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把信送给加西亚
3869600000009

第9章 保持信念,经营自己(1)

保有自动自发的精神

阿尔伯特·哈伯德在《把信送给加西亚》一书中写道:“像罗文中尉这样的人,我们应该给他立塑像,放在所有的大学里,以表彰他的精神。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他人的一些教诲,而是要铸就一种精神:忠于上级,迅速地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首次发表是在1899年,随后就风靡了整个世界。这本书阐释的理念,到今天仍然散发出理性的光辉。

这本书之所以能畅销不衰,在于它倡导了一种理念:对工作积极主动、自动自发。作为员工,也需要加强这种自动自发的精神,对上级的命令立即采取行动,全心全意地完成任务,现代企业迫切需要像罗文那样,具有责任心和自动自发精神的好员工。

彼得和查理一起进入一家快餐店当服务员。他俩的年龄一般大,也拿着同样的薪水。可是工作时间不长,彼得就得到了老板的褒奖,很快被加薪,而查理仍然在原地踏步。面对查理的牢骚和周围人士的不解,老板让他们站在一旁,看看彼得是如何完成服务工作的。

在冷饮柜台前,顾客走过来要一杯麦乳混合饮料。

彼得微笑着对顾客说:“先生,你愿意在饮料中加入1个鸡蛋还是2个鸡蛋?”顾客说:“哦,1个就够了。”

这样快餐店就多卖出1个鸡蛋,在麦乳饮料中加1个鸡蛋通常是要额外收钱的。看完彼得的工作后,经理说道:“据我观察,我们大多数服务员是这样提问的:‘先生,你愿意在你的饮料中加1个鸡蛋吗?’这时顾客的回答通常是:‘哦,不,谢谢。’对于一个能够在工作中主动开动脑筋、完善服务的员工,我没有理由不给他加薪。”

许多公司都努力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主动负责的人。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仅圆满地完成自己的任务,还会忠心耿耿地为老板考虑,提出尽可能多的建议和问题,因此得到提升和赏识。比别人多努力一些,就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对于很多人来说,每天的工作可能是一种负担,一种不得不完成的任务,他们并没有做到工作所要求得那么多、那么好。对企业和老板而言,他们需要的绝不是那种遵守纪律、循规蹈矩,却缺乏热情和责任感、不够积极主动的员工。

那些整天抱怨工作的人,是永远都不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他们或者出发前就胆怯了;或者遇到苦难而中途放弃;或者弄丢了这封重要的信,害怕惩罚而逃走;或者被敌人发现,主动背叛。这种人目光只是盯在那点儿薪水上,工作对于他们来讲没有别的意义,只是获得薪水的途径,自然难有成就。

当你尝试像罗文中尉一样自动自发时,你的生活会因此改变很多,你的工作也会因此而改变。这种改变会让你重新发现生活的乐趣、工作的美妙。其实,改变的不是生活和工作,而是一个人的工作态度。正是工作态度,把你和其他人区别开来。这样一种敬业、主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让你的思路更开阔,让你的工作更崇高。

及时复命就是无往不胜的竞争力

罗文在接受了“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任务后,没有任何疑问,所有的疑问都放在未来去解答,靠自己的行动去揭开谜底。这就是高效能的复命精神。在一些著名企业里,“复命”是员工必备的理念之一,同时也是他们的第一行为准则。

任务就是号角,结果就是命令。优秀的人,心中常存使命,把取得最满意的结果作为自己行动的命令,并主动去执行命令。多问自己“我做得好不好”,这就是责任。具有强烈复命意识的人,会时刻关注工作的每一个步骤,竭尽全力,力求做到最好。

西点军校的莱瑞·杜瑞松上校在第一次赴外地服役时,有一天,连长派他到营部去,交代给他几项任务:要去见一些人;要请示上级一些事;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等。连长说,醋酸盐很难弄到,实在弄不到就等总部供应。但杜瑞松下定决心把几件任务全部完成,虽然他并没有十足的把握。果然,事情并不顺利,醋酸盐是每一个营部都急需的物资。他使出浑身解数,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明理由,央求他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杜瑞松一直缠着他到天色渐黑。最后,中士终于同意给他一些醋酸盐。

当杜瑞松回去向连长复命的时候,连长没有多说话,但是很显然他有些意外,因为一次性把几件任务都完成是十分不易的。即使杜瑞松不能完成任务,连长也不会处罚他的。

做到最好,这种意识一直伴随着杜瑞松上校的军旅生涯,这也是他能从一个小小的士兵成为一名出色上校的重要原因。

高度复命的意识,就是要负责、高效能、没有任何借口地给出最令人满意的结果。面对上级交代的任务,必须具有很强的执行力和复命意识。接受任务,就意味着作出了承诺;作出了承诺,就要全力以赴地去实现承诺。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写道: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长,3英尺宽,6英寸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那是一个有窗户和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还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近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候选人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呢。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候选人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候选人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东西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务的人。”

无论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不找任何借口尽早复命的人。对我们而言,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在什么样的工作岗位上,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

无论责任多大,都不要害怕承担,要给自己制定目标:我一定可以承担正常职业生涯中的任何责任,我一定可以比前人完成得更出色。这就是复命精神。复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意识,是一种重视结果的责任,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落实能力。一个真正具备复命精神的人,会有一种无往不胜的竞争力,一步一步从平凡走向优秀。尽力复命的人,他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力。

