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企业战略管理精华读本
3863300000039

第39章 企业研发战略(1)

要保持巨大的成功,比获得巨大成功要困难得多。因此,在没有外界压力的条件下也要追求持续创新,要时时传达一种远景和紧迫感,不断超越昨天的智慧,迎接今天的现实。

--〔法〕埃克·菲弗尔

核心理念

1.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

1.1基本概念

什么是科学?至今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作为一般认识,我们可以把科学的定义表述为:科学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而且不是那种零星的点滴的知识,是系统化的知识,知识首先要集合成学科,而科学是各种学科知识的总和,是宏大的”知识体系“.更严密地说,科学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经过严密论证和实践验证的、关于客观世界各个领域的事物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因为科学是一种知识系统,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所以科学的性质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科学虽然具有推动社会发展的功能,但这种功能是潜在的,因此科学还是一种潜在的生产力。

企业战略管理精华读本第八章企业研发战略所谓研究,是针对某个主题的科学知识进行大量地、系统地、反复地探索,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周密调查与反复思索而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这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调查与分析的过程。

所谓科学研究是指任何为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储备和发明新的应用所从事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

为了有效地进行科学研究的管理,为了制定科学的政策与策略的需要,根据国际通用的方法,人们将科学研究划分为三种类型,即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研究。基础研究是为了增加科学知识和发现新的探索领域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而不考虑任何特定的商业目的,基础研究的成果常常对广泛的科学领域产生影响,说明一般的和广泛的真理,它的成果也常常成为普遍的原则、理论或定律,因此基础研究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相关科学知识。从单个企业的观点来看,基础研究处在没有吸引力的地位,但从长远看,排斥基础研究将不可能有长期的创新。应用研究是运用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科学知识,探索和寻找有实用目的的新知识和可能的新的技术途径。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标志是商业目的性,如果进行研究时已考虑到某一特定的实际应用目标,那这一研究就是应用研究;相反,进行研究时并未考虑到任何实际应用目标,那就是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具有针对一定实际应用商业目的去发展基础研究成果的性质,又为达到某些特定的和预先确定的实际商业目标提供新的方法或途径。实验研究也叫发展研究,它是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知识和成果,寻求明确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的研究,其研究结果是取得生产中实际应用的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它是同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紧密结合的,因此它既是科学研究的工作,又是技术开发活动。就产品而言,实验研究是以具体的产品为对象,对实际型号、规格样品方案进行探讨,包括设计、试制和试验工作,直到新产品定型确认可以正式交付生产或投入市场为止的全部研究开发工作。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发展研究的特点及区别见表8-1.

表8-1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的特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目的探求新原理、新知识探求新知识应用的可能把研究成果应用到生产上、工程上性质探求发现新事实、新规律发明新事物完成新产品、新工艺、实用化实物、产品、工程对象自然现象、自然物利用自然现象、自然物实现人工体系(工程)实现人工物件(产品)实现人工现象(技术)内容发现新现象和事实追求内在联系、关于预言规律产生的后果、作用、意义科学成果应用可能性,追求最佳条件系统新工艺、新产品、新发明产品设计、产品试制事例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核裂变研究、美国贝尔公司雷达矿石的性能研究西门子励磁发电机、核潜艇研究、日本TR-1型半导体收音机爱迪生发电厂核燃料生产技术、索尼TR-55型半导体收音机一次生产300台方法归纳-分析-展开,假设-实验-理论演绎、发散、试行收敛、建设、知识综合、试验计划自由、没有实际指标比较灵活、变更较多比较慎重、变化少、解决问题时间没有限制,一般较长不严格、较长期严格、一般为短期成果论文、专著论文、专利报告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设计书、专利、数据表8-1(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发展研究成功没冒险性,成功率小,不到5%-10%冒险性很大,成功率较大(50%-60%)冒险性较小、成功率较大管理不严格、自主、尊重科学家意见,不需急于作出评价适当时候进行有组织的评价,尊重创造精神要求严格、组织严密有期限,要求最后验收使用什么是技术?技术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反复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它是改造自然的劳动手段、知识、经验、方法和技巧的总和,具体表现为硬技术与软技术的统一。所谓硬技术,是指物质形态的技术,包括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质资料,其基础和核心是劳动工具的改善和进步。所谓软技术,是指知识形态的技术,包括工艺、制造技术、生产组织与管理技术等,它是科学地组织生产力的诸要素的重要手段。没有先进的软技术,特别是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技术,硬技术便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只有软、硬技术融为一体,相辅相成地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推动技术进步和加速经济发展。

