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结束后,电影院里一片静寂,没有一个人离开,仿佛都还沉浸在刚才的情节里。当影院经理宣布电影的摄制人员、演员及原型也来到了现场和大家见面时,很多人都涌到前面来。大家争相和我们握手,一起留影,许多人的脸上都挂着泪花。
大家都争相说着他们所了解的雷锋,他们对雷锋的怀念,那场面真是太感人了。
一位拄着双拐的老干部在两名警卫员的搀扶下挪上台来,紧紧地抓住我的手说:“安山呐,你不容易呀。这个电影太好了,这样的电影太少了。”
一位小朋友跑到台上来,扯着我的衣襟说:“乔爷爷,你真见过雷锋么?我们学校正在学雷锋,我还是我们班的学雷锋积极分子呢,你能不能再给我讲讲雷锋叔叔的故事呀?”
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哭着跑到台上,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说:“老乔呀,看了这个电影我太感动了,你的遭遇很多我都碰到过。我是棉纺厂的职工,当年我也是学雷锋的标兵。坐公交车从来没有一次坐着的,都是站着,把座位留给别人。后来厂里不景气,有部分工人要下岗,我听了后主动要求下岗,把岗位留给了家庭生活更苦的人。没想到有一次我病了,要到医院去看病,在公交车上,我浑身发软,满身的汗把衣服都湿透了,可是没有一个人给我让座,我只好紧紧抓住扶手,以免自己瘫到地上。我的心都凉透了,我就是不明白,现在的人都怎么了,天天喊着学雷锋,可怎么就没有人行动呢?今天见到你们,我算是见到亲人了,真希望这个电影能在各地上映,让更多的人认识雷锋学习雷锋,让社会多一些‘雷锋’。看了电影,我觉得我这些年学雷锋没有白学,我家人都说我是傻子,整天学雷锋自己遭罪。看到你们,现在我不后悔了。”
接下来,我们跟随电影的放映路线,到各地做宣传,那段时间是我最忙的时候,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路上度过的。三个多月的时间,我们跑了60多个城市,做了近百场报告。每到一地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人们几乎都抱着同样的感情,他们喜欢雷锋、怀念雷锋、呼唤雷锋。雷锋似乎唤起了整个国家的记忆,大家争相传颂着雷锋。看到这些,我真替班长感到高兴。每次从外地回到东北,我都会跑到他的墓前向他汇报这一段的经历,向他讲述他在各地受欢迎的情况。
为了配合影片的上映,那段时间几乎没有时间呆在家里,因此茶叶生意也没法做了,只好把它交给了我的儿子,也有些人说我傻,瞎跟着凑热闹,把自己的生意耽误了,将来吃什么呀。可是我觉得我过得特别快活,特别充实,有一种回到了部队岁月的感觉。我感到终于有了这么一个机会,可以让我为班长做些有意义的事,让我可以还一些班长的债,将来到地下见了班长,也好向班长交代。
手记
你说我跟不上时代
付出的对待该不该
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
也许你忘了怎么对待。
刻骨的对待难以更改
对待生活要有火一般的热情
在对待中寻找答案
面对这火红的对待
我感觉你不曾离开
春天的对待汇成永远的大海
年年月月一代又一代
面对着火红的对待
我感觉你不曾离开
春天的对待汇成永远的大海
年年月月一代又一代
——《离开雷锋的日子》主题歌《对待》
《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是乔安山的故事,也是每一个新时代开拓者的故事。观众欣赏《离开雷锋的日子》,不仅在于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更主要的在于它充满向上精神,鼓舞人们奋进。
从我们对乔安山的采访,从人们在电影首映式上的热情,从各地对乔安山的邀请,凡此种种的活动中,我们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伟大,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美好,更感受到了雷锋精神的亲切。这种亲切又让我们触摸到了雷锋精神正在跳动的生命的脉搏。人类历史将证明,雷锋用他22年的生命历程向世人展示的是一种超越时空,超越民族的美好的人格理想和境界,他不仅属于那个时代,不仅属于这个民族,他属于全人类,属于一切追求真、善、美的人们。
与美联社记者谈雷锋
自叙
1998年,由抚顺市委、辽宁省委宣传部、沈阳军区政治部组织部、辽宁省军区政治部和抚顺雷锋纪念馆联合主办的“雷锋精神永恒”大型展览活动开始在全国巡回展览,我也和其他一些战友被邀请到现场为观众做讲解。
在北京展览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白天在展览会现场讲解,晚上到各个单位作报告,没有闲过一天。那段时间尽管非常忙碌,但是我心里很高兴,我又一次感到雷锋精神的伟大力量,感到首都人民对雷锋的热爱和敬仰。
有一天,我正在给参观观众讲解的时候,一位自称是美联社的记者挤了上来,怀着不信任的眼神对我说:
“刚才听你介绍雷锋的事迹,雷锋有那么好么?是不是你们为了宣传故意拔高的呢?”
