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点亮你的心灯
3851900000017

第17章 快乐生活状态的疏导(1)

——构筑快乐人生的绿色心路

成功的人生,首先必须是快乐地生活着。然而一份问卷调查表明:虽然有很多人享受着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他们的内心世界并不快乐,他们的生活并不快乐。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亚当?威特沃尔说:“焦虑、忧虑、愤怒、冷漠,是横亘在现代人追求快乐的心路历程上的顽石,必须用平和战胜焦虑,用快乐取代忧虑,用冷静制服愤怒,用热忱消融冷漠,这样,才能构筑一条通往成功人生的绿色心路。”

是的,没有什么比心如止水更能映照我们的心灵智慧,没有什么比灵魂愉悦更能激发我们的生命潜能,没有什么比理智冷静更能使我们变得公正、中庸,没有什么比热忱乐观更能使我们享受真正的生命阳光。构筑这样一条绿色心路吧!在这条心路之上,阳光明媚,有鸟语花香,有微笑和凯歌……

心灵的宁静,是一种最为幸福的生活状态。然而,无休无止的人为的焦虑,无时不刻不在破坏着人类内心深处最为可贵的平和与宁静。焦虑使人们的心智之源堵塞,使人们的生活变成可怕的灰色,使人们不能平静地享受生命的阳光。心理学专家指出:人格因素、内心冲突、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等都可能导致人的焦虑反应。焦虑症患者会有离奇的反常表现:

反常的迫在眉睫感,反常的迫不及待感,反常的高度警戒,反常的高度关注,反常的高度疲乏;他们会无端地自我失控、自我怀疑、自我虐待;他们有离奇的无能为力、无力回避感,他们会做无病呻吟,最终在焦虑的旋涡中无法自拔。哈佛大学心理学专家建议:为了使你的心灵回归平静,可采用放松术和停止技巧;可进行增强自信、自我松弛、自我反省、自我刺激、自我催眠的自我心理调适。

人生苦短,本当快快乐乐过一生。然而,人生旅途中无处不在的忧虑是销蚀我们心灵和意志的枷锁。被忧虑困扰的人将毁掉自己的生活,摧毁为自己奠定成功的最后一块基石——健康。所以无穷无尽的忧虑是人生中的隐形杀手。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具有“执着性格”

和“忧郁亲和型性格”的人容易罹患忧虑症;此外,还有常见的“搬家忧虑症”和“升迁忧虑症”等等。热爱生活就必须远离忧虑,快乐人生就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掌握快乐的秘诀,通过有效的方式,使自己的生活轻松愉快起来。人生中,无论遇到任何阻力和挫折,都要有接受最坏情况的心理准备,用恬淡的平常心追寻生命的真谛,用愉快的心情,迎接每一个日出,送走每一个日落。

冷静地对待世事,方能理智地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然而,愤怒,这头潜藏在我们心中的狂暴的狮子,却会随时伺机跳出,吞噬我们的冷静,使我们的心境变得糟糕透顶。哈佛心理学专家研究表明:气质类型中的胆汁质人易于发怒。愤怒常见的导火线是:我们感知到的、我们所珍视的东西正受到某种形式的威胁、破坏或阻碍,这些东西包括:自我观念、我们的所有物、我们的计划和目标、我们的生活方式等。愤怒是众多心理、生理疾病的直接诱因,在很大程度上破坏着发怒者的身心健康。抑制愤怒的最好方法是,反复地告诫自己:冷静,冷静,再冷静!此外,平时应注意加强自我修养,防怒于未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巧妙地克制愤怒,转移愤怒,释放愤怒。

只有当我们对生活充满乐观和热忱,幸福和快乐才会与我们同在。但是,可怕的冷漠却在腐蚀着我们的灵魂,把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涂上一层暗灰色。如在青春期和更年期,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短暂失调,很容易使人处于情绪低潮,便易于产生冷漠和抑郁;当人们失去亲友、事业不顺或健康不佳时,同样会失去生活的动力和信心,也易于诱发冷漠症。但是,最能战胜和消融冷漠的莫过于热忱了。热忱一旦成为你的一种生活状态,你就会变得活力充沛,精神奕奕,事半功倍;热忱会使你具有强烈的吸引力,使你的生活充满无穷的乐趣,使你的人生流光溢彩!

一、点亮你平和的心灯——化解焦虑:让你的心如止水

“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广为人知,“杯弓蛇影”的故事也颇令人发笑。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人,为一些小事总是焦虑不已,其实这是没有一点好处的。焦虑只能徒增烦恼,折磨自己,最终只能是庸人自扰;焦虑既不能延长今日,也不能换回昨天,更不能使明天美好。

焦虑堵塞一个人的心智,损害一个人的健康,是进攻心灵和身体的多面杀手。

——波普尔

心情焦虑的人总是怕失去什么,但想一想,焦虑会使你失去更多。

——阿奎那

心情焦虑的人是把自己架在炭火上烤,自己身上榨出的油结果使火更旺。

——爱彼特?乔治

克服焦虑,重要的是要勇于心平气和地面对,无论结果如何。

——比尔斯?安得诺斯

焦虑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在紧要关头往往坏事;既然如此,不如心平气和地面对一切。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离解决麻烦已经不远了。

