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办公室潜伏心理学
3841500000009

第9章 同事相处圣经:让你做个不动声色的识人高手(2)

“安泰效应”告诉我们,一个人力量再强大也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职场更是如此,即使你工作能力再强,没有其他同事的配合,你的结局也会和安泰一样。所以,事情做得越高调,人就要当得越低调。平日里对同事多用用礼貌用语,特别是有了功了,更要懂得二一添作五与他人分享的道理。

卢杰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因为工作能力突出,于是出版社委派他做一家下属杂志社的主编。一次,省文联举办了一个“读者最喜爱的优秀杂志”的评选活动,卢杰主编的这本杂志拔得头筹被评为一等奖。卢杰一下子觉得杂志社和出版社离了自己就玩儿不转了。于是他逢人便夸耀自己,似乎所有的功劳都是他卢杰一个人的。就这么过了一星期,卢杰忽然发现同事们见到自己就是礼貌性的一声招呼,很少再和自己像以前一样说说笑笑。卢杰很纳闷,自己没得罪任何人啊?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之后卢杰明白了过来,原来是自己在杂志获奖后的那副把功劳包圆儿的尊容引起了大家的不满。虽然你是主编,但是工作可不是你一个人完成的,这里面有大家的辛勤汗水。最后成功了,不能你吃完肉还要把汤打包带走吧。卢杰意识到自己的失误,连忙开了个庆功大会表彰那些为杂志作出卓越贡献的人,此后,卢杰看到的笑脸又多了起来。

卢杰对功劳也太贪心了一点,都说“领导吃肉我喝汤”,他倒是一滴不剩。卢杰就像是那个大力士安泰,被荣誉搞得飘飘然双脚离地了,等待他的虽然不是死亡,不过也是生不如死的心理折磨。幸好他迷途知返,开了个亡羊补牢的庆功大会。否则,自己以后恐怕就是个光杆儿司令了。

那么,当荣誉向你姗姗走来的时候,你应该如何对待呢?

第一,多说谢谢。荣誉来了,就学电视里的那些获奖感言的开头语,“感谢……感谢……”这是非常土的办法,但也是非常有效的办法。

第二,其实你分享荣誉也就是在做一份人情,既然是做人情,那么就干净利落点,别矫揉造作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在装,也不要琢磨着回报,而是要放长线钓大鱼。

上帝造人永远都有他的道理,如果你想不清楚这个道理,那麻烦你数数嘴和手的数量。

要想不被拒绝,你要先拒绝别人

法国心理学家约翰·法伯曾做过这么一个实验:他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上围成一圈,然后又在花盆周围不远的地方撒了一些毛毛虫喜欢吃的松叶。这时候毛毛虫开始一个跟着一个绕着花盆的边缘一圈一圈地爬行。一小时过去了,两小时过去了,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仍然绕着花盆的边缘转圈,就是没有办法摆脱这个怪圈,摆脱自己的队形找到松叶,就这样,毛毛虫最终居然就饿死在松叶的旁边。后来约翰·法伯将这种现象命名为“毛毛虫效应”。

毛毛虫效应折射出的是人们的一种从众心理。在办公室职场,奉承上司迎合老板,似乎已经成了职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对老板执行“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老板说的话,都是对的;凡是老板安排的工作,都是必须完成的。这么做后自以为讨好了上司,其实是自己给自己挖职场陷阱。

杨时是公司的行政文员,平日里做一些端茶送水复印传真的琐碎工作,很少与人打交道,不过这倒挺符合他朴实的性格。

一次,公司的财务员生病请假,而老板需要有人立刻去外地出差催款。其他人都比较忙,只有杨时比较清闲,于是老板便把杨时叫进办公室,问他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杨时虽然觉得自己天性木讷,这种催款的工作很难完成,但是平日里同事们对老板的吩咐从来没说过半个不字,他只好随大流地答应了下来。

来到目的地后,对方摆了一桌酒席给杨时接风。面对着一杯杯敬过来的酒,从来不喝酒的杨时只能都推掉。这下对方不高兴了,编了个理由就把杨时打发回去了。杨时回来后老板生气地对他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儿,这是工作不是游戏,当初你怎么就不拒绝这个任务呢?”

