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双赢学(青年人生指南)
3843000000026

第26章 互蒙其利的人生艺术(3)

1981年,IBM公司推出了第一代个人电脑IBMPC机,并接受了微软公司开发的MS-DOS1.0版作为IBMPC机的操作系统。由于IBMPC机的销售量日增,MS-DOS便成为了开发的标准和基础,这是决定性的一步,从而使微软公司成了最大的赢家。1981年,微软公司的收入已增加到1600多万美元。

从1975年创业到1981年,微软公司内部的财务管理相当原始,公司的进出帐目全靠人工处理,把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忙得不亦乐乎。盖茨忙于产品开发和市场拓展,完全顾不上公司内部的管理,税务方面也没有进行合理的计算,结果所赚的钱相当部分流入了税务机关。微软公司的内部管理到了不能不改善的地步了。于是,盖茨聘请了原泰克特朗斯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陶恩担任微软公司的总裁。由此,盖茨消除了后顾之忧,全力投入应用软件的开发工作。

此后,微软公司在盖茨的支持下,继续在电脑软件市场进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92年,微软的市场价值高达219亿美元,首次超过美国久负盛名的巨型企业——美国通用汽车公司。自1986年微软股票上市以来,已上涨了12倍,微软的员工几乎都成了超级富豪,盖茨、爱伦和帕尔梅的资产则超过100亿美元。

作为一个从很小的资本开始合伙起步,在短短二十年时间内快速发展为世界著名企业的微软公司,留给我们的经验是十分丰富的,从中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发,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共同创业,互蒙共利。

4.精诚合作,共享成功

现代的社会是一个交往频繁的社会。社会化大生产的集约化、化散化,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发达,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人际、国际交往日益频繁。

同时,由于一系列全球性的威胁日益严重,生态危机、环境恶化、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等全球性的难题,都要求人们具备全球观念、合作意识,要求携起手来,通力合作。个人如果不团结周围的人,争取一切可以争取的外部力来共同奋斗,而是我行我素,闭门造车,其结果只会造成浪费。积极的合作则能利用整体的力量,形成最佳结构,发挥最佳功能。

人类力量的源泉在于合作,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于合作,创造就是合作的结果。合作行为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的。

在社会生活中,离开社会的个人力量是单纯的个体自然力量,与动物个体无质的差别;离开集体的个体活动是孤立的活动,力量也是有限的。人类在主要靠体力获得生活资料的时代,无论是狩猎、捕鱼还是采集,如果只靠单个人的能力,那是难以维护生存的。因为单个人的自然力无法战胜自然以取得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人类正是依靠合作,通过集体的力量,抵抗了自然界的威胁,才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自然界的奴隶变成自然界的主宰。

在社会生活中,不与他人合作,万事不求人的人是无法获得成就的。社会是人们生活的依靠,合作一开始就是人类谋求生存来源的一种行为方式。合作行为与社会生活不可分割。

据心理学家分析,儿童大约三岁左右就会产生与人合作的愿望和行为。社会中的人都有一种需要与别人亲近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亲合动机”,它推动人依亲(寻求归属)、交友、家人团聚、参加社会群体性活动,以及帮助人等。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合作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社会分工愈加精细,增强了人们之间依附关系的紧密性,以致个人不与他人合作便无法求得生存。在现代社会,任何成就的取得都决非一个人所能为的,而往往是大家通力合作的结果。一分合作增加一分成功的机会。人们的合作正在走向世界,许多事情正在也必须由更多国家的人共同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自上个世纪以来,获得诺贝尔奖金的科研成果中,合作的成果增长得很快。他们共同合作,共同获奖,实现双赢。西方研究者研究的结果是:通过合作获奖者,1901年至1925年只占全部获奖者的41%,1926年至1950年增为65%,1951年至1972年上升到79%,至1998年已上升到84%。早在五六十年代,国际范围内就出现了不少跨国研究活动,1957年7月到1958年底的“国际地球物理年”考察活动,由66个国家的学者进行。不久前世界气象组织发动了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全球大气研究计划第一次全球实验”。1961年美国为期10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有42万人参加,涉及2万家公司,120所大学。我国1982年的122项获国家自然科学研究成果奖的,合作项目为107项,占总获奖项目的87.7%。我们可以预言,未来的社会的重大发明将多数属于精诚合作的人才群体。当然,他们的成果也是共享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喜欢与人合作,也善于与人合物,因此能得到较多的成功,也产生了“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效益;但是,有的人恰恰相反,由于不善于与他人合作,而失去了成功的可能,丧失了把握成功的机会。

到21世纪,住在“地球村”的人们,面对着人类的共同命运,必须精诚合作,才能共享成功的喜悦。那种没有合作能力的人,是很难生存下去的,更不要奢望什么成功。

5.“名”与“实”的双赢

我们先从“名”与“实”的价值谈起。“名”所具有的是表面和虚饰的价值;“实”具有的是实在的实际价值。因为实是事物的内容,名是它的一种形式。事物应当同时包含这两种价值在内。

但是,事实上由于“名”是外在的,表面的,有时可以是人为赋予的,“包装式”的。因此“名”与“实”二者不总是协调地存在于同一事物之中,从而会现出名不符实的虚假现象。

由于“名”与“实”的这种相对独立。意味着二者可能被人们分割为两种不同的目标来追求。例如,有的人单纯地去追求表面价值,上学为了拿文凭得学位;读书重要的也不在于读书本身,而去讲究读书的形式。

有位叫梁厚甫的美籍华人,写过一篇《美国人的读书态度》,他谈到:有一次他去看一个中国画展,其中一幅画画的是一个书生正在读书,旁边站着一个女人在为他点炉香。画题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作者由此想到中国人与美国人读书态度之差异。美国人读书就是读书,随随便便,平常已极,也不去讲究书架书房,买来书就放在车库的壁架上,在餐桌上就可以看书。这与书房里的中国书生相比就太没派头了。这样的美国人很普遍。我们注意到,出门旅游的美国人大都有带本书旅途看的习惯。书看过后把书送人或干脆扔掉。因为读书的目的就是摄取书中的知识营养和乐趣。中国人则不然,有些青年平时不读书,结婚时非要打一个像样的书柜,买来各种书籍作摆设。

追名代实,重名轻实的结果是:于个人,荒废时间和精力,干扰自己对目标的选择和思考问题的路子,养成虚伪、轻浮的品格,失去了发挥自身实际才能,利用自身优势条件,实现自我真正价值的机会;于社会,为形式主义、表面文章,甚至弄虚作假提供了滋生和发展的温床,终使社会之华丽大厦处于大梁空、地基虚的危险之中。因为“名”的所谓价值,毕竟是空中花园、海市蜃楼。它的功效只是一时的,只在于满足眩人耳目的心理而已。

当今社会处于科技领先的时代。这是一个务实的、“动真格儿”的时代,要在当代世界的竞争和挑战中取胜,靠的是实力,凭的是真才实学,而不是名声。

当然,现代社会并不绝对排斥“名”,否则何必创名牌,又哪来那么多的名人?但是这些“名”绝非人们所刻意单纯追求的目标,它是伴随货真质优的内在价值而来的,是建立在高质量、高水平基石上的丰碑。假冒伪劣者能眩人耳目一时,却无法辉煌一世。总之,若能在求实、务实、重实的基础上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名”与“实”之相符,乃是双赢理念最为理想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