——哈罗波?勃朗特崔梅的考试焦虑

崔梅19岁,某重点综合大学社会科学专业学生。自幼学习上进,记忆力较强,深受老师的器重。每逢市里的一些学科竞赛,学校都推荐她参加,对此她感到精神压力很大;她本人对数学兴趣不大,但是老师仍然很看中她。她认为这是一种荣誉,是学校和老师对自己的器重,也不好违抗。通常考前一夜都睡不好,在考场上脑子很乱,原来复习过的内容也想不起来了,急得浑身出汗,心慌意乱,勉强交了试卷,考试成绩不佳。从此以后出现了睡眠障碍。

考上大学以后,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数学不及格。在中学学习时数学就不是她的强项,因而报考了社会科学专业,没想到也要学习数理统计,而且在大一、大二两个学年都要学,这就给她带来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她也因而每到期末复习考试临近期间就焦虑不安,并伴有严重的睡眠障碍。

晋升引起的焦虑辛波最近几个月来,常常感到心里发慌,焦虑不安,无缘无故地紧张且害怕。追溯其不安状态〖TPC028,+74mm。38mm,Y#〗的产生,发觉症状开始于3个月前,当他接到上级任命,被调派到一个新单位负责领导工作时。他是一位好强、工作认真的同志,数年来一直渴望能得到这一职位,但当他一旦真的得到此机会时,精神上又不安起来。在家中他排行老二,自小常与比他大几岁的哥哥相比较和竞争。一方面很羡慕哥哥比他经验多且能干,常与之竞争,想超过哥哥;但另一方面又害怕,假如一旦真的比哥哥好,会惹哥哥生气,会被哥哥欺负,心理总是战战兢兢的。这一次,在他原来工作的单位,有一位比他年资高的同事,原来被大家认为是晋升的对象。但由于自己平时工作认真,表现好,而被领导重用,被提拔晋升。这样一来,就触发了他小时与哥哥竞争而惟恐哥哥欺负的心理症结,潜意识中害怕那位年资较他高的同事可能会暗地里向他报复,做一些对他不利的事情。由于这种潜意识的心理症结,他就一直感到坐立不安,心情焦虑。

是谁打破你心灵的宁静

三国时诸葛亮说过:“宁静以致远。”一个人,只有他的内心保持宁静,才能奔溢出智慧之源。然而,焦虑,这个人类心灵的杀手,常常使我们心智堵塞。

焦虑症是以发作性或持续性情绪焦虑和紧张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症,常伴有头昏、头晕、胸闷、心悸、呼吸困难、口干、尿频、出汗、震颤和不安等明显的躯体症状,其紧张或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不符。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在你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以前,在你第一次和某位姑娘约会之前,在你的老板大发脾气的时候,在你知道孩子得了某种疾病的时候,你都会感到焦虑。

焦虑并不一定是坏事,焦虑往往能够促使你鼓起力量,去应付即将发生的危机。焦虑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但是,如果你有太多的焦虑,以至于患上焦虑症,这种具有积极意义的情绪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它会妨碍你应付、处理面前的危机,甚至妨碍你的日常生活。如果你得了焦虑症,你可能在大多数时候没有什么明确的原因就会感到焦虑;你会觉得你的焦虑将你的生活搞得一塌糊涂,事实上你什么都干不了。焦虑症是一种普遍的心理障碍,在女性中的发病率比男性要高。研究表明,城市人口中大约有41%~66%的人群,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得焦虑症。

一般而言,焦虑症的起因主要有:

(1)人格因素

患者性格多有些自卑、易于紧张、恐惧、对困难估计过分,患得患失、惶惶不安、依赖性强,对自身躯体和内脏情况过分关注。

(2)内心冲突

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焦虑来源于精神内在冲突,包括本能冲动与现实原则、本能冲动和道德准则之间的冲突。因防御行为而使原始冲动得不到满足或发泄,本能冲动继续积累到某一程度时,自我的控制能力失效。由于致力于激烈的内部防御工作,神经症患者在本能冲动负荷过盛的情况下,防御无效则变为焦虑,表现出坐立不安、激动、浮躁、紧张与失眠。

(3)遗传因素

据统计,焦虑症在患者的亲族中发病率为14%,而一般居民为5%,单卵双生子的焦虑同病率为41%,而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仅为6%,故专家认为焦虑可能与遗传素质有关。

(4)生理因素

在焦虑发作时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量的增加,但可能是伴发而非诱因。有研究发现,在运动后焦虑症者其乳酸分泌远较正常者多,另外输注乳酸也可激发焦虑。

患有焦虑症的反常表现(1)迫在眉睫

患者自己感到危险迫在眉睫,不幸即将来临,故惶惶不可终日。

(2)迫不及待

不确定意味着不安全,患者感到身处险境,迫不及待地追求安全确定。

(3)自我失控

感到自我失去控制,好像就要发疯,或即将会死去,或即将失去理智,伴有强烈的恐惧感。

(4)自我怀疑

觉得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拿不准,难以把握,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常犹豫不决、无所适从。

