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时,张弼士独资创办裕和无限公司,在城郊开辟荒地,种植米谷和椰子,张弼士亲自管理,事必躬亲,积累起第一笔财富。后来他又同梅县客家人张耀轩合资创办笠旺公司,广泛地种植树胶、咖啡、茶叶等,又设立“日里银行”开始涉足金融业。光绪中叶,张弼士迎来了他事业中的辉煌时段,先后在马来西亚、槟榔屿、苏门答腊等地创办企业,荷兰政府见他经营有方,造福人民,又是一方富甲,“拟授以官职”,但“公婉辞谢却”。
张弼士为中国人所熟悉,乃是因为他在山东烟台投资创办了“张裕葡萄酿酒公司”生产各类低度酒、果酒。其产品于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如今的“张裕葡萄酒”就是沿用当时张弼士所创立的商业品牌。
1890年,清政府出使英国大臣龚照瑗向李鸿章推荐说:张弼士“可堪大用”,很适合做首任槟榔屿领事。李鸿章早已听说过张弼士的大名,后来就委派他做了清政府新加坡总领事。张弼士在任期内,“凡有利于华侨的,就竭力振兴;有害地方的,实心革除”。得到各族人士的爱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他率先向祖国捐赠巨资抵御外敌。
光绪皇帝曾经五次召见过张弼士,赏给“头品顶戴”,补授“太仆寺正卿”,委任他为闽广农工路矿大臣、考察南洋商务大臣兼槟榔屿管学大臣。辛亥革命以后,承大总统电召回到北京,被任命为考察南洋商务,负责筹办内地开埠事宜。民国三年(1914年)又被任命为约法会议议员、参政院参政。享年76岁。
三、知识精英
大文豪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原名开贞,号尚武,笔名石沱、鼎堂、麦克昂、杜桁、易坝人、高当鸿、杜荃等。四川乐山人,为我国著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因知识渊博著作等身,而被毛泽东尊称为“郭老”。
郭氏家族原籍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约在1781年前后迁徙四川。郭沫若在《我的童年》一文中,曾经详细阐述过自己的客籍家世,他说:“我们的祖先是从福建移来的,原籍是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客家圣地)。听说我们的那位祖先是背着两个麻袋入川的。在封建时代弄到不能不离开故乡,当然是赤贫的人。这样赤贫的人流落到他乡,逐渐地在那儿发迹起来。”
郭沫若的父亲郭朝沛(1853-1939),是入川以后的第五代移民后裔,由于他的精明能干,使本来已经败落的郭氏家族又重振声威,他买田地、置房产、购盐井,成为了一名亦商亦农的中等地主。郭朝沛精通医道,还十分注重子女的教育,曾在家里设立郭氏家塾,取名“绥山馆”。郭沫若的少年时期,有一大半的时间是在家塾中度过的。
1914年,郭沫若受堂兄郭开文的影响,东渡日本留学,先后在冈山六高及福冈九州帝国大学习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活动。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并与郁达夫、成仿吾组织创造社。1924年以后接受马克思主义,并倡导革命文学。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蒋介石公开叛变革命前夕,写出《请看今日之蒋介石》,在人民群众中产生重大影响。同年参加南昌起义,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流亡日本,从事甲骨文、金文和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研究,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西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等11种著作,在这些研究中,他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第一个证明了中国奴隶社会的存在,取得了震惊中外的突破性成就,对于青铜器铭文和纹绘,在文字、史实和年代的考订方面贡献也很大。抗日战争爆发后即秘密回国,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周恩来任副部长)三厅厅长及其改组后的文化工作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组织和团结国民党统治区的进步文化人士,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皖南事变后所创作的《屈原》《棠棣之花》和《虎符》等历史剧,以借古喻今的手法,深刻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激励了人民的斗志。