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客家人
3856000000014

第14章 客家人中人才济济(1)

犹太人中出了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世界级名人。

客家人比起犹太人毫不逊色,同样也出过不少影响世界的“大人物”,我们管这种现象叫“客家名人现象”。

“客家民系的一大特点,就是人才的并蓄。”(罗香林语)

一、政治领袖型人才

开国元勋朱德

朱德(1886-1976),原名朱代珍,又名朱建德,字玉阶,四川省仪陇县人,为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的缔造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朱德的祖先原为广东东部韶关县的客家人,这一点在朱德的自述材料中有明确记载,随后在清代初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浪潮中,朱德的先祖跟随客家移民潮进入四川的北部,时为康熙三十九年(1690年)左右。朱氏先祖先是在广安县、营山县一带经营小生意,到雍正末年(1735年),朱氏入川的第三代祖先朱文先,又带领他的第四个儿子迁居到仪陇县马鞍场落户。从此开始了朱氏家族入川以后的安定期和繁荣期。马鞍场的大湾一带,也因为朱氏家族的生息繁衍,被当地人习惯性地称作“朱家大院”。

朱德的祖父和祖母共养育了四个儿子和十三个孙子,朱德便是二房朱世林与钟氏的第四个孩子,为入川以后的第八代后裔,身边还有五个兄弟和两个姐妹,日子过得十分艰苦。

像当时所有的革命青年一样,客家人的后裔朱德早年即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曾在滇军中担任旅长。1922年,他为了追求救国真理而远渡重洋到德国留学,同年,在周恩来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因在德从事革命活动而被德国政府驱逐出境。

1925年7月,朱德受党的派遣到苏联学习军事,1926年夏天回国,随即被派往川军做争取杨森的工作。1927年在南昌创办军官教导团,南昌起义时任起义军第九军副军长。1928年1月,他同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举行湘南起义。同年4月率部转移到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合,成立了工农革命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任军长。1930年起,他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总指挥、第一方面军总司令、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等职,和毛泽东一起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二、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1933年春与周恩来一起指挥一方面军挫败了敌人的第四次“围剿”。1934年1月,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此后历届中央全会均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10月参加长征。他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并同毛泽东、周恩来等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在长征途中对张国焘的分裂红军和叛党活动,进行坚决的斗争。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指挥(后改称第十八集团军,任总司令),率领八路军深入敌后,转战晋、冀、鲁、豫等省,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和扩大抗日根据地。1940年5月返回延安,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协助毛泽东组织指挥多次重大战役,取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国后,他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中共中央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

李光耀,1923年9月16日出生于新加坡甘榜瓜哇路92号,他的家族已经在新加坡居住了上百年。李氏先祖是从广东大埔纯客住县移居新加坡的。李光耀的祖父在新加坡经商,卓有成效。他的父亲是蚬谷石油公司的雇员。母亲蔡认娘,以擅长烹饪而闻名。

李光耀的祖父为了使自己的孙子将来能够与英国人平起平坐,便把他送入英文学校读书。学生时期的李光耀是一名成绩优秀的高材生,在同年级学生中独占鳌头。留学剑桥时,李光耀曾经获得法科的双料第一名,年终考试名列荣誉榜榜首,赢得了“特优奖”。1950年大学毕业后,他以一个反殖民煽动者的身份,从伦敦回到新加坡。从此,成了一个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民族主义革命领袖。1954年,李光耀在新加坡创立“人民行动党”,一如既往地坚持反殖民斗争。1959年,在各政党的联合斗争中,新加坡终于赢来了它的自治权,“人民行动党”也因此在选举中获得决定性的席位,李光耀出面组织政府,并且担任了首任总理。这一年,他年仅30岁。新加坡从1959年自治到1965年独立,李光耀都连任总理。

李光耀既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也是一个实用主义者,在治理新加坡期间,他吸取一切有用的东西,只要对新加坡有利,他就坚决采纳并实施,而不管它是“白猫”,还是“黑猫”。例如,借鉴西方的议会民主、东方的儒教家长式仁政、选贤任能的精英主义、多元种族的民族主义,不断提高工人的技术和工资福利待遇。任期内,他解决过国内许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难题,开创了新加坡繁荣和富裕的局面。

1988年12月30日,《天下》杂志发表对李光耀的评语,称:“以任何标准而言,李光耀都是世界上罕见的杰出领袖,是他的雄才大略,使得马来西亚半岛尖端,脏乱拥挤的港口小岛,在30年间,变成最为摩登、整洁、秩序井然、绿荫遍地的花园王国……除了地理位置外,毫无资源的新加坡,现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港,亚洲金融中心和会议中心,人民平均所得高达7900美元,是仅次于日本的亚洲第二高收入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叶剑英

叶剑英,1897年4月28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雁洋乡,客家人,少年时在原乡三堡学堂和梅县东山中学读书,受辛亥革命影响,立志报效国家。

1916年,叶剑英随同父亲来到南洋,到过新加坡和越南等地。翌年回国,入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革命。1920年夏天,参加由孙中山组织的驱逐桂系军阀的斗争。1922年6月,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孙中山受困,当时任海军陆战队营长的叶剑英率部保护孙中山脱离险境。1924年初,任建国粤军第二师参谋长,同年受廖仲恺邀请,参加创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的工作,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任新编第二师师长。1927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1年历任中共红军重要领导职务,1935年参加长征。1937年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叶剑英任参谋长。1941年回到延安任军委参谋长,协助毛泽东、朱德对日作战。1945年夏,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中央委员。1947年2月,出任中共中央后方委员会书记,1948年5月任华北军政大学校长兼政治委员。1949年任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兼市长。建国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称号。叶剑英追求真理,服从真理,坚持真理,高风亮节,忠心赤胆,为国家民族做出杰出的贡献。他多次在革命遭受危难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挽救革命——尤其是在1976年粉碎“四人帮”集团阴谋篡党夺权斗争中起了决定性作用,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此外,叶剑英在格律诗方面造诣很深,与陈毅元帅一道,享有“革命诗人”的美誉。

