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信送给加西亚
3869600000010

第10章 保持信念,经营自己(2)

企业中每个人都很重要。著名企业家奥·丹尼尔在他那篇著名的《员工的终极期望》这样写道:“亲爱的员工,我们之所以聘用你,是因为你能满足我们一些紧迫的需求。如果没有你也能顺利满足要求,我们就不必费这个劲了。但是,我们深信需要一个拥有你那样的技能和经验的人,并且认为你正是帮助我们实现目标的最佳人选。于是,我们给了你这个职位,而你欣然接受了。谢谢!在你任职期间,你会被要求做许多事情:一般性的职责、特别的任务、团队和个人项目。你会有很多机会超越他人,显示你的优秀,并向我们证明聘用你的决定是多么明智。然而,有一项最重要的职责,或许你的上司永远都会对你秘而不宣,但你自己要始终牢记在心,那就是企业对你的终极期望——永远做非常需要做的事,而不必等待别人来要求你去做。”

这个被奥·丹尼尔称为“终极期望”的理念里蕴涵着这样一个重要的前提:企业中每个人都很重要。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你绝对不需要经过任何人的安排,就可以把工作做得漂亮出色。无论你在哪里工作,无论你处于什么职位,在落职业生涯将会有莫大的裨益。

5.勇于担责

优秀的员工勇于承担责任,有责任心的员工对工作的态度是积极负责的。他们能够将工作的目标与结果结合起来考虑,并主动地为达到工作目标付出更多的努力。缺乏责任心的员工往往对待工作消极被动,机械地服从命令,对结果不负责任,缺乏创造性,所以很难得到提拔和重用。

一个缺乏责任感、毫无责任意识、只把找借口当成习惯的人,不可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也不可能获得他人的支持。找借口就是推卸责任,在责任和借口之间,选择责任还是选择借口,体现了一个人的人生态度。有了问题,特别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可能让你懊恼万分,这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可用,而且永远适用。这个原则非常简单,就是永远不要放弃,永远不为自己找借口。

6.做任何工作都精益求精

做一个落实型员工,要养成做任何工作都精益求精的习惯。精益求精,是一个员工专业、敬业的最好体现。不论什么行业、什么工作,这是每一个立志做落实型员工的人都应秉持的工作信念。“要做就做最好”,这是一种高度的自驱力,一种找准目标就绝不放弃的执著精神,一种指导自己该干什么、怎样干的负责精神。

7.追求高效能

正确做事,做正确的事,这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工作方法,更是一种很重要的工作习惯。“做正确的事”强调的是效能,“正确地做事”强调的是高效做事的习惯。方法是很重要的,但是没有良好的习惯,方法也不能持久。只有好习惯加上好方法,才能确保有一个好结果。方向没有把握好,方法再好、效率再高,结果也只能差强人意。

高效完成任务

罗文接到任务后,马上执行,直奔目标,只求更高效地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来回折腾,没有思想斗争,没有犹豫不决,只是想着如何快速、高效地达成目标。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完成了任务,把信送给了加西亚。

一个勇于负责的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对上级安排的任务不拖延,不过多地去想成功还是失败,而是马上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找对方向,坚持到底。方向正确是干好事、干成事的前提,也是区别有无作为的根本依据。树立工作的目标十分重要。如果没有目标,人就会做很多无用功,难以获得成功。

有一个人要在客厅里挂一幅油画,请邻居来帮忙。油画已经在墙上摆好,正准备钉钉子,他迟疑了一会儿,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放在上面。”邻居觉得有道理,就帮他去找木块。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时,这个人又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一点。”于是邻居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他们很快发现这锯子太钝了,该磨一磨。这个人家里正好有一把锉刀,就把锉刀拿来了,却又发现锉刀没有木把。为了给锉刀安装把柄,这个人去附近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小树时,他又发现他那把锈迹斑斑的斧头实在不能用了。于是他找来磨刀石磨斧头,可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去寻找一位木匠。然而,他这一走,邻居就没见他回来。第二天,邻居再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街上帮助木匠从五金用品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这个人折腾了一天,却没有任何成果。这种折腾就是无效的。在我们的周围,常常会发现一些人整天忙得晕头转向,结果却因为做的事情毫无意义而使得忙碌失去了价值。

亚里士多德说过:“明白自己一生在追求什么目标非常重要,因为那就像弓箭手瞄准箭靶一样,我们会更有机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方向是一个人行动的指南针。有方向的人是在为美好的结果而努力,没目标的人只会在原地折腾。任何一个优秀的人都会在行动之前为自己设定努力的方向。

有一个年轻人向拿破仑·希尔讨教工作上的事情,这位年轻人已经大学毕业4年了。

他们先从年轻人目前的工作谈起,并了解了他所受的教育情况、家庭背景以及对事情的态度等。希尔突然问他:“你找我,是不是想让我帮你换份工作呢?”