1944年发表的《甲申三百年祭》,总结李自成领导的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历史经验,当时被中共中央定为整风学习文件。所著《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对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哲学人物颇多创见。抗战胜利后,对蒋介石的法西斯统治及其发动内战的阴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教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中国文联第一任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好协会名誉会长等职。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是第一至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并任政协第一届全国委员、第四届常务委员,第二、第三、第五届政协副主席。在长期担任科学文化事业领导工作的同时,继续进行创作和研究,发表了《蔡文姬》等历史剧作。著有《奴隶制时代》等书,提出中国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在春秋、战国之交的见解。生平著述很多,现有《郭沫若全集》(文学编、历史编、考古编等)行世。
史学大师陈寅恪
陈寅恪(1890—1969),江西修水县客家人,祖籍福建省上杭县,是与钱钟书齐名的当代大儒。陈寅恪12岁赴日留学,后又在柏林、苏黎世、巴黎、哈佛等大学学习或研究,他连续在国外待的时间长达20年,这就使得他对西方语言文字、西方新观点新知识有很深的了解和熏陶,再加上旧学的家学渊源,遂被称为“淹贯东西古今学术,为吾国今代通儒第一人”(胡先骕语)。陈寅恪曾任西南联大、清华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中央文史馆馆长,尤其擅长史学、语言文字学、佛学等学科。
陈寅恪的家世非常显赫,他的祖父陈宝箴是大清名臣,官至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曾任清朝吏部主事,皆以廉洁、气节、文章名重一时。陈寅恪出生于忠义名门,其兴趣爱好专在学术,这一点是同他的父亲和祖父不同的,但陈先生讲过一句著名的话,为人为学要有“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这又同他的先辈是血脉相通的,可谓“文武同归”,比如他研究佛学,是因为“佛教不能不与政治无涉”。对边疆史地的关注,则是注重考证有关民族兴衰之大事。他研究柳如是,是仿欧阳修撰《五代史记》,贬斥势利,尊崇气节。因此陈寅恪的读书治学全然没有一般人重学位、谋生计的牵绊,哪里有好大学,便去听课和研究,不曾听说过他在哪里获得过博士、硕士学位,甚至连大学文凭也未听说他拿过。
陈寅恪先生生在忠义之家,长在中华民族多难之秋,坚定地保持着陈氏家族的崇高气节。1940年12月,日本侵占香港,当时陈寅恪正应聘在港。日本人风闻他是著名学者,又精通日文等多国语言,便许以40万元要他主办东方文化学院,却被他婉言拒绝。日本人不肯罢休,又派宪兵给陈家送去两袋大米以示亲近,但陈先生夫妇“推之门外,拒不食敌粟。终日闭门,或诵读李心传《要录》,颇有感于建炎间史事,对积弱受侮于列强,往往唏嘘叹息不已”。
“厚黑教主”李宗吾
李敖说:“我一生只佩服两个人,一个是明朝的李卓吾,一个是四川的李宗吾。”李宗吾何许人也,竟然令台湾省文化狂人李敖心悦诚服?
原来,这李宗吾(1880—1946)也是客家人。清朝初年,他的祖先随“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从广东进入四川,来到自贡乡下务农。李宗吾幼年“广颡高额,头角峥嵘”,有异人之相,因此他的祖父和父亲很早就把他送入学堂读书,督促甚严。稍长,即入著名的“东兴寺炳文书院”学习,师从山长卢庆家治理学,兼习八股。由于李宗吾悟性超群,很快成为卢山长的高足弟子。李宗吾一生为人处世,受卢氏的道学影响颇深。尽管他写成《厚黑学》这一千古奇书,并屡以“厚黑教主”自称,但内心里却是个诚实而脸皮薄的人。每当与朋友聚会,若不由自己掏腰包,就感觉忸怩不安,脸红愧疚。
