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我的孩子是“中等生”
384700000018

第18章 大于零,小于等于一(7)

情绪的大起大伏表现在家属们的脸上。女婴的长辈至少有十分之一秒的沉寂,然后表现出适当的兴奋;男婴长辈们预备已久的笑容与狂喜在瞬间绽放,脸上的肌肉挤成一团,那兴奋是不需要节制的,像狂欢节里游行的人们,再多的疯狂也不显得出格。

一位显然是祖母或外祖母的女人手捂着胸口,仿佛这样可以保证心跳不会因兴奋而剧烈。最激烈的表现发生在一位年轻父亲的身上,他迫不及待地在楼上楼下跑动,通知自家的众多亲属:“男孩儿!男孩儿!!”他脸上的笑容将持续到肌肉麻木,但是,那种因生男孩儿而带来的光荣感、成就感,将持续到更久。

女婴家长则显得相对平静,他们的笑容与兴奋恰到好处地告诉我们:一个孩子出生了!而男婴家长的表现似乎出生的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种至上的光荣。

所有羡慕的表情均投向男婴的家长们,绝对没有人会想一想,为什么生男孩儿便值得如此兴奋呢?

女婴的家长们会互相说一句:“现在这个时代,男孩儿女孩儿都一样。”甚至会说:“还是女孩儿好,省心,同父母贴心。”但问题是,如果这确实是普遍信奉的理念,还有说这句话的必要吗?毕竟,男婴的家长不会谈论生男孩儿的好处。

我们为生了个男孩子高兴的时候,不需要理由,仅仅因为这是一个男孩子;我们为生了一个女孩子而自我安慰的时候却需要许多理由。这极为奇怪的现象却被视为理所当然,没有人提出质疑。

为孕妇做 B超时告知胎儿性别是被禁止的,这禁止其实是针对女胎的。没有人担心哪位父母会将男胎抛弃。

需要重复与强调的是,我是于 20世纪末中国某大直辖市的妇产医院观察到上述景象的。在这座城市里,不需要男劳力去耕地,女人也享有就业权、财产继续权,也有扶养老人的责任,国家法律保护两性平权。

性别的优劣观念已如此深入骨髓,以至于我们不加思考地喜欢男婴不需要理由。“男性=优等性别”,就是这样简单,简单到被无条件地视为真理。法律在此显得无能为力。

身为“准爸爸”时,我曾表示希望生个女孩儿。我这表态曾被认为是一种“作秀”,被人猜测为已经知道了胎儿的性别为女所采取的“策略”。我是哭笑不得的。

我做上述观察那天,我的太太也在手术室里。护士告诉我是个男婴的时候,我表现出的兴奋一如我希望是女婴时的情景。我知道,最重要的在于我有了一个孩子,无论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都是一个平等的人类成员。

◎ 布娃娃

街边总有许多卖各种布娃娃的小摊点,价钱很便宜。很久以来我并没有特别注意它们,直到妻子怀上了孩子。一个 30多岁的男人做父亲,心底常常涌起更多的父性柔情。

我便总会停下车选几个布娃娃。

我将它们带回家,为尚未出生的孩子准备着。

有一天,我的老母亲忽然说:“如果是女孩儿便好,如果是男孩儿,这些布娃娃则不适宜给他玩。”

我顺势应着,应过后却忽然想:这种差异对待,真的合理吗?

我们为男孩子和女孩子准备的玩具是不同的。玩具枪、玩具坦克、变形金刚,是属于男孩子的,而布娃娃之类是属于女孩子的。我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孩子们的性别决定着他们自己喜欢这些不同的玩具,而事实上,幼童是没有这种观念的,选择是由我们成年人强加给他们的。性别意识不是天生的,是我们塑造出来的。我们在通过孩子的玩具,对其进行社会性别角色意识的早期塑造。

“武器”在培养男孩子的勇敢精神,而布娃娃在培养女孩子的细腻温情。我们都会对这样的情景不感陌生:一个女孩子怀抱布娃娃,同她说话,给她“喂饭”,为她“打针”,俨然一位成年女性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通过玩具认识着这个世界,也将他们对世界的理解投射在与玩具的关系上。玩布娃娃的女孩子其实是在模仿母亲对她的作为,母性意识同样不是天生的,而是这样培养出来的。这种培养一直延续到成年,女人便成为温情脉脉、细致体贴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