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把孩子的缺点变为优点
3842300000025

第25章 让孩子远离“心魔”的吞噬(4)

平等、理解、温馨的家庭环境能给人勇气和自信。由于羞怯的本质是一种不自信,父母平时要多给孩子以鼓励,让孩子得到肯定和表扬,对胆怯的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本身就感到自卑,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结果总是自己不行。

如果这时给他一些鼓励,增加他的勇气,他会把事情办得很好。

如果家长注意引导孩子经常为他自己的成绩而自我激励,不断帮助孩子增强战胜自我、完善自我的信心,孩子就会克服和摆脱羞怯心理。

羞怯就是一种不自信,不自信就会丧失勇气,没有勇气何来成功。帮助孩子摆脱羞怯是父母所能给予孩子的最好礼物。

8.剔除孩子心灵上的嫉妒肿瘤

嫉妒是一种消极、有害的心理。它会破坏人际关系,伤害同学间的友好感情,甚至会由于攻击性情绪的发泄而造成悲剧。父母应操起“手术刀”,剔除孩子心灵上的嫉妒“肿瘤”。

卢刚事件,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卢刚的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他于1986年赴美留学,据说他的博士资格考试成绩创下了爱荷华大学的纪录。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学生,他的行为却让人备感震惊。

那是1991年11月1日的下午,美国爱荷华大学的物理系大楼三层的一间教室内,几个教授和研究生正在进行有关天体物理的讨论。3点30分左右,一直参加讨论的中国留学生卢刚突然从口袋里掏出一把手枪,首先对准自己的导师葛尔兹开了一枪,葛尔兹教授应声倒下。接着卢刚又不慌不忙地对准旁边的史密斯教授开了一枪,史密斯教授也倒在血泊里。卢刚又把枪对准了自己的同学山林华。当教室里的其他同学被吓得目瞪口呆、惊慌失措的时候,卢刚匆匆离开了教室,跑到系办公室,一枪击毙了系主任。然后又走进行政大楼,向副校长开了一枪。最后的—声枪响,是对准他自己的。

卢刚的这次行动,显然是精心策划的,然而他作案的动机,竟简单得让人难以置信。他认为葛尔兹教授在毕业论文答辩时有意刁难他,致使他没有取得博士学位;另—个原因是,晚来一年的山林华不仅受教授的青睐,而且还比他早拿到博士学位。最让他嫉妒并难以容忍的是,山林华还得到了他渴望得到的竞争优秀论文荣誉奖的提名。过分膨胀的嫉妒心酿成了这起震惊中外的惨剧。

面对如此惨痛的事件,我们不能不深思。希腊的一位心理学家曾说:“嫉妒是一种十分自然的反应,每个孩子都会有嫉妒。孩子的嫉妒心从很小的时候就会有反应,引起孩子嫉妒的原因极多。在许多情况下,这种嫉妒会达到折磨人的程度。”当然,嫉妒的范围也是很广的,包括嫉妒人、嫉妒事、嫉妒物。手段也多种多样,有的挖空心思采用流言蜚语进行恶意中伤,有的付诸手段卑劣的行动。事实上,嫉妒心本身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会使人在处理问题时完全以自己为中心、情绪化反应强烈、自控力差、缺乏理性,很难对事情的利弊做出恰当的判断。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大约从一岁半到两岁起,孩子的嫉妒心理就开始有了明显而具体的表现。起初,孩子的嫉妒大多与母亲有关。如果自己的母亲将注意力转移到别的孩子身上时,他就会以攻击的形式对别的孩子发泄嫉妒情绪。

孩子的嫉妒具有外露性。孩子嫉妒与大人嫉妒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大人在非常嫉妒时,心中虽然不高兴,还会尽量忍受,也不会形之于色;孩子却直接而坦率地表露情感,根本不考虑后果:自己很想要的玩具妈妈却不给买,因而深深痛恨持有那种玩具的孩子,有时他甚至会把人家的玩具弄坏。孩子的嫉妒有时还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

比如,小朋友们正在跟老师学画飞机。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架飞机,让小朋友们照着画。画画结束后,老师把孩子们的图画收上来,对小静的画提出了表扬,夸奖小静画得好,并且把小静的画贴在墙上展览。但小静的画贴在墙上不久,小敏就趁大家不注意,用黑笔在小静的画上胡乱涂抹了好几道。老师发现后,问小敏:“为什么要这样做?”小敏说:“我不愿意小静画得比我好。”还有前面提到的那些例子,都说明孩子嫉妒时,会具有攻击性和破坏性。

嫉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现象,它是对别人在品德、能力等方面胜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不满和怨恨,是一种被扭曲了的情感;它对个人、集体和社会起着损耗作用,是一种对团结、友谊非常不利的情感。这种缺点如果保留到长大以后,那么孩子就很难协调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在生活中心情舒畅。因为嫉妒心理强的人,别人的成功和他自己的失败,都会给他带来痛苦,平添不少烦恼。所以要从小就纠正孩子的这一不健康的心理反应。要纠正孩子的嫉妒心理,父母应该注意从以下几点着手:

