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人文成都
3855900000025

第25章 苏东坡突围(1)

苏门三学士

公元1056年的汴京热闹非凡,这一日北宋朝廷在贡院举行科举考试,招纳天下英才。贡院外面的大街上挤满了全国各地前来应试的士子,他们头戴方巾,文质彬彬,有的人身后还跟着背着书箱的书童。大家在贡院门外小声议论着今年的考题和主考官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大文豪,前来参加贡试的年轻士子们都读过他的文章,无人不佩服。就在这群儒生中,有三个人十分引人注目。第一个长着胡须,年龄稍长,第二个和第三个是英俊青年,长相跟第一个人十分相像。大家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从四川眉山来的一家三父子,父亲叫苏洵,哥哥叫苏轼,弟弟叫苏辙。父子三人同时前来参加考试,这倒是件新鲜事。

大文豪欧阳修穿着华丽的官服,抄着手,在考试现场来回巡视。这次皇上任命他为主考官,目的是想利用他的才能从众多的士子中选拔出有真才实学的有用之才。他在考场巡视的过程中,无意间注意到苏轼的毛笔字写得非常好,简直不像是在作文章,而像是在制作一件传世的书法作品。欧阳修在苏轼身边停下来,瞧见苏轼长得清秀挺拔,眉宇间充满了灵气和正气。他对这个青年印象很深,但当时并不知道苏轼来自蜀中,而且是父子三人同时上场。

阅卷的时候,主考官欧阳修和考评官梅尧臣都对一篇名为《刑赏忠厚之至论》的策论十分赞赏。尽管这篇文章只有短短的六百余字,但立论新颖,分析透彻,字字珠玑,真是难得的好文章。看字迹,欧阳修觉得似曾相识,等到拆卷现出作者名字,正是四川眉山的苏轼,欧阳修对自己的眼力感到满意。公元1057年3月,苏轼和弟弟苏辙又参加了由宋仁宗亲自主持的殿试,结果兄弟二人同时高中进士。一时间汴京城内的读书人都知道有三个来自蜀中的读书人十分了得,“苏门三学士”的名号顿时传开了。虽然父亲苏洵在这次考试中落第,但当时的许多文人政客都认为他是“天下之奇才”,许多高官名士还以能结识苏洵为荣。

正当“三苏”之名震动京师之时,苏轼的母亲程氏在家乡病故,于是父子三人急急忙忙赶回蜀中操办丧事。按照惯例,苏轼这次在蜀中行孝丁忧的时间达到三年。公元1061年,欧阳修又推荐苏轼参加“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结果苏轼又被列为甲第。不久以后,苏轼正式步入北宋政坛,他先是被任命为掌管刑狱的京官,同时还兼陕西凤翔的州官助理。这时候宋仁宗已经驾崩,但仁宗的儿子英宗对苏轼依然十分赏识,把他调回汴京准备委以重任。不料这时苏轼的妻子王弗和父亲苏洵先后在京去世,苏轼和弟弟苏辙只得护丧回乡。这是苏轼最后一次回到四川。

步入政坛的苏轼显示出了超人的政治才华和文学才华,他了解民生疾苦,为人正直不阿,同时他的文章和书法也传遍天下。俗语说“树大招风”,朝中做官的小人们被苏轼的才华震得目瞪口呆,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编造他的坏话。比如苏轼送妻子和父亲的灵柩回四川期间,就有人告他利用这次机会“贩运私盐”,这让苏轼感到哭笑不得。当时王安石任朝中宰相,提出了一整套变法主张,但苏轼觉得王安石的变法主张中有些条例会加重人民的负担,因此很不赞同。各种因素交织在一起,苏轼成了朝中不受欢迎的人。

乌台诗案

这时候,朝中发生了一件莫须有的可笑事件,一群大大小小的文化官僚对苏轼诗中的词句和意象作上纲上线的推断和诠释,硬说苏轼在很多诗中流露了对政府的不满和不敬。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在这场“倒苏运动”中充当急先锋的人主要有四个,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一文中描述这四个小人的嘴脸道:

例如苏宣。这人可称为“检举揭发专业户”,在揭发苏东坡的同时他还揭发了另一个人,那人正是以前推荐他做官的大恩人……就是这么一个让人恶心的人,与何正臣等人相呼应,写文章告诉皇帝,苏东坡到湖州上任后写给皇帝的感谢信中“有讥切时事之言”。苏东坡的这封感谢信皇帝早已看过,没发现问题,苏宣却苦口婆心地一款一款分析给皇帝听,苏东坡反您呢,反得可凶呢,而且已经反到了“流俗翕然,争相传诵,忠义之士,无不愤腕”的程度!

