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如何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3863700000017

第17章 提高作文能力的训练方法(6)

①顺序观察法。客观世界虽然是纷繁复杂的,但又都是处在有序的运动之中,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我们在观察时,就要注意事物的这种序,按照事物的序去进行观察,这样就可使观察有秩序,能够完整、全面,不至于有所遗漏,并能逐步深入下去。事物的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所见到的事物的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因果顺序、主从顺序、强弱顺序、大小顺序、多少顺序、总分顺序等等,事物不同,顺序也会不同。如课文《海上日出》,观察海上日出,就是按时间顺序;《人民大会堂》,观察人民大会堂,就是按空间顺序。当然,观察事物的顺序也不是固定的,同一事物,观察的目的不同、要求不同,观察的顺序也可能不同。例如同是一辆自行车,如果是顾客选购,则先看外观,看整体,然后再看各个部件和构造;而厂家检查自行车的质量,往往是先看构造和部件,然后再看外观,看整体。这两种顺序都不会影响观察的效果。

②比较观察法。单独观察某一事物往往不易发现事物特点,但如果把它与其他事物放在一起观察,有个参照物作对比,那么它的特点就会突现出来。比较观察法就是在观察中,把相近或相反的事物放在一起,比较其异同,从而找出事物特征的一种观察方法。通过比较有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比较的对象既可以是不同的两个物体,分辨异同;也可以是同一物体的前后不同时期、不同位置、不同方面的比较,从而揭示其发展变化或不同的侧面。

③提纲观察法。这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方法,适用于观察比较复杂的事物。这种方法要求在观察之前先制订观察提纲,列出观察目的要求、观察的内容和顺序等,然后按提纲逐项进行观察。这样可以使观察更加有条理,更加全面。例如,观察一位老师,事先可列出如下提纲:

A.观察对象:×××老师。

B.观察目的:介绍×老师的情况和了解老师责任心。

C.观察的内容和步骤。

D.外貌:面部、体形、服饰。

E.动作:讲课时、课间及在办公室。

F.语言:讲课、和同学谈话。

G.工作态度:教学、对待同学。

在实际观察时,还可对提纲内容进行调整,补充提纲中遗漏的项目。

4.充分发挥想像的作用

想像是写作过程中一种重要的心智活动。写作并不是简单地把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通过书面语言重现出来就可以了。它是作者在头脑中把过去感知过的形象,以表象形式贮存起来,并创造新形象的过程。要使文章中的人物、事件具有典型性就更需要想像能能力了。想像,有利于开拓写作思路。现实生活为写作所提供的材料是丰富多彩的,但要经过加工整理,通过想像加以扩展和重新组合,力求把情节组织得更加生动,合乎情理,引人入胜。想像力可以增加文章的深度,丰富文章的神采,加强文章的感染力。发展我们的想像力,首先在自己的头脑里要有丰富的表象,即在日常生活中观察积累素材;其次要有语言的概括和调节能力;第三要有艰苦的思想意识和个性品质。这样,才能使想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一些学生在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三言两语便草草成篇,语言干巴,主题肤浅,思路不开阔。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作者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不强。借助于想像和联想,我们的认识不但可以驰骋于无限广阔的现实世间,而且能奔腾于神奇的幻想境地;不仅可以回首年代久远的过去,更可以展望引人入胜的未来。

想像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些新形象是已积累的知觉材料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人虽能想像出从未感知过的或实际上不存在的事物的形象,但是想像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实。为了培养和发展想像能力,应努力扩大自己头脑中记忆表象的数量,充分贮存有关的形象,为以后的写作服务。表象越丰富,想像的内容也就越丰富。因此,我们要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去,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丰富多彩的自然环境,努力地深入生活,感悟生活,这样才能够积累生活素材,创造出新的形象。

联想是想像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有关的另一事物,或由想起的一件事物又想到另一事物。客观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各种不同联系的事物反映在大脑中,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联想。

联想包括拟物联想与引情联想两方面。所谓拟物联想,就是因眼前的事物与脑子里的另一事物有相似点,从而联想到另一事物。如看到天上的星星想到无数明灯,又想到天上的银河也像地上的街市一样。再如,看到青绿的草地上一朵朵野花又小又亮,想到这野花像星星,像眼睛,眨呀眨的。所谓引情联想,就是由某些事物的引发而使人油然而生的感情,如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自然想到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牺牲,肃然而生敬意。

想像和联想力的增强,不仅能拓宽写作思路,扩展文章的内容,而且能更深入地阐发哲理,更酣畅地抒发情感,从而达到增强文章艺术表演力和感染力的效果。想像和联想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没有想像和联想就没有作品,更没有流传千古的佳作。

5.想像的条件与联想的发挥

写作过程是一种创造想像的过程,在写作中要积极地展开想像的翅膀,大胆地异想天开。但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想像力呢?