(5)自我虐待

有明显的自我折磨、自我虐待倾向,患者往往要求家人或医生重视自己,自己却在不断地虐待自己。

(6)高度警戒

好像面临紧急处境,高度警戒,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或战或逃,随时准备抉择,对外界信息输入特别敏感,尤其怕噪声,普通强度的谈话声或脚步声都会令他难以忍受。

(7)高度关注

对自身的身体变化高度关注,容易产生疑病观念;对外人的表情态度高度专注,容易产生敌对和攻击的现象。两者均可导致过分的冥想,产生内向性思维。

(8)高度疲乏

因长时间高度戒备,精神及躯体均严重耗竭,很多患者会感到高度的疲乏。

(9)无能为力

感到自己在处理个人事务上无能为力,对自己躯体与精神上的痛苦体验无力改变,凡事穷思竭虑但无力摆脱。

(10)无力回避

自觉危险与不幸即将降临,无力回避。想逃,但又无从逃脱,好像处于天罗地网中无处藏身。

(11)无法自拔

陷于自我怀疑,沉溺于内心活动或身体感受之中,不能自拔,凡事总向坏处想,胡思乱想,不能自制。

(12)无病呻吟

患者没有相关的躯体疾病证据而有诸多内感不适,各项检查阴性的躯体化症状使家人百思不得其解,容易引起家人误会,以为是诈病、无中生有,从而减少对患者的支持与关爱。

放松术和停止技巧:

使你的心灵回归平静

上台演讲或表演节目时,有的人会手脚发抖,头脑发晕,说话结结巴巴;见到异性、领导或陌生人时,有的人会紧张不安,心跳加快,脸部发红……所有这些表现,都可以视为一种焦虑反应。在日常生活中,当面临应急或危险时,每一个人都会感到担忧、害怕或焦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情绪反应是正常的,如果反应过分强烈,或体验到与事实不相符的反应时,就可能产生危害,需要通过适当的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整。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肌肉放松条件下的情绪状态与紧张焦虑时的身心反应是互相对抗的,两者难以相容,一种状态的出现必然会抑制另一种状态。为此,可以通过训练,诱发全身各部分的肌肉放松,以克制人们在紧张焦虑时的情绪反应,使身心达到一种泰然的境界。

有时,简单的身体动作能使你的肌肉和关节得到放松与伸展,有助于集中意念,达到内在的宁静,使你感到焕然一新。别小看下面的练习,在熟练掌握后,你可以运用于各种场合,尤其是在使你感到紧张和焦虑不安的情况下,依靠它在很短的时间内即会使自己得到放松。

(1)三分钟放松运动

一分钟“抬上身”——要求缓慢地使身体向下触及地面,双臂保持俯卧撑姿势,然后双手向下推,胸部离开地面,同时抬头看天花板,吸气,然后再呼气,使全身放松。

一分钟“触脚趾”——双手手掌触地,头部向下垂至两膝之间,吸气。保〖DK4〗持这个姿势,再抬头挺胸,同时呼气,然后全身放松。

一分钟“伸展脊柱”——身体直立,双腿并拢,在吸气的同时将双臂向上伸直举过头,双掌合拢,向上看,伸展躯干,背部不能弯曲,然后呼气放松。

〖TPG067,+57mm。75mm,BP〗(2)三节放松操

第一节:用鼻深深地吸一口气,把气憋住,然后用口慢慢地呼出气。反复两三次后,你会感到格外舒畅。

第二节:把双手平放在沙发扶手上,掌心向上。先握拳,越握越紧,你会发现肌肉紧张坚硬,产生紧张的感觉。然后慢慢放松,这时双手有微微发热、发酸之感,接着变得酸软、沉重又很舒服。连做两三次,能使全身得到放松。

第三节:抬起双臂,向后弯曲。随后手掌使劲向肩部摸去,前臂和上臂的肌肉越来越紧张。

然后完全放松,你会感到两臂的肌肉变得酸软无力,松弛舒服。接着来几次,全身颇感轻松。

(3)停止思考法

如果你的身心被那些分心的想法或观念所垄断,那么你就会变得焦虑异常。停止思考法的步骤很简单,先让自己在心里牢记困扰你的想法或观念,治疗者在得到你的信号后,大声喊道:“停!停!停!”反复多次后才停止。训练一段时间后,你可以在治疗者大声喊“停”的同时,自己的心中也喊“停”,还能够让自己去思考一些别的事,或者去做可以吸引自己的事。停止思考法效果明显,若困扰你的念头不是十分严重,只要在心里反复对自己说:“不!我不再去想它了!”便可达到目的。

焦虑性神经症的心理调适(1)自我松弛

自我松弛,也就是从紧张情绪中解脱出来比如:在精神稍好的情况下,去想像种种可能的危险情景,并按危险情景的程度由弱到强进行想像,重复进行,直至任何危险情景或整个过程都不再使你体验到焦虑为止。或者面对使自己害怕的目标或情景,把每个情景分解成可达到的若干个小目标,然后循序渐进,最终适应这个情景。这两种方法可称为“逐级暴露法”,旨在使你逐渐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