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点亮你的心灯
3851900000025

第25章 卓越社交心理的培育(2)

自私自利者不管是借偷盗、贪污、索贿或挪用等手段把公共或别人的财产变成自己的财产,还是以权势捞取地位和荣誉,在别人看来,无疑都是不光彩的。尽管他们有时利用通过卑劣手段捞取的财、权来给某些人送人情,买人心,使这些人不得不感谢和感激他们,但更多的人却瞧不起他们。尽管他们中还有些人用那些不义之财做本钱,开公司,搞生意,赚了大钱,成就了事业,有的还笑眯眯地搞一些慈善之举,但他们仍然是昧心的一族,别看法律未审判他们,但受害的普通群众却在感情上给他们判了刑、定了罪。你如果是一个这样的人,你的心灵是不会安宁的,你所拥有的人生便是一个卑鄙的人生。你在损公坑人的时候,只是在物质上、权势上和荣誉上肥了自己,暂时得到了一点实惠,而你付出的却是人格的代价和灵魂的代价。由此你失去了纯洁美好的心地,你从本来壮美的人生境界跌到了一堆垃圾上,你将不时地嗅到发自你灵魂深处的臭气。这是你的根本性的损失,永远不可挽回的损失。即使你以后觉悟到了而不再损公损人肥自己,但那心灵上沾下的污点是永远抹不去的,它将伴随着你的终生。你终归得不偿失。

你无法否认,人之为人的根本性的存在并不是这团肉、这副躯体外壳的存在,而是人之为人的精神、德行、人格的存在。抽去了后者,人与普通动物也就没有多大区别了。

所以,自私者的耍弄小聪明,到头来仍是卑鄙和愚昧。

自私者损人肥己式的小聪明,是一种卑鄙的聪明,是那种打洞钻空了房屋,而在房屋倒塌前迅速迁居的“老鼠式的聪明”;是那种欺骗熊为它挖洞,洞一挖成便把熊赶走的“狐狸式的聪明”;是那种在即将吞食猎物时,却假装慈悲流泪的“鳄鱼式的聪明”。

诚然,在无垠的时间和空间里,每个人都处在一个独一无二的点上,而每一个人又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关心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我,是每个人的追求,这没有什么不合理,没有什么值得非议的。

三毛说得好:“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

除非他是神经病,没有人不关心自己,不希望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追求。这一切可谓人之私欲使然。没有私欲是不正常的,有私欲而无度则更是不正常的,不损人利己,不损公肥私,这是最基本、最道德的私欲标准。

正常地关心自己,发展自己,实现自己,人人都自珍自爱自重。为此,社会才能充满勃勃生机,充满欢歌笑语。

然而,当自私自利者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来为自己的自私行为进行辩护的时候,便是极其荒谬的。他的所谓“为己”是指为了自己而不顾别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二者的本质区别就在这里。

前者的关心自己、发展自己和实现自我,决不是以损害他人为前提,相反,前者的最终目的和实际的人生效果应该是为人,为大众的,他们所追求的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模式。而极端自私自利者的前提是损公损人,是奉行所谓“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这个可诅咒的常规”。

如果你是以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为前提而发展自己,实现自己,那么你就站到了自私者的行列。

如果你不愿把自己贬落到普通动物的层次,不愿丢掉人的尊严,不愿缺少人的概念的任何一项内容,那你就必须尊重社会的公共道德,遵守文化的规范。也许要你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太空洞抽象,不合实际。但是,每一个人,不论是东方文化环境里的人,还是西方文化环境里的人;也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人,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人,人人都要讲究公共道德,以公众利益、大众利益为上。

现代社会奉行人人相爱,大家互助,而不是人人搞鬼,互相损害。

人人相爱,大家互助的社会是一个理想的美好的社会。

人人搞鬼,互相损害的社会是一个不可思议的混乱的社会。这个社会不可能长久存在。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社会混乱不堪,哪里有个人的安宁幸福呢?