首先,要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知识是想像的基础。知识基础越厚实、宽广,想像就越丰富,否则,产生出的想像往往不合逻辑,矛盾百出。

其次,要努力扩大阅读面,储备丰富的想像。通过阅读,不仅能掌握大量的信息,而且能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展想像力。

再次,要丰富语言,掌握想像的工具。感知、储存,乃至提取想像的材料都需要语言,否则,人们的想像只会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

想像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是同步的,没有创造性的思维,就不会有创造性的想像。在把握好心理和思维特点、认识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发现新的问题,沟通新的知识的联系,唤起创造性思维,激发丰富的想像力。

在写作中,发挥联想是提高想像力的重要途径。那么,联想的发挥有什么诀窍呢?

首先是寻找联想的触发点。

联想不是凭空的,需要有一个适当的触发点。触发点应该选准、选合理,既要注意事物之间的形似特点,又要体味事物之间的神似之处。荔枝蜜“甜香里带着股清气,很有点鲜荔枝的味儿”,作者由此联想到“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在这里,作者选取的相似点是“甜”。如果选取其他,就很难把“蜜”和生活联系起来。

其次,联想要有创造性。

只有有创造性的联想才有新意。人云亦云、不新奇的联想,容易给人雷同之感,很难吸引读者。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大胆地想像:“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既有创造性,又合情合理,新颖独特,耐人寻味。

再次,从多角度进行联想。

从不同的侧面、不同层面去想像,就会使思路开阔,构思往往会有所突破。不善于天南地北、四面八方地多角度联想,仅仅就事论事,势必造成思路阻塞,使结构简单化、平面化,缺乏立体感。

6.与书为伴,积累素材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写文章必须有充足的材料,材料从哪里来,主要是来自平时的积累,通过读书而获取是最重要的途径,因此我们要与书为伴,手不释卷,牢记古人开卷有益的教诲。

秦牧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材料的仓库,装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这“三个仓库”,就是积累材料的三条途径,“直接材料的仓库”,就是说要经常写观察笔记;“间接材料的仓库”,就是说的要勤写读书笔记和卡片;“语言的仓库”,就是要把随时听到、看到的优美的句子和生动的词语记下来,写作时就可以根据需要使用。有的学生预备了专门的词语手册来积累词汇,对丰富语言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书不仅是一种乐趣,书还能给你提供多种多样的营养,给你增添无穷的智慧,迷恋上它,你便能深味其中的甘甜,从而爱不释手。

阅读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自然接触,和社会接触。好的作品,是文化的积淀,智慧的显露,语言的精粹。经常阅读,可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品尝到成长的欢乐。最快乐的事莫过于谈论作品中的人、事、景、物,比划,模拟,评是说非,精彩的语言记录在心爱的本子上,经常翻看、品味,久而久之,就成为自己的语言。如读冰心的《笑》,古道,流水,湿烟,绿树,新月,驴儿踏泥而过,赤脚的孩子在道旁向着我们微笑。茅檐,雨滴,麦垄,葡萄架,海上涌起的明月,倚着门儿的老妇人向着我们微笑。美极了,使人仿佛置身于如画的美景之中,情不自禁地像作者一样“回头”看,享受着人间美好的永恒的微笑。阅读时思想长上翅膀去遨游,去认识,去感受。天上,人间,其乐无穷。读书时展开联想,也是一种乐趣。虽然有时想得不一定恰当,甚至乱联系,但思想活跃,对作品的某些方面谈自己的特有的看法,也是提高作文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

读书能开启思维的门扉,增长见识,常与书为伴,不仅乐趣无穷,而且能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7.从范文中领悟方法

读书要会读。翻开书,一个字一个字挨着看,一页连着一页往下读,不等于读懂,不等于会读。会读,要在理解上下功夫。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最主要标志。对作者的写作意图、内容的来龙去脉、篇章结构的安排、遣词造句的功力有所认识,有所理解,有所领悟,才会读有收获。

学语文暂时感到困难的同学读整本书、读比较复杂的文章一时不易抓住要领,可多读一些短文,从读短文中领悟方法,锻炼和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