又如李定。这是一个曾因母丧之后不服孝而引起人们唾骂的高官,对苏东坡的攻击最凶。他归纳了苏东坡的许多罪名,特别关注的是苏东坡早年的贫寒出身、现今在文化界(政界)的地位和社会名声。这些都不能列入犯罪的范畴,但他似乎压抑不住地对这几点表示出最大的愤慨。说苏东坡“起于草野垢贱之余”,“初无学术,滥得时名”,“所为文辞,虽不中理,亦足以鼓动流俗”等。苏东坡的出身引起他的不服且不去说它,硬说苏东坡不学无术、文辞不好,实在使我惊讶不已了。但他不这么说也就无法断言苏东坡的社会名声和世俗鼓动力是“滥得”。总而言之,李定的攻击在种种表层动机下显然埋藏着一个最深秘的元素:妒忌。

又如王珪。这是个跋扈和虚伪的老人。他凭着资格和地位自认为文章天下第一,实际他写诗作文绕来绕去都离不开“金玉锦绣”这些字眼,大家暗暗掩口而笑,他还自我感觉良好。现在,一个后起之秀苏东坡名震文坛,他当然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对付。有一次他对皇帝说:“苏东坡确实对皇上有二心。”皇帝问:“何以见得?”他举出苏东坡一首写桧树的诗中有“蛰龙”二字为证。皇帝不解,说:“诗人写桧树,和我有什么关系?”他说:“写到了龙还不是写皇帝吗?”

又如——我真不想写出这个名字,但再一想又没有讳避的理由,还是写出来吧:沈括。这位在中国古代科技史上占有不小地位的著名科学家也因忌妒而陷害过苏东坡,用的手法仍然是检举揭发苏东坡的诗中有讥讽政府的倾向。如果他与苏东坡是政敌,那倒也罢了,问题是他们曾是好朋友,他所检举揭发的诗句,正是苏东坡与他分别时手录近作送给他留作纪念的。这实在太不是味道了。历史学家们分析,这大概是与皇帝在沈括面前说过苏东坡的好话有关,沈括心中产生了一种默默的对比,不想让苏东坡的文化地位高于自己。另一种可能是他深知王安石与苏东坡政见不同,他投注到了王安石一边。

各种闲言碎语和栽赃的言辞汇聚到宋神宗的面前,使他一时间拿不定主意。本来宋神宗对苏东坡的人品和文章都很喜欢,他每次读苏东坡的文章,都忍不住拍案叫绝:“真奇才也!”但是大家都说苏东坡对皇上不忠,闹得神宗也有点疑神疑鬼了。当时神宗皇帝的祖母光献太皇太后也十分欣赏苏东坡的才华,常把苏东坡的书法和文章放在身边观摩。尽管如此,众人的攻击还是起了作用,宋神宗便命令李定一帮人前去把这件事查清楚。

李定等人本来恨苏东坡恨得入骨,今日听到皇上一声令下,便纠集手下的人连夜赶到湖州州衙(当时苏东坡正在那里做官)去逮捕苏东坡。苏东坡在州衙内闻听消息,开始还镇定自若,觉得自己没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但见官差们气势汹汹的样子,心里也害怕了,躲在后屋里不敢出来。朋友说躲着不是办法,官差们已在前面等着了,你就出来见见吧。苏东坡正要出来,心里又犹豫了:这第一次见官差应当穿什么衣服呢?这种事以前可从来没碰上,犹豫半天还是决定穿着官服出来。出门见到官差一个个都是黑着脸、趾高气扬的样子,心里预感不妙,又连忙对官差说:“看样子是活不成了,请各位官爷等一下,我再回去跟家人告个别。”但官差们根本不听他的,两个人上去就把苏东坡五花大绑,像驱赶牲口似的赶着上路了。家人们赶来,呼天抢地,号啕大哭。

来自蜀中的大文豪苏东坡被投进监狱以后,受到了非人的折磨。据曾经与苏东坡关在同一所监狱的一位官员后来写诗透露,官差们对苏东坡的鞭打和辱骂是“通宵不忍闻”。当然官差们胆子如此之大,一定是有人背后指使的,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用残忍的手段迫使苏东坡承认自己确实写过反诗,从而把口供提供给皇上,以便给苏东坡定下最重的罪名。苏东坡开始时还拿正常的逻辑顶几句嘴,说自己对朝廷忠心赤胆,从无二心,这些罪名都是旁人编造来诬陷自己的!但审讯的人只是“嘿嘿”地冷笑,把手一抬:给我继续打,往死里打。同一所监狱的人听见大诗人彻夜哀号,鞭子的响声像是抽打在牛马身上。文才盖世的苏东坡虽然能够用文笔驱使文字的千军万马,但这时候也无计可施,实在忍不住肉体之痛,终于低头承认:我确实对皇上有二心,我以前诗句中“道旁苦李”的句子,是暗指自己不被朝廷重视,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我在杭州做太守时曾到钱塘江看潮,回来后写了一首弄潮儿的诗,写这诗的目的是影射皇帝兴修水利等。

一帮小人把罗织的罪名和苏东坡的口供交给神宗皇帝看,宋神宗随便问了两句,就缄默不语了。当时有很多人站出来为苏东坡求情。苏东坡朝中的朋友范镇(也是四川人)、张方平就写信给皇帝说,苏东坡“实天下之奇才”,希望皇上宽大处理。王安石的弟弟王安礼虽然政见上跟苏东坡不合,但仍然站出来仗义执言:“自古大度之君,不以言语罪人。”也希望神宗皇帝从轻发落苏东坡。最让人感动的是神宗皇帝的祖母光献太皇太后,她当时躺在病床上病得很重,神宗皇帝想用大赦犯人的方法为她求寿祈福,但是太后仍然没给他好脸色:“你把苏东坡一人放了就行了,用不着大赦天下的凶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