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职场,最基本的就是干活做事。而这活怎么干,事怎么做,里面可大有门道。所以,办公室中的潜规则你就不可不学。当你将这些潜规则运用得得心应手后,升职加薪就只是个时间问题了,而且还是个短时间。所以我们要说说办公室那些事儿,谈谈办公室那些人。只有把事情捋顺了,同事摸清了,你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潜伏,在什么时候该冒头儿,哪些该让哪些又该争。如此一来,这个办公室缺谁都行,就是不能缺你。
荣华鸡为什么干不过肯德基
荣华鸡是土生土长的中式快餐,并且在公司刚刚成立的头两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公司最高日营业额11.9万元,月平均营业额达150万元,两年累计营业额达1500万元,职工两年内发展到近300人。不仅国内地区向荣华鸡发出邀请,就连一些外商也要求荣华鸡飞出国门。1994年,荣华鸡在北京开了第一家分店,并声称:“肯德基开到哪,我就开到哪!”
刚开始的时候,荣华鸡的生意确实超过了肯德基,让中式快餐扬眉吐气了一番。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与肯德基的较量中荣华鸡逐渐落入下风。2000年,荣华鸡快餐店从北京安定门撤出,标志着在与肯德基的大战中荣华鸡以失败告终。那么,荣华鸡为什么被肯德基啄得这么惨呢?这我们就要从创立荣华鸡的新亚集团的领导层的经营方式进行一番分析了。
上海新亚集团是上海旅馆业、餐饮业的龙头老大。里面国家级的厨师能有好几百名,要说产品的花样与口味,肯德基绝对处于下风。但是这些名师恰恰成了症结的所在,原来,这些名厨都是手工化操作,每天烧出来的口味都不一样,而且教徒弟也没标准,因而,食品就没办法根据标准进行批量化生产。而肯德基在产品背后有着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不仅每一个环节都有着严格的质量标准,而且还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这些标准得到一丝不苟的执行。肯德基在细节上也是做到了无微不至。作料搭配的精确分量、切素菜与荤菜的先后顺序与刀刃粗细、烹煮时间的分秒限定,乃至于点菜、换菜、结账、送客、遇到不同问题的文明规范用语,这些都有严格的规定。而包括荣华鸡在内的所有中式快餐,恐怕还没有细致到这种分上吧?荣华鸡在与肯德基的较量中败走麦城的原因,一言以蔽之,就是细节决定成败。
不仅商场遵守着“细节决定成败”的法则,职场也是如此。一个在工作中大大咧咧的人,必定也是一个不得不辛勤换工作的人。只有那些心思细腻的员工,才是这个法则的赢家。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位叫阿基勃特的员工,他在出差住旅馆的时候,在自己签名的下方总会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这样的字样,而且在一些书信或者收据中他也这么写。同事们开玩笑称呼他为“每桶四美元”。
这件事最终传到了洛克菲勒的耳朵里,他惊叹地说:“竟有如此努力宣扬公司声誉的员工,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就出现了董事长邀请小职员共进晚餐的一幕。
后来发生了什么样的事呢?在洛克菲勒卸任后,阿基勃特就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一个小细节,成就董事长。如果你像阿基勃特一样,不忽略那些细节,说不定你就是下一个阿基勃特。
那么,在工作中又该如何把细节做好呢?
第一,树立正确的态度。这我就不必多说了吧,态度决定一切嘛!
第二,勤于观察。既然叫细节,说明不仔细,还真找不到这个节。多观察一下自己的工作,是不是还有一些地方可以改进升级。要知道,效率就是这么出来的。
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芸芸众生能做大事的实在太少,多数人的多数情况总是只能做一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淡,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础。”
没错,这也就是为什么有人能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不平凡的成绩的原因。不要为自己正在从事一件普普通通的工作而苦恼,其实你完全可以为这份工作“挑毛病”,去改进一些工作方法。你的这些功夫不会白费,因为老板可都是火眼金睛。
有的人整天聊QQ为什么却得到上司表扬
QQ这种聊天软件想必大家再熟悉不过了,聊QQ似乎也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如果哪天不聊几句QQ,就觉得手痒痒的。上班时间聊QQ,在我们身边似乎也是常事。当然,上班时间聊QQ或者偷菜的人,对工作自然显得有些懈怠。可是,老板为什么还要表扬这些整天聊QQ的员工呢?
你应该听过“表面文章”这个词吧,上班时间老板最反感的是哪种人你知道吗?如果你的回答是不认真工作的人,那么,你的回答错了。上班时间老板最反感的可不是这些不认真工作的瞎忙人员,而是闲散人员。你在老板眼里,上班时间就必须时刻运动着,哪怕你这运动跟工作毫无关系也没关系。但是如果你分分秒秒都在静止着,跟断了电一样,老板肯定会把你给炒了。老板永远认为那些整天忙来忙去的员工才是合格的,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疲劳,你说对吗?
