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点亮你的心灯
3851900000028

第28章 卓越社交心理的培育(5)

然而,对常人来说,这是不易原谅的。这个举动看起来几乎有悖常理。我们的公平意识告诉我们,人们应该为他们所犯下的错误负责。但是,谅解能奇迹般地治愈创伤甚至使我们和好如初。

怨恨是我们对受到深深的无辜伤害的自然反应,这种情绪来得很快。女人希望她的前夫与他的新妻子倒霉;男人希望背叛了他的朋友被解雇。无论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怨恨都是一种郁积着的邪恶,它窒息着快乐,危害我们的健康。它对怨恨者的伤害比怨恨更大。为我们自己的缘故,必须运用谅解消除怨恨。

(1)正视你的怨恨

没有一个人愿意承认自己怨恨某人,而把怨恨深藏起来,表面上装成无所谓的样子,而实际上他们之间的关系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把承认自己的怨恨并迫使自己做一次灵魂上的剖析称为谅解。我们必须承认已发生的事情,勇敢地对他人说:“你冤枉我了。”

丽兹在加利福尼亚一所大学里任助教,她是优秀的教师。她所在系的系主任许诺请求院长提拔她。可是系主任的报告中充满了对她的表现的指责,于是院长告诉她应该再找一份工作了。

丽兹痛恨系主任背叛了她,但是她需要从他那里得到推荐信。当他告诉她,他不能说服院长提拔她并表示遗憾时,丽兹装作相信了他。但她不能保持这种表里不一的样子,一天,她用真相当面责问系主任,他十分窘迫地加以否认,丽兹认识到他是一个可怜而又软弱的人。

她感到自己获得了需要原谅他的力量,于是就原谅了他,同时也就解除了自己对他的怨恨。

(2)使伤害人脱离伤害

我们一般对伤害自己的人的行为感到愤恨。《圣经》上描述,在古代善恶报应的戏剧中,上帝解除了人类肩上所负的罪孽包袱,把它拴在山羊身上,并将这“逃跑的山羊”送到了荒凉的土地上。原谅那些伤害过自己的人,原谅,就会展现给我们一个崭新的天地。

揭露罪孽的第一个好处是展现一个新天地。当我们透视了人们更深一层的思想意识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个可怜的易犯错误的人性,我们的感情就会发生变化。

被人收养的凯西,是一个天真烂漫、充满幻想的16岁少女。她怨恨生母遗弃了她,一直奇怪她自己为什么不值得生母抚养。后来,她找到自己的生身父母,知道他们当年把自己送给别人时还很年轻,十分贫穷,而且没有结婚,只是同居在一起而已,根本没有抚养婴儿的力量。

渐渐地,她懂得了,在这种环境下,这么做是对的。她开始理解自己生母当时的处境了——因为太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只得送给别人,否则就会饿死。凯西的同情心使她的怨恨心绪渐渐平息,她原谅了自己的生母,并开始发现自己作为一个坚强有用的人的价值。

(3)让过去的就过去吧

有一漂亮的女演员,几年前,在一次车祸中,成为一个跛子。她的丈夫没有陪伴她直到她身体康复,就急急地冷酷地离开了她。然而她并没有被自己的过去所困扰,也没有对未来充满仇恨,相反,当她看见她前夫时没有怨恨,而是原谅了他并祝愿他生活愉快。

这个漂亮的女演员认为过去的就过去吧,不必为已经过去的怀恋、怨恨,而应该为开始的投入、祝福。

(4)不要放弃谅解——坚持不懈地为之努力

英国学者C?S?刘易斯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儿童幻想小说。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受到过一个粗鲁的教师的伤害。怨恨一直折磨着他。但前不久,这个教师去世了。刘易斯在给他朋友的一封信中写道:“只是到几个星期以前,我才突然意识到我彻底原谅那个老师了,他曾使我的童年抑郁寡欢。多年来,我一直试图原谅他,而且每一次我都认为我已经原谅了他,可过不久,又发现在记忆中我仍在怨恨他。于是我就再试一次……但是,这回,我确信,我的原谅是真的了。”

记仇的习惯似乎很难打破。当我们试着改掉其他坏习惯时,一般也要反复多次才能完全摆脱,伤害越深,记仇的时间就越长,但慢慢地,怨恨会忘却的。

复仇从来就不能治愈创伤,相反,它会导致伤害者与被伤害者之间无休止的相互报复行为。

甘地说得好:“如果我们都把‘以眼还眼’式的公正作为生活准则,那么全世界的人都将成为瞎子。”神学家菜茵霍德?涅博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说:“我们最终必须与我们的敌人和解,否则,我们双方都将在相互仇恨的恶性循环中死去。”谅解解开了我们心中痛苦的死结,并为相互和解敞开了大门。

