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玫瑰花开怎么办
3862600000003

第3章 、打不散的网恋,受不尽的欺骗

--网缘难舍,陷阱知多少目前,互联网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我们能够想像的领域中,它几乎无所不在。网络为我们开辟了广阔的第二生活空间。这个虚拟的空间,有很多好东西,当然,也有陷阱。人和人在这里的交往与现实中大大不同,一样的是,网上的所有人最终都要回到现实中来。网络上的某些感情,只能在网上保持它的单纯性,不要轻易让其走下网络。青少年朋友面临的网恋问题,上网的很多人都难逃此劫,别把网络想得太神圣,借此来“摆脱一切的现实烦恼”,千万不要在网络空间“乐不思蜀”.误入网恋陷阱被骗被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家长和青少年朋友都要正确认识网恋的危害,别不小心误入陷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让“洒脱的爱情”变为苦酸的涩果。人们大声疾呼--中学生,告别网恋吧!不要在网恋中迷失自己!

1.“我要退学,想去东北会网友”

--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网恋欣竹是某市一所重点高中的三年级学生,她是班长兼团支部书记。从外表看,她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圆圆的脸和不高的个头使她在人群中并不显眼。有一天,她把半尺高的一摞日记扔给一名记者后就杳无音信了。据各种线索分析,她可能是去东北会一个网友,那时正是期末考试最紧张的时刻。后来,欣竹真的被父母从东北找了回来,再后来,她突然想退学,而且已经辞掉了班长及团支书的职务。

对年轻人来说,上网是一件最为正常的事情。然而,上网带来的一个最直接的副产品就是--网恋。

其实,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恋在生活中已不再是新鲜的事。而其发生在上中学的孩子身上,这不能不让所有做父母的为之担忧,因为这时的孩子既单纯又富有想像力,而他们并不能看到网恋的后果可能是他们无法承担的心理负累。

虽然网恋的青少年还是极少的一部分,青少年中学生因网恋而离家出走甚至自杀等等的事情屡见报端。

对于家长来说,如果不了解网络,只是片面地说教恐怕说服不了孩子,所以,避免孩子陷入网恋,首先自己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进入聊天室,看看孩子和同龄的网民在聊些什么;常和孩子聊聊网上的见闻,交换一个上网的心态和感受。如果发现孩子萌动了恋情,家长也不必断绝他和网络的联系,毕竟孩子在网上可以了解到许多家长给予不了的知识,你不妨旁敲侧击地告诉孩子:爱情发生在错误的时间就不可能有美好的结果。孩子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信任而不是当头棒喝,因为孩子有他们的烦恼和困惑,他们沉迷于网络正是因为没有压力和埋怨。

当父母们为着儿女们的前途呕心沥血时,能不能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和机会,在网下平和地听他们说说心里话。毕竟这种沟通和理解对他们面对诱惑和他们的成长都是无形的帮助。

有人说,网络离间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确实如此,网络使处在青春期的孩子有更多的理由逃避与父母的沟通,他们自己驾驶着没有方向盘的汽车,在陌生的世界里横冲直撞,直到车翻人仰,才会想到去寻找父母的援助。父母坚持陪同孩子上网,似乎又太“小儿科”,这么大的孩子决不会接受,反过来会用更隐蔽的方法去做他们认为该做的事。

要防患于未然,就要保持亲子间良好的沟通,与孩子共建抵挡诱惑的防护墙。

父母如何保持与青春期孩子的良好沟通?

女孩一般小时候和父母总是无话不谈的,到了青春期,她们开始把有些话埋藏在心里,这是正常的现象。有些父母总害怕自己的女儿会上当受骗或有出格行为,于是,一个异性电话都会使他们高度警觉、神经过敏;孩子的日记锁在抽屉里,家长便想尽办法偷看,其实,那里面不会有大不了的秘密。这种防范过度,往往会使孩子感到父母的不信任,感到受了屈辱,会引起孩子的强烈反感,从此,她们会把自己的心封锁得更紧。

还有一种父母,当看到孩子有了独立倾向,对父母不再言听计从,会感到十分委屈,觉得孩子翅膀硬了,和自己不亲了,没良心了,于是,就絮絮叨叨讲述自己为孩子付出的辛苦,想唤起孩子的亲情。这样反而引起孩子的厌烦,损害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也有的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的疏离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他们或因为工作繁忙,或因为自己也有烦恼的事,因此,没有耐心去与孩子改善关系。他们的态度是:该说的都说了,你不听,今后吃苦头不要怪我们。这样,就真的拦断了亲子间沟通的渠道了。

最好的方法是“拉开距离,从旁观察,积极沟通,适时指导”.

