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神经性焦虑是由于患者对某些情绪体验或欲望进行压抑,压抑到无意识中去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仍潜伏于无意识中,因此便产生了病症。发病时只能感受到痛苦焦虑,而不知其因。因此在此种情况下,你必须进行自我反省,把潜意识中引起痛苦的事情诉说出来。必要时可进行发泄,发泄后症状一般可消失。也可在自省后采用“挑战忧虑性思想”的方法。各种片面或错误的想法将导致忧虑的恶性循环,使焦虑不断升级。挑战忧虑思维是通过减少忧虑思维的负面作用,以缓解和摆脱焦虑。通过三个步骤即可:识别忧虑性思维;挑战忧虑性思维;寻找合理的思维方式代替忧虑性思维。
(3)自我刺激
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发病后,脑中总是胡思乱想,坐立不安,百思不得其解,痛苦异常,此时,患者可采用自我刺激法,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如在胡思乱想时,找一本有趣的、能吸引人的书读,或从事紧张的体力劳动,忘却痛苦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防止胡思乱想,同时也可增强你的适应能力。
(4)自我催眠
焦虑症患者大多有睡眠障碍,很难入睡或突然从梦中惊醒,此时你可以进行自我暗示催眠。如:可以采用数数,或用手举着一本书读等方法促使自己入睡。
在采取以上方法进行自我调适的同时,还必须使用抗焦虑药。常用的有安定、利眠宁等,可以口服也可以进行肌肉注射。
用自我调适摆脱焦虑症许多人常常被焦虑症深深地折磨着,整日惶惶不安,脑海里往往有许多问题在盘旋,却不知如何解脱才好。不妨用以下方法试试。
(1)对自己说:我不是完美无缺的
有些人因为过于顾及脸面和名誉,总是在寻求完美,生怕有所缺陷,一旦难以达到这个目标,就会焦虑不安。其实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人人都有缺陷,都有不足。因此要有勇气对自己说:我不是完美无缺的,我只想尽力而为。这样你的心情就会慢慢松弛下来,不会总是处于莫名其妙的紧张状态之中。
(2)对别人说:你的评价仅供参考
人产生焦虑症还因为过多地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害怕自己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得不到别人的赞扬。实际上一个人的情感、观点、说话、处事等,很难得到所有人的称赞,总会遇到反对意见。所以要有勇气对别人说:你对我的评价仅供参考,我不能为了迎合你的意见而生存。这样就不会为了顾及他人的需要而整日心神不定了。
(3)对挫折说:没关系,我可以排除你
生活中充满意想不到的挫折,挫折会构成心理压力,有些妇女的焦虑症就是由此而引起的。
因此遇到挫折时,可以用宣泄的方法来释放由挫折造成的内心郁闷。如向好友一吐为快;或外出旅游,让湖光山色冲淡不良心绪等等。总之,要尽快走出由挫折所造成的困境,不要让挫折变成心理上的压力。
二、点亮你快乐的心灯——远离忧虑:让自己快乐起来
忧虑是销蚀心灵和意志的枷锁。被忧虑困扰的人将毁掉自己的生活,摧毁为自己奠定成功的最后一块基石——健康。热爱生活就必须远离忧愁。人生中,不论遇有任何阻力,都要有接受最坏情况的心理准备,用恬淡的心情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追寻生命的真谛。
快乐之道如下,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兴趣宽广,并对引起自己兴趣的人和事,不做敌对的反应,而做友善的反应。
——柏傅德?罗素
使我们苦恼、忧虑的芝麻小事如同苍蝇,我们可以闪躲一只大象,却躲不了一只苍蝇。
——布雷多克
让我们把事前的忧虑,换为事前的思考和计划。
——简?奥斯汀
倘能时时忧虑着最大的不幸,那么在较小的不幸来临的时候往往可以安之若素。
——菲茨?吉拉尔德
不知道如何去抗拒忧虑的人都会短命而死。百分之七十的病人只要能够消除他们的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好起来。
——约翰?杜尚让自己没有时间忧虑
在卡耐基举办的讲习班有一位学员,名叫马利安?道格拉斯。他曾在一年内遭到两个年龄分别为5岁和5天女儿去世的不幸。当时他睡不着,吃不下,无法休息或放松;精神受到致命的打击,忧虑悲伤,信心尽失。后来他去看医生,一位医生建议他吃安眠药,另一位医生建议他去旅游。他两种方法都试过,但收效不大。他感到自己的身体就像被一把大钳子夹着一样,越夹越紧。忧虑悲伤带给他的压力使他后来变得麻木起来。
但不久之后,他那4岁的大儿子却使他悟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一天下午,他正为女儿的事伤心难过的时候,他儿子就问:“爸爸,您肯不肯为我造一条船?”实际上,他当时哪有心情造这条船,但在他儿子的纠缠下,他答应下来。造这条玩具船大约花了3个多小时,可是等船弄好之后,他发现用来造船的3个小时是他这么多个月以来第一次有机会放松自己的心情。这件事使他仿佛从昏睡中惊醒一样。他发现,如果一个人忙着去做一些需要计划和思想的事情,就很难再去忧虑了。所以他决定让自己不断地忙碌起来。