谅解是一种坚强的表现而绝非软弱,是用勇气治愈我们所受的创伤。谅解也是用爱——原谅背后的真正动力,治愈我们的创伤。尤其是爱中的两种——尊重和承担义务是最强有力的。

四、点亮你信任的心灯——远离猜疑:勇敢地打开心灵之窗

猜疑心理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想像。陷入猜疑误区的人是活得很累的。

如果猜疑发生在朋友之间,它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妨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猜疑心理不但害人也害己。摘掉猜疑的有色眼镜吧,这样生活会更加光明与灿烂。

猜疑是破坏友谊的毒素,而信任则是惟一医治它的良药。

——亚未契斯

猜疑者把自己摈弃于所有人之外。

——玉威纳蒂

胡乱猜疑的人是在乱舞一柄双刃剑,伤人又伤己。

——列别捷弗

无端猜疑的人是在树假想敌的人,也是一个内心孤单表面坚强的虚伪的人。

——莱辛巴赫

猜疑的黑云蒙蔽了我们的心灵之窗,使我们的灵魂黯淡龌龊,最终会毁掉我们本应拥有的一切人间美好的友谊。

——拉罗沈夫科猜疑促使夫妻反目

某高校的王教授与张教授是一对好不容易走到一起的再婚老年夫妻,他们都遭受过失去亲人的痛苦,所以特别珍惜这迟来的幸福。每当黄昏,他俩手牵手漫步于江边,畅谈各自的工作、生活和理想。在生活上,相互体贴入微,尤其是王教授,为了让张教授集中精力搞好科研,他放弃了不少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几乎包揽了所有的家务,还利用自己社交广、朋友多、信息灵的优势,在寒暑假帮助张教授的公司联系业务。张教授也经常利用出差的机会买王教授喜欢的书法用品、书法作品送给他。二人在事业上相互帮助,各自的事业都达到了人生的顶峰。二人是再婚,却能如此相濡以沫,令同事、朋友们都很羡慕。但当他俩共同走过一段美好的时光之后,家庭矛盾就凸现出来了,因教子方法的分歧、家庭财产处理不当引发了一系列矛盾。有一次,邻居刘教授借了王教授4000元急用,不久刘教授还给王教授时,恰好王教授不在家,于是就还给了张教授。但事后张教授却没有把此事告诉王教授。王教授十分生气,他认为与之相濡以沫的妻子正在悄悄地隐匿家庭财产,莫非另有意图,这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他开始猜疑起对方来。夫妻之间一旦失去信任,家庭矛盾就会越积越多,最终成为难以解开的死结。终于张教授拿走了家里的现金、债券、存折、户口,这成为二人的婚姻走向终端的导火线。二人在财产的分割上互不相让,誓死相拼,最终对簿公堂,反目成仇。结果5年“马拉松”式的官司,耗尽了教授夫妇的宝贵时间和精力,使本应达到事业顶峰的夫妻落到了两败俱伤的惨境。

白发苍苍、老态龙钟、憔悴不堪,其实也才刚过60岁的王教授痛心疾首地对别人说:“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老伴,也是事业上的好帮手,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如今闹到如此地步,真是得不偿失啊!唉,都是猜疑心害了我们。”

对他人缺乏信任——猜疑者心理实质

猜疑是在没有确切根据的情况下主观臆断地作出他人不利于自己的判断。当人希望了解事实真相而又无恰当的依据时,往往会猜测、怀疑,有时还会在猜测、怀疑的基础上产生对他人的偏见。在同事、朋友的交往中,在恋人、夫妻的关系中,猜疑心理十分常见。猜疑使志同道合的合作者分道扬镳,使朋友隔阂,使夫妻反目,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心理误区。猜疑的人也因其猜疑影响人际交往,影响生活幸福。

猜疑的实质是缺乏对他人的基本信任,猜疑者不从他人的行为表现中得出判断,而是认为他人表里不一,有所隐蔽,对自己可能有所欺骗。因而对他人反复考察,希望证实自己的疑心,但在现实中很多事情都是难于查证的,于是猜疑者就更有理由去怀疑。而且一旦对方发现你在查证一些事情时,就已经觉察到你的不信任了,猜疑者只能偷偷地考察,偷偷地怀疑。

猜疑对人的心理效应,是给人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即让人觉得他人是不可靠的,有问题的。我国古代有一个“疑人窃斧”的故事,生动地说明了这种暗示作用。大意是古时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就开始怀疑是邻居的孩子偷走的,于是他特别注意观察那小孩的一举一动,从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气,到面部的表情,身体的动作,怎么看那个小孩都像个贼,怎么分析都觉得是小孩偷了他的斧子,后来,这个人在山里找到了他的斧子,这时再看邻居的孩子,言谈举止便没有一点像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了。

猜疑心理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人持不正确的观念。猜疑者认为,人生来都是自私的,不可信任的,基于这种观念,猜疑者总是以一种怀疑的目光看人,对他人怀有戒备之心,在与人交往中不讲真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用假面具将自己伪装起来。另外,对人和事缺乏客观正确的认识也是产生疑心的原因,猜疑者总是以局部代替全面、总是片面地从自我的主观想像出发,去分析问题,这显然是不恰当的。

