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初中生如何有效地提高学习成绩
3863700000003

第3章 五段学习法:各学科学习的共同技巧(3)

有人曾悄悄地将一场讨论记录下来,两星期后又请参加讨论的人将他们能回忆起来的讨论内容写下来。把回想起来的内容与录音核对时,便会发现每个人记得起来的具体论点的平均数只有总数的8.4%。此外,回忆起来的42%的论点多少有些不正确。这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写下来的事有些根本没有发生过,随随便便讲的话被大肆扩充,仅仅暗示过的论点记上了,等等。总之,所记起来的仅仅是只言片语或零零碎碎的东西,但即使这些一鳞半爪的东西也被歪曲了。那么忘掉了讨论中具体论点的91.6%的又是些什么人呢?他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剑桥心理协会会员。

这个例子可能有些特殊。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一场讨论过去两个星期之后,居然能忘记具体论点的91%。也许他们讨论的是无关紧要的话题,也许他们讨论后又有极为重要、极为紧张的工作要做。但人们对听过的东西、讨论过的东西,过了些日子,会遗忘掉很多,这是每个人都曾有过的体会。所以俗话才说:“最烂的笔头也胜过最强的记忆。”

会听课的同学,一般都有做课堂笔记的习惯。

课堂笔记能增强听课时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还有利于课后复习和完成课后作业。

怎样记课堂笔记呢?

首先,要明确记课堂笔记的目的。记笔记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复习,你在消化教学内容时,有一个回忆教师讲解的依据。

其次,根据上述目的区分出应该记录的内容。一般说,应该着重记录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老师补充的重要内容;二是老师点出学生最容易混淆和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三是老师归纳的分散在各课各册中的内容。

有的同学上课时用一个草稿本记笔记,叫课堂笔记本,课后复习时再把所学内容整洁地整理在一个学习笔记本上。

还有的同学在课堂笔记本距竖边三分之二的地方画一条竖线,三分之二的篇幅做课堂笔记用,三分之一的空白处留做复习时整理笔记用。

也有的同学学习能力比较强,在课堂上就能把笔记记得十分整洁,条理清楚,课后复习时,只要稍加订正和补充就行了。

要注意的是课堂笔记一定要简略,要突出重点。如果记的内容过多,占用了思考的时间,反而会降低课堂学习效率。

三、第三段:认真复习

复习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要想提高学习成绩,认真复习是非常必要的,下面我们讲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1.近期复习与长期复习双管齐下

为了巩固听课效果并使之深化,必须及时复习和长期巩固,这就需进行近期和长期的复习。

(1)近期复习

近期复习,是指当晚或次晨进行第一次复习,再过2~3天进行第二次复习。只要抓紧这两次复习,知识在大脑中就能保持较长的时间,获得较长的记忆寿命。近期复习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先看教材中的有关题目,回忆其主要内容,然后细读教材,看自己是否全部掌握了;记忆不全的地方再读几遍,进一步巩固好。②利用笔记上的提纲回忆知识,然后再看教材,有了收获再对笔记作补充。③脱离书本,凭记忆回忆所学内容,然后与教材、笔记作对比,检查自己对定理、规则、语法等重点知识掌握的情况。

(2)长期复习

长期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长远打算。其做法如下:①按“先密后疏”规律,安排一周、一月甚至几个月的复习计划。这种复习方法有事半功倍之效,而且记住的知识“准备性”好,即随时可快速回忆起来,能提高解题效率。②复习功课要与旧知识联系起来,相同、相似的知识一定要归类和总结;不同的知识要区分和对比,使知识系统完整起来,形成“知识树”,使知识有“根”、“茎”、“叶”。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其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这样才能永久巩固知识。③长期复习时还应适当看些课外书,使课内外学习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学习知识,不是只为了完成作业和应付测验,更主要的是为了将来使用它,所以要学好各科知识并长期记忆,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切不可做只会背书的书呆子。

据我们了解,一些同学不知道课后有计划复习功课的重要性,往往一暴十寒,学习时还算用功,学完后就放下不管了。其结果,遗忘的知识越来越多,包袱不断加重,形成被动局面。处于这种状况的同学,往往按听课—作业—突击应考的方式学习,难逃恶性循环的厄运。这是初入初中的同学必须杜绝的错误学习方式。

2.高效复习四步法

复习四步法的步骤是复述反思——精读课文——整理笔记——选读教参。

(1)复述反思

由于课后复习是在新课学习后的当天进行的,复习时对课文内容基本上是熟悉的,因此开始复习时先不要急于去翻书,静下心来,独立地把课堂所学新课内容回想一遍,即俗话说的“过电影”,或者叫做复述反思。