第二天晚上,他巡视自己的每个房间,把所有该做的事列成一张单子,发现有好些东西需要修理,如书架、楼梯、窗帘、门钮、门锁、漏水的水龙头等,想不到一下子列出了242件需要做的事。两年之后,这些事情大部分都已完成,同时,他自己还用许多启发性的活动使自己充实起来,每周有两个晚上参加成人教育班,并经常参加镇上的活动。后来还担任校董事会的主席,参加很多会议,并协助红十字会和其他机构募捐。他忙得简直没有时间去忧虑。
英国的大文豪萧伯纳说:“让人愁苦的秘密就是,有空闲来想想自己到底快不快乐。”因此,要消除你忧虑的习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自己不停地忙着,这是世界上最便宜的一种药,也是最好的一种。
忧虑是人生中的隐形杀手
对于跋涉在成功道路上的人来说,成功的每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相伴而来的是焦躁和忧虑,这些不良的情绪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长期生活在忧虑和紧张之中的人,心理状况是极为混乱的,渐渐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这种思维定式会直接影响自己的精神和行为,造成不良的后果。
曾经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亚历克西斯?卡锐尔博士说:“不知道抗拒忧虑的商人都会短命而死。”在谈到忧虑对人的影响时,一位医生说,有70%的人只要能够消除他们的恐惧和忧虑,病就会自然好起来。这些病都是真病,比如胃溃疡,恐惧使你忧虑,忧虑使你紧张,并影响到你胃部的神经,使胃里的胃液由正常变为不正常,因此就容易产生胃溃疡。
忧虑也容易导致神经和精神问题。著名的梅奥兄弟宣布,我们有一半以上的病床上躺着患有神经病的人。可是,在强力的显微镜下,以最现代的方法来检查他们的神经时,却发现大部分人都非常健康。他们“神经上的毛病”都不是因为神经本身有什么异常的地方,而是因为情绪上有悲观、烦躁、焦急、忧虑、恐惧、挫败、颓丧等的情形。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已经大量消除了可怕的、由细菌所引起的疾病,可是,医学界一直还不能治疗精神和身体上那些不是由细菌所引起,而是由于情绪上的忧虑、恐惧、憎恨、烦躁,以及绝望所引起的病症。这种情绪性疾病所引起的灾难正日渐增加,日渐广泛,而且速度快得惊人。精神失常的原因何在?没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可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极可能是由恐惧和忧虑造成的。焦虑和烦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适应现实生活,而跟周围的环境隔断了所有的关系,缩到自己的梦想世界,以此解决他所忧虑的问题。
忧虑还容易导致关节炎和其他疾病。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的罗素?塞西尔博士是世界知名的治疗关节炎权威,他列举了四种最容易得关节炎的情况:婚姻破裂、财务上的不幸和难关、寂寞和忧虑、长期的愤怒。
对于女人来说,忧虑就像是一名隐形的杀手,再没有什么会比忧虑使一个女人老得更快,而摧毁她的容貌。忧虑会使我们的表情难看,会使我们咬紧牙关,会使我们的脸上产生皱纹,会使我们愁眉苦脸,会使我们头发灰白,有时甚至会使头发脱落。忧虑会使你脸上的皮肤发生斑点、溃烂和粉刺。忧虑就像不停往下滴、滴、滴的水,而那不停地往下滴、滴、滴的忧虑,通常会使人心神丧失而自杀。
在哈尔滨某医院的病房里,有一位老人,她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她在医院里帮助患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她在这个医院里,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原来,这位老人早在8年前就患上了癌症,当她得知自己的病情之后,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还有多少时间,而是极力安慰那些比她年轻的患者,鼓励他们战胜病魔,在老人的带动下,医院的重患病房里自发地成立了“抗癌协会”,他们每天组织在一起读书、看报纸,走出病房去晒太阳。他们忘记了自己的病痛,快乐地面对每一天。结果,奇迹发生了,他们当中有许多人症状明显减轻,有的已经战胜了癌症,重新回到了工作的岗位。而这位当年已经被医生断定只有三个月生命的老人又整整活了8年,直到现在她仍然顽强地活着,每一天她都在用她自己生命的热量影响着大家,战胜病魔,找回健康。
