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政风与政府建设
3851500000004

第4章 政风建设概论(4)

以“三个代表”为政风建设的核心,是由我国政府的性质决定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是人民的公仆,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邓小平同志要求全党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党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要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党员干部、国家工作人员要心中时刻装着人民群众,时刻将自己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永远不脱离群众,要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做群众之所想,努力为人民群众工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是我们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高度反映和概括,又是我们政府制定政策,坚持改革开放路线,进行行政管理,处理政民关系的根本指针,是政风建设的核心。因此,各级政府的所有工作部门及所有工作人员都应当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政风建设的内容

在我国已正式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政风建设怎样才能适应这一新的形势?笔者认为:依法行政,廉洁勤政,诚实守信,高效民主这四个方面应当是政风建设的主要内容。

1.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不仅仅是行政机关活动的基本准则,而且也是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的工作作风。

2.廉洁勤政

廉洁勤政作为一种政风,是行政权力在运行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和要达到的目标。具体讲就是:一是要求从政者正直正派、克己奉公,不耍官僚作风,不搞裙带关系,不拉帮结派;二是要求从政者不贪污受贿,不以权谋私,一心为公,清正廉洁;三是要求为政者自觉把自己置于人民公仆地位,勤于工作,乐于奉献;四是要求从政者作风扎实,思想解放,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多干实事。

3.诚实守信

作为一种“官德”或“官风”的诚信,对从政者来讲,首先就是对人民是不是负责任的问题。我们有的从政者轻诺寡信,欺上瞒下,大搞形式主义,无半点为老百姓办实事之心,满脑子都是哗众取宠、升官发财之念。他们不顾百姓死活,为了个人利益醉心于“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他们在数字上玩花样,使上报成绩充满水分;他们把国家工程当作“唐僧肉”,拼命吞噬,最后使国家工程变成“豆腐渣”,还要美其名日“优质工程”,到头来都是老百姓大受其苦。这些不讲诚信的行为,都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与威信。有鉴于此,中共中央在十五届六中全会上做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要求各级党的干部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华而不实和脱离实际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只有把这些有悖于诚信原则的恶劣风气刹住,才能真正把党的各项富民政策落到实处,人民才能从党的政策中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4.高效民主

我国行政管理中存在的推诿、拖延、扯皮、马虎、草率、门槛多、事难办的不良现象所形成的管理低效率已严重影响了政府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并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政风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效行政不仅能够保证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而且也能有效地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行政管理的民主化是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行政管理民主化不仅可以使所依之法中的民主内容得以实现,也使管理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民主要求。因此,要完善行政管理,需要在行政管理中将追求高效率与民主行政统一起来。只有民主化的行政管理,才能避免单纯追求效率,以致于丧失民主国家行政管理的性质与特点;也只有以民主为依托以高效率为目标的行政管理,才能避免行政管理秩序的混乱。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与促进行政管理民主化的统一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重要特征与基本要求,只有这两者的和谐与统一,才能够既符合行政管理的目标与要求,又满足人民群众的利益与愿望,最终形成稳定的社会秩序。

四、政风建设的途径

政风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自律与他律的统一。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政风建设的途径:

1.加强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教育是政风建设的关键

政风建设的成败取决于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即行政道德)水平。可以说,当前存在于政风中的种种不良现象都同公务员职业道德滑坡紧密相关,我国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亟待加强。

2.行政道德法制化是政风建设的有力保障

通过行政道德的法制化来提升行政机关的工作作风,切实保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行为的合法与合理,也是政风建设一个极其重要的途径。一是尽快制定相关的行政道德法规。在当前,应尽快制定《国家公务员法》、《国家公务员行为准则法》、《国家公务员监督法》、《反腐败法》和《国家公务员财产申报法》等法律性文件。二是必须建立健全公务员行政道德监督机制。目前,我国对公务员实施监督的机构虽然有监察部门、纪检部门、人大等机构,但缺乏专门的行政道德监督机构。有人提出成立专门的国家公务员行政道德委员会,应该说是一种值得考虑的设想。这一机构应由全国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各地区设置工作站。委员会的宗旨是:加强公务员行政道德建设,提高公务员行政道德素养,保障行政行为合法,促进廉政建设,提高行政效能。委员会履行以下职责:检查公务员在执法中的问题,受理并调查处理对公务员违法违纪和违反行政道德行为的控告,受理国家机关或公务员对委员会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并处理有关申诉,等等。关于这一机构的组织结构、权限、工作程序、人员组成、与其他监督机构的关系等等还可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3.政务公开是政风建设的重要措施

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可以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执政党地位,促进社会稳定,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规范政府行为,提高公务员依法行政的能力;提高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推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步伐。但是,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基层单位,部分干部对政务公开并不热心,有的甚至顶着不予推行;有的名日公开,实际是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糊弄群众。人民群众对此很有意见。因此,必须制定一套系统的规范和要求,使政务公开有制度保障并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政风建设应突出重点齐抓共建