我听了之后很不高兴,就不客气地说:
“雷锋就是那么好,这个是不容怀疑的,所有的中国人都没有任何怀疑。在我看来,雷锋实际上比宣传的还要好,我和他一起生活了那么多年,都是我亲眼所见的,亲身感受到的。刚才我所讲的都是发自内心的,也是特别真实的。现在宣传的雷锋事迹只不过是雷锋的几个侧面而已,更伟大的雷锋已经在我们的心里。等你了解了雷锋,你就知道雷锋究竟有多么好了。”
“这么说来雷锋就是个圣人了,那他有没有过苦恼,有没有流过泪呢?”他又接着问。
听了这个,我就知道他只是被“雷锋”的名字给吸引住了,并没有理解雷锋精神的深刻含义,因此觉得很有必要让他多了解一些雷锋,了解真实的雷锋。于是我就对他说:
“雷锋不是圣人,也不是伟人,但他却是个伟大的人,说他伟大并不是说他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而是因为他的平凡。雷锋确实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从小成了孤儿,后来在农业战线是一名普通的拖拉机手,接着成了工厂的一名工人,到了部队,他最大的官职也只是一个班长,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他的每一个岗位上都积极努力,在每一个岗位上都获得不少的荣誉,尤其是在部队,他的才华、他的热情、他的爱心、他的为人打动了周围的每一个人。在他牺牲后,毛主席等老一代革命家及后来的中央领导人都为他题词并号召向他学习,你说雷锋是不是伟大呢?雷锋也有苦恼,在‘忆苦思甜’大会上更是泪流满面,但这正表明了雷锋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们学习的就是我们身边的榜样,而不是一个名字,一个符号。
“中国有一句是说:雷锋同志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还有的说学雷锋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事,现在早已经没有雷锋了,你怎么看待这些?”
“这也是我感到比较痛心的一种现象,现在社会上学习雷锋确实没有原来热烈、积极了,社会风气也确实没有原来好了。然而,无论时空如何变化,那些人类任何时候都在追求的美好事物没有变。尽管在我们的身边,雷锋精神已经被一些人们所淡忘,然而,在世界的更多地方,雷锋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景仰,所学习。雷锋精神依然是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所以我才要更加努力地宣传雷锋精神,让雷锋精神永放光芒。现在依然有非常多的当代‘雷锋’,像徐虎、李素丽。前几天我刚和李素丽见了面,交流了一些学雷锋心得,她也相信学雷锋什么时候都不过时,雷锋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听了这些,那个记者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就问“你们中国人在学雷锋,那我们美国人可否学雷锋?”
我说:“地球上有人类的地方都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一种爱,一种大爱,一种博爱,请问有哪个民族、哪个国家不需要爱呢?”
听到这里,周围围观的人也都鼓起掌来。
手记
自20世纪80年代始,“雷锋叔叔出国了”的论调就不胫而走,据说美国西点军校里就悬挂有雷锋的头像,一个记者在看过《离开雷锋的日子》以后给克林顿总统写信,希望总统号召美国人民都来看看这部电影。不管这些是确有其事也好,是捕风捉影也罢,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到雷锋纪念馆参观,开始学雷锋,在世界更多的地方,雷锋越来越被不同肤色的人们所接受却是不争的事实。
下面是我们摘录的一些外国人学雷锋的感受,从中也可以感受到雷锋的伟大,远离了雷锋的我们的“羞愧”。
1964年来到抚顺雷锋纪念馆参观的日本池上芳男在留言簿上写道:
“要让更多的日本青年到中国学习雷锋,学习他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彻底的革命精神。”这是最早一批到雷锋纪念馆的外宾留言。
“看过雷锋的事迹后,我十分感动,雷锋同志是为人民牺牲的,他虽然牺牲了,但他的革命精神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雷锋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是我们青年学习的好榜样!”这是1966年8月间,越南一位在华留学生阮文生在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后的留言。
1967年来自欧洲阿尔巴尼亚的译夫·吉尼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后在留言簿上这样写道:“雷锋同志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的一生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雷锋虽然年轻,但他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每个有道德的人都应具有这样的品格。”
来自非洲坦桑尼亚的可赞姆欠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后,在留言簿上写下这样的话:“雷锋是全世界革命者心中的伟大兄弟和朋友,我们将依照雷锋兄弟的革命精神,记住他的革命思想,他不仅为中国革命者,而且为世界所有革命者和后代作出了榜样!”