复述反思应首先从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新课内容的支柱和骨架部分开始,可用笔简要记下来,先有一个复述提纲,这样做虽然只有几分钟时间,但却很重要。因为抓住了知识的骨架,也就抓住了回忆与思考的线索,然后就可以向知识的细节部分展开。

对于一个课堂学习效率高、课前又有预习习惯的同学,这时“过电影”的情节是比较连贯的,而且思维流畅。但许多同学可能达不到这种境界,“过电影”常常是不连贯和不流畅的,这时可用笔将出现问题的地方记下来,继续回忆后面的内容。根据回忆中出现问题的多少,可以判断当天课堂学习的效果,它一方面提示自己要在后续学习活动中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已发现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促使自己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时加以改进。

复述反思有时可能出现思路的中断,使回忆无法进行。这时可以打开课本或笔记本,借此提供有关的线索,但仍不要急于去全面看书。开始复习时直接去看书,虽然比复述反思要轻松和省事,但这种复习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理解的层次不高,因而效果往往不好。因为新课学习以后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就去看书,常常是看时仿佛什么都明白——毕竟是教师刚讲过的内容,但一放下课本,似乎什么都不太明白或是记不起来了。

其实,复述反思本身也是一个思考与记忆的过程。每一次复述都需要将刚刚识记的内容再现一次,每一次再现都使新课知识得到一次强化与巩固。对于某些具体事物的复述,有时可产生联想并在头脑中加工使之形象化。如复述生物课的“消化过程”:可想像头脑中出现一块食物,其营养物怎样被咀嚼吞下进入胃肠,其营养物怎样被分解吸收。这种形象化的再现不仅强化了记忆,而且也加深了自己对新课知识的理解。

同时,复述反思中出现的问题也提高了后续课文和整理笔记的针对性。那些发现的问题要么是新课的难点,要么是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这样你在其后的复习中便会有的放矢地去重点阅读和加强理解,从而使自己把复习时的力量真正用到了刀刃上。

(2)精读课文

课后复习中的阅读必须是对课文的精读,它不同于看小说,也不同于预习时的新课阅读,它尤其强调对课文的透彻理解和记忆。如果说它与课文预习时的阅读有相同之处的话,那就是精读课文时也需要准备一支笔和一个练习本,也需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写写画画:写评语和批注,画线条和圈重点;读理科教材时,有时还需要作图,需要写写算算。

课文中的小标题和自己在阅读中勾画的重点,许多时候可以有机地组合成自己对新课内容理解的框架或进行记忆的网络。为了进一步提高理解和记忆的效果,精读课文时可在每个段落的边缘处批注几个可以反映主要概念的关键词语,当读完全篇课文闭目反思时,大的方面可以从课文的知识提纲开始复述,细节方面可以从各段落的批注内容进行展开。你会发现,边读边做切题的页边注释,然后又从注释回想整段内容的做法,可以培养自己深入理解并记忆整段课文的能力,而且采用这种方法比采用其他方法记忆得更快、更牢固。

对于一些需要透彻理解的课文内容,你可以用提纲、标题、划线或批注将有关的知识重新组合起来,变成实实在在自己的言词,你不妨对自己说,或者大声地讲出来。当你能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复述有关知识时,可以说你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心智活动,证明你不仅已经理解了新课内容的含义,而且已经掌握新课内容的组织结构,能自如地重新组合运用了。这正是精读课文所要追求的境界。

(3)整理笔记

课堂上主要精力用在听、看、想等方面,记笔记只能处在听讲和思考的从属位置上,因此,课堂笔记不可能记得很完全,所以课后有必要进行笔记整理,并且应趁热打铁,安排在课后复习中进行。由于新课刚学过印象较深,及时整理笔记能较快地再现课堂上老师讲过的重点内容,同时也能及时和有效地强化对新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课堂笔记究竟应当多记还是少记?这是不少同学常提出的问题。其实,好的笔记并不需要将课堂老师讲的内容全记下,课堂笔记的详略应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重点和有选择地去记。其基本原则是:老师的讲课如果与课本基本相同,就少记一点,只需要把内容提要和补充、引申的知识记下来就可以了。如果与课本差异较大,那就适当多记一点,可以把老师讲课的轮廓和思路记下来。有了这种内容提要或是轮廓、思路,就为课后复习提供了回忆与思考的线索,同时也为笔记的整理留下了一定的空间。课堂笔记只有经过平时不断的加工,才能真正变成复习时有用的宝贵资料。

