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再忙也要当个好爸爸
3851000000016

第16章 、父亲的正确教子方法(7)

婷婷啊,你看,《天才儿童行为表》第一条写的是什么?看书时津津有味,忘记了吃饭睡觉,你第一条就符合,你说你不是天才,谁是天才?

婷婷眼睛一亮。

这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婷婷越来越坚信自己是个天才,她的感觉也越来越好。

(3)1000位圆周率和两次跳级为强化婷婷天才的感觉,在婷婷八岁那年,父亲对婷婷,也对自己提出了新的挑战。

有一天,父亲郑重地问婷婷:

你想不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会背圆周率小数点后1000位的孩子?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别说残疾孩子,就是健全孩子也没有人会背,你敢不敢背?

婷婷很干脆地回答:好!

按照传统的方法,可能24小时不吃饭不睡觉也未必能背得出来。

而父亲让婷婷快乐,让婷婷狂欢,把她的潜意识充分调动起来。他把1000位圆周率编成一个惊险荒谬离奇的故事。

婷婷一天背100位,结果十天就背完了。刚开始时,背一次需要20分钟,到后来5分钟就够了。

背出小数点后1000位,创造了世界之最。生命的潜能令人叹为观止。

这件事还轰动了中国残联。残联主席邓朴方专门接见了婷婷和她父亲,绐予了高度评价,称此为爱和教育创造的人类战胜自我的奇迹。

在全国三项康复会议上,婷婷的父亲作了两个小时的发言,他的报告深深感染了在座的听众。感动之余,婷婷父亲的话又让他们震惊不已。

我要让刚刚读完一年级的婷婷在普通小学跳两级,4年读完6年的课程。婷婷的父亲宣称。

散会后,一位教育工作者拍着他的肩膀说:婷婷爸爸,你千万不要胡闹。正常孩子都吃不消,你让你的孩子这么做,怎么可能呢?

开完会回来,婷婷跳上了三年级。这时又碰到了新的问题,三年级是一个坎,作文、应用题都上来了。虽然二年级的课程,婷婷几个月就学完了,但是也学得比较粗糙。所以进入三年级后的几次单元测试,婷婷都只得了60来分。

上一年级的时候,婷婷总是第一名,现在婷婷简直就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不过,父亲相信婷婷能渡过这一难关。

婷婷,现在你碰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这个困难父亲认为全世界只有一个人能够战胜,那就是你。你想想,3岁半还一个字都不会说,现在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且会背1000位圆周率。你不行谁行?父亲对婷婷说。

父母亲、老师同学,人人都给婷婷加油,婷婷的情绪终于高涨起来。

爸爸,还有一个月就期中考试了,我要让60分翻跟斗!她说。果然,在期中考试的时候,她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在四年级的一次会考中,家长们最关注语文状元是谁。当她们得知不是别的孩子,而是聋孩子周婷婷时,所有的人都震惊了。

婷婷又勇敢地从四年级跳入了六年级。

到了六年级,婷婷的语文、数学还好突破,她的英语却成了大问题。

粗心的父亲竟然不知道五年级要学英语,支持孩子跳级。而对聋哑孩子来说,最难的就是声音,他们每发出一个音都要千锤百炼。仅哥哥

的g一个音婷婷就练了3年,现在要面对已经学了一年英语的同学,婷婷怎么能行呢?

婷婷的父亲仍是采用老办法,他还是采用当时教婷婷说话的方法帮助她学习英语。他先教她学会了48个国际音标,然后让她自学26个字母、单词、短句,最后是课文。

在婷婷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父亲不停地在一旁给予鼓励和欣赏。

婷婷,你太了不起了!想想看,你在3岁半还不会讲话,上普通小学时却连跳了两级,双耳全聋的孩子现在竟然能够自学英语,人世间还有比这更值得让人赞叹的事吗!

在这种极度的赏识之下,婷婷越学越开心,越学越入迷。她竟然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赶上了所拉下的一年的英语课程。在第一次英语单元测试中她就得了96分。

毕业时,她以全校第二名、186分的成绩跨入了二十七中的大门,这给她小学的学习生活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4)暴风雨中的海燕婷婷进入初中后,学习成绩一直保持优秀。但是,要说婷婷从此学习一帆风顺还为时过早。

初中毕业后,婷婷从二十七中跨入了南京一中的大门。在这里她非常幸运地遇上了一位优秀的老师,她的班主任于基太老师。

开学的第一天,于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令同学们终生难忘的字--人。他说:

同学们,你们到一中来不仅仅是为了考大学,还要学做人,学做好人。人字的结构就是互相支撑,所以大家要团结起来,为我们这个集体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婷婷的父亲认为这个老师太好了,他对教育的内涵领悟得那么透彻,他不是把婷婷当作榜样让大家学习,而是让同学们和婷婷一起往前冲。他对婷婷的一生起到了难以想像的作用,对婷婷人格的塑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然而,就在婷婷逐步走向成熟的时候,一个可怕的现实又摆在了他们的面前。一中汇集了各个学校的尖子生,婷婷终于不及格了,不是一门不及格,而是几门不及格;不是一次不及格,而是多次不及格,最低时考过44分。

婷婷是十佳少年,她考试不及格使父亲要受多么大的压力?

但父亲始终坚守你考得好,父亲为你欢呼;你考得不好,父亲为你分担忧愁的诺言。

当婷婷非常难过地把考试不及格的消息告诉父亲的时候,父亲很平静地对她说:

太好了!

