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静心的力量
3854400000033

第33章 人生何必太计较(4)

忙要有目的的去忙,不要盲目的忙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记载了唐僧与3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这当然只是一个神话传说,而我们接下来要讲的,是一个与唐僧取经有关的寓言故事。

唐僧前往西天取经时所骑的白马本是长安城中某家磨坊里的一匹普通白马。此马本无什么出众之处,只不过一生下来就在磨坊里干活,身强体健,耐苦耐劳,且老老实实,从不捣乱。

玄奘大师想:西天路途遥远,去时要当坐骑,回来时要负重驮经书,况且自己的骑术又不是很好,还是挑选一匹老老实实的马吧。选来选去,就选上了这匹磨坊里的普通白马。

这一去就是17年。待唐僧返回东土大唐时,已是名满天下的传奇英雄。这匹白马也成了取经的功臣,被誉为“大唐第一名马”。

白马衣锦还乡,来到昔日的磨坊看望老朋友。一大群驴子和马围着白马,听白马讲取经途中的见闻以及今日的荣耀,大家羡慕不已。

白马很平静地说:“各位,我也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有幸被玄奘大师选中,一步一步西去东回而已。这17年间,大家也没闲着,只不过你们是在家门口来回打转。

其实,我走一步,你也在走一步,咱们走过的路还是一般长,也一样的辛苦。”

众驴子和马都不言语了。

是啊,自己也没闲着啊,怎么人家就成了“成功之士”,有荣誉有地位,自己还是老样子呢?

其实,每一个生灵的存在都有他自己的价值,玄奘大师取经只能带去一匹马,如果众驴子和其它的马因为自己不能成为幸运儿而自怨自艾,反倒连自己的本职工作,也会受到影响。不妨像白马一样,只要在自己的位置上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就可以了。

这和生活中我们的同学聚会有些相似。几年或者十几年不见,昔日在一条起跑线上的同学已经大相径庭:有的碌碌无为,有的事业有成。面对差距,总有人感叹,其实大家都努力了,为什么人家就有发财升官的命呢?每个人的能力都是不同的,碰到的机遇和抓住机遇的能力也是相异的,如果我们不能实现太高的生活目标,那我们就应该量体裁衣,制订最适合自己的目标,然后实现自身的价值。

一位资深的职业经理人说过:如果一名员工整天忙忙碌碌,也算尽职尽责,但却连职业发展目标都没有,那么他十有八九干不出什么大事来。

的确,目标是一个神奇的元素,将我们工作的动机、行为的尺度、努力的方式、前进的方向联系起来,让我们的忙碌更有意义。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非常著名的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的大学毕业生。其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25年后,哈佛大学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得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最终的调查结果印证了这样一句话:造成人与人之间命运悬殊的,往往不只是因为谁比谁更卖命或谁比谁聪明,重要的是因为谁有目标及谁的目标更清晰。

既然如此,现在不妨让我们先花上几分钟思考一下:

我有没有目标?

我忙吗?

我在忙些什么?

我是在为了自己的目标而忙吗?

我忙得来不及思考自己的目标吗?

总有人说他很忙,但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么,每天都在处理成堆的事情,到处救火,时间就这样莫名其妙地流逝了……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没有方向、没有规划的人,整天忙忙碌碌、晕头转向,结果却因为做了大量无意义的事情而使得忙碌失去了价值。我们可以忙,但绝不能“盲”。因为盲了,一定会茫然不知所终。

悠闲,是心灵的自由,是身心的放松

在一个美丽的海滩上,有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老翁,每天坐在固定的一块礁石上垂钓。无论运气怎么样,钓多钓少,两小时的时间一到,便收起钓具,扬长而去。

老人的古怪行动引起了商人的好奇。商人忍不住问:“当你运气好的时候,为什么不一鼓作气钓上一天?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钓更多的鱼用来干什么?”老者平淡地反问。

“可以卖钱呀!”商人觉得老者傻得可爱。

“得了钱用来干什么?”老者仍平淡地问。

“你可以买一张网,捕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商人迫不及待地说。

“卖更多的钱用来干什么?”老者还是那副无所谓的神态。

“买一条渔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鱼,再赚更多的钱。”商人认为有必要给老者订一个规划。

“赚了钱再干什么?”老者仍显出那副无所谓的样子。

“组织一支船队,赚更多的钱。”商人心里直笑老者的愚钝不化。

“赚了更多的钱再干什么?”老者已准备收竿了。

“开一家远洋公司,不光捕鱼,而且运货,浩浩荡荡地出入世界各大港口,赚更多的钱。”商人眉飞色舞地描述道。

“赚了更多的钱还干什么?”老者的口吻已经明显地带着嘲弄的意味。

商人被这位老者激怒了,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被问者。“你不赚钱又干什么?”

老人笑了:“我每天钓上两小时的鱼,其余的时间嘛,我可以看看朝霞,欣赏落日,种种花草蔬菜,会会亲戚朋友,优哉游哉,更多的钱于我何用?”说话间,已打点行装走了。

老者以一种悠闲的心态在海滩上垂钓,观朝霞,赏日落,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啊!喧嚣的都市,繁忙的工作,到底能给我们带来些什么呢?无休止的追求固然无错,但失去了悠闲的心境,人生的乐趣又何能体会呢?