(1)了解孩子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只有了解了孩子产生嫉妒的原因,才能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一般认为,孩子产生嫉妒心理的主要原因有:

①环境影响。如果在家里,成人之间互相猜疑,互相看不起,或当着孩子议论、贬低别人,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心理。

②不适当的教育方式。有的家长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他在什么方面不如某个小朋友,使孩子以为家长喜欢别的小朋友而不爱自己,由不服气而产生嫉妒。

③孩子能力较强,但在某些方面不如别的小朋友。一般而言,在各方面都比较“弱”的孩子,他们都比较“安分”,他们习惯于做“弱者”,而对得不到表扬和没有表现的机会他们都无所谓;但能力较强的孩子,则因为能力较强(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很有能力),而又没有受到“重视”和“关注”(如被老师表扬或被老师提问等),所以才会对别的有能力的小朋友产生嫉妒。

④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如果因为在某些方面能力较差,而做得不如别人好,也可能由羡慕而产生嫉妒。特别是一些在家里经常受到夸奖,家长比较溺爱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

(2)纠正孩子嫉妒的一些具体方法孩子有了嫉妒心理,成人可在了解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采取以下方法:

①建立良好的环境。嫉妒心理和行为的产生,虽有多种原因,但从根本上讲,是孩子自身的消极因素和外部环境的消极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父母应当在家庭中为孩子建立一种团结友爱、互相尊重、谦逊礼让的环境气氛,这是预防和纠正孩子嫉妒心理的重要基础。

②要正确评价孩子。“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

所以作为父母,不但要正确地认识孩子,还要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孩子都喜欢受到表扬和鼓励。表扬得当,可以增加他的自信,促进他不断进步;如果表扬不当,就会使孩子骄傲,不能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甚至当有人说别人好,没说他好时,他就难以接受。比如人家取得了成绩,便误以为是对自己的否定,对自己是威胁,损害了自己的“面子”。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种主观臆想,一个人的成功不仅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靠别人的帮助,荣誉既是他的也是大家的,人们给予赞美、荣誉,并没有损害自己。而孩子之所以产生嫉妒心理,是因为他还不能全面地看问题,不能对自己和他人进行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我。

③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教给孩子客观地看待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孩子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能使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地对待别人,还能使孩子的理智得到较好的发展。平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设置环境,创造氛围,让孩子从日常的生活中,从家长的处世哲学中,体会到“强中更有强中手”,“人人不如己,处处占上风,事事要拔尖”的人是没有的。如果家长设法使自己的孩子养成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习惯,孩子的情感就会不断丰富,心理就会日趋成熟。这时,即使孩子对某人产生了嫉妒心理,也会很快被理智的思考所抑制。

④对孩子进行谦逊美德的教育。通常,嫉妒较多地产生在有一定能力的孩子的身上,孩子往往因为自己有能力,但没有受到注意和表扬,因而对那些受到注意和表扬的小朋友产生嫉妒。所以在纠正嫉妒心理的同时,还必须对孩子进行谦逊美德的教育,让孩子懂得“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让孩子明白即使别人没有称赞自己,自己的优点仍然存在,如果继续保持自己的长处,又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自己的才干就会更强,就会真正长久地得到大多数人的喜爱。

⑤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有嫉妒心理的孩子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性格。家长要引导和教育孩子用自己的努力和实际能力去同别人相比,竞争是为了找出差距,更快地进步和取长补短,不能用不正当、不光彩的手段去获取竞争的胜利,把孩子的好胜心引导到积极的方向上来。

嫉妒之心往往会毁掉人的美好前程,因此,每一位父母都应加强对孩子宽容心的培养,防止他们嫉妒心的萌芽。

9.让孩子走出虚荣心过强的怪圈

虚荣心过强的孩子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虚荣心无疑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父母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引导孩子正确对待学习与生活,从现实出发,鼓励孩子克服虚荣的坏习惯。

据报载,江苏安庆市曾发生过一起重大的盗窃案,作案者是该市某中学的两位中学生。他们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与别的同学攀比,在虚荣心的驱使下,盗窃了一居民家中的4.6万元钱,然后乘船去上海,在短短的4天之内,挥霍掉了所有的钱,平均每分钟花钱60元。他们购买最贵的衣服,到最高级的饭店吃饭,住最豪华的旅店,并且专门租了一辆车带他们四处享乐,真是奢侈之极。

这个案件中的作案人之一——秦涛生活在农村,自幼丧父,靠母亲一个人干活养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但妈妈从来不让秦涛在吃穿上受委屈,凡是别的孩子有的,秦涛都会有。她觉得孩子已经缺少了父爱,如果在物质上再比别人差,那就太可怜了。所以妈妈平时总是省吃俭用,而对秦涛提出的要求从不拒绝。秦涛在小伙伴中间算是很气派的一个,他感到很满足。从小学到初中,秦涛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妈妈和老师眼里,秦涛是一个好孩子。