回答使她感到十分意外。婷婷瞪大眼睛:

为什么?考砸了,还好什么呢?

父亲说:暴风雨终于来了!你不是要做海燕吗?没有暴风雨,怎么体现出海燕的顽强呢?

婷婷全神贯注地听着。

孩子啊,成功总与失败相伴,就像白天总要与黑夜相伴一样。问题不在于失败,而在于如何面对失败。

婷婷低着的头抬了起来。

失败后的胜利才是更有价值的胜利,从小一帆风顺的人和从小就能在失败中站起来的人,谁更能经受未来生活中的风雨呢?

后一种人。婷婷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父亲乘胜追击:

海燕为什么喜欢暴风雨呢?就是因为在与暴风雨的搏击中,心里总想着,暴风雨后的天空会出现彩虹啊!

婷婷的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过了两天后,婷婷又向父亲提出一个问题:爸爸,我的学习成绩要落到什么名次你才会难过呢?

父亲想了想,诚恳地说:

你考最后一名,父亲也为你骄傲。

婷婷愣住了。

在人生的跑道上有个断了一条腿的孩子在和健全的孩子们赛跑,他跑在最后面,别人会不会嘲笑他?

不会。婷婷坚定地说。

当他含着眼泪超过了倒数第二名,再超过倒数第三名的时候呢?

父亲说。

全场会一起为他欢呼!婷婷激动得举起了双手。

你就是在听力全无的情况下和健全的同学竞争,像不像那个断腿的孩子?而且面对的都是重点学校的尖子生啊。就算是最后一名又有什么理由自卑呢?更何况你还不是最后。父亲有什么理由不为你自豪呢?

婷婷心里一下充满了阳光,恐惧的乌云一扫而空。

最后,婷婷说:爸爸,天生我材必有用,最后一名也自豪,你说对吗?

太好了!父亲和婷婷的双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婷婷上高二的时候,辽宁师范大学的一位特殊教育专家见到了她。这位教授发现婷婷不仅智力超过了同龄人的发展水平,而且心理状态很好,就提出让婷婷成为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婷婷走进了辽宁师范大学的课堂。

说实话,婷婷的父亲当时非常担心,因为她只有16岁。但使老师和婷婷的父亲惊喜的是,她不仅能适应学校艰苦的集体生活,还走到哪儿都带来一片欢笑声,被同学们称为阳光女孩。

6.张肇牧:父亲助他打开自信的天窗刚从北京大学毕业的张肇牧便被美国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录取。当时,这个消息在北大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张肇牧的成长历程,更引起许多家长和媒体的兴趣和关注。

谈起对张肇牧自信心的培养,他父亲是这样说的:

每当肇牧自信心不足的时候,我总给他谈起我当年的故事。

我念中学时很贪玩,特别喜欢捣鼓半导体收音机,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如痴如醉,物我两忘。于是有一次考试得了0分,有位老师对我作了终审判决:你将来肯定考不上大学,肯定没有出息。这使我大为沮丧,自信心受到了严重挫伤。

后来,我遇到了一位叫杨木华的老师。杨老师善待一切学生,对学生的任何进步和优点都不吝表扬,于是,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读书变成了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所以每当我想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都会跟肇牧讲述这个道理。

有一次,肇牧因为偶然的失误,加上考试的题目偏难,他的数学考试得了60分,我不仅没有指责,反而大加赞赏:很不错,父亲当年吃过’鸭蛋‘,你比父亲强多了。但是,我这样做绝不是放纵孩子。因为我深知,自信是孩子进步的强大内驱力。

孩子学业的暂时落后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的垮塌和自信心的丧失。当孩子认为自己一无所用时,就会走向自暴自弃,那便是教育的失败。只要孩子保持着自信,就是希望,就有进步的立足点。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如何培养肇牧的自信心方面下了一番工夫。

第一步,设法发现并开启肇牧自信的窗户。古诗云:天生我材必有用。事实上,人的才能是各种各样的,很少有全才,更多的是专才、偏才。

有人善于学习,有人善于组织,有人善于文体,有人善于手艺。在学习上,有人擅长形象思维,有人擅长抽象思维;有人擅长计算,有人擅长语言。

根据肇牧的实际情况,我们从来不着急为肇牧指定他要走的路,并且在他受到挫折的时候,一方面鼓励他勇敢地站起来,另一方面也告诉他没有一个人是无所不能的,你在这个方面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在其他方面也不行。而一旦肇牧做成功了某件事情,我们就会对他进行赞扬,这样他听到的表扬、接受的鼓励多了,自信的窗户也就开启了。

第二步,就是要将孩子自信的窗户开多、开大。孩子在某一方面领先了,证明了自己不笨,又为什么不能在其他方面有所进步?一个自信的窗户开启,为什么不能开启更多的窗户?我们平时密切关注孩子任何方面的点滴进步,进行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及时地指出进一步提高的路径和方法。当然,进步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宽容孩子的反复和倒退,要更多地注意孩子发展的总趋势,这便是窗户的开大。

在我们夫妻的努力下,孩子的自信心越来越充足。

凡是认识小肇牧的人都说这个孩子胆子大,有一股闯劲儿。确实如此,小肇牧和那些缩手缩脚的孩子截然不同,只要是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就敢去做,多大的场面也不会影响他的自我表现。我觉得,这不是胆量大小的问题,而是有无自信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