英国大哲学家培根从政治高度谈到了自私的危害性:蚂蚁是一种为自己打算起来很聪明的动物,但是在一座果园或花园里它就是一种有害的动物了。对自己忠实,要做到无欺于人的地步,尤其是对他的君主与国家应该这样。把一个人的私利,作为他的行动的中心,是很不好的,对一切事物都拿自己做标准……是一件极坏的恶事,因为无论何事若经过这样的一个人的手里,他一定会把那些事为自己的私利而扭曲的;而这种行为一定常常是与他的主上或国家的利益违背的……先顾臣仆之利,后及主上之利,这已经是很不合适的;然而有时竟以臣之小利而不顾主上之大利,这就是为害最烈了。这种情形即是不良的官员、财吏、使节与将帅以及其他的奸臣污吏之所为;顺循自己的小利与私怨,而破坏君主的重大事业。然而就大多数言之,这般臣仆所得到的好处不过是与他们个人的幸运相当,但是他们为那点好处付出代价的弊害却就与他们的君主的祸福相当了。因为他们所注意揣摩者就在如何逢迎主人而肥己身;为了这两者之中的任何一项,他们都会抛弃主人的事务之利益而不顾的。但是尤可注意者,是那些“爱自己甚于任何旁人的人”(如西塞罗论庞拜之言)往往是不幸的。结局是他们变为祸福之神的变化无常的牺牲品;而他们从前以为自己的善于谋身就已经把祸福之神的翅翼缚住了。私欲过盛之人,没人愿与之共事,因而永远难成大器。世间小人,个个蝇营狗苟,皆私欲所惑也;而世间君子,皆坦坦荡荡,能克己私欲而走向成功。

矫正自私,从家教抓起对于已经形成自私品质的儿童进行矫正并不太困难。这是因为,孩子的年龄还比较小,性格的发展还处于萌芽阶段,可塑性还很大。关键是家长对孩子这一问题应有足够的重视。自私的儿童长大以后不仅容易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对个人的前途和发展也有害无益。

防止和矫正儿童的自私心理,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1)创造出充满和睦、互助互爱气氛的家庭环境

虽然人的各种性格特征的形成受许多内外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行为对儿童性格的塑造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因此人们常说“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孩子的父母、家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表现出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事事替他人着想的品质,就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久而久之,同样的品质和行为方式也会在孩子身上固定下来。孩子的父母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在孩子身上留下烙印。因此,父母应当给孩子做出表率。例如,父母应当尊敬、关心长辈,要为自己的长辈尽应尽的义务。父母还要与邻里、同事搞好关系,互相关照,礼尚往来。孩子正是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学会了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2)对孩子应当严格要求、平等对待,不能过分溺爱

儿童自私自利的性格特点与家人的溺爱有很大关系。孩子由于受到大人溺爱,导致自我意识发育不健全,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产生不正确的认识,觉得别人都是为他服务的,他的利益高于其他所有人的利益,其他人都应当保护他、谦让他。这种认识必然导致其在与别人的交往中有自私自利的行为表现。因此,大人不应当溺爱、迁就孩子,应该让他懂得,他与其他人一样,也是家庭中的一员,与其他人的地位是平等的,也应当同其他人一样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应当不仅仅接受别人的关心爱护,还应当关心爱护别人。不妨经常安排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这样既可以使他体验到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又可以增强孩子的平等意识。

(3)加强主观方面的灌输和引导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人的认识所支配。因此,为了改变儿童的行为,改变儿童的认识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儿童的认识能力不强,是非判断能力低,因此帮助儿童认识自私的害处和友爱互助的益处就显得颇为必要。如果仅仅在行为上矫正孩子,或许孩子一时还难于理解,因此收效可能并不太大。相反,在矫正儿童行为的同时,讲明道理和观点,儿童的进步就会很快。

(4)经常组织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活动

儿童日常所进行的各种游戏活动的性质是有很大的差别的。有的游戏活动属个人性质的,虽然游戏也是若干个人一起进行,但儿童是通过个人之间的竞争完成游戏活动的,成败都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显然,这种游戏不太利于培养儿童互相帮助、相互协作的精神。还有另外一类游戏,参加这类游戏的儿童必须通过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协作才能取得成功。经常从事这类游戏能够使孩子养成尊重别人、帮助别人的好习惯。因此,无论孩子的家长和教师,都应当有意识地促使孩子选择这类有助于合作精神发展的游戏活动。

(5)从反面教育引导

对于自私心理较为严重的儿童,从反面进行教育引导尤为重要。当孩子如果由于自私自利碰了钉子,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教育引导,向他指出自私自利是害人害己的。此外,还应当创设一定的条件,让那些自私的儿童受挫、碰壁,甚至遭受一些惩罚,使之接受教训,这样慢慢可以培养起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

自私心理的自我调适自私作为一种病态心理,应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予以克服。自私心理的自我调适有如下方法:

(1)内省法

这是构造心理学派主张的方法,是指通过内省,即用自我观察的陈述方法来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自私常常是一种下意识的心理倾向,要克服自私心理,就要经常对自己的心态与行为进行自我观察。

观察时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即社会公德与社会规范。而要反省自己的过错,就必须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向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模范学习,对照榜样与楷模找差距,并从自己自私行为的不良后果中看危害、找问题,总结改正错误的方法。