2.“骑士”的骗局

--警惕网络的爱情陷阱《现代健康人》曾经刊载过这样一件事情:

中学生小芳听说网上可以聊天、交友,便加入“网虫”一族。一天,有个叫“骑士”的网友进入她的视线,不久,他们便成了无所不谈的网上朋友。“骑士”在网上告诉她,他是江西某冶金公司驻深圳的营销主管,涉世不深的小芳对此深信不疑。

4月18日是小芳的18岁生日,“骑士”知道后决定给她庆贺生日。他们在深圳某酒店见面后,小芳被“骑士”潇洒的外表和阔绰的出手所倾倒,之后,他们多次约会,并发生了关系。“骑士”信誓旦旦说一定要在深圳买房子,等小芳中学一毕业就到他单位来工作,两人结婚。

9月,小芳将自己省吃俭用节约的零花钱2000多元现金一起交给了“骑士”.此后一个多月过去了,小芳给“骑士”打过无数个传呼,但一直没有回音。小芳到“骑士”的出租屋一打听,才知道“骑士”早已没了踪影,连房东都不知道他的去向。

“网恋”受骗者多为少女,因为处于这个时期的女孩子对爱情最富有浪漫幻想,电视里、书本上种种有关美好爱情的描写都会引起她们想入非非。加上现在的女孩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本来就缺乏交流,青春期的闭锁心理使她们不愿和父母进行深入沟通,尤其是情感方面的问题,更不愿向父母表露真实想法,怕给父母留下“思想不纯洁”的印象。

但是,社会文化的开放性使她们时常受到“性”文化的刺激,她们向往与异性交往,梦想“白马王子”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的生活里。但是现实世界中,父母的教诲、学校的纪律、周围的舆论,都使她们只能压抑自己的想法,在行为上表现出矜持稳重的好女孩形象。而网络世界给了她们释放心灵的自由空间。

一位初一女学生说:“我会时常挂记着网上故事的进展情况,而且还常常幻想着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在网上一样轰轰烈烈地恋爱一场,多爽!”

也有一些中学生是因为现实中的种种不如意无处倾诉,例如,学习竞争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烦恼、家庭纠纷等。一开始,她们上网聊天往往是为了寻找精神寄托,并非有目的地恋爱。但是,女性心理的脆弱和虚荣心,使她们对异性的恭维与追逐并不反感,甚至以此为荣。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利用这一点,给失意者以安慰,给天真者以恭维。

由于少女们的理解力和判断力还比较差,总认为世界是美好的,前途是光明的,自己处在无比幸福之中,以梦幻代替现实,因此往往轻易上钩。

师姐忠告当心网上用爱做幌子的“温柔陷阱”,恪守“只限神交,决不见面”的原则,这是最为保险的。

3.她把“风竹居士”带回家

--不要轻易与网友约会王澜因为成绩下降,中考没考好受到了母亲的责骂。这个从小因父母离异而失去父爱的姑娘为此情绪低落,心中非常苦恼。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在同学的带领下来到网吧,新奇的网络世界吸引了她,她学会了网上聊天。她把内心的痛苦向网友们倾诉,网友们纷纷给她以开导、安慰,她的心感到了从没有过的舒畅。

但是,一回到现实生活中,她的心又被自卑和压抑的阴影所笼罩。

于是,她越发地渴望上网,渴望回到那个虚拟的世界里去。

有一次,她在网上结识了网名为“风竹居士”的人,立刻被他的见多识广、风趣幽默所吸引。谈着谈着,王澜又谈起自己的身世,“风竹居士”说自己和王澜同样不幸,2岁丧父,母亲一手将他带大,因为家庭经济困难,他高中毕业后就去闯荡社会,现在自己开了一家贸易公司,买了别墅洋房,让母亲过上了好日子,实现了他从小的愿望。

谈到人生经验,他告诉王澜,要永远“笑对人生”.

此时,王澜已对“风竹居士”佩服得五体投地,真有相见恨晚之感。可惜,“风竹居士”已经打出字幕:时间已晚,可以下线了,不要影响明天学习。

王澜感到,“风竹居士”是个相当自重的人,她恋恋不舍地约他明天再见。

可是,以后一连好几天,王澜都没有在网上等到“风竹居士”,她心里很是惆怅,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向他要个电话号码,又在脑子里想像,他可能已经有了温馨的家,他不会太在乎一个女中学生对他的想念。这么想着,又觉得上天不公,一切好事情都与自己无缘。

第四天,王澜突然在网上又遇见了“风竹居士”,“风竹居士”主动向她打招呼“Hi”,王澜又欣喜又激动,只感到心速加快,血液沸腾。

这次没聊几个回合,“风竹居士”便主动约她见面,王澜欣然同意了。

见面地点是在一个咖啡馆里,出现在面前的“风竹居士”果然儒雅风流、潇洒而不失稳重。“风竹居士”竭力夸赞王澜漂亮贤淑,并告诉王澜自己还未婚娶,并说如今的女孩经历过坎坷的少,像王澜这样经历磨难成熟懂事的,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王澜已经神醉心迷,她感到“风竹居士”就是她今后终生的依托。

当天,王澜就把“风竹居士”带回自己家中,在她的小卧室里,把自己的贞操献给了他。以后,“风竹居士”经常趁王澜母亲不在,到王澜家与她幽会。

有一天,王澜的母亲突然发现家里的几张存折和2000多元现金以及一些首饰不翼而飞了,总价值达6万多元。但是,家里没有外人入室盗窃的迹象,门窗未破,房门钥匙也没丢失。

