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想当年:80后成长纪念册
386300000033

第33章 小说动漫(9)

有时候想起来,当年看没头脑与不高兴的时候我不过上小学,那时候常常写作业粗心大意,或者和小朋友为了一点小事吵成一团。而现在大学也已经毕业了,但做事还常常顾前不顾后,或者任性不讲理。原来这么多年了其实也没什么长进,还真是有点惭愧。

阿凡提的故事

它其实从技术层面上说不该算动画片,那是一部木偶片,同时期的木偶片还有很多,比如崂山道士、半夜鸡叫……然而与其他作品不同,阿凡提的故事,是一部华丽的木偶片。

华丽二字,谨代表我对此片真挚的惊叹和喜爱之情。

从这部片子之后,我这辈子都只能根深蒂固地认为阿凡提是一个包着包头,留着两撇小胡子,眼睛像豆子一样又黑又小又圆的滑稽大叔。

阿凡提的制作是几乎无法用语言描述的精良。一花一草,一桌一木,充满异域风情的新疆小镇,建筑、服装、主角和配角数不清的栩栩如生的各种表情。每一个细节都无与伦比的灵巧和完美。

我无法想象那要多少巧手花了多少工夫做成,更不知道包含了多少人当年对动画事业的热爱和信仰。而我们竟然是看着那样的片子长大,这让我觉得非常幸福。

除了木偶片,当时还有很多动画片借鉴了其他的艺术形式来表达。比如猪八戒吃西瓜和张飞审瓜就都借用了皮影的形式。尤其是张飞审瓜,简直就是皮影戏的电视直播版。

其实早年的那些动画片,大部分都多多少少借鉴了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文化,像是大闹天宫里的京剧鼓点,天书奇谭里的戏曲造型,小蝌蚪的水墨画,猴子捞月的剪纸风格,阿凡提地道的民族风情……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这些都已经不复得见,全都淹没在了效仿美国的西洋化审美,以及效仿日本的红头发绿眼睛包子脸的浪潮里。

邋遢大王

邋遢大王是挺恐怖的一部动画片,大部分都处在暗无天日的老鼠世界里,那些老鼠的造型也都乌漆麻黑,仔细看看还有几分阴险。小时候其实不是很敢看这片子,看多了会有点害怕。同样让我觉得有些恐怖的片子是魔方大厦,老觉得那片子里的人很像妖怪,还真是一种很无厘头的偏见呢。

邋遢大王的主题曲十分可爱也和十分走红--小邋遢,真呀真邋遢,邋遢大王就是他,我们不学他。突然有一天,小邋遢变了,邋遢大王不邋遢,我们喜欢他……唱歌的是一个歪梳小辫的小姑娘,穿着短裙,露着胖乎乎的胳膊和腿。

黑猫警长

黑猫警长里,黑猫作为动物世界的正义使者登场,和一只耳、食猴鹰、吃猫鼠等恶势力展开坚持不懈的斗争,并且顺便给小朋友们普及科学知识。像螳螂妈妈怀孕以后就要把丈夫吃掉才能生出小孩就是那时知道并记住的--对这个情节的记忆格外清晰是因为对于年幼的我来说,这个情节实在太过惊悚。

随着黑猫英姿飒爽的形象的走红,大江南北的小朋友们也都学会了威风凛凛地大声唱:眼睛瞪得像铜铃,闪出闪电般的精明。耳朵竖得像天线,听着一切可疑的声音……

漫画

许多年以前,有一些虚幻的朋友,是我们通过屏幕认识的。另外一些,是我们通过漫画书认识的。还有一些非常强大的,在我们看过电视以后还要孜孜不倦去书中追逐他们的身影。

曾经有一度,琼瑶小说、街机游戏、日本漫画,被家长们看做三种需要严防死守的洪水猛兽,好像孩子们一接触到了就会立刻学坏一样。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晓以大义甚至诉诸武力,可惜,孩子们是非常油盐不进的动物,在强大的压力下,我们依然成群结队,壮着胆子,出没在出租和贩卖日本漫画书的小店里。好朋友们各自租买不同的漫画,然后互相交换,以使消费的性价比达到最高,并且以此巩固友情。

尼罗河女儿

尼罗河女儿算是少女漫画的元老级作品,并且开启了"穿越"这一伟大主题的先河。现在晋江文学城里的穿越娘娘们还不懂得跳卡门、不懂得设计性感服装、不懂得使用英文,或者唱流行歌曲来迷惑皇帝的时候,金发碧眼的美国小妞儿凯罗尔,早已经在古埃及的历史舞台上,预测着历史,净化着水源,使用现代科学常识一网打尽所有帅哥--并且一次又一次地在尼罗河的激流里,在现代和古埃及的时空隧道中,艰苦卓绝地穿过来、穿过去,穿过来、穿过去,再穿过来、再穿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