但是自从上了省城的高中,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的同学和他以前的同学家庭条件不一样。现在的同学父母大都是高收入者,花钱如流水,穿的都是名牌,用的都是精品。

相比之下,秦涛显得十分寒酸,以前的优越感再也没有了。秦涛的心里产生了严重失衡,他不甘心落于人后。于是他每次回家都向妈妈要很多钱,和同学们比吃比穿来满足他的虚荣心。起初妈妈还大方地给他,但后来妈妈实在受不了,好几次都拒绝了他。秦涛见妈妈这个经济来源断了之后,就动了邪念:“别人有的我为什么不能有,这不公平。”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秦涛开始偷同学的钱,几次偷盗都没被发现,这更增加了他的侥幸心理。在金钱的诱惑之下,他越陷越深,最后伙同另一同学作案,被公安机关抓获,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秦涛事件发人深省,他为什么会从一个听话的孩子变成一名罪犯呢?仔细分析一下,主要是虚荣心在作祟。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的自我意识。具有虚荣心的人,用扭曲的方式表现自尊心和荣誉感,追求表面上的好看和形式上的光彩,面子高于—切,不顾条件和现实去追求虚假的声誉。

心理学认为,虚荣心是以不适当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虚荣心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情感。

虚荣心的产生与人的需要有关。每个人都有受尊重的需要。这种需要包括成就、力量、权威、名誉、地位、声望等。有了成就,就可能受尊重;有了力量、权威,就可能受尊重。权威、名誉、地位、声望都与尊重息息相连。

尊重的需要可以通过许多正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帮助他人,他人给你以尊重;工作出色,同伴给你以尊重。可是,也有一些人在尊重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或者尊重的需要可能受到某些挫折时,通过不恰当的手段来获得满足,这就是虚荣。因此,有的人说,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

在汉语中,虚荣往往与虚假、撒谎、欺骗、浮躁等词语连袂出现。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虚荣同样会与它们结伴而行。因而,应该对孩子的虚荣心理防微杜渐,尽早予以教育和纠正:

(1)父母要及时发现孩子的虚荣心下面的测验可以帮助父母测试孩子是否具有虚荣心。

先让孩子对以下各题做出“是”或“否”的选择:

①喜欢欣赏自己的照片吗?

②经常花时间与钱财去整容美容吗?

③喜欢别人称呼自己的头衔吗?

④喜欢向人介绍自己家庭成员或亲戚中较有地位的人物吗?

⑤不愿意同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来往吗?

⑥稍有成绩便自吹自擂,惟恐他人不知道吗?

⑦考试成绩不佳就常找借口吗?

⑧有欺上瞒下、沽名钓誉的行为吗?

⑨在与同学谈论中,常强词夺理、文过饰非吗?

⑩不顾家庭实际情况,硬撑阔气,并经常表现“豪爽大方”吗?

常常掩盖自己的短处吗?

喜欢受表扬且沾沾自喜吗?

穿着打扮以及学习用具喜欢讲高档次,并有炫耀感吗?

对批评耿耿于怀,过分爱面子吗?

夸夸其谈,不懂装懂,多次出过洋相吗?

评分:

每题选择“是”记1分,选样“否”不记分。将各题得分相加,算出总分。

总分

0~5分:有一定程度的虚荣心,但比较轻微。

6~10分:有较严重的虚荣心。

11~15分:虚荣心十分严重。

通过以上的得分测试可判断孩子是否具有虚荣心或者孩子虚荣心强弱的程度,然后采取措施帮助孩子克服其虚荣心。

(2)父母要创造条件满足孩子自尊的需要自尊,是进步的动力。没有自尊的需要,就不会有进取的欲望和行为。当孩子取得成功,有了进步,做了有益于他人、有益于集体的事时,都要给以鼓励、赞许。在这个意义上讲,家长不要吝啬“赞扬”,要以多种形式在孩子心中播撒阳光。

一方面要满足孩子的自尊心的需要,另一方面,更要让孩子懂得自尊的内容,亦即什么样的自尊才是真正的自尊,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

具有虚荣心的孩子一般都比较敏感。在他们因为虚荣心作怪而说了些谎话、做了些错事之后,不宜直接去戳穿他们,以免断了他们脆弱的心灵之弦。

(3)父母还要从孩子小的时候培养孩子学会“悦纳自己”

“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包括:正确地认识自己,愉快地接受自己,恰当地评价自己。其中最难办的是“愉快地接受自己”,因为不但要接受自己的长处,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短处;不但要接受自己的优势,而且要接受自己的不足;不但要接受自己的完美之处,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缺憾之处;不但要接受自己的过去,而且要接受自己的现状。爸爸是环卫工人,就是环卫工人;自己脸上有块疤,就是有块疤,这就是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