(2)多做好事

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作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3)回避性训练

这是心理学上以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负强化为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训练方法。通俗地说,凡下决心改正自私心理的人,只要意识到自私的念头或行为,就可用缚在手腕上的一根橡皮弹环弹击自己,从痛觉中意识到自私是不好的,促使自己纠正。

二、点亮你大度的心灯——抛弃嫉妒:你和他人一样拥有伟大

嫉妒是“灵魂的病毒”,从本质上讲,嫉妒是看到与自己有相同目标和志向的人取得成就而产生的一种非正当的心理不适感。嫉妒是一把烈火,会毁灭一个人!与其嫉妒别人,不如想办法追上、甚至超过他。为了你和他人一样能拥有伟大的成就,那就逃离嫉妒的地狱吧!

嫉妒者所受的痛苦比任何人,遭受的痛苦更大,他自己的不幸和别人的幸福都会使他痛苦万分。

——奈斯彼特

嫉妒是心灵的风箱,轻轻拉一下就可把欲望煽燃,用劲拉几十下则可叫你周身着火。

——戴?伽里克

嫉妒是一种恨,此种恨使人对他人的幸福感到痛苦,对他人的灾殃感到快乐。

——曼?托马斯

嫉妒心是荣誉的害虫,要想消灭嫉妒心,最好的方法是表明自己的目的是在求事功而不求名声。

——维特根斯潘

对心胸卑鄙的人来说,他是嫉妒的奴隶;对有学问、有气质、宽宏大度的人而言,把嫉妒化为竞争心。

——格林斯基嫉妒使他铤而走险

王松是某大学社会学专业大三的学生,他是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这所名牌大学的。刚上大学时,他与班上同学的关系非常融洽,这当然与他的热情大方、乐于助人的性格分不开。同学们都喜欢朴素、热情的他。

可慢慢地,他产生了严重的不平衡心理。只要别的同学哪方面比他强,他就眼红;只要老师在同学面前表扬别的同学,他心里就酸溜溜的;他看见别的同学家境很好,不用勤工俭学就能过上很宽裕的生活,他心里就特别不平衡,他时常怨恨自己没有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看见别的同学得了奖学金或被评为“三好学生”,他就嫉妒得夜里辗转反侧,暗暗埋怨上天的不公。

王松尤其看不惯与他来自同一所高中的一位老乡同学。原来两个人在高中时各方面都不差上下,上大学后,老乡同学的成绩越来越好,而且被选为班干部,他就更加妒火中烧了。他经常不好好读书,到处给那位老乡同学散布流言蜚语,造谣中伤,大家都开始讨厌他。

他为了争口气,把老乡同学比下去,在竞选班干部时竟然不知羞耻地在下面做小动作、拉选票,结果他的阴谋被同学们识破,唱票时只有他自己投了自己一票,搞得十分狼狈。一计不成他又生一计,在期末考试中,他知道凭自己的水平是拿不了高分的,于是,他就采用夹带纸条的方式作弊。在最先的两门考试中,他的计谋得逞了。正当他自鸣得意、觉得胜利在望时,在第三门考试中被监考老师抓个正着。老师说:“我早就注意你了,以为你会有所收敛,没想到你一而再、再而三地作弊。我再也不能容忍你的作弊行为了。”王松当下便痛哭流涕地求监考老师手下留情,可是学校的制度是无情的,王松的名字上了作弊的名单。当天,学校教务处就做出了开除其学籍的处分决定。

王松没想到自己的大学生活会是以被开除告终。他觉得无颜面对自己的父母。于是,他一个人背着简单的行囊去了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开始了流浪生涯。

王松的悲惨结局的确让人痛心。大学是多少青年人梦寐以求的地方啊!可是,王松的大学梦却这样轻易地破灭了。试想,如果他把争强好胜的心思放在学习与工作能力的较量上,在落后时奋起直追,那么,他的大学梦绝不会是以被开除而收场,而应该是在一直被同学承认、受老师器重的情形下成为一个优秀的、合格的大学毕业生。

嫉妒毁了锦绣前程小娟自幼聪明伶俐,深受亲友和师长的喜爱。在一片称赞声中长大的她,渐渐变得异常地争强好胜,容不得别人有任何强于她的地方。

小娟喜欢打扮,而且总爱和同学们比。有一次,一位女同学买了一件红色连衣裙,别人称赞不已。这可使小娟不高兴了,暗中嫉妒,背后说那位女孩的坏话。考试时,别的同学成绩考得高一点,她也嫉妒,背后议论别人是事先知道了题,或者说是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