年轻人回答:“是的。”

希尔又问:“你想要一份什么样的工作呢?”

年轻人比较沮丧:“问题就在这里,我真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希尔说:“不妨让我们换个角度想一下,10年以后你希望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呢?”

年轻人想了一会儿,回答说:“我希望我的工作和别人一样,待遇很优厚,并且能买下一栋好房子。”

希尔笑了笑,对年轻人说:“你现在的情形好比是跑到航空企业里说‘给我一张机票’,你并没有说出你的目的地,人家怎么能把票卖给你呢?同样道理,除非你知道了自己的目标方向,否则你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

年轻人听完希尔的话,开始认真思考。几个小时过后,年轻人满意地离开了。

方向和目标可以唤起一个人的成功信念。一个心中有方向的人,并能够看清目标勇往直前的人,往往能成为创造历史的人;一个心中没有方向的人,终其一生碌碌无为。

现实中,很多人盲目地工作,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却永远也忙不到点子上。由于找不到明确的工作方向,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

那些真正有所作为的人,都是在人生旅程刚刚开始时就计划好了行程,不为其他目标所左右,也不为没价值的事情瞎折腾。

机遇在每次的任务中

假如当时罗文不想冒险送信,或者由于害怕危险而放弃了自己的送信任务,可能也不会遭到上级的指责。不过,他一定失去了一个可以给自己的人生带来荣誉的机会。在看似普通或艰巨的工作任务背后,其实都隐藏着改变生活的良机。在工作中不断发挥自己的潜力,做到最好,机会就将在你身边出现。

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机遇。面对每一项任务,你首先要问的是,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新的知识,积累什么新的经验,这是不是一项挑战,自己是不是要积聚起更大的勇气,更加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挑战。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任务,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一次机会——一次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和得到认可的机会。

彼得到某大公司应聘部门经理,老板提出要有一个试用期,彼得同意了。出乎彼得意料的是,上班后他被安排到基层商店去站柜台,做销售代表的工作。一开始彼得根本无法理解,但还是毫无怨言地坚持了3个月。后来,他认识到自己对这个行业不熟悉,对这个公司也不是很了解,确实需要从基层工作做起,才能全面了解公司、熟悉业务。

彼得明白这是老板对自己的一种考验,他坚持下来了。3个月以后,他负责部门的所有管理工作,结合3个月最基层的工作经验,彼得带领团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一年以后,公司总经理另有任命,他被提升为总经理。说起往事时,他颇有感触地说:“当时心中别提有多委屈,但我也明白这是老板在考验我的能力,于是坚持了下来,最终获得了老板的信任。”

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机遇,你所能做的也必须做的,就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不断进取,全力付出。

对于那些不合心意的任务,我们不能说“不”。我们无法断言这项任务不会对自己的业绩产生良好的影响,也无法确定老板是否在借机考验自己。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自己可以认真完成每项任务。不论任务是大是小,是否受欢迎,没有人会批评我们态度认真,没有人会批评我们把琐碎的任务完成得尽善尽美。只要认真去做,即便是简单和微小的事情也能令我们从中受益。充当打字员输入资料,可提高我们的打字速度;复印资料会让我们更加熟悉复印机,找到更有效的复印方法;当一次会议记录员,可以锻炼速记能力;帮同事倒杯咖啡,可带来与同事交流的机会……也许有一天,这些会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每件事都值得我们尽力去做,保持你的工作热情和敬业精神,即便是生活中最平凡和琐碎的事情也值得我们全心投入。因为成功就是每个完美细节累加的结果。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天上掉下馅饼的事情。只有在实践中努力工作,全力以赴完成自己任务的人,才能有所突破,有所进步,并最终成为被机遇选中的幸运儿。