什么是开发?开发是指运用科学知识,对基本思想、基本原理作进一步的发展,以产生一种新的物质形态。

技术开发,是指科学上的发现或发明,通过应用研究、开发研究转化为社会生产的全过程。技术开发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技术开发,包括与产品、技术发展相联系的定向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研究直到生产的全过程。狭义的技术开发,不包括基础研究,仅仅包括由应用研究、实验研究直至生产的过程。例如半导体的发明,可以简化为这样一个过程:由海森堡和薛定锷的量子力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经过应用研究,产生了半导体电子技术;半导体电子技术推动了半导体理论的形成,反过来促使半导体电子技术的完善,通过对半导体电子技术的开发研究、中间试验、成果推广以及生产试验等环节,才形成半导体产品的生产,这个过程就是广义的工业技术开发,而半导体电子技术从产生到形成半导体产品生产的过程,即是狭义的技术开发。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科学研究是侧重于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技术开发则更侧重于客观世界的改造。应用国际上通行的科学技术领域的术语叫研究与开发,英文缩写为R&D(ResearchandDevelopment)。

1.2企业研发战略的要求

科研和开发与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满足消费者经常变化的市场需求,这表明了社会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是永恒的,企业科研和开发的动力永远是存在的。同样,企业科研和开发能力在加强,起着不断引导消费,促进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作用。

可见,需求和开发是紧密相连的,两者的结合必然产生新技术、新产品。需求来源于市场,开发依赖于科技,通过企业生产开发,使科学技术转化为产品,满足市场需求。因此,企业的开发必须是建立在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而不应以企业现有的科技力量为基础决定产品开发。因为,市场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企业的科技力量也是可以调整发展的,要缩小科技和开发之间的距离,必须使科研和开发面向市场需求。任何产品和技术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企业为求继续发展,在经营过程中必须不断研制和发展新产品、新工艺。企业依靠现有的产品和工艺,可以维持企业的中、短期利益,但要确保长期获利和长期发展就有困难。

要确保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在依靠现有产品和工艺取得的收益率和依赖将来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取得的收益率之间建立起适宜的均衡关系。因为前者能提供维持企业中、短期生存的基础,后者能提供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事业基础。由于科研和开发决定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因而有人提出企业的战略问题可以归结为科研和开发问题,可见科研和开发战略在企业战略体系中的重要性。

企业的科研和开发战略,是要充分估计10年后、20年后企业可能的状态,从长远的观点看企业必须经营的产品领域,从而在构思企业基本发展方向和未来经营项目的基础上配合进行技术开发、产品开发。因此,企业应首先了解现有产品和工艺所处的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及现在正在开发中的产品处于各自生命周期的阶段,企业可根据其技术力量决定其营销策略:延长其成熟期或提前进入衰退期。然而,科研和开发战略的主要对象是未开发或开发中的产品,企业总是期望能开发出为未来消费者广泛接受的产品,通过市场营销活动,使之成为企业未来长期、稳定的收益基础。只有富有生命力的新产品不断取代老产品,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力源泉。

2.企业研发战略的类型与标准

2.1进攻型战略

这种战略的目的是要通过开发或引入新产品,全力以赴地追求企业产品技术水平的先进性,抢先占领新市场,在竞争中力争保持技术与市场强有力的领先地位。这一战略可分为三个不同的重点;第一种主要是通过科研包括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进行创新、开发新产品;第二种是要集中力量,通过对市场潜在的有效需求的调查研究、促使技术知识物化为新产品;第三种是企业家的创新偏好,它可以引发并促成技术创新,使企业家主动性及创新精神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开发出新产品。