会做笔记的同学常常将笔记本分成正页和副页两个部分。正页部分安排在笔记本右边的一页,主要用来记课堂笔记。同时在正页的右侧边缘3~4厘米处画一条竖线,竖线右侧小块的空白处专门用来记学习随笔,如课时要点、问题揭示、注释说明、公式推导和知识小结等。整理笔记时,先把课堂漏记的内容补上,并根据课后复习对新课知识更深入的理解,将原记录得不准确的地方更正,以确保笔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对预习和听课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课后复习弄懂以后,也可作为重点问题答疑,归并记录到相关内容的正页笔记中。

副页部分安排在笔记本左边的一页,这一页所记内容尽量做到与正页内容相关。在预习时,把涉及新课内容的一些旧概念、旧知识,从有关书上摘录下来写进副页,作为上课用的预备知识;预习中的初步见解、问题质疑(这些实际上都是预习笔记的内容),以及后续学习活动中的学习体会、个人见解、新课补充知识、课外小资料等,都可以记入副页中。

一些学习基础好的同学,常常将整理笔记当作课时小结来做,这样往往能站得更高,对新课理解得更深刻。同时,平时做好了课文和课时小结,也就为今后的阶段复习和总结奠定了基础:一方面它好比为阶段总结预制好了知识部件,今后直接组装就容易多了;另一方面学生在课时小结中培养了综合与概括的能力,今后再进行大范围的阶段总结,也就具备了条件。因此将整理笔记当作课时小结来做,无论对于新课知识的掌握,或是对于自己学习能力的培养,都是有好处的。

整理笔记投入时间的多少,应视新课的难易程度和个人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定。有时为节省做笔记的时间,做笔记时可使用一些特定的符号代替某些常用的词句,只要个人能看懂就行。副页部分的笔记写得乱一点没有关系。但要注意,正页部分的笔记内容应力争做到纲目清晰、层次分明、条理清楚,因为它是今后进行复习的依据。有的同学笔记记得杂乱无章,标题和内容也不留空格或空行,不仅别人看不懂,连本人看到自己的笔记都感到心烦。因此,这些同学的笔记从来就是只记不看的,天天记笔记,等于天天做无效劳动,这是极不足取的。

(4)选读教参

选读是一种知识扩展与延伸的自主阅读。它有两重意义:一种泛指所有的课外阅读,包括对各学科知识辅助书籍的阅读,以及与学科知识没有直接联系的其他书籍的阅读,因此它不受各学习环节的时空限制,只要是课外时间,什么时候进行都可以,这就是治学者常说的泛读与博览。另一种则是指有选择、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其对象是与新课知识紧密联系的教学参考书籍,且一般均安排在课后复习中进行,这就是本节所要讨论的选读。

选读教参首要的问题就是要选好教参,不同性质、不同阶段的复习,即使是同一学科,选用的教参也不会相同。新课复习一般选与课本配套的课时复习资料,即以课本每节内容为复习单位而编写的学习指导与同步训练的一类参考书;学期、学年和统一会考的阶段性复习,一般选用以课本每章内容为单位的单元复习资料;毕业或升学的学业总结性复习,则应选用按知识块(即知识本身的系统)分类的综合性资料。除此以外还可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或是学习优势,选用某些专题性教学参考资料。如写作能力差的同学选用作文指导一类的书,计算能力差的同学选择相关学科计算解题指导一类的书,数理化成绩突出的同学可选用奥赛辅导一类提高性参考书籍。我们有的同学不会选择参考书,需要化学教参时只要是化学复习资料都要,结果课时复习时他选择了综合性复习资料,综合性复习时他选择了课时复习资料。等到使用这些复习资料时,要么因为综合性太强,一些并未学过的内容归纳在一块根本无法使用;要么太容易,早已做过的一些基础习题又重复训练。因此,选择课外参考书籍,首先应做到与自己当前的学习内容、学习性质、学习阶段同步与吻合,即教学与资料相配套。在这个大前提之下,然后才是选择参考书籍本身的质量问题。

课后复习无疑应选择课时复习资料,且难度不宜太大,宜选择那些既有课时知识小结与阅读和解题指导,又有配套的习题训练的教学参考书。一本好的学科参考书,会给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帮助。若自己把握不准选用何种参考书时,最好可征求自己任课教师的意见,老师会根据你的学习情况和当前的学习要求,告诉你应该选择的适宜书籍。

参考书也不宜太多,每门课程有一本主要参考书就可以了,其他的可作一般性参考。自己在各个学习阶段、各个年级时最好能用同一种主要参考书,即由同一编者、同一出版社出版的各年级配套的系列辅导书籍,不要高一时用的是这种资料,高二时又变成了另一种资料。好的复习资料自成系统,它对各个年级、各个学习阶段学生的知识辅导与能力培养,有一个序列化的统筹安排,从而可避免选用不同的资料出现内容的重复或知识辅导序列中的错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