应用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教授曾经告诉他的学生说:“要愿意承担这种情况……能接受既成事实,就是克服随之而来的任何不幸的第一个步骤。”林语堂先生在他的《生活的艺术》里也谈到了同样的概念:“能接受最坏的情况,在心理上就能让你发挥出新的能力。”
当我们接受了最坏的情况之后,就不会再损失什么,这也就是说,一切都可以寻找回来。
“在面对最坏的情况之时,”威利斯?卡瑞尔告诉我们说:“我马上就轻松下来,感到一种好几天来没有经历过的平静。然后,我就能思想了。”他的说法很有道理。
可是现实中还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忧虑而毁掉自己的生活。因为他们拒绝接受最坏的情况,不肯由此作出改进,不愿在灾难中尽可能抢救出一点东西,他们不但不愿意重新构筑自己的财富,还沉浸于过去失败的记忆中不能自拔——终于,使自己成为忧郁情绪的牺牲者,他们摧毁了自己奠定成功的最后一块基石——健康。
人生,要有接受最坏情况的心理准备,用恬淡的心情迎接每一个日出、日落,这才是生命的真谛。
哪些人容易忧虑成疾长期忧虑不能自拔容易引发忧郁症。一般而言,具有“执着性格”的人比较容易患忧郁症。
所谓“执着性格”是指做任何事都要求彻彻底底、十全十美。这类型的人多半做事认真、意志集中、要求标准很高、有很强的正义感与责任感,不会马虎草率或懒散。
事实上,执着性格的人比较值得信赖,在社会上很容易成为模范人物。他们做事情认真且有耐心,但长期过度工作而不知休息的结果,很可能就出现严重身心问题,这是缺点所在。因此,这种类型的人最好适度地休息,否则便会因过度劳累而降低工作效率,甚至整个人陷于忧郁或崩溃的状态。
执着性格强烈的人趣味多半比较少,即使放假日也得找事情做才不会无聊。他们一旦手边无事可做就无所适从,因此,他们的兴趣经常就是工作与读书。
而“忧郁状态”指整个人陷于悲观状态、整天有气无力、没有喜怒哀乐,不是吃不下饭体重明显降低,就是毫无节制地大吃特吃,一下子胖了起来。这种问题的人多半睡不着觉,整天无精打采,也有因此而过度昏睡的例子。
除了上述状况之外,处在忧郁状态中的人话很少,看起来很冷静,精神无力,什么事也不想做,甚至认为自己已经一无是处,或者不断责怪自己过去的失败,无法健康地面对自己。当然,在这种状况下,思考力与集中力都会大大地减退。面对许多事情时,很难下决定,有些忧郁症特别严重的人可能会想自杀。
面对这种已经陷于悲观、厌世的忧郁症患者,有的心理医生认为,在他们脑中已经一片空白、所有肯定与鼓励都无效的状态下,不应该再拼命“鼓励”他们。因为有这种问题的人其实已经“认真过度”了。如果到了这种情况还要求他们“加油!”岂不太残酷了?所以,既然这种人的问题在于缺乏休息,因此,不妨让他安静放松,说不定就可以恢复过来。
但不论“忧郁亲和型性格”或“执着性格”都特别重视维持一定的秩序。因为只有在秩序井然的状态下,这种类型的人才能够安心。相对地,他们对于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似乎较弱,因此,换工作或转学、搬家乃至于亲人过世等生活秩序的变化,便会对他们产生很大的威胁。
现代社会人们移动性越来越高,患这种心理症状的人也越来越多,因此被称为“搬家忧虑症”。这种情形经常出现在家庭主妇身上,她们常因为突然失去长久熟悉的环境,陷入无法适应新环境的危机。
另外,也有所谓的“升迁忧虑症”。对于许多人而言,升迁当然是件好事,但基本上它代表着工作内容改变、自己被要求的功能与角色也不同了。换言之,当事人必须改变过去的工作习惯,才能适应新的环境。然而,这种改变对于忧郁亲和型性格以及执着性格的人而言却相当困难。所以,即使大多数的人都喜欢升迁,但对这两种类型的人来说,升迁却代表另一个危机。
是的,对环境适应能力薄弱、缺乏应变弹性的人,是在现代文明社会常出现的。其原因则是传统价值观瓦解、个人自由受约束、价值观多样化与相对化明显等,因此,人际关系的规范或默契大幅度变化、找不出共同规则;再加上生产技术及生活环境、日常用品都不断改变,在忧郁亲和型性格及执着性格人眼中,便有每天都在面对不同危机的感觉。
另一方面,是社会富裕的结果,人们对于只知道工作、反省力强、认真且讲究道德的人越来越不欣赏,认为他们太过古板。这难免让忧郁亲和型性格及执着性格的人觉得好像不被重视了。确实,在这个流行轻薄短小、不必太认真的现代社会,只知道工作而不懂生活享受的人,日子可能会很难过。所以,现代化生活对这两种性格的人来说,还真的是非常大的考验。
似乎可以这样归纳,当我们的社会出现越来越多忧郁症状的人时,是不是也代表现代文明生病了呢?
轻松愉快:化解忧虑的良药
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变得轻松愉快起来,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人生在世,忧愁不少,能否化忧愁为欢乐,从忧愁中超脱出来,本身就反映一个人的情绪调控能力。
愉快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心理学家一般把它分为三类:
(1)感觉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