悠闲是生命本体的一种自然状态。在那种状态里,躯体和灵魂似乎一起消融、扩散、虚化、安详、舒适,像山间的小溪舒缓地流淌,像天空的白云悠悠徜徉。

悠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工作之余,偕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园散步,有的人可以忘情无极,悠哉游哉,不知身躯和灵魂之所在,不知不觉地堕入了悠闲的境界;而也有些人虽然一心想悠闲起来,但几点几分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的念头会不时冒了出来,挥之不去,他是无论如何悠闲不起来。所以,悠闲是一种心灵境界。

悠闲需要空闲的时间。渔夫在江上打鱼,他必须将所获去换回今天的柴米,小船即使穿越垂柳林,泊芬芳花坞,他也无法进入悠闲状态;游艇在湖面滑行,信风由帆,游客指点烟波,杂念不生,无忧无虑,自然领略到悠闲的情趣。

悠闲需要充沛的精力,去愉快地度过空闲的时间。没有充沛的精力,一副恹恹的病态或呈倦怠的娇慵,你无法进入轻松闲适的风景。

悠闲是一种无为。无为不是静止,更不是死寂,而是一种令生命优雅流畅盎然生机。因为无为而有为,可以去听音乐,去观舞,去品茶;可以去养花,去划船,去旅行,去把赤足泡在山涧里心旷神怡地听啾啾的鸟鸣,去把头枕在茵茵草地上奇思妙想地任情绪的河流缓缓流动……

有了放松的身心,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

有一位猎人看到一件有趣的事情。

有一天,他偶然发现村里一位十分严肃的老人与一只小鸡在说话游戏。

猎人好生奇怪,为什么一个生活严谨、不苟言笑的人会在没人时像一个小孩那样快乐呢?

他带着疑问去问老人,老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弓带在身边,并且时刻把弦扣上?”

猎人说:“天天把弦扣上,那么弦就失去弹性了。”

老人便说:“我和小鸡游戏,理由也是一样。”

生活也一样,每天总有干不完的事。但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如果天天为工作疲于奔命,最终这些让我们焦头烂额的事情也会超过我们所能承受的极限。尤其是当今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时间”似乎对每个人都不再留情面。于是,超负荷的工作给人造成不可避免的疾患。人们的生活起居没了规律,所以患职业病、情绪不稳、心理失衡甚至猝死等一系列情况时有发生,给人们生活、工作及心理上造成无形的压力。

这时,需要我们换一种心情,轻松一下,学会放下工作,试着做一些其他的运动,以偷得片刻休闲。

人生在世,不能不忙,也不能没有闲暇,有忙有闲,亦张亦弛,才不会人为地绷断生命之弦,加速燃尽生命的膏油,使人既能享尽天年,又有所作为,要如此,关键要学会忙里偷闲。

宋朝诗人黄庭坚说过:“人生政自无闲暇,忙里偷闲得几回?”这就告诉人们人生是忙碌的,所以要学会忙里偷闲。忙里偷闲既符合文武之道,也符合自然规律。自然界都有忙闲的规律,春夏生机勃发,万物生长,到处燕舞蝶飞;秋冬收敛萧索,万物沉寂,处于休眠状态。人本身也是属于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生不可不懂休闲,不可没有休闲。既然大多数人不可能有大块时间休闲,就只能忙里偷闲。忙里偷闲不是偷懒,而是让紧绷的弦放松,是给滚烫的机器降温,是为新的冲刺加油,它的好处是无穷的。

偷闲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忙里偷闲是紧张工作过程中的自我调节,适当放松,亦即在未感到疲劳时的“提前休息”,或“主动休息”。从生理学角度看,这是迅速恢复体力,提高工作效率的最佳方法。因为当人体感到疲劳时,体内产生的代谢废物——乳酸、二氧化碳、水分等在肌肉内堆积过多,会妨碍肌肉细胞的活动能力,长此以往就会积劳成疾。所以,在未感到明显疲劳时,体内积蓄的代谢废物较少,稍休息一会儿便可消除。忙里偷闲,抽出很短的时间做些自己喜欢的事,如听音乐、散步、小憩等,都能起到放松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偷闲有利于身体健康。白居易曾作《闲眠》诗说:“暖床斜卧日曛腰,一觉闲眠百病消。”说明了休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当你躺下时,你的全身肌肉得到了放松,心率开始减慢,紧张感开始消除,心境也跟着平静下来。研究发现,工作中间哪怕只休息一会儿,如打5分钟的盹,收到的效果也会非同一般。国外有小资料说,一个人午休时,靠着墙壁坐下,手中拿一个小钉子,当打盹时钉子无意中掉下,此人也就达到了休息的目的。可见,偷闲的实质就是让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哪怕放松片刻都是有好处的。

忙中有闲,忙里偷闲,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中享受生之乐、生之趣,做到生活艺术化和趣味化,这对于更有效地工作,对于养生和养神,都有莫大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