来自俄罗斯的甘纳季在参观完雷锋纪念馆后的留言颇有意味:“在西方人眼里,雷锋就是神,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并不知道一些国家的领导人是谁,但人们知道雷锋,从小孩开始就知道,雷锋好,应该向雷锋学习。”
一位叫甘浩望的意大利工程师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一个雷锋式的人物。”
一个美国商人如此说道:雷锋精神是人类应该有的,应把雷锋精神弘扬到全世界。要学习雷锋对待事业的态度,学习雷锋刻苦学习的钉子精神,学习雷锋关心人、爱护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质。
一个日本企业家这样感叹:“雷锋仅20多岁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为伟大的英雄,对人类是有贡献的。学雷锋无国界之分,把雷锋精神引进我们公司,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会改变员工的精神面貌,产生巨大的效果。”
在新疆讲雷锋
自叙
1997年我去新疆作报告,刚下飞机就看到自治区的领导前来接机,我心里真是感动呀。
自治区领导拉着我的手说:“安山,新疆人民欢迎你呀,欢迎你到这里来传播雷锋精神!”走进当地的大会堂,感觉跟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一模一样,许多人早已等在那里,可以看出当地对学习雷锋、宣传雷锋非常重视。
我在新疆总共呆了15天,从北疆到南疆,我几乎走遍了那里的每一个地方,那段时间经常是早上、中午、晚上一天三场报告,而且是在三个地方讲,经常是作完一场报告就跳上车,到另外一个地方接着作报告,然后再乘车赶往下一个地方,很多时候都是在车上吃的饭。那时候新疆的最高温度达到45C,天气非常热,我这个始终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人很不习惯,每天做报告,嗓子也哑了,可是我心里十分的快活,只要一想到雷锋,我就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在喀什的一个学校,当我作完报告后,一个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小女孩跑上台来让我给她签名,并要用钢笔签在衣服上,那身衣服一看就知道是质量特别好的那种,一定也非常贵。我想,要是在衣服上签了,把人家的衣服弄脏了,以后她就不能再穿了,多浪费呀。小女孩看我迟迟没有签,急得都哭了,跪在地上说:“爷爷,你给我签个名吧。”我赶紧把她扶起来说:“快起来孩子,爷爷答应你。”
看着孩子那么执著,我也非常感动,想咱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尊重,还不都是因为雷锋么,大家是在尊重雷锋呀。
也有一些人确实不知道雷锋,但听说了雷锋的故事后,受到启发,发誓要学习雷锋,希望能够成为像雷锋那样的人。
手记
一次边疆讲雷锋的经历,让乔安山重新感受了60年代初那段火热的岁月,感受到了人民对雷锋几十年的热情。《离开雷锋的日子》让乔安山一下子看到了还有那么多的人喜欢雷锋、欢迎雷锋、希望听到雷锋的故事。乔安山也就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雷锋精神职业传播者的重任。十年来,乔安山到过29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做过近2000场报告,把雷锋的火种再次撒进了人们的心田。
乔安山说:“宣传雷锋是我终生的责任,不可推卸的义务。有10000人我高高兴兴地去作报告,有100人我也乐意去讲,即使只有一个几岁的小孩子想听雷锋叔叔的故事,我也要去讲,我要对得起每一个学雷锋的人。”
在北京,他与全国劳动模范、学雷锋先进个人李素丽一见如故,雷锋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上海,乔安山紧紧握住了当代活雷锋徐虎的手,徐虎赠送给乔安山一面锦旗:“雷锋精神代代相传”;
在河南,他走遍了中原大地,郑州、开封、许昌、新乡、洛阳、邓州、平顶山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过去一提起学雷锋好像就是上街拣拣废纸、扫扫马路、擦擦玻璃栏杆什么的,就是上街扶老人过马路、送老人回家等等,但是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些不需要他们做了,也没有老人愿意让别人送回家了,学雷锋成了一种义务、一种任务。
有人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统计,他收集了几千篇小学生写学习雷锋的作文,并将其分门别类进行整理,最后发现,这几千篇作文几乎可以归类到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同学补课、帮助妈妈做家务、把猪从麦地里赶出来、扶老人过马路、参加义务劳动(打扫卫生、植树、到福利院擦玻璃等)。而其中扶老人过马路和参加义务劳动竟然占到80%以上。这实在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结果。不知道这些孩子长大以后,雷锋叔叔在他们的印象里还会留下怎样的印记?
在小学生的心目中,雷锋叔叔是一个伟大的人、高尚的人,是一个要永远学习的楷模,“学雷锋,做好事”是一种普遍的共识,长大了成为像雷锋叔叔那样的人是一种普遍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