耐得住性子才能有收获

草原上,一群驯鹿正悠闲自在地啃着青草。在驯鹿附近的草丛中,一群野狼饥肠辘辘地盯着它们。野狼们已经两天两夜没吃东西了,它们正伺机对驯鹿下手。

一只驯鹿慢慢向野狼群所隐藏的草丛靠近,它发现那里有更嫩更绿的青草。对野狼们来说,这是再好不过的捕食机会!野狼们只要冲出草丛,就能把那个驯鹿捕获。但野狼们却纹丝不动,仍耐心地潜伏着。

一会儿,又有两只驯鹿走了过来。野狼们仔细观察着动静,等驯鹿群完全放松警惕时,突然出击,捕获了好几只驯鹿。

在这次捕猎的过程中,野狼群充分表现了它们的耐性。“在漫长的观察等待过程中,狼群没有丝毫的疲倦和厌恶,也不会没有目的地追逐或骚扰猎物。在这个过程,它们就像冷漠的旁观者,但又不放弃猎物身上的每一个细节,它们会判断最佳的狩猎时机。”一位狼学研究者曾如是说。狼的耐性,使狼群在保全自己实力的同时,又赢得了生存的机会。

“耐性”也是罗文身上的一大特点,如果罗文没有耐性,送信过程中无法想象的艰难早就将他打垮。无论我们学习还是工作,眼中必须有一个“猎物”,比如升学、获奖、提薪或者晋升。为了捕获这个“猎物”,我们必须要有耐性,无论身边的诱惑有多大,困难有多大,我们必须认准“猎物”,坚守目标。

耐性是我们人生得以精进的重要推动力。它使我们不被诱惑,不被激怒,心智自由,从而让我们无往不利。滴水可以穿石,绳锯可以断木。如果三心二意,哪怕是天才,也会一事无成;依靠耐性,点滴积累,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耐跑的马会最终胜出。它给我们的另一种启示是,保持信心,坚守耐心,一心不乱,方能得偿所愿。

一位成功学大师认为,成功靠的不是力量,而是韧性与恒心。

1864年9月3日,斯德哥尔摩市郊突然爆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瞬间,滚滚的浓烟冲上天空。当惊恐的人们赶到现场时,只见原来屹立在这里的一座工厂只剩下残垣断壁。火场旁边,站着一位年轻人,突如其来的灾祸已使他面无血色,浑身不住地颤抖……

青年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所创建的硝化甘油炸药试验工厂化为了灰烬。人们从瓦砾中找出了5具尸体,4人是他的亲密助手,而另一个是他正在大学读书的弟弟。5具烧得焦烂的尸体,令人惨不忍睹。青年的母亲得知小儿子惨死的噩耗,悲痛欲绝。年迈的父亲因大受刺激而引起脑出血,从此半身瘫痪。

事后,警察立即封锁了爆炸现场,并严禁青年重建自己的工厂。

人们像躲避瘟神一样避开他,再也没有人愿意出租土地让他进行如此危险的试验。但是,困境并没有使青年退缩,几天以后,在远离市区的马拉仑湖上出现了一只巨大的平底驳船,驳船上并没有装什么货物,而是装满了各种设备,青年正全神贯注地进行试验。

这个青年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诺贝尔。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之后,他终于发明了雷管。雷管的发明是爆炸学上的一项重大突破。随着当时许多欧洲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开矿山、修铁路、凿隧道、挖运河等都需要炸药。于是,人们又开始亲近诺贝尔了。他把试验室从船上搬迁到斯德哥尔摩附近的温尔维特,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接着,他又在德国的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诺贝尔的炸药成了抢手货,他的财富也与日俱增。

诺贝尔一生共获专利发明权355项。他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创立的诺贝尔奖,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一种崇高的荣誉。

可见,耐性与恒心是实现目标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条件,是发挥潜能的必要因素。耐性、恒心与追求结合之后,便形成了百折不挠的巨大力量。

俗话说,滚石不生苔,坚持不懈的乌龟能快过灵巧敏捷的野兔。凡事没有耐性,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后失败的原因。

英国诗人布朗宁写道:

实事求是的人要找一件小事做,找到事情就去做。

空腹高心的人要找一件大事做,没有找到则身已故。

实事求是的人做了一件又一件,不久就做一百件。

空腹高心的人一下要做百万件,结果一件也未实现。

光阴如梭,命运无常,想在须臾生命中成就大事的人,耐性不可缺失。无论在什么地方打拼,我们都要像狼一样,静候在猎物旁边,耐心地准备,在最恰当的时机爆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