人为什么会有强烈的猜疑心理

猜疑,往往是明显地缺乏事实根据地起疑心,在许多时候也是缺乏思维逻辑。大凡猜疑心强的人往往只凭个人主观猜测,以主观想像来猜度别人。他们往往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在他们看来,人性都是虚伪的、丑恶的。在这种心态支配下,他们总是处处小心别人,防范别人,戒备心非常强,有时甚至口是心非。人家一扬眉,他就说别人看不起他;人家一撇嘴,他就说人家讨厌他;人家说的话本没有什么敌意,经他一描绘就矛盾突出;人家在说自己的悄悄话,他便怀疑在说他的坏话。总之,对别人的一举一动都耿耿于怀,觉得别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对自己的侵犯。

猜疑心强的人,精神常常处于一种人为的高度紧张的状态,凭自己的想像,凭个人的好恶来理解周围的一切,于是,捕风捉影有之,吹毛求疵有之,无中生有有之,把人际交往的正常状况都扭曲了,都当成“敌情”来处置了。

其实,陷于猜疑心理误区的人是活得很累的。他既要对付那些夸大了的“敌意”,又要抚慰自己内心由此产生的痛苦,身心折磨、自身消耗很大。而且,由于他老是疑神疑鬼,对人际关系的损害极大。发生在朋友之间,会破坏纯真的友谊;发生在恋人之间,会妨碍感情的发展;发生在夫妇之间,会引发矛盾的深化;发生在同事之间,会影响正常的工作。显然,猜疑心理是害己害人的。

猜疑心理是一种狭隘的、片面的、缺乏根据的盲目理想。它是怎样产生的呢?为什么会产生呢?

(1)认知方式的偏差

猜疑首先是由于人们的认知方式出现偏差而导致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循环论证的认知方式使得个体在认识周围事物时产生知觉、归因等偏差。具有这种认知方式的人一旦产生疑点,对信息的摄取范围就大大地缩小了,并且将所有的分析、推理和判断建立在只能证明自己设想的信息上,结果进一步验证和强化了原先设想,使其更“信”以为真,“圆”了其说,造成疑心更重、更加泛化。

(2)缺乏自信心

有些人在某些方面自认为不如别人,因而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看不起自己,算计自己。

如果别人在一起说话时对自己投来了不经意的一瞥,他会认为别人正在说自己的什么坏话;如果有人开了极平常的善意的玩笑,他也会信以为真;即使是别人相互之间的指责,他也会认为这是“指桑骂槐”。

(3)对先前遭受过的挫折体验过深

猜疑心理的产生还是挫折引起的一种心理防御。有些人以前由于轻信别人、轻视自己所面对的事物,结果遭受了较大的挫折,并长期保留着对挫折经历的深刻体验,这使得他们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不敢再相信任何人和事。

(4)长期自我封闭

长期的自我封闭、不与外界打交道,使得人们对外部世界感到更加陌生,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在与外界打交道时难免比常人有更多的怀疑、戒心和防备。

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思维趋于封闭性,视野不开阔。猜疑,一般都以一个假想目标——人和事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维。思维总是沿着封闭的环形轨道这个怪圈行走。

(5)对他人的信任度不够

正因为对他人缺乏信任,在心理上就会对别人产生不放心感,才会把他人的言行往坏处想。

恋人因故不能按时赴约或未能赴约,你就猜疑他可能变心;同事对你不大热情,你就猜疑对方在有意排斥你。不信任对方,就没有安全感,发现对方一点“蛛丝马迹”,你就会“草木皆兵”。

(6)缺乏冷静的态度也是猜疑不断升级的一个主观原因

人们对事物不可能全部了解,总有不知道的某些事情。但当发现别人有“可疑”的行为时,如果不听信谣言,不凭主观揣测,而是凭着冷静的态度,认真地进行一下调查和了解,真相是会大白的,疑虑自然会解除。

猜疑症不同类型的不同表现

猜疑,是每个人都存在的一种心态。正常的怀疑是与轻信和盲从相对立的,是人们的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马克思在回答女儿的问题“你最喜欢的格言是什么”时,就写道:

“怀疑一切!”怀疑意味着对传统和成见的反叛,是通向智慧和科学的必经之路。

但是“物极必反”,如果怀疑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对一切事物都持不信任态度,很轻易地就动了怀疑之心,终日疑神疑鬼,就会形成一种病态心理,不但妨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友谊,还会平添许多忧愁和烦恼,甚至引起病变,损害身心健康。

从医学的眼光看,猜疑这种精神状态能够刺激脑垂体,打乱腺素的正常分泌,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使各种疾病乘虚而入。由多疑引发的病症很多,例如头晕眼花、胸闷心悸、腰背疼痛、恶心呕吐、失眠健忘等,严重的还可能发展成神经分裂症等精神疾病。

病态的猜疑症,根据其在患者身上的不同表现,可以划分为若干类型。

(1)自我猜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