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容青史尽成灰·春秋战国卷
383700000003

第3章 郑庄公缘何『小霸』(3)

连最基础的孝道都沦丧了,其他的更不用说了。统一的国家理念,传统的井田制,莫非王土莫非王臣的忠诚,一切不是"崩"就是"坏"了。表面的平静下,一个全新的争霸时代正山雨欲来风满楼。喜欢找麻烦的郑庄公,就是其中第一个弄潮儿。

在和母亲和解之后,安定了内部的郑庄公,开始对外找麻烦了。

郑庄公找麻烦的第一个对象是许国。这是郑国南边的一个小国,国土小,却是郑国向南发展的战略要地。这个小国是有背景的。它和当时的强国,比如宋国、卫国都有战略同盟关系。郑庄公却不气馁,你拉"背景",我也拉"背景"。郑庄公拉来了东面的齐国和鲁国,通过出让田地、赠予金钱等手段,和这两个当时的强国结成了战略同盟。有了背景的郑庄公,开始行动了。他亲自率军击败了宋国、卫国、陈国、蔡国四国的联军,把宋国的公子冯扶持做了国君,成了听命自己的乖乖仔。打完了许国的背景,就该打许国了。公元前712年,郑庄公与齐国、鲁国联合吞并了许国。因震慑于郑国强大的战斗力,作为盟友的齐国和鲁国都被吓怕了,不敢找郑庄公的麻烦,反而主动让出了地盘,由郑庄公独占许国。这时候的郑庄公,其实已经成为郑、齐、鲁三家联盟里的老大。

但郑庄公做老大,有人是不高兴的,比如贵为九五之尊的周天子。

这时的周天子,就是迁都洛邑的周平王。在周平王眼里,郑庄公算什么?我们家的客卿而已,实在往近了扯,也算是本家族亲人。周天子的客卿,任务是协助周天子处理国家政务,而郑庄公竟然找麻烦,所以周平王也决定找他的麻烦,找了个借口把郑庄公的客卿权力给取消了。毕竟这时期郑庄公羽翼未丰,周平王势力削弱,所以沟通了几次又和谐了,就有了著名的"周郑交质",即双方的儿子各自到对方的地盘做人质。贵为天子的周平王,此时却不得不和郑庄公平起平坐,怕的,是郑庄公找麻烦。

周平王过世后,他的儿子周桓王是一个不怕麻烦的人。不怕麻烦,当然也就要找郑庄公的麻烦,王位的屁股还没坐热,就先收回了郑庄公作为周王室客卿的权力。接着在郑庄公来朝拜的时候,给他摆足了做大王的谱,极尽羞辱。过了没多久,又自作主张,把郑国周围的田地划到了周王室名下,搞起了圈地强拆。一系列的麻烦。仿佛一连串的"三板斧",狠狠地朝郑庄公砸来。

郑庄公的反应很简单,伸直了脖子让你砸。

剥了我客卿的权力,没关系,无官一身轻嘛。给我摆大王的谱,也没关系,咱装傻充愣打哈哈。抢占我的地盘?那更没关系,钱财身外物嘛,你爱占不占。几番的退让后,周桓王胆气足了。看来你也是一个怕麻烦的人,既然怕,那就干脆给你找个大麻烦。

这一找,就找大了。

公元前707年,决心彻底解决郑庄公这个麻烦的周桓王,纠集了陈、蔡、卫各诸侯国的军队讨伐郑庄公。这次出师的缘由,当然不仅仅因为看郑庄公不顺眼,彼时周王室权力虽然走向衰落,但毕竟还是天子,要维护其君临天下的威仪,像郑庄公这样已经尾大不掉的诸侯,再麻烦也要砸下去的。何况春风得意的周桓王认定,郑庄公也不过是徒有虚名,我几次给他找麻烦他都不敢接招,一口气灭了他似乎不是什么难事。打掉一个郑庄公,树立我做大王的威仪,捍卫周王室的权威,似乎也是手到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