杨时一肚子委屈,可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向老板解释。没过几天,老板就找了个理由把杨时打发回家了。

杨时就因为没有拒绝老板,结果被老板拒绝了。他犯的就是这种“毛毛虫心理”,觉得大家都服从老板,自己就不能“揭竿而起”。其实他不知道,有些时候老板希望你能说“NO”,他们不需要你打肿脸充胖子。老板有时候也需要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如果你的声音能让他耳目一新,那你就不是“揭竿而起”,而是“顺竿而爬”了。

那么,当你没法像诸葛亮那样受任于危难之际的时候,又应该怎么向老板说明你心有余而力不足呢?

第一,装傻充愣。就是说当你工作量多得都没时间让你满足自己的饭量的时候,不妨问问老板,这么多工作我该先完成哪一个?聪明的老板自然会明白你的言外之意,你都不给自己安排工作计划了,说明工作量太大,这时候老板自然会叫一些人帮你分担一些。

第二,如果上司给了你一个新职务,而你觉得这个职务不合适自己,这时你可以向上司表示自己需要考虑几天,之后再和上司正面沟通,不过沟通中表现得要诚恳一点而不是显得刻意回避。上司会因此认为你是一个对公司负责的人,他会寻找更合适的人而不是再强人所难。

第三,直言不讳。老板突然给员工一点额外工作是常有的事,如果你正要与朋友们度过一个快乐的周末聚会,而老板的电话却打了过来,这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你不妨快人快语,不必遮遮掩掩,直接告诉老板这个周末有聚会,没办法加班。但是同时你要向老板保证自己会把本职工作做好,并且在上班时表现出极高的工作效率,这样一来老板就不会因为你拒绝了这次加班而对你心存芥蒂。

员工不是奴隶,老板也不是奴隶主。职场虽然有等级之分,但是还没到了连摇头都不行的地步。学会拒绝,其实会让你在职场的路越来越宽。

为什么要跟比你强的人吃午饭

“泡菜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术语,这个术语源于一个实验—将同一种蔬菜放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时间,然后将这两种泡过的蔬菜分开煮,最终你会发现因为在不同的水里浸泡过,蔬菜煮出来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泡菜效应”反映的就是环境对人的心理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人在职场,选择谁作为你的目标,你就会受到谁的影响。我们可以将职场比喻成一个泡菜坛子,而你就是份泡菜,这时候,你希望和什么样的泡菜“串味儿”呢?

午休时间一到,忙忙碌碌的职场人就会三五成群地出去吃饭。这时候我的问题也就来了,你是与不如你的同事坐在一起开吃呢,还是与比你强的同事坐在一起开吃呢?有些人可能是那种开心的人,而且吃得会很开心。为什么会开心?你想啊,身边坐着一个不如自己的人,他用充满景仰的眼神看着你,你还能吃得不开心吗?这种人也就是开心这午休一小时,长点也不过一个半小时,剩下的时间就是工作对他的折磨了。而另一种开吃的人呢?这些与强者近距离接触的人,往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不仅仅会吃自己的盘中餐,还会想办法在交谈中把强者的“脑中餐”也吃掉,这样的人才是会吃的人,在吃中为自己的前程铺路。

刘建是公司的业务能手,他在公司已经工作了五年了,一直都是公司明星榜上的佼佼者,算是公司的风云人物吧。不过有一天,这个风云人物的风头却被别人给抢跑了。

那天,老板带来一个新员工给大家认识。这个新员工叫何宇,在介绍他时,老板毫不避讳地说这是专门从别的公司挖来的业务经理,专门拓展公司在华北地区的市场的。

何宇非常大方地和众人打着招呼,刘建看着他,感觉到巨大的压力。这个很强的同事以后就和自己在一个部门工作了,自己在大家心中的分量是不是会受到影响?

在第一次的策划会上,老板讲完话后让何宇发言。要知道,第一个发言的总是最难的,但是何宇的表现让所有人折服。他的发言思路新颖,条理清晰,就连老板也情不自禁地为他鼓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