此后再也不见“风竹居士”上门,但是,王澜始终没有怀疑到他身上,直到警方通知她们去辨认银行监控录像中取存款的人,王澜才大吃一惊,这个衣冠楚楚、谈吐风雅的人竟是个窃贼。

王澜猛然想起,“风竹居士”曾开玩笑说想看看户口本上王澜到结婚年龄还有几年,王澜就真的拿出户口本给他看,以后就再也没注意户口本还在不在;还有,王澜想起,曾经有一次她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钥匙,以为忘记在学校里了,可是过了一天,又出现在她的书包里,当时她正与“风竹居士”缱绻难离,也没去细想怎么回事。后来警方告诉她们,这个“风竹居士”利用网恋行骗盗窃已不是第一回了。

每一个“网恋”受骗上当者背后,都有独特的背景。正像一位网民所说,网络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延续,人们在网络上所做的一切都与现实生活有关,或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或是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的缺憾,或是为了满足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愿望。“网恋”上当,其根源却在现实生活中。

王澜的故事提醒我们,对于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千万不能撒手不管,既要尊重他们独立的意愿,又要加倍呵护他们的心灵。女孩子在外上当受骗,往往是失去了父母的强大后援才引起的。王澜所以如此依恋网友,如此轻信披着儒雅外衣的窃贼,就是因为她自小被父亲抛弃,以后又和母亲产生隔阂,她的心由于缺乏爱而饥渴,她太需要爱了。

心理学家认为,女儿尤其需要父爱,如果一个女孩的“恋父情结”从小没有得到过满足,那么,她的心理就可能不健全,她日后就会在处理两性关系上发生困难。当然,王澜遭父遗弃的心理创伤不是无法愈合的,因为她还有自己的亲生母亲。但是,母亲对自己的职责理解得太狭窄,她认为自己把女儿养大,女儿就应该为她争气。一旦王澜无法使母亲满意,母亲便不愿为女儿付出太多的关爱。

如果,母亲能够在王澜遭受成绩下降、中考失利等挫折的时候,给她理解与宽容,给她安慰与鼓励,王澜就不至于到网上去寻找心的归属。即使她仍然出于好奇心去了网吧,她也一定会把自己上网的新鲜感受告诉母亲,母亲就可以适时地给她一些忠告。这样,她上当的可能性就会小得多。

4.盲目的“网恋”使她走上绝路

--别相信虚拟中的“情”

2004年初夏的一天早晨,北京市蓝靛厂附近的河边,一个少女突然向河里跳下,路人见状,赶紧下水把她救了上来。一会儿,民警将这名女子带到派出所。经民警调查得知,这个女孩是湖北某市技工学校的学生,今年18岁,几个月前,她在学校附近的网吧上网,结识了一名外地男性,两人越聊越投机,经过两三个月的过程,双方都认为自己找到了自己梦想中的情人,于是,两人决定在网上结婚,结婚那天,双方为自己建立了网上的爱巢:新房。新房中应有尽有,使这个女孩的心理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没想到婚后两三个月,这名男子上网越来越少,就在一个星期前,他却突然失踪了,这个女孩在网上苦等了一个多星期,可说是饭吃不下,觉睡不着,学校的课更是不去考虑了。然而终究没有等到自己新郎的一丝音信,这使她彻底绝望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心痴恋着的白马王子,竟在婚后短短的时间就将自己抛弃。她根据网址估计这名男子是北京人,于是乘火车来到北京,她在北京毫无目的地转悠了两三天,进网吧搜寻也同样无结果,自己身上仅有的几百块钱花光了。她在绝望之后,走上了绝路。

网络之所以被称之为虚拟世界,就是因为它毕竟与实实在在的生活不同,它的一切都不过是人们创造的影子,对这影子世界的东西,你抓不到,摸不着,当然也看不透。如果我们把这非真实的东西只看做游戏,那便不会产生任何问题,而一旦把它当真的话,则可能闹出笑话,或者使自己吃亏上当,受到伤害。上述故事中的那位18岁少女,正是因此而不能自拔,最终差点送了命。

青少年时期正是人生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大家都在抓紧时间积极努力地刻苦学习钻研知识,以为日后人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总会有一些人经不住诱惑,丢下学习的重担而去不务正业。对于网络来说,我们绝不是反对孩子玩开心而又有益于启发智慧的游戏,但是,所有这些都不能也不应该对学校的学习造成干扰和破坏,没有把自己的学习任务完成而去上网就是错误的。即使在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去上网,也要有个时间的限制和内容的选择。可以说,网上色情和网恋是青少年最不应该涉足范围。因为青少年的心理毕竟还不成熟,面对诱惑很难有抗拒的能力,上当受骗自然是不难想象的。因此,我们认为,除了家长和老师平时要加强教育和监督之外,青少年自己也要在心中树立一座防火墙,千万别陷入网恋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