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
386300000032

第32章 小说动漫(8)

天书奇谭

天书奇谭据说以"平妖传"为蓝本创造,这是极少数不以广为人知的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为原型,却依然大获成功的古典题材动画片。毕竟,平妖传这部书并不为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小朋友们所喜闻乐见。

这部动画片制作于1983年,后来看到有人评价说,天书奇谭是中国辉煌动画产业的绝唱,1988年的山水情不过是回光返照而已。不敢说这个评价是否客观正确,但的确在这部动画片之后,国产动画产业的情况每况愈下,直到整个荧屏都被来自日本、眼睛占了脸部1/2的卡通明星们占领。

天书奇谭的故事并不复杂,无非就是好人得到宝贝--坏人觊觎宝贝--正邪争夺宝贝--正义战胜邪恶的通俗路线。却被安排得高潮迭起,并且充满笑料。至今还记得县官老爷得到聚宝盆之后变出八个亲爹的混乱场面,我对聚宝盆生出的满心向往也因此被拔得干干净净。记得装做仙人的黑狐狸露出尾巴来的搞笑场面,当然也还记得那个长得很乖巧却笨得一塌糊涂的小皇帝。

这部片子的美工尤其强大,借鉴了戏曲脸谱的绘画方式居然如此生动有趣。蛋生憨态可掬,袁公仙风道骨,尤其是狐狸美女,简直足够我流上半辈子的口水。小时候一见那狐狸妹妹便是惊为天人,粉粉的脸儿,斜斜的眉眼,连眉角一颗本该恶俗的黑痣都显得娇柔婉转。

有时候我会突发奇想地认为这部动画片并不是拍给儿童看的。至少不仅仅是。

为什么天书不可以泄露给人间?

为什么袁公要用天书来造福人间反而触犯了天条?

为什么狐狸精做尽坏事却没有神仙来捉她?

为什么袁公从来不做坏事到却被天兵天将捉回去?

为什么天书是没有字的?

为什么袁公把天书传给蛋生后要烧掉天书?……

这些问题我在童年时理解不了,长大了也依旧想不清。

葫芦娃

"葫芦娃,葫芦娃,一根藤上七朵花……"小时候,没有谁不会唱这首主题曲。

葫芦娃和天书奇谭有些相似。都是讲述正邪相争的故事,都有仙法妖术和奇妙的宝贝。尤其蛇精的造型,和天书奇谭中的狐狸精多么相像,只是蛇精显得更阴险一些,不如狐狸来得那样曼妙。

不过和天书奇谭比起来,葫芦娃的篇幅要长了许多,故事也脱离了喜剧色彩。其实我一直觉得葫芦娃是一部挺悲伤的动画片,里面的好人总是在遭遇各种不幸,像是二娃被射瞎了眼睛,四娃被冻成了冰,七娃和妖怪合伙残害自己家人……虽然结局依旧是正义压倒邪恶,但是这个胜利果实也实在是来之不易。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找妈妈在我的记忆里代表了它和它之后一系列以动物世界为主要舞台的动画片,比如小松鼠理发、熊猫学木匠、猴子捞月等。故事都很短,表达的意思也很简单,但是轻松有趣,造型设计也非常可爱。我那么喜欢小松鼠蓬松柔软的大尾巴,以至于后来见到自然界中真的松鼠,还大大失望了一回。

然而相比起来,小蝌蚪找妈妈这部作品的艺术境界比其他几部要高上许多,儿童故事竟然活生生做出一片山水悠悠的诗情画意来。后来才知道此片的造型取材于齐白石老先生的画作,这才恍然大悟,果然是系出名门,品质不同。

老狼请客

老狼请客,是我童年时的大爱。当年狐狸拿着汤勺喝汤的嘴馋相,还有啃鸡腿时发出吧嗒嘴的声音,让我从那以后一看见鸡肉就眼馋,一看见鸡汤就想喝。我要负责任地说,在后来漫长的岁月里我变成了一个热爱美食的家伙,这部动画片绝对居功至伟。

直到现在,每当有了什么开心事,我还会本能地哼这部动画片里的歌--今天好运气,老狼请吃鸡……

没头脑和不高兴、三个和尚

以上三个之所以总在我的记忆里成组出现,可能因为它们都很恶搞很犀利,并且都运用色彩很温柔的原因。

没头脑的百层大楼,不高兴的虎打武松,三个和尚吃着饼子打嗝的片段现在看了还是会笑得打跌。并且我总是很崇拜这两部片子的编剧,虽然只是两个简单的故事,可里面几乎包括了每个人的影子。谁敢说自己从来没做过没头脑,想到的事情就马上去做,结果漏洞百出。谁敢说自己没做过不高兴,总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受了委屈,然后就乱使性子。谁又敢说自己从来没做过挑水的和尚,为了一点点小事斤斤计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