,却是一个昏暗无知的蠢人。称帝后,他认为父仇已报,中原已定,不再进取,开始享乐。他自幼喜欢看戏、演戏,即位后,常常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并自取艺名为“李天下”。有一次上台演戏,他连喊两声“李天下”!一个伶人上去扇了他个耳光,周围人都吓得出了一身冷汗。李存勖问为什么打他,伶人阿谀地说:“李”(理)天下的只有皇帝一人,你叫了两声,还有一人是谁呢?李存勖听了不仅没有责罚,反而予以赏赐。伶人受到皇帝宠幸,可以自由出入宫中和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群臣敢怒而不敢言。有的朝官和藩镇为了求他们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还争着送礼巴结。李存勖还用伶人做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置身经百战的将士于不顾,而去封身无寸功的伶人当刺史。此外,李存勖还下令召集在各地的原唐宫太监,把他们作为心腹,担任官中各执事和诸镇的监军。将领们受到宦官的监视、侮辱,读书人也断了进身之路。同时,李存勖又派伶人、宦官抢民女入宫,有一次,竟抢了驻守魏州将士们的妻女1000多人,搞得众叛亲离,怨声四起。

伶人得势,招来各种心怀鬼胎之人的巴结,许多人用重金贿赂伶人,因此得以封官,而那些正直敢言者却遭诬陷。比如,平定前蜀的大将郭崇韬因刚直得罪伶人,被诬陷遭杀害。

李存勖的安逸生活没过多久,朝内矛盾四起,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另一战功卓著的大将李嗣源也险遭杀害。是年三月,李嗣源在将士们的拥戴下,率军进入汴京,准备自立为帝。李存勖得讯忙拿出内府的金帛赏给洛阳的将士,逼他们开赴汴水。军到中牟县,听说李嗣源已进入汴京。李存勖知道大势已去,急返洛阳,路上兵士逃走一半。回到洛阳后,他试图抵抗李嗣源的进攻。四月,李嗣源先锋石敬瑭带兵逼近汜水关(河南荥阳汜水镇),李存勖决定自己率军去扼守。丁亥日,军队按照他的命令在宫门外等候出发,李存勖正用早餐。这时,被提升为从马直(李存勖亲军)指挥使的伶人郭从谦趁军队都调到城外候命???机发动兵变,带着叛乱的士兵乱杀乱砍,火烧兴教门,趁火势杀入宫内,在混乱中射死了前来带领侍卫抵抗的李存勖。李嗣源攻入洛阳,派人从灰烬中找到了李存勖的一些零星尸骨,葬于雍陵。李嗣源自己又当上了皇帝。

李存勖少时酷爱戏曲音乐,战事结束之后,他不思治国,却过起迷恋戏曲的日子,他终日与伶人(唱戏的)泡在一起,对他们言听计从,宠信甚重。这些人随便出入宫室,无人敢于阻拦,他们诋毁朝臣、干预朝政、献媚取宠、屡进谗言,使有才能的将领和大臣被罢免,而唱戏的却作了大官。

李存勖的事例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人作为一种动物,受利益驱使的贪欲是一种先天俱有的本能,如果没有一定的制约监督机制,这种本能的渐渐膨胀,就必然会腐化堕落而骄奢淫逸了。在这种情况下,是民者,祸及一身,是官者,祸及一方,是君者,祸及一国,我们从中国数千年来的三百多名皇帝来看,真正称为明君的,不过十数位,而庸君和昏君却占了70%以上。

综观李存勖一生,能征善战,悉于用兵,以弱胜强,终成帝业。但他有致命弱点,自娱声色,重用伶官,忠奸不分以及迅速增长的骄傲狂横,终使众叛亲离,人心思变,来之不易的帝业,迅速崩垮,落得内讧立起,身死国灭。

李存勖的事例还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单纯靠人之间的监督是不稳定不可靠的,还需要制度体制以及制度以外的监督。因为监督的人是有变化的,而且还会有生老病死。李存勖就是一例,明万历皇帝在张居正逝世后的胡作非为也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