清末科举制度废除以后,李宗吾以富顺县儒学生员资格考入四川优级师范学校(即后来的成都高等师范学院),翌年由同学张列五介绍,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李宗吾回乡任富顺县中校长,在任期间铁面无私、纪律严明。后又辞去校长职务,回自流井担任县学务科长。不久,四川省议会成立,李宗吾被选为省议员,从此收拾行囊来到成都,混迹于官场二十余年。
李宗吾时为民主党议员,该党中张列五任民政长,尹昌衡任都督,月薪均为200元。李宗吾时任官产清理处处长,月薪也为200元。但不少人认为“官产清理”是个肥差,月薪不该那么高。于是李宗吾以清廉自守为名,主动申请降薪俸为126元。谁知痴人有痴福,癸丑革命失败后,民主党成员张列五殉难,许多党内同谋也遭打击,而唯有李宗吾安然无恙。
不久以后,李宗吾官升至四川督学。虽然人在官场,每日仍是郁郁寡欢。那个时代留给他最深刻的印象,不外乎军阀混战、社会腐烂、官场黑幕、人心不古,种种丑态轮番上演。受此触动,他暗下决心要写一本“厚黑大全”为当时社会存照。李宗吾平时好幻想,善言谈,嬉笑怒骂,皆成文章。他认为自古英豪“成功”之秘籍乃脸厚心黑——既然有了这个论点,那么寻找论据就不是难事。因为他自幼博闻强记,又熟读二十四史。于是上溯项羽、刘邦,将他们脸厚心黑的行迹一一画像,令人拍案叫绝,大呼痛快。
《厚黑学》全书分经与传两卷,经是厚黑理论,传是厚黑实例。书成以后,先在《华西日报》副刊发表,连续刊登近一个月,深受读者喜爱。以后又印成单行本,不胫而走,行销一时。甚至有不法书店大批盗印,牟取暴利。
一天,蒋介石在重庆看见此书,阅后认为这是一本败坏世道、危害人心的坏书,下令禁止出售,并通缉捉拿李宗吾。李宗吾得到密报,连夜收拾行李跑回自贡小竹湾躲起来,每日深居简出不敢露面。后来情况好转——据说是吴稚晖十分喜爱《厚黑学》,爱书及人,便替李宗吾在蒋介石面前求了情。
抗战初期,吴稚晖入川,托人带信要与李宗吾一见。一天清晨,李宗吾带着长孙冒着敌机的轰炸,来到重庆拜会吴稚晖,并赠送新著《心理学与力学》《中国学术之趋势》等。吴稚晖读后深为折服,认为《心理学与力学》是万古不破之高论,李宗吾也是当时中国了不起的一大思想家。
李宗吾晚年纵酒豪纵,每当有心得时,就躺在一把竹椅上,边饮酒边思索。饮至半酣,即跃起写文章,一挥而就,然后又捧杯痛饮。1946年8月,一代奇才、怪才李宗吾因饮酒过度,患中风身亡,享年66岁。
国际知名女作家韩素音
韩素音(1917—),著名英籍女作家,客家人,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有作品数十种行世,国内较流行的有《周恩来与他的世纪》《伤残的树》等。她曾经八次受到周恩来的接见,叶剑英、华国锋、邓小平也曾接见过她。《伤残的树》一书详细记载了韩素音的家世和创业史,可称韩素音本人的真实自传。
我的祖先姓周,来自广东省的梅县,全县都是客家人。梅县到最近以前一直是个穷地方,土地贫瘠,山秃无树,道路失修,灌溉不善。在阡陌纵横的稻田里只看到妇女在干活,与男子成六与一之比,因为男人都背井离乡,出外谋生了。
我的祖先在15世纪时定居于梅县,移居四川大概是在1682年到1710年。据我家宗谱的记录,最初到四川的一个祖先是个货郎。他一路是怎么走去的则没有记载。他是不是肩上一根扁担,一边走,扁担两头的篮子一边晃?他卖的是什么?是南货,糖食,雕刻等能卖好价钱的东西?从祖坟的墓碑上看,只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位祖先是货郎,而且非常穷。
新来的移民在四川全省到处安家落户,但主要是沿长江及其支流两岸,从重庆沿岷江一直到成都,还有便是成都平原这个最富饶肥沃的海陆平原。由于很少遭到反对,没有械斗,吃的又好,他们大部分与本地人通婚同化了。到了19世纪末叶,我家老一辈人的嘴里还略有几句客家话的残余,我父亲一代已不再说客家话了。
第一代祖先那个小商贩到四川以后,就改行种田,先是当雇工,后来成了一个小佃农。那是在成都以西的郫县。这是一个出名的好地方,是继灌县之后第一个蒙受水利的县份。
选了这样一个好地方,我的祖先家业就兴旺起来,不久又购置了一些土地,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地位逐渐上升,不断地添置产业,开始读书识字,最后终于到了最高的一层——士大夫阶段。他们成了乡绅,开始穿绫罗绸缎,学诗书琴画,他们的子孙不久就参加科举乡试。他们不再娶梅县祖邑来的大脚勤劳的女人,而是身材娇小,脸色白嫩的小脚女人,很少出门抛头露面。他们为祖先立了宗祠,并有土地供养维持,还充子孙的膏火之资。
韩素音的父亲周炜,是我国著名的路矿专家,1885年生于四川成都,1903年到比利时留学时,爱上了出身望族的外国小姐马尔格,两人情深意笃,虽然他们的婚姻遭到双方父母的强烈反对,但有情人终成眷属,后来双双回到中国共同生活了大半辈子。他们一共养育了8个子女,其中成人4个。韩素音为长女,原名周月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