高档女装店的销售主管李琳可是个大忙人,一天到晚在店里穿梭,对每一个员工的工作都要指手画脚一番才安心,常常让员工重新整理已经叠得很整齐的毛衣,把挂衣架的间距严格设定在一指宽。有时候她还打电话给上司,商量店里的业务。虽然看上去很忙碌,但其实店里根本就没几个顾客。有人问李琳为什么这么做,李琳说:“老板可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员工无所事事,所以你必须忙起来。”
果然,这么“忙”的李琳让老板很满意,年底时李琳被评选为“年度十佳主管”。
这下大家明白了吧?李琳哪是真忙,她那是装忙。但是你仔细想一想,李琳的话还真对,老板把你招来是做工的,而不是让你当监工的。你要是每天在公司里往那儿一坐,老板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又招了个老板?
所以,人在职场,不怕装忙,就怕不忙。可能有朋友因为自己整天太清闲而急得抓耳挠腮了,别着急,我教各位几招“金牌装忙法”。
方法一:把办公桌上的电话号码告诉那些电话推销员。其实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你想啊,那些电话推销员打十个电话能有八个被人挂断了。好不容易找到你这么一个能互相打发工作时间的,能不一拍即合吗?老板从你身边经过,瞧你聊得热火朝天的,以为你业务很忙,能不欣慰吗?
方法二:聊QQ。当然,不能让老板看到你聊天的内容很八卦,所以你可以把工作方面的内容作为谈资。也许聊着聊着,还有不少心得体会。
方法三:把办公桌弄得乱一些。职场是一个讲究个人形象的地方,要不是忙得不可开交,谁都会把办公桌收拾收拾。老板一看你忙得连办公桌都顾不得收拾,说不准哪天就给你一个办公室了。
怎么样,这些小技巧还能让你解决“清闲之急”吧!“人在职场漂,不忙就挨刀”,如果你现在还在为自己的清闲偷着乐的话,有你哭的一天。
为什么不要踩死那只“最懒”的蚂蚁
心理学上有一个“懒蚂蚁效应”,这个术语源于日本北海道大学的一次实验:他们将九十只蚂蚁分成三组,然后进行观察。之后发现大多数的蚂蚁非常辛勤,忙忙碌碌地寻找食物,然后将这些食物急急忙忙地搬运储藏起来。不过在这部分蚁群里,有几只蚂蚁什么都不干,但是经过研究很快发现,这些蚂蚁可不是“无所事事”,当突然出现蚁群断粮的情况时,那些平时辛辛苦苦搬运粮食的蚂蚁顿时失去了方向感,这时这几只懒蚂蚁就要大显身手了。原来,“懒蚂蚁”在平日里的工种是“侦查员”,专门观察组织的薄弱之处,时刻保持对新食物的探索状态,在蚁群出现饥荒的时候,可以带领大家走出困境。由蚂蚁的分工我们可以受到启发,脑袋领导手。
约翰和里瑟在一家商场从事基层工作。然而不久,约翰就获得了老板的青睐,被升任为部门经理。这让与约翰同时进商场上班的里瑟很不服气。于是里瑟找到老板,向他提交了辞呈并痛斥老板的不公,对自己这样辛勤工作的员工非但不提拔,连正眼都不看一下。而对约翰这种不怎么辛勤工作的员工,却一再提拔。
老板耐心地听着,他了解里瑟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什么。今天,老板决定把里瑟与约翰比较一下,让里瑟知道两人的差距。于是,老板让人把约翰叫进办公室。
老板对这两个人说:“你们到集市上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里瑟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位农民拉了一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多少袋,多少磅?”老板问。
里瑟又跑去集市,回来后说了袋数和每袋的重量。但是老板又问他价格是多少,他只好再跑到集市上去。
不久里瑟回来告诉老板土豆的价格,这时候约翰也回来了。老板说:“里瑟,你先休息一会儿,让我们听听约翰都做了些什么。”
约翰说:“到现在为止,集市上只有一位农民在卖土豆,一共有三十袋,价格公道,质量很好,我带回几个让您看一下。这个农民一会儿还会弄几箱西红柿卖,价格还算公道,我想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您大概会要,所以我又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并把那位农民也带来了。”
老板看着旁边红了脸的里瑟说:“这就是约翰升职的原因。”
里瑟这回心服口服,也不再辞职了,准备好好在工作中向约翰学习。
里瑟就像是一只辛勤的蚂蚁,而约翰相比里瑟就是那只“懒蚂蚁”。但是,约翰手脚虽然懒,头脑却比里瑟多转了几个弯。里瑟不服气约翰晋升,却不想想自己的脑袋是否像手脚一样勤快。
所以,在办公室职场千万别小瞧了那些没你勤劳的同事,说不定人家自有妙计,用脑袋去弥补四体不勤。这时你就需要注意了,哪些职场懒蚂蚁你踩不得,这里教各位几种辨别懒蚂蚁的方法。
第一,理论上应被开除实际上却没被炒鱿鱼的人。这种人你要从心理上重视起来,因为再无能的老板也不会给一个无能的员工白发工资。存在就有理由,这话还真对。