不抱怨是一种智慧

在总统把信交给罗文的时候,他没有丝毫的抱怨,甚至连犹豫都不曾有。他的行动见证了他思考的过程,只有两个字——服从。此后,他不畏艰难险阻,将信送给了加西亚。而他只讲服从、不抱怨的精神在100年后仍然鼓励着人们。

在现代生活中,抱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我们总能听到这样或那样的抱怨声。尤其在职场上,抱怨者总是把失败的原因归到公司、老板和同事身上。他们往往抱怨自己的机会少,怀才不遇,甚至是命运不公,却从不在自己的身上找原因。其实,一味的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只会让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远。没有人会喜欢经常抱怨的人,习惯抱怨的人,只会让自己被孤立。

优秀的员工会和公司同呼吸、共命运,会把工作当成自己的事业。他们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尽忠职守,做好本分的工作,即使工作再辛苦,也抱持无怨无悔的态度。因为他们深深懂得,每一份工作都是锻炼自己的机会,不是能用金钱来衡量的。只有抱怨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而那些优秀的人从来都是不抱怨的人。

银行家杰·库克在51岁的时候,财富高达数百万美元,而到52岁的时候,他失去了所有的财富,还背上了一大堆债务。但是,库克没有放弃,更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他决心积攒力量东山再起,不久他又积累了巨额的财富。当他还清了300个债务人的欠款后,这位银行家实现了他伟大的转折。

有一次,一位客人问他,他的第二笔财富是怎样积累起来的。库克先生回答说:“这很简单,就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改变从父母身上继承下来的天性。从早期谋生开始,我就认为要从充满希望的一面来看待万事万物,从来不在阴影的笼罩下生活。我总是有理由让自己相信,实际的情况比一般人设想和尖刻批评的情况要好得多。我相信,我们的社会到处都是财富,只要工作就一定会发现财富、获得财富。这就是我成功的秘密。记住:永远把目光停留在事物阳光灿烂的一面。”

生活就像阳光,永远充满着希望;而抱怨却像阴霾,遮住了光亮,也遮住了前行的方向。永远不要忧虑,不要将时间浪费在对生活、工作的抱怨上。如果我们能一直向上看,生活积极乐观,工作勤奋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幸福。

地底下的种子从来不怀疑,总有一天它会破土而出。它从来不问自己,怎么才能突破压在头上的厚厚土层。它从不抱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顽固石头和沙砾,而是不断地把自己柔嫩的绿芽一点一点向上顶出,透过石头和沙砾,坚忍勇敢地生长,直到露出地面,长出枝叶,开花结果。从幼小的种子那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伟人从无名之辈成为社会名流的奥秘。

与其抱怨黑暗,不如用自己的行动点燃人生的蜡烛,照亮通往成功的旅途。在工作中,不同的心境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如果是带着怨气工作则会觉得事事不顺心,从而对工作失去应有的热情,最终一事无成。如果是用乐观的心态对待工作,在工作中寻找乐趣,那么你将越来越热爱自己的工作。

一位哲人的话曾勉励过许多有志于取得辉煌人生的人:“真正的成功者,不会去抱怨,只会用行动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价值。”在优秀员工的心里,工作是一项非凡的事业,每一项工作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自己的付出会让自己很快在岗位上闪光。如果你还有时间进行抱怨,你就有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你已觉得抱怨无济于事,你就应该去寻找克服困难、适应环境的办法;如果你认为抱怨是一种坏习惯,你就应该化抱怨为抱负,变怨气为志气。赶紧丢掉那些喋喋不休的抱怨,开动自己的马达,去开拓自己的事业吧。

落实力才是战斗力

美国总统要求罗文将信送给加西亚,罗文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圆满地完成了这项神圣使命,并因此被世人称颂。如果罗文不去执行这项任务,这项任务的价值就等于零。如果任务没有执行到位,信没有送到加西亚的手中,即使就差一点,这项任务也同样分文不值。所以说,落实力才是真正的战斗力。落实力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它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培养。“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实现个人价值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我们会在一生中受用不尽。

良好的落实力是一种坚定不移的高贵品质,它主要依赖于人的自我约束,或者说依靠人对自身惰性的否定。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的品德,左右着我们的成败。所以,想要做罗文一样具有超强落实力的人,就应该在平时培养起良好的习惯。

培养以下7种习惯,对于责任的有效落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自信

自信是积极的人生态度,能使人们坦然地面对困难,顺利达到成功的彼岸。

2.全力以赴地工作

在工作中难免有消沉、失败、绝望的时候,什么能使我们变消极为积极,全力以赴地工作呢?

在绝望中找希望,把失败变成踏上成功阶梯的动力是责任和使命。只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能使我们的工作以及人生出现转折,使我们重新鼓起勇气去奋斗,使我们振奋精神、勇往直前。

消极者将工作没有成就感归罪于别人,比如:领导不好,同事陷害,工作环境太差,等等。殊不知,当他们在寻找借口和应付工作的时候,别人却在全力以赴地干活;当他们看电视、唱歌、打麻将和消遣的时候,别人还在学习和提高。他们从不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从不自我反省。他们像个盲人一样,永远看不见自己身上的缺点。

没有人不喜欢忠诚、有责任心的人,不管是内部竞争还是外部竞争,对工作热情和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总能处于竞争的有利位置。

换言之,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是自己。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时刻突破自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只要用心寻找,一定能找到更好的方法代替现行的方式。

3.净化心灵,充满激情

我们应时常清理大脑,清除不好的东西,保留好的东西,抽出时间学习新的知识。工作中需要我们抱持充满活力、积极、有激情的人生态度,不断树立积极向上的工作目标。

4.主动做公司需要的事