乔耀章

鉴于我国比较特殊的党政关系,人们通常习惯于使用加强和改进“党风”或党风建设、“廉政”或廉政建设、或“党风廉政建设”这样的概念和术语,却很少使用“政风”或“政风建设”这样的概念和术语,以致在一些常用的工具书里尚未收入这些词汇并加以固定化。可以如是认为,现在人们把“政风”及其建设问题从一般的“党风”及其建设问题中剥离出来进行相对独立的认识、研究、探讨和建设,也是一种创见和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所谓“政风”,可视为“政”与“风”的集合概念,可将“政”与“风”分别言之。“政”,指政治、政事。布政治事,各得其所,泛指有关施政的一切事务。作风是指工作或生活上一贯表现的态度和行为,如作风正派等。“政风”一词,其本意应该是指一种政治主体在处理政治事务的实践活动中所应该具有的一种公共性、公正性的正派的作风和正气。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政风”亦即“正风”。然而这种政风或者正风又是具体的、历史的、阶级的、动态的和发展的,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不同的社会制度及同一种社会制度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或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政风。应当实事求是地认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和政风建设,形成并坚持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并且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又与时俱进,有所创新。对我国政风状况要有清醒的全面的估计,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气力加紧解决,是危险的。那么,政风建设从何做起呢?我认为每一个政治主体都应当在从我做起的基础上齐抓共建,共同营造政通人和,国泰民安的政风局面。

根据我们对政风原意的理解,政风及其政风问题大体上属于政治领域或政治学领域的问题,它是经济及其经济问题的集中表现,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上。首先,最广义的政风,包括党风、政(府)风、军(队)风、行(业)风、民风和社(会)风等。其次,广义的政风,即广义政府的政风,包括各级人大的政风,各级政府的政风,各级“两院”的政风,老百姓常把它们通称为“官风”。再就是狭义政风,即狭义政府的政风,亦即作为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执行机关的政府的政风。由这三个层面的政风构成整体的政风,构成一个“政风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党风和作为广义和狭义政府的政风建设。所谓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不是宣布将哪一年作为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不是做几件事就算完成任务了,实际上,政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至少在政风观念上、政风理论上、政风规范上、政风行为习惯上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如果能够在把政风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这一点上达成共识,那么,首先就应该把各层面、各方面的政风作为一个子系统的政风建设来加强和改进,进行合理分工,自觉地从本系统、本领域、本单位、本部门做起,从我做起,不能以为政风建设只是他人的事,与己无关。在此基础上进行宏观协调,齐抓共建,以便降低政风建设的成本,提高政风建设的整体效率和效益。加强和改进政风,重在建设。根据我对政风内涵的分层,所谓政风建设从我做起,齐抓共建,可以在以下三个层面上展开。

从最广义的政风建设层面上看,无论是党风、政风、还是军风、行风、民风和社风,它们之间有区别,都应该分别从符合自身性质、特点、内容和形式进行建设,它们发展又不平衡,不能相互取代。其中最为重要的当数执政党的党风建设,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同时,党风建设对于政风、军风、行风、民风和社风建设事业又具有率先垂范的主导作用,即不可或缺也不可替代。另一方面,党风以外的政风、民风等各自的建设又起主体作用,能动地反作用于党风建设,构成党风建设的生态(硬的和软的,好的和坏的)环境,对于党风建设来说即不可或缺,也不可分割。比如普遍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对于民风建设,特别是对党风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从而形成最广义层面上政风建设的齐抓共建局面。

从广义政府的政风建设层面上看,无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还是各级人民政府和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都应该加强和改进各自的政风建设。

再从狭义政府的政风建设层面看,有许多道理或理由是同前两个层面的政风建设是相通的。有所不同的是,就狭义政府自系统内部纵向的自上而下的各层级政风建设和横向的各领域、各地域、各部门政风建设之间的齐抓共建,主要侧重于上级政府的政风建设,在领导职务公务员与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之间、领导职务公务员之间,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之间的政风建设的齐抓共建,侧重于领导职务公务员的政风建设。

政风建设的齐抓共建除以上三个方面以外,我认为还应该体现在其他方面。比如,在党风、广义和狭义政府的政风齐抓共建过程中,党风建设最为关键,正如邓小平告诫我们的那样,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同样,在党风、广义和狭义政府的政风齐抓共建过程中,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建设既要齐抓共建,又要突出思想作风建设对于其他作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政风、行风、民风、社风建设的齐抓共建过程中,突出政风建设对行风、民风、社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因为在一个传统的“以吏为师”的国度里,治国先治吏更为本。

与此同时,在上下级政府的政风齐抓共建过程中应突出上级政府政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领导职务公务员和非领导职务公务员作风的齐抓共建过程中,应突出领导职务公务员政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在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齐抓共建过程中,应该更加突出依法治国的极端重要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与制度建设齐抓共建的过程中,应突出制度创新,健全和完善制度建设,用好的制度和机制选人的极端重要性。在干部的选举(竞争、竞选)、监督(内外监督)和罢免(能上能下)等环节的齐抓共建过程中,应突出真正民主公开选举、坚决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极端重要性。在政风建设处理各种矛盾的过程中,应突出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的极端重要性。因为政风建设的关键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真心实意地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总之,加强和改进政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齐抓共建,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从严要求,标本兼治,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各种不良政风。永葆政风的人民之本色!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政风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政风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

樊怀洪对于什么是政风,目前尚未见到严格而科学的表述。我们这里讨论的政风,应当理解为行政作风(风气)或政府行政作风(风气)的简称。

那么,到底什么是行政作风或政府行政作风呢?我们认为,所谓行政作风或政府行政作风,就是指政府在行政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带有倾向性的态度和行为特征,它是政府行政人员在一定环境下形成的内在的行政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所以,政风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

首先,政风是政府行政人员带有倾向性的态度和行为特征,这说明人们是可以对其进行观察、感知和评价的。这是我们从事政风研究和政风建设的基本前提。

其次,一定的政风是政府行政人员内在的行政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即政风虽然是表露于外的,人们可以对其进行观察、感知和评价,但政府行政人员的行政思想、意识、观念、价值取向却是深藏于内心深处的。

再次,政风总是在一定环境下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与一定的环境具有密切的关系。换言之,环境的好坏优劣,对政风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当前我国政风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