二、虎炳后世的企业家

胡文虎与“万金油”

一提起胡文虎,人们自然就会想到他的“万金油”“虎标药”和“永字堂”。至今,老一辈的人还清楚记得这位“万金油大王”的名字,以及用老虎图案为商标的著名五大虎标良药,尤其是那些曾经受益过的患者,一提起万金油的名字仍然深深叹服。这说明“虎标”良药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亿万消费者的心里。

胡文虎祖籍福建永定金丰里忠川乡,1882年出生于缅甸仰光,是漂洋过海到南洋闯天下的客家人后代。

20世纪上半叶,“虎标”良药的名气的确太大了(其中尤以“万金油”最为著名),这位客家籍实业家无疑创造了中国现代工商史上的一个奇迹。胡文虎子承父业开始经营药铺时还很年轻,当时药铺设在缅甸。胡文虎以一个实业家的眼光开始关注和考察中国、日本、泰国各地的中西药业行情,发现那些简便、价廉、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成药深受民众欢迎,于是集中财力人力很快研制出万金油、八卦丹、头痛粉、止痛散和清快水等五种良药,又果断地把总行迁到交通发达、华人集中的新加坡。并且抓住时机及时在曼谷、上海、香港、汉口、天津、福州、重庆、昆明、贵阳、泗水、汕头、广州等地增设分行。当时新加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的商业地位,是连接欧亚的重要商埠,从此可以辐射欧亚各地商贸市场,从而把企业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短短几年内,胡文虎的“虎标牌”万金油在世界95%的国家中完成了商标注册工作,在6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销售站。

虎标万金油一时间风靡广大中国城乡,也许人们还记得永安堂日历牌上的“美人伴虎图”,那种鲜艳的颜色以及美人之柔与猛虎之刚形成的强烈对比,深深地印入了人们的脑海。同时,虎标万金油的新颖广告也出现在各大城市和媒体中,比如上海一家广播电台曾经播报河南省某位患者写给永安堂的信,说其某日某时突然肚子绞痛,头晕眼花,摔倒在地上,什么药都吃过了,却没有好。后来拿了一盒万金油,刮了一大块,用开水送服,过了不久,只听肚子里叽里咕噜得厉害,后来放了几个大屁就完全好了。

《华侨月刊》上的一则广告说:“虎标鲜艳人人识,品质精良世无敌,头痛最好头痛粉,灵药有益而无损。心烦合用八卦丹,事务难多也了闲,便秘且服清快水,消热解毒功之魁;或服或擦万金油,万病霎时化乌有,记取仰光永庆堂,药卖全球姓名扬。”永安堂在《台湾中华总会馆十年纪念刊》上总结道:“何种药有虎标万金油销路大,何种药有虎标万金油效力强,何种药有虎标万金油牌子老,何种药有虎标万金油声誉隆,中国药能使外国人信用的只有虎标万金油,中国药能使各界人士都用的只有虎标万金油。”

从1929年起,胡文虎转而经营报业,创办了著名的《星洲日报》,从此药业和报业就成为胡氏经济王国中的两根重要支柱。

曾宪梓与“金利来领带”

曾宪梓,广东省客家人,由他创立的服装名牌“金利来领带”,如今已成为中国各大城市服装品牌中的杰出代表。曾宪梓走上商业道路,还有一段颇为曲折艰辛的历史。1963年,曾宪梓为解决父亲的遗产纠纷,毅然辞去广东省农科院的工作,只身来到泰国。但他这次来不是为了继承父亲的巨额遗产,而是为了脚踏实地从头做起。他对叔父说过一段感人至深的话:“你和我父亲共同创造了家业,你是他的兄弟,完全有权支配财产,我是下辈人,不能坐享其成。我愿意像父亲那样,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一切。叔父,您教我打领带,我给您打工吧!”

曾宪梓卖掉了随身带去的一部相机,租了一间小屋,安顿好妻儿后,就开了一间家庭作坊,开始向叔父学习领带的制作技术。他用叔父给的一匹黑绒布做了60打领带,当他把第一批亲手制作的领带交给叔父时,叔父给了他一万元,可曾宪梓执意只收900元,把余下的9100元还给了叔父。此后,曾宪梓利用为叔父推销领带的机会,频繁来往于香港和泰国之间。他发现香港才是一个领带的大市场,尽管那里充斥着世界各国的名牌。虽然他深知要去香港站稳脚跟绝非易事,但决心已下,驷马难追。他毅然带上全家五口,来到香港。初期的创业无比艰难,他先在九龙平民区租下一间廉价的房子,又用叔父给的600港币买回一把尺子、—把剪刀和一架“蝴蝶牌”缝纫机,自己动手制作领带。每天清晨,他把自己的产品打好背包背在肩上,搭乘巴士,沿街叫卖,只有把五打领带全部卖完,才能勉强维持一家人一天的开支。

若干年过去了,“金利来”已成为闻名世界的领带商标,风靡香港、东南亚和全球市场。应当说,这都是曾先生勤劳务实、坚韧不拔作风所带来的丰厚回报。

张弼士与“张裕葡萄酒”

张弼士,名振动,排行第三,18岁从客家人居住区乘风破浪漂往南洋,心怀壮志,决心要干一番大的事业。最初在荷属殖民地吧城的一家米店里当小伙计,后来同当地客家人温氏结婚,得到外舅的资助,开始自立门户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