第二,那些工作中没出多少苦力却总被老板表扬的人。你这头老黄牛还没得到老板的亲切鼓励,反而被自己眼里的一只懒猫戴上了荣誉的帽子,这时候你先别动肝火,好好听听老板表扬他的是不是你所欠缺的。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在其所著的《思考致富》一书中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成功者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
惠普前首席执行官高建华曾说:“惠普这样的跨国公司不提倡员工们整天努力拼命地工作,而是提倡员工们聪明地工作,希望员工们在工作中能开动脑筋,想出更好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完成工作,从而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这些大师、企业家的话,历来被职场新人奉为圭臬。但是听完后不做,不就是浪费这些人的激情了吗?所以,如果你在职场还是一只辛勤的蚂蚁的话,那就从现在开始学着把自己变成一只“懒蚂蚁”吧。
白龙马为什么被誉为“天下第一名马”
白龙马随唐僧西天取经归来后被封为“天下第一名马”,引得众马羡慕不已,于是很多想要成功的马都来向白龙马取经。
白龙马说:“其实我去西天取经时,你们也很辛苦,甚至比我还要累。我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没有别的原因,就是我选择了去取经,而你们选择了为人们驮货物。”
由此可见,选择对于一个人的职场生涯是多么重要啊。
谭盾是一个喜欢拉琴的年轻人,可是他刚到美国时不得不在街头拉小提琴卖艺谋生。街头拉琴卖艺跟摆地摊没什么两样,都必须争个好地盘才能挣到钱。幸运的是,谭盾和一位黑人琴手争到一个好地盘,是一家银行的门口。过了一段时日,谭盾赚了不少钱,于是就和黑人琴手道别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一直想进入学校进修。入学后虽然谭盾不像以前在街头拉琴赚钱,但是谭盾觉得现在不是用金钱来衡量自己的时候。十年后,当谭盾功成名就,一次路过那家银行时发现昔日那个自己的老友—黑人琴手仍在那里拉琴。当黑人琴手看见谭盾时,很高兴地停下拉琴的手,热情地说道:“好久没见啦,你现在在哪里拉琴啊?”谭盾回答了一个很有名的音乐厅的名字,黑人琴手问道:“那家音乐厅的门口也很好赚钱吗?”谭盾只是微微笑了笑说:“还好吧。”
那位黑人哪里知道,如今的谭盾已经是一位知名的音乐家了,他经常在著名的音乐厅中献艺,而不是只在门口拉琴卖艺。
这位黑人琴手也很努力,但是他却没有谭盾的成就,为什么他就做了一匹普通的马呢?答案很明显,就是他没有去思考,没有去选择更有价值的事情去做。
在心理学中,有一个“自我选择效应”。顾名思义,说的就是人们内心的选择对今后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谭盾与那位黑人琴手在音乐的道路上完全有着不一样的选择。而正是这份选择,谭盾才成了今天的谭盾。
大家大概听过这么一个故事:三个人被关进监狱,分别是美国人、法国人和犹太人,他们的刑期都是三年。监狱长允许他们每人提一个请求。美国人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要了一个美丽的女子,犹太人要的却是一部与外界沟通的电话。
三年后,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只听他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忘了要火。法国人出来的时候,还抱着自己的孩子。最后走出来的是犹太人,他紧紧握住监狱长的手说:“这三年来我每天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顿,反而增长了200%, 我不怨恨你关了我三年,相反,我要送你一辆劳斯来斯!”
不同的选择,决定了这三个人不同的命运。
那么,怎样做才能保证自己没有选错路呢?
第一,心中要有明确的目标。知道自己要指哪打哪,而不是打哪指哪,这样才能成为一匹职场白龙马。
第二,不要为眼前的蝇头小利就停下自己的脚步。职场中诱惑与陷阱是一对孪生兄弟,你刚刚为得到一个甜枣儿乐呵呢,说不准后脑勺儿紧接着挨了一闷棍。所以人在职场要向前看,而不是向钱看。
每一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职场也是如此。你在职场选择了什么样的自己,那么职场就会把你最终打造成什么样。
一滴石油为什么能卖五亿美元
虽然现在油价居高不下,可也没到了一滴油卖五亿美元的天价地步,这是怎么回事呢?有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