采用此战略的条件是:企业应有独立的研究和开发机构,有较强的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和雄厚的财力。要求企业能从技术上预见到未来市场的潜在需求。采用该战略的企业为保持垄断利润,对创新产品及技术进行专利保护。企业应有能力批量生产新产品,去占领较大的市场。这种战略代价高,风险大,对企业的要求也高,但企业研制的新产品在技术上是先进的,所占领的市场不会轻易被竞争者夺走,因此该战略取得成功后能给企业带来巨大利益。

2.2防御型战略

防御型战略又叫追随战略,这种战略的目的是企业不抢先研究和开发新产品,而是当市场上出现成功的新产品时,立即对别人的新产品进行仿造或加以改进,并迅速占领新市场。

选择这种战略的条件是:

(1)企业要有高水平的技术情报专家,能及时迅速地掌握别的企业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企业应系统地了解其他企业的研究方向和科研成果,要有计划地搜集信息,信息搜集的范围要包括所有能影响本企业竞争能力的领域。

(2)企业要具有效率特别高的消化吸收创新的能力,企业能迅速而巧妙地对别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利用、改进和提高,在目标市场受到严重影响之前,搞出与竞争对手水平相当的或更为先进的新产品。

(3)企业要有较强的研究与开发条件,企业的工程师们必须反应敏锐,行动迅速,具有理解与发挥别人科研成果的能力,采用此战略的企业其研究与开发重点放在不断提高通用技术水平上,其研究开发组织应极富有弹性,当企业决策者一旦作出决定,研究与开发机构应与企业内各部门合作,立即组成研究小组,争取在短期内造出与创业厂家相当或更为先进的产品。

该战略的优点是:①它避免了应用研究以至可能进行的基础研究的长期而又不明确研究前途的大量投资,大大减少了投资风险性;②该战略是对新产品加以改造后推向市场,克服了新产品在其最初形态所带来的缺陷而使企业能够后来居上,因为一种新产品刚刚上市时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常会造成部分顾客不满,如果追随者能克服这些缺点,则可使其产品更为优越可靠。因此防御性战略尽管在科学技术上没有作出什么重大的发明创造,但对企业的发展却十分有利,这种战略以收效快、成本低、高性能、高质量来占领市场,赢得利润。例如,当日本索尼公司发明了录像机并在市场上取得成功时,松下电器公司立即对市场进行调查,发现索尼公司的录像机有两大缺点:即录像容量小,放映时间短。于是松下电器公司,组织科技人员攻关,努力在索尼公司录像机的基础上生产出更多消费者欢迎的录像机,经改进后的松下录像机容量大,结构紧凑,质量可靠,价格便宜,最终在竞争中获胜。

采用该战略的缺点是:①新产品技术受专利保护的影响,使得采用防御战略的企业一时难以进入该领域经营直到专利失效时为止;②市场开拓的有限性,即当企业获得情报后,立即进行消化、吸收及创新,当制成产品进入市场时,则市场的相当大的一部分已被领先企业所占领,因此企业市场占有率较小,在价格上也难以占有优势,因而企业收益也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

2.3技术引进型战略

这种战略的目的是要利用别人的科研力量,替代企业去开发新产品,通过购买高等院校、科研机关的专利或科研成果来为本企业服务。通过获得专利许可进行模仿,把他人的开发成果转化为本企业的商业化收益。

选择这种战略的条件是:

(1)当企业缺乏技术专家、缺少实验设备、企业没有独立的研究开发机构时,企业应采用技术引进型战略;(2)当企业财力有限,或者在对某一产品改进所产生利润不足以抵补研究开发费用时,企业应采用技术引进型战略;(3)选用该战略时企业应具有较好的信息系统,能迅速及时掌握其他研究机构研究开发动向和成果,具有进入市场竞争的能力。

该战略的优点是:进行仿制,可以达到收效快、成本低、风险小的效果。据统计,仿制所需时间仅为独立研究开发时间的1/5,所需经费仅为独立研究开发经费的1/30,因此有时大企业往往也采取这一战略。

该战略的缺点是:由于是模仿,因而有可能利润较少,同时企业技术水平将永远落在技术输出方企业的后面,一般大中型企业不能在较长时间内以此战略作为本企业研究与开发战略的主体,从长远来看,过多地依赖引进,势必逐渐削弱企业科技队伍的独创能力和活力,使企业受损,因此技术引进战